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慎微慎独慎初心得体会1作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蒋金锵
2020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讲政治必须严以律己”,要求“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领导干部须带头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常审视和校准偏差,强化自律意识,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以优良作风为全党全社会作出表率。
做到慎独,是指在个人独处、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仍然自警自律、光明磊落。这是自我约束的重要体现,更是心系人民、襟怀坦白、严于律己的高尚境界。领导干部做到慎独,必须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终做到表里如一。
做到慎初,要求领导干部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把好第一个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初之不慎,终贻大患。如果不从最初就谨慎对待,甘于被形形色色的诱惑所左右,被怀有不良企图的人所腐蚀,必然会滋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领导干部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常抓不懈,常修政德、心底无私,牢牢把握住第一次,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做到慎微,要求领导干部注重小节、防微杜渐。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小与大、轻与重的辩证关系,把握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法,头脑清醒察于微,从严要求禁于微,治疾患于“未”,断诱惑于“始”,在慎微中积尺寸之功,锻造金刚不坏之身,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做到慎友,要求领导干部慎重择友,净化社交圈。领导干部与谁交友、怎样交友,不是小事,也不是私事,而是事关党风政风社风的大事,不容忽视。领导干部切不可自缚于“关系网”,在不知不觉中被“围猎”。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多同广大群众、基层干部、劳动模范和专家学者交朋友,正德行、知民情、长知识、增才干,让交友成为端正风气、促进和谐的力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慎独具有基础性,是前提;慎初是发端之举、开局之需;慎微包含“蚁穴溃堤”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深刻警示和告诫;慎友是培育良好风气和见贤思齐、不断前进的条件。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要求领导干部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节操,做到一尘不染、一心为民。这体现的不仅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人民生活从解决温饱到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即将实现全面小康,我们党以百年不懈奋斗书写了为民造福的辉煌篇章。面对良好发展势头,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领导干部须带头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大有作为。
来源: 人民日报
慎微慎独慎初心得体会2“慎独”,典出《礼记·中庸》,意为谨慎独处时的行为,通俗的意思就是人前人后都一个样,可说是修身的至高境界。
慎独,修养的是内在的定力,是古人每天三省吾身的省思,是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除慎独外,还有四个“慎”字可作为我们修身处世的根本。
慎独,“君子慎其独也”。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谨慎自律,操行自守,不欺暗室。关于慎独,国学君曾经也与诸位师兄分享过相关感悟。
在没有人监督,没有人看到我们的暗处,一定要慎独、坚守一个君子的原则。
中国历代文人学士受“慎独”思想的影响颇深,都以此来砥砺标榜,作为修身进德的重要目标。面对故人王密的贿赂和“暮夜无知者”的说法,杨震慨然回绝:“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以慎独精神成为廉洁自律的典范。
被誉为晚清三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他著名的“日课四条”就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条之中,慎独是第一位的,其他三条是都以慎独为基础。
慎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古篇《墨子·所染》记载一段故事:“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说他曾见人染丝,然后感叹:“(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颜色了。所以染这件事是不可不谨慎的。”
荀子在《劝学》里面也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蓬草生长在大麻中,用不着扶就长得挺直;白沙混杂在乌黑的泥土中,跟黑土一起沾染黑了。
孟母也是看到了坏环境和好环境对人的成长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才决定三迁其所,而使孟子终成大器。
“慎染”,就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主动接受良好环境的影响,涵养正气。
慎微,“慎微防萌,以断其邪”。
汉代哲学家王符说:“慎微防萌,以断其邪。”可见,慎微,是防止贪欲萌生、斩断邪念必须坚持的操守。
慎微,主要是慎小事小节。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叫“温水效应”,先把青蛙放入沸水中,青蛙受到强烈刺激,拼命一跳,挽救了自己。再把这只青蛙放入凉水中,再慢慢加热,青蛙在水里悠闲自得,当水温过高想跳出来时,已跳不出来了。
蜀汉先主刘备将之概括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
慎初,“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慎初”,顾名思义,就是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在思想上筑牢“第一道防线”,不存侥幸之心,避免误入歧途。
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讲过一个“轿夫湿鞋”的故事:“昨雨后出街衢,一舆人蹑新履,自灰厂历长安街,皆择地而蹈,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列不复顾惜。”
昨天雨后我到街上去,看见一个轿夫爱惜自己脚下的新鞋子,从灰厂到长安街这段路,下脚的地方总是挑了又挑,唯恐把自己的鞋弄脏了。但是到了京城,路上泥泞的地方就多了。偶然把鞋子沾湿弄脏后,就毫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了。
王廷相由此感悟到,“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如果一失足,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
自觉不越雷池一步,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就是慎初的意义。
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诗经》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是说没有一件事情是没有开始的,但是难得有一件事情有结局。
老子也曾经在《道德经》里面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遵循自然规律,心存轻忽。
坚持二字,写易行难。有一个非常通俗易懂的表述:“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总是信心满满而又踌躇满志,到了中途可能会灰心丧气想偷工减料。但是如果真正想做好一件事情,不想到头来还功败垂成,就应做到善始善终。
一个懂得“慎”的人,不一定就是“完人”;但是一个不懂得“慎”的人,却一定是“瑕人”。慎独、慎染、慎微、慎初和慎终,护我们驻守清本,安得自在。
(来源:中国传统文化)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勃利县人民检察院
微信号:bljcy123
慎微慎独慎初心得体会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历史和他人处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现的是一种自警的精神。
自警,就是自我警醒,自我告诫,自我戒备,自我约束。与自重、自省一样,自警也是我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如《三字经》中就有“尔男子,当自警”的训示。自古以来,但凡有所成就的先贤志士,无不深谙自警之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唐太宗三镜自照,司马光警枕励志……无论身居何等高位,他们都能够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清醒、“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对待自身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从而实现善始善终。
当今社会生活五光十色,环境纷繁复杂,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外部监督虽不可少,但自我警戒更关键,提高自警意识和自警能力尤为重要。翻看那些落马干部的处分通报和案例剖析,有不少人都是因为面对拉拢围猎丢了警惕心,面对腐蚀诱惑丢了鉴别力,才一步步行差踏错,直至倾覆沉沦。也有一些人,初始时还能不忘自警,时间久了就抛诸脑后;职位较低时还能有所把控,身处高位就忘乎所以。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对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一点也不能低估。因此,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重视自警,学会自警,越是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越要时时自我警示,事事自敲警钟。
自警来自内在的自觉。领导干部做到自警,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恪守初心使命,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自警来自鲜活的素材。当前警示教育力度不断加强,领导干部要摒弃“哀之而不鉴之”的看客心态,切实把自己摆进去,从一个个“案中人”“片中人”的悲剧故事中警醒起来,从灵魂深处醒悟起来,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警来自不懈的坚持。“嗟彼陷溺者,太山起毫厘。努力戒惰偷,尧舜可庶几。”党员干部要从小事小节上检视反思,从日常点滴处防微杜渐,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做到“自警钟”常敲长鸣。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党员干部唯有常怀自警之心,朝乾夕惕、兢兢业业,才能在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的冲锋中行得稳走得远。(段相宇)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下一篇:国培小学数学心得体会,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