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小学研学旅行心得体会,精选3篇

研学 | 这次桂花公社研学旅行,竟然如此不同,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桂林桂花公社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学研学旅行心得体会1

桂林桂树随处可见,

但你见过上万年的桂花籽吗?

你仔细观察过桂花有几片花瓣吗?

你学过如何识别桂花种类吗?

经常听妈妈说起三元及第陈继昌的故事,

但你听过桂花与状元也有一段故事吗?

桂花酒是爸爸的最爱,

但你知道桂花酒的酿造工艺吗?

桂花糕是桂林人的味道,

但你亲手做过桂花糕吗?

等等。

在桂花公社景区,通通能体验。


做研学,我们是认真的

近日,阳光小学、柚子皮亲子、桂林日报小记者共300多名小小研学家们来到桂花公社研学,作为研学家的他们,会有哪些收获呢?


了解桂花基础知识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外学堂,通过游览桂花主题公园及桂花文化体验馆,可以了解到桂花由四瓣组成,分为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每个种类的色泽、香味都不一样,是我们区别桂花的最快途径。

金桂树身浑圆、枝繁叶茂,花朵金黄色,香味浓郁,适于食用。银桂枝叶略稀,斑白色至黄白色,香气清新。丹桂枝条较稀少,花色橙红或桔红,花香偏淡。四季桂四季都开花,中秋花盛,花呈柠檬黄或淡黄。


小小研学家们认真聆听着、观察着、提问着,在与导师的积极互动中收获大量桂花知识。


寻找桂籽

万年桂花籽陈列在桂花文化体验馆桂脉展厅里,至今有上万年历史,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桂花种子,证实了中国最早的桂花来源于桂林。



景区为小小研学家们设计了寻找的乐趣,通过寻找这颗不起眼的种子,了解到古人类时代的生活场景、了解桂花的地理分布、生长习性、以及桂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等知识。



桂花与状元

《寄阳朔友人》

【唐】曹邺

桂林须产千株桂,未解当天影日开。

我到月中收得种,为君移向故园栽。


诗中“我到月中收得种,为君移向故园栽”就用“蟾宫折桂”激励了桂林学子。在唐代诗人曹邺作此诗之后,桂林人才辈出,一共出了8位状元,而陈继昌更是连中三元。

在桂冠展厅,通过全影投息技术再现了陈继昌当年乡试、会试、殿试、金榜题名、桂花宴感恩的过程。在桂冠展厅,还能亲自体验“状元考试”,打卡状元章,单调的知识传输转为双向互动体验,趣味性满分。



桂花酒文化

桂林除了三花酒,桂花酒的地位同样不可忽视。在古代,桂林人喜欢折桂定情,桂花代表着纯洁和忠贞。喜结连理时,要喝一坛长辈封坛的桂花酒。桂花酒有着将美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寓意。


DIY之趣

提起桂花糕,桂林人总是滔滔不绝,那是桂林人的舌尖美味,软绵细腻、入口即化的口感,淡淡的桂香,激活了身体里的每个细胞。

小小研学家们通过亲手DIY桂花糕,收获了满满成就感,同时对桂花制作流程、桂林美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高科技术助攻传统文化

桂花公社景区将传统与未来结合,运用多感官体验将单调的平面变为立体艺术,以多点互动+多媒体沉浸体验,全景展现了桂花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小研学家们在兴致勃勃地体验高科技术的魅力的同时汲取了桂林桂花的传统知识,了解桂花的生长习性、地理分布、传说、史实等知识。


关于研学,永远在路上

5月13日,桂林市第三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基、营地授牌仪式暨第三批基、营地评估总结大会在桂林市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国学馆举办。

会上,桂花公社研学课程不负期望获得了评委的认同,被授予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及发放牌匾,获得了领导的高度称赞及推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好的课堂永远在路上。桂花公社作为中小学生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会将教育、体验、互动、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课程内涵,扩展研学活动,及时创新,发挥“研学实践基地”的功能。

小学研学旅行心得体会2

【来源:黄山市教育局_教育新闻_区县动态】

近日,歙县新安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踏上了研学之路。

大巴车载着同学们来到了深渡丝绸文化园。在这里,师生们参观了徽州丝绸馆,了解了丝绸之路的背景及发展,追溯了徽州灿烂的丝绸文化,感知了蚕无私奉献的一生。

随后,同学们还参与了抽丝剥茧、学习纺织、蚕茧作画等手工活动,亲自动手,亲身体验了抽丝成线、织线成布的过程,享受了创作蚕茧画的乐趣。

第二站到了深渡码头。师生们欣赏了新安江山水画廊的美景,了解了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由衷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接下来,师生们来到了北岸镇五渡村,参观方璧纪念馆,走访抗日英雄方璧的故居,了解她光辉而短暂的一生。这是一位宁死不屈的抗日巾帼英雄,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战士,也是歙县唯一一位奔赴延安的女性。在方璧烈士的铜像前,同学们郑重行礼,深切缅怀,感恩无数先烈的浴血奋战换来了当今的国泰民安。

探寻丝绸文化树自信,欣赏新安山水明责任,缅怀革命先烈传精神,研学之旅,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小学研学旅行心得体会3

4月12—13日,合阳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华清宫、西安事变“五间厅”“兵谏亭”,观看实景剧,踏访红色印记,触摸历史脉搏,收获满满!

学子任雨欣: 于华清宫中,感受历史沧桑;于捉蒋亭前,触摸历史脉搏。在这个历史味浓厚的地方,我们饱览了独具匠心、风格各异的温泉和汤池,观赏了盛唐建筑遗迹和民国建筑,感受到了古人的伟大与智慧、历史的波澜与巨变。他们的技艺为后世提供了借鉴经验,他们的精神之光也会穿越古今,烛照当下,照在我们新一代奋斗者、赶路人身上。

学子史宇翔: 本次研学旅行中,我们参观了将中国南北方山水园林建筑合于一体的仿唐华清宫。山脚下园林围绕天然形成的温泉而建,傍水架廊筑榭,颇具南方园林特点;山上建筑分布较少,主要为山坡阶道与亭台楼阁,间以拱桥架之。如此依山而筑、傍水而建的建筑艺术,与自然环境交融与一体,极显灵秀,增强了其空间布局的立体性,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的审美追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建筑的特征”由课本走向现实,让我们大饱眼福。

学子张晓菡: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历史的裂痕中折射出许多微弱的光,每束光都氤氲出厚重的积淀。华清宫,从皇家园林到事变现场,一千多年,盛世恢弘的光由它折射,乱世黯淡的星由它陪伴。骊山于无声中诉说伟岸,大地在守候中酝酿永恒,身处大好时代的我们,要携着先辈遗愿与自我志向踏歌前行,扶摇直上。(供稿:合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