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国培小学数学心得体会,通用3篇

砥志研思 满载而归:“国培计划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跟岗”总结汇报会,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快乐人生1748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国培小学数学心得体会1

城南小学跟岗实践活动今天圆满结束,2023年4月27日上午在报告厅召开“国培计划(2021)临泉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跟岗总结汇报会。本次会议由临泉师训处杨洪庄主任、城南小学刘清民校长、马存福副校长、8位带教老师以及21位跟岗教师共同参加,会议由城南小学德育处主任李治友主持,共六项议程。

一、跟岗学员代表发言

活动九点准时开始。在李治友主任的主持下,跟岗学员代表马晓兰、李莉、周玉超、李燕、李真、李路、王凯、张玉海依次上台发言。学员们首先感谢临泉县师训处、城南小学的领导、教师们提供的学习帮助。其次各位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受益匪浅,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一是从踏入城南小学开始便对于这次的跟岗学习充满了期待,各位带岗老师也是认真负责;二是在学校的安排下,活动丰富,带岗老师认真指导,更新了教学理念,并将新课标内容融入课堂;三是在以后要多学习、多读书、多反思、多总结,要心怀理想、脚踏实地,争取早日成为骨干教师。最后,学员们对于此次学习再次表示了感谢。

二、带教老师代表、城南小学数学教研组长范保连老师发言

范保连老师首先对于此次活动的完美举办向给领导表示了感谢。其次,此次跟岗活动,带岗教师“以带为主,边学边教”,学员们取长补短,收获良多。最后希望各位学员不断学习,在不久的将来都成为名师。

三、城南小学马存福副校长总结跟岗情况

马校长首先肯定了各位跟岗学员们的敬业精神,在跟岗的两周时间内,认真学习、不断探讨、学有所获。学员们和跟岗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够常互动。其次,告诉学员们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学员不断地探索。最后,再次对学员们表示感谢,希望常回城南小学这个大家庭看看。

四、临泉师训处杨洪庄主任发言

杨洪庄主任首先对此次活动的圆满完成表示祝贺,向对此次活动默默贡献的城南小学领导和带岗教师表示感谢。其次,跟岗实践活动学员们普遍表示都收获良多,学员们在学习时态度积极、刻苦,在课余时间和带岗教师讨论激烈。最后,杨主任对学员们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要求,希望学员们回去以后继续学习交流,碰撞出火花,需做一个不断创新的个性教师,祝福大家在以后更进一步。

五、杨洪庄主任为带教老师颁发证书

六、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会议结束后,大家进行合影留念。

此次跟岗实践活动完美收官,跟岗教师们度过了愉快且充实的两周时间,希望跟岗教师们将此次活动的收获运用到实践中去,提升、优化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实践和探索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奋发拼搏、砥砺前行,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快速进步,不断成长。


姚龙龙 李治友

2023.4.27

国培小学数学心得体会2

遇见最美的自己——国培心得交流活动。“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国培回来,我们的老师收获满满,把自己所学内容进行一次文化的传递,是我们学校一贯的优良传统。

11月13日,几位参加国培的老师分别在三个会场,给老师们做了精彩分享。

会场一

语文老师齐聚学校二楼会议室,聆听张景琼老师分享江苏南通国培的心得体会。张老师从四个方面汇报了南通国培对她的冲击力:城市文化冲击力;岁月流逝的冲击力;教学思想的冲击力;最美遇见的冲击力。

教育思想的巨大冲击,必定带来深度的思考。汇报之后,老师们做了热烈的交流研讨。尤其是李吉林老师的事迹对老师们的心灵触动很大,李老师作为中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始终扎根于一线,通过实践创造总结而成的情境教育,已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重要范式。如今已82岁高龄,依然勤耕不辍,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李吉林老师的专业成长历程激励一代又一代教育人,前赴后继,开拓进取。老师们决心像李吉林老师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努力去遇见更好的自我!

会场二

英语组的老师们在教研组里,一起感受了时晴和黎银凤两位老师的国培经历。两位老师一致认为今后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提高师德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以“情”为纽带,让情感走进课堂,给儿童宽阔的思维空间。

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素质,在实践训练中突出理论与能力提升,交流研讨中分享经验,在反思中改善教育教学经验。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

会场三

数学和体音美、综合组几十位老师集中在六(5)班教室,一起分享了戚莹莹、游玲玲、刘青三位老师的学习心得。

三位老师分别就自己半个月的学习内容,收获感悟,毫无保留的讲述给大家,使所有到场的老师深刻知道想成为名师骨干:“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道理;从他们走进名校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再次感受到学校教育创新的必要性;从名师名家的讲座理念里懂得:只有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走不远,这样的教师也只能做“教书匠”等理念。

培训暂告段落,但反思还在继续,学习没有停止。

——戚莹莹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践行者。

—— 游玲玲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秉承“日行一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刘青

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要把自己所学,尽快融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之中,勤读书,常思考,写反思,做研究,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省骨干或者省名师。

最后高琼书记强调:国培是国家给我们老师的最好福利,是开启老师理想心扉的平台。老师们“走出去,带回来”,在不断的学习与研讨中,去践行教改新理念,去遇见一朵更美的教育之花,让它在春光中绽放,秋色中收获!

国培小学数学心得体会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何小亚肖像画。 本栏目画家张武昌绘

图二

数学是什么?要真正回答好并不容易,数学家对此也有争论。笔者无意介入,只是从科普的角度阐释一下,数学玩什么,如何看待数学,其价值何在。

数学玩数量关系、玩空间形式、玩模式。追根溯源,代数系统的产生基于数系的发展,而数的来源,中国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单点集合的标志,一生于道,而道即玄,即深奥、神妙。几何系统最基本的元素是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几何中的点是抽象的,可以标明位置,但没有大小、范围。“一”和“点”在真实世界里是不存在的,由它俩演绎出来的代数和几何在真实世界里也是不存在的。数学世界是人类思维的存在。

我认为,数学追求的是精确、严谨、简洁、概括、统一。这是数学独有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

离开数学的精确,无法真正定义“多”“少”“远”“近”。人眼最多能分辨0.1毫米的差异,数学的精确可以使我们超越感知器官的局限,更好地认识微观世界。如果将短线段上的点与长线段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那么它们上面的点的数量就是相同的,尽管这看起来如此不可思议。

数学本质上是从定义、公理、公设出发,按照逻辑推理规则,得出的一套演绎系统。数学的严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举反例的思维方式,这是数学不同于社会科学和实验科学的一大特点;二是其逻辑性,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在形式逻辑方面,要求概念和判断必须保持一致,判断要有充分根据,不自相矛盾,不模棱两可。在辩证逻辑方面,要求抓住数学中各式各样的矛盾(已知与未知、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一般与特殊、直与曲……)进行分析转化。转化的策略一般有:化陌生为熟悉、化繁为简、顺推与逆推之结合、动与静之转化、数形结合、一般与特殊之互化…….

追求简单化是数学的灵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数学是因为人类追求简单而诞生的。为节约时间和人力物力,人类在树干上刻痕计数,用0,1-9数字、进位制以及小数点,就可以表示超大的数,无限接近0的数;加法就是计数的简化;乘法就是复杂加法的简化。比如,写出10000个2相加。若写10000个2,9999个加号,麻烦无比,怎么办?简化它,写一个2,把加号旋转45度,取名为乘号,于是“10000个2相加”就简化为“2×10000”,这就是乘法,太简洁了。对初中生来说,乘方不是新运算,小学时就学过。乘方就是对复杂乘法的简化。比如,写出“10000个2相乘”。若写10000个2,9999个乘号,麻烦无比,怎么办?简化它,写一个2,乘号也不用了,在2的右上角写上“10000”。这就是乘方,太简洁了。有了乘方,知道幂和指数,求底数就是开方;知道幂和底数,求指数就是求对数。

数学追求至简的另一个典型是自然数的立方和公式:(见图二)

对于加法运算次数,公式两边都一样。但对于乘法,左边要算2n次,而右边却简化为只算一次。想象一下,如果n=1亿亿亿,那么左边要算2亿亿亿次乘法,那要占据多少内存,要花多少时间和算力,而右边就只需算一次。真是大道至简!

数学最精彩的是概括性,即以一个有限的模式驾驭无穷的具体,让人叹服。请看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想象一下平面上有多少个向量?向量有长有短,长至十万八千里,短至1纳米,还有无穷无尽的方向,这么多无穷无尽的向量如何掌控,太复杂了。不过,所有向量都逃不出数学的手心。对于平面上的任意一个非零向量,在这个平面上随意选定两个不共线的向量i和j,分别过起点A和终点B作直线a平行于i,直线b平行于j,因为i和j不共线,所以直线a、b必然交于一点,根据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和数乘向量就可得出AB=mi nj。这么多无穷无尽的向量居然可以只用两个不共线的已知向量i和j线性表示。为了更简单,可以取i和j为正交的单位向量。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就是这样简单、强大,强大到以一个有限的模式驾驭无穷的具体。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就是数乘向量的推广,而且还可以推广到三维空间,其方法、结果形式几乎是一样的。数学是联系的、统一的,代数中的统一,几何中的统一,代数与几何的统一。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其它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有马克斯韦尔方程,才有电池波理论和现代通讯技术;有黎曼几何,才有广义相对论;有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才有流体力学、航空学;有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才有天文学、物理学。首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者伦琴在被记者问到他需要什么时回答说:“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是数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提高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独特作用。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教育人们尊重事实,服从真理;使人缜密、精力集中、认真负责;它使人表达有条理、办事有条不紊;使人坚韧、脚踏实地、勇敢进取。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美国数学家莫里斯·克莱因认为,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而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对数学的价值,科学史上的大家伽利略、开普勒等都给予高度评价。

数学是现代科技产业的重要基础,当今引人注目的5G技术和产业就源于十多年前一位土耳其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数学能力不仅关乎思维能力、产业发展、国家竞争力,而且与个人收入密切相关。哈佛大学教授约书亚·古德曼的一项研究发现,数学越好的人收入越高,接受数学教育的时间每多一年,毕业后的工资会多出10%。这表明:“数学就是财富!”

(作者为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20位数学专家,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数学教育学报》编委,教育部本科国家级教材《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主编。)

本版携手科学出版社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