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的碎片——参观山西博物院有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夏日黄昏Xinyu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博物馆心得体会8001#头号周刊#
这是我第二次来山西博物院了。记得上次是刚开馆后不久,父亲带我去的。虽然这次也是我们父子俩相跟着,但作为一次集体活动,还有众多同学的陪伴。
有时,痛苦让别人分担,会减半;而快乐与他人分享,会加倍。对我来说,参观山西博物院是件乐事。在忙碌了半个学期后,我终于盼来了大学四年中第一次集体外出活动。对于渴望出游且对文物充满好奇的我来说,这无疑于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虽然已是立夏后第二天了,但下午的天气比较阴冷,这与我想象中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出游天气相去甚远。由于离这儿近,我们比学校的“大部队”早到半小时左右,于是,我和父亲就在博物院前的一片空地上四处闲逛。博物院的正门就距滨河西路不远,从远处眺望,那座造型独特,类似于“倒金字塔”被截去下半部的主体建筑,让我有一种亲切而熟悉的感觉,而等到再次走近它,来到建筑主体的入口处时,我才深切地感受到它的雄伟和庄严。
每当周末回家从漪汾桥上路过时,我都会看见这一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相融合的地标性建筑——山西博物院。她默默地伫立在汾河西岸,守望着朝阳下渐渐苏醒的龙城和落日余晖中车水马龙的都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向世人诉说着三晋大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有句话说得好:“5000年华夏文明史看山西”。有时候,站在博物院前会感到自身的渺小,这不仅是因为尺寸比例,更是因为一种对历史,对祖先的敬畏。这种敬畏从何而来呢?它就源自于博物馆内众多的馆藏文物。“没有书本的房子,就如没有思想的大脑”。同样,没有珍贵藏品的博物院,就如没有灵魂的躯体。这样的建筑充其量只是外表吸引人罢了,它没有震撼人心的美。使山西博物院独具魅力的,不仅仅是独特新颖的建筑造型,更是众多货真价实,价值连城的馆藏文物。
山西博物院藏品众多,年代跨度大,种类也很丰富:从距今180万年的兽类头骨化石,到一具距今1.8万年的人体骨骼,我看到了最“原生态”的文物;从商周古拙的青铜大鼎到明清精美的各类瓷器,我看到了祖辈们用智慧和勤劳创造的艺术珍品;从形态生动的汉魏陶俑到内容丰富的北齐壁画,我看到了古人的日常生活也充满了情趣和美感……
在博物院讲解员的带领和讲解下,我们依次参观了以“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和“佛风遗韵”为主题的展馆。透过玻璃,我看到了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的一件件国宝级文物:兽形觥、龙形觥以精美复杂的纹饰向我们展示着商代贵族纸醉金迷的生活;西周的晋侯鸟尊让我在感叹古人青铜铸造技术的同时,也不禁为祖辈们的创造力所折服;还有西汉时期的雁鱼铜灯,它融美感和实用性为一体,是文物中难得的上品……
透过这些满是铜锈的生活用品和祭祀礼器,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由青铜铸就的伟大时代。但时光如流水会冲走一切,洗尽昔日的浮华与艳丽,留下的只有锈迹斑斑的铜铸躯体,沉淀的却是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这近在咫尺的一件件国之瑰宝,仿佛是历史的一个个碎片,在黄土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后,再次呈现在同是炎黄子孙的世人面前。它们是这样的古老,透过这些“国之重器”,我不仅嗅到了来自那个久远年代不可名状的幽深气息,更感到了一种历史的真实可感,一种岁月的残酷无情,一种王朝的兴衰更替。斗转星移,日月山川依旧壮丽;物是人非,歌舞升平早已不再。这眼前的每件实物,都如时空隧道里的通衢,联系着过去和现在,古人和今人。
我为中华文明的伟大而骄傲,我为中国历史的厚重而自豪,但我同时也为古老文明的传承者未能很好地继承祖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而遗憾,更为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毁于战乱或漂泊海外的命运而痛心。能在博物院中展出的文物,已是“乱多治少”的历史长河中的幸存者,而能在华夏大地上供一代代后人参观的文物则是“文物幸存者”中的幸运者了。当然,也许还有大量文物被遗忘在时间的长河中,但只要能在适当的时机重见天日,深埋于地下也比毁于天灾人祸要强得多。
马未都曾断言:“如果有一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最强国,那么我们依靠的一定是文化,而不是其他。”的确,作为四大文明中唯一存活至今的文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之树曾是那样的枝繁叶茂。虽历经无数风雨雷电,也许叶落光了,枝折断了,树皮开裂了,树干倾斜了,但它始终没有彻底倒下,其顽强的生命力就源于它的“根”——一种深藏在每个中国人心底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它就如血液一样,使每张黄皮肤下的心脏都为之跳动;他就如灵魂一样,让每双黑眼睛里的神情都因之闪亮!而这归属感和认同感就产生于13亿人的集体记忆——五千年漫长而厚重的文明史。
如果把这段历史比作一幅画卷,再多的线条和色彩也无法描绘其壮丽;如果把这段历史比作一册文集,再多的语言和文字也不能穷尽其内涵;如果把这段历史比作一段乐曲,再多的音符和声调也难以诠释其动听。那么,我们不妨将其视为一面镜子,一面可以反映过去,照出现在,隐射未来的镜子。唐太宗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展厅中的每件文物都好似这面“历史之镜”上一个微不足道的碎片,正是这些碎片拼凑起了我们脑海中关于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朦胧图像。虽然它并不完整,但透过这冰山一角的展示,我们窥探到了最真实可靠的历史和最打动人心的文化。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时间的浪花抹不去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坚强足迹。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前人留给今人的第一手资料。史书可以含糊其辞,但沉默的文物却会带我们接近最真实的过去。我不知道在这广袤的华夏大地之下,还埋藏着多少历史记忆的碎片,还隐藏着多少尘封已久的故事。但我依然愿意相信机缘巧合,相信它们可以完好无缺地等到重见天日的时刻,并向我们坦露自己的秘密…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难怪诗仙李太白也嫉妒这轮明月,一轮能够看尽人间悲欢离合,见证王朝兴衰更替的万古不易的皓月。
在我们即将结束这难忘的博物院之旅时,阴沉的天空下起了雨。雨势很猛,地面上升起了朦胧的水雾。我想倘若真有上苍,并且他也会流泪,那他是为中华文明的遗失永远无法被完全弥补而落泪,还是为历经千年岁月还有部分文物流传于世而喜极而泣,抑或是兼而有之?
博物馆心得体会80022021年1月31日
因为是星期天公司放假,可以好好休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我睡到快中午才起床,其实我是在床上看手机,看看最近国内外有什么好消息?因为天冷没空调感觉床以外都是“远方”,起床也需要勇气。
今天阴有小雨天气比较冷,尤其是骑摩托车,感觉更冷。好在我出门就做好了准备,里面上下穿了北极绒特厚保暖服,还带了手套、帽子、充电宝、数据线、水杯、饼干等必要装备用品。
我先去骑车去德山大道与莲池路交汇口的一家银行办点事,再往善卷路上建设路就到武陵区了,这里比较熟悉就不需要手机导航。从朗州路拐过十字路口就到博物馆了,旁边有常德电视台,斜对面是市图书馆是免费开放的。
我刚停好车,本来就阴沉沉的天,很快就下起雨来,我赶紧跑到博物馆门厅。来参观的以家长学生较多,我按工作人员指示用身份证在柜机上领票,放好头盔和打火机,出示微信健康码就可以进去参观了。
博物馆,又称博物院,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的场所,包括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建筑物、地点或社会公共机构。 它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永久性的非营利机构。
前段时间博物馆停业维护,这是我第一次进去参观,感觉特别好奇。馆内有游览路线,基本上是依照(我市)人类历史发展史来规划的,这样更加有序。展品非常多,看的我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逛了这里又去哪里,拍照拍的手机都没电了,流连忘返忘记了时间,直到工作人员告诉我要关门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雨,不知道什么时候暂停了,天也暗了下来,骑上车,开启近光灯。这里车流量太大和德山不同,可能因为是市中心人口本来就密集又加上是周末及年底,人流量非常多。下过雨,路面湿滑骑车需要多加小心。
回到住处,就做晚餐,然后整理文案。
常德博物馆位于城区最繁华宽阔的武陵大道南路,南通武陵广场,沅安大道,常德诗墙;北达体育活动中心,常德火车站。该地段人口集中,交通方便。可乘坐19、32、33、38、40、48路公交车到达。常德博物馆于1990年开始筹建。1991年5月23日主体建筑奠基,1993年3月28日主体馆竣工,并成功举办了全国“星火”计划科技成果展。南北专题馆于1998年3月动工,1999年5月竣工。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于1993年10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
扩建后的常德博物馆占地面积2.13万平方米。馆舍面积1万平方米,为四合院式仿古建筑,由主体馆和南北专题馆组成。主体馆分前厅、中央大厅和后院。馆前临街面修有68米宽的透视围墙,围墙内是宽阔的馆前场坪,场坪中心安装有彩色音乐喷泉,两尊巨大的石狮矗立在馆前阅台两旁。
功能区域分为公众服务与教育区、陈列展示区、办公区、库房区等,设置主题展厅9个、临时展厅2个,展厅、库房及公共设施区域面积增加近4000平方米,在功能、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对外交流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倾力打造成展示常德形象的新名片、承载常德历史的“城市会客厅”。
免费开放对象
社会全体公众
未成年人必须由成年人陪护或集体组织方可入馆参观
免费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每日16:00停止入馆)
每周一为闭馆日
(逢法定节假日顺延)
参观方式
1
现场取票
观众凭身份证等个人有效证件在票务中心领票或通过取票机自助取票
2
网上预约
观众可提前登陆常德博物馆官网、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疫情防控期间暂停网上团队预约)1.疫情防控期间,每日限量观众1000人次。观众入馆时须佩戴口罩,出示个人健康码,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实名登记,体温无异常者方可入馆。
“月黑风高夜,一个黑影闪过高墙,从墙头跃下的瞬间,朝对手掷出一枚枚飞镖……”
这是武侠小说里常出现的桥段,古代侠客常常使用飞镖等杀人暗器,但飞镖真实的模样是怎样?起源于何时、怎样使用、杀伤力如何?
2007年10月,常德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在德山一座楚墓中发现了三件异形青铜兵器——飞镖,有幸揭开了中国最早的暗器——战国青铜飞镖的神秘面纱。
这三件异形青铜兵器尺寸相同,基本保存完好,每件重约21克。呈平面形,有三个略呈弧形的尖刃,周身均有刃口,中部有四个对称分布的圆孔,整个器形的流线型非常适当,特别适合在空气中飞行。
德山出土的这三枚青铜飞镖,系国内首次发现,足可堪称国宝。
1987年3月,从汉寿县株木山战国楚墓群出土,通高40.50厘米、口径12.0厘米、足径14.40厘米,为国家一级文物。
壶由盖和身组成,壶盖呈折壁浅盘状,弧顶,上有三个简化扁状立兽钮。
整器线条优美流畅,纹饰繁褥却层次清晰,布局规整合理。是战国楚墓出土彩陶之精品。
就待天亮又要工作了。
博物馆心得体会8003温馨寄语:
做人,谁能做到滴水不漏?做事,谁能做到十全十美?没有完美无缺,只有尽善尽美。太计较琐事多,心难以释怀。能力小欲望大,人就越痛苦,人生顺境时,切记收敛;人生得意时,切记看淡;人生顺境时,切记忍耐;人生失意时,切记随缘;心情不好时,当需涵养;走过的路,路过的人,每一个现在,都是以后的回忆。无须缅怀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好认真过好每个当下!
大家安康!2021加油!共勉!
博物馆之旅
Fu jian Museum
一件件文物在时间中留存
静静地给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穿梭于博物馆中
能拥有穿越时空式的美好体验
前几期我们一起探索了
不同城市的博物馆
(▽戳链接回顾▽)
“博”览福建 | 再多的故事,也总有一个地方能够存放过往(上)
“博”览福建 | 在这里,触碰那些不曾了解过的历史(中)
今天小编继续带您
开启博物馆之旅
一起探寻龙岩、三明、莆田
这三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龙 岩 市
LONG YAN
01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
闽西,是一块叱咤风云、成就英雄的红色土地,翻开中国革命史,闽西留下了厚重而壮丽的篇章。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就记录下了关于闽西革命的故事。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北环西路51号,是一座全面反映闽西革命史、重点凸显中央苏区(闽西)历史的综合性革命博物馆。
馆内设有“红色闽西”、“闽西英烈”、“闽西红土名人”、“中央苏区·福建”等固定陈列。
“闽西红土名人”的文物柜里面,陈列了不少革命英雄戎马一生所留下的珍贵革命文物。正是他们的一往无前的付出,才换取了我们现在平稳幸福的生活。
以上图源:@梁野678
地址:龙岩市新罗区北环西路51号
02 龙 岩 博 物 馆
龙岩博物馆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建筑,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和毛泽东同志旧居。
博物馆集收藏、保管、研究、展示、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每年还举办20多次临时展览、传统文化与社会教育活动。
目前馆里拥有馆藏文物五千余件(套),收藏的文物种类较为齐全,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新罗区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
以上图源:福建龙岩博物馆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和平路32号
03 福 建 土 楼 博 物 馆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
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土楼拥有着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拥有“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等美誉。
福建土楼博物馆是世界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重要的客家文化展示交流、研究和传习中心、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一睹土楼风光,了解历史故事,就一定要来福建土楼博物馆。
以上图源:永定新闻网
博物馆内常设2个基本陈列“客家梦·土楼情”、“土楼与烟草”,其中“客家梦·土楼情”以福建土楼为主线,突出土楼与客家的关系,展示了土楼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丰富多彩的客家土楼文化。
地址: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凤城镇龙兴路1号客家博览园
04 古 田 会 议 纪 念 馆
《觉醒年代》热播剧的大火,让许多著名的红色地标也火了起来。
图源:福建省科技馆
古田会议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古田会议会址和古田会议相关旧址群为依托建立的全面介绍古田会议历史和宣传古田会议精神,集文物收藏管理、红色文化研究、旧址维修保护、宣传展示教育为一体的专题革命纪念馆。
全馆管辖着13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现有馆藏文物总数2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028件,收藏采访资料600多份、图书资料1万余册。
一座庭院,见证中国革命一段苦难辉煌的岁月;一次会议,使创建之初的人民军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只有深入了解纪念馆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看懂那段永放光芒的历史。
地址: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古田路76号
05 连 城 县 博 物 馆
想了解一座城市,那就从了解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开始。
连城的历史、客家传统饮食、服饰等民间文化、古往今来留下过的名人.....连城的故事从这里翻开序章。
连城县博物馆位于连城县客家文化公园内,是县级综合性博物馆,于2009年扩建。馆内共设四个基本陈列:馆舍正中为“历史陈列馆”; 南侧一楼为“文学书画陈列展览”; 二楼为“明清牌匾陈列馆”; 北侧为“客家民俗陈列馆”。
现如今,连城县博物馆以“客家民俗陈列”展览为主打品牌,以“明清牌匾陈列展览”为特色品牌,成为展示连城独具特色的经典客家文化的窗口和平台、传承和弘扬客家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
以上图源:连城县博物馆
地址:龙岩市连城县观景路
三 明 市
SAN MING
01 三 明 市 博 物 馆
至今,三明市博物馆走过了35载春秋。35年,对于一个博物馆而言并不长,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它为这座城市汇聚智慧的宝藏。
从距今约20万年万寿岩旧石器时代的石片,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三明市三星食品厂生产的花生糖,年代距离如此遥远的两者历经岁月的研磨,相聚一座宝库里,徜徉其中,足以让人们细细品味三明。
新馆设有“客家祖地”、“红色三明”、“馆藏文物”、“改革开放铸辉煌 跨越发展新三明——三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图片展”及临时展厅等五个展馆(区),陈列近1500件文物及上千张的图片。
博物馆二楼全面展示三明地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以“风展红旗如画”为主题,提炼三明中央苏区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的革命特点,突出三明地区革命史的地域性和独特性。
以上图源:@双鱼座的记忆令人堪忧啊
凝炼三明地区的革命精神,是具有三明特色的红色文化地标和弘扬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三明市三元区规划馆附近
02 沙 县 博 物 馆
沙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除了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味小吃,还有不少文物古迹和古文化遗址。
探寻历史的足迹,来沙县博物馆,开启与历史对话的时空之旅。
沙县博物馆新馆位于沙溪河畔凝翠阁。成立于1988年8月,是集收藏文物、陈列展示、民间优秀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主体建筑共六层,一层为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厅和文物库房;二至六层规划为多功能活动室、临时展厅、城市会客厅、工作办公用房、贵宾接待厅等功能性空间。
以上图源:@方长假
沙县博物馆现收藏各类文物664件,其中革命历史文物29件,二级文物3件。极具特色的时代遗珍,把我们带到那个时代,驻足于此,追忆沙县曾经的繁荣。
地址:三明市沙县区泰和路一品江山北侧约290米
03 泰 宁 地 质 博 物 苑
在泰宁,你可以目睹气势磅礴的大金湖,可以在山水之间感受清新的空气和秀丽的风光,你还可以在这里,一睹如百科全书般陈列着丹霞地貌的泰宁地质博物苑。
这是一个以陈列丹霞地貌地质科学、地质景观为主,展示泰宁地方风情、中国园林、人物历史为辅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以上图源:泰宁旅游
室内地质展馆有多媒体演示厅、沙盘展厅、动植物生态环境展厅、地质公园学术研究成果展厅、规划与未来展厅七个展厅,通过音像、文字、标本、模型等形式向公众介绍地质知识,讲述泰宁地质公园的概况,形成背景及典型的丹霞景观。
地址:三明市泰宁县X763
莆 田 市
PU TIAN
01 莆 田 市 博 物 馆
莆田市博物馆位于莆田市城厢区溪北路与荔城北大道,交叉口东北150米,静卧绶溪之畔。外观像妈祖手中的“如意”,正好代表“妈祖的故乡”莆田,也象征着吉祥如意。
莆田市博物馆创建于1986年,馆址位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谯楼上,建筑面积912平方米,拥有展厅面积350平方米,为地域性综合博物馆。
这里涵盖了莆田历史、民俗、天下妈祖缘、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艺术、历代书画艺术、文物珍藏等十大系列展览。
馆内拥有馆藏文物8428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378件,馆藏妈祖信俗文物和上世纪三十年字画为特色藏品。
以上图源:@一柄锈剑
每一件珍贵的文物,都有一段生动感人的故事,带领我们追忆感受那个年代的峥嵘岁月。
地址:莆田市城厢区荔城北大道
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
一座座纪念馆、一个个故事
博物馆承载着
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
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
“‘博’览福建”专题正式告一段落
你是否想去一探究竟呢
快来评论区留言
分享一下吧~
转载请标注来源
上一篇:部队关于郭徐心得体会,最新合集
下一篇:读关于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