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崇尚节约浪费可耻心得体会,最新合集

疫情这三年,我好像弄懂了“节约”的底层逻辑,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八个碗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崇尚节约浪费可耻心得体会1

三年来,几乎人人都体会到了疫情给普通生活带来的冲击,也在尝试适应,尤其是对“节俭”这件事的重视,一年强过一年。

前两天,为了改善伙食,去某家做蟹煲的餐厅腐败了一把,发现了他们对于控制成本一些很有意思的细节。

因为是周末,生意依旧火爆,排队叫号后,没有了引导员,需要自己找规定的座位。

店里的服务员明显不够用,走路带着风,人人都是小跑着,可见在人工成本上应该节省了不少。

餐桌上只提供一个小碗和一双筷子,不像以前,骨盘,勺子,餐巾纸,一次性手套,醋,辣椒油这些标配。

顾客主动索要,服务员会提供,但总有一部分顾客不会要,这样能节省很多人工,清洗和时间的成本。

成本的节约,带来的是服务体验的下降,但老实说,我并不反感这样的做法。

反而是发现似乎全社会都在做节约这件事的时候,会有很大的认同感。

以前我觉得,去他们家吃饭不点小吃或者凉菜会很没面子,甚至觉得服务员会因为我的客单价比别桌低,就另眼相待。

但现在,我觉得点的菜吃光时自己恰好吃饱,是一种很有成就感的体验,说明自己点菜的功力很到家。

这件事算是这三年来,关于节俭的一个缩影吧,每当我新掌握一个节约的技能后,基因里某些荣誉感就会得到呼应,才想来,勤俭节约本就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回到我自己的身份上来,作为厨子,我本就对食物充满敬畏,在经历过居家,静默之后,对于节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厨子谈节约,当然不仅仅是食用上的节约,而是更深层次的,制作上的节约。

学厨刚毕业的时候,在一家大酒店里短暂的工作经历,我让接触到了“全食物理论”。

那家酒店的厨师长有个奇葩规定,“后厨里,除了鸡蛋皮能扔,其他都不能随便扔掉”。

起初我只是看到了酒店节约成本这一表面现象,后来又从味道的层面上体会了全食物理论带来的好处。

到现在,终于发现了“全食物理论”似乎蕴藏着更深层次的意义,一种关于“节约”的底层逻辑。

先说说从味道层面上,全食物理论的贡献吧。

以最简单的大葱为例,家庭买葱,为了方便拿取,一般会要求商家把葱叶和葱根去掉。

但饭店采购,会要求整葱,而且进入后厨以后,会被厨师们庖丁解葱,根据不同部位的味道,做针对性应用。

  • 葱叶纤维粗,不适合炝锅或者直接食用,会被用来炸葱油。
  • 葱绿部分,肉质硬,香味足,一般用来腌制肉类,焯水或者做卤汁。
  • 葱白部分,肉质相对最嫩,呛味小,香味大,最适合炝锅,或者凉拌菜。
  • 葱根,是葱身上味道最足的部分,常用来烧炖肉类或者鱼类。

与葱类似的这种,味道从根到叶逐渐递减的食材,还有香菜。

香菜根用于烧炖,香菜茎部用来炒,香菜叶用做凉拌或者制作火锅小料。

以全食物理论为基础,会因食材各个部位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排兵布阵,以达到最大程度的物尽其用效果。

抛开这样的观点之后,根部很有可能被直接丢弃,叶部掺杂着颈部用到了炒或者拌之中时,没有发挥他们的全部功效,也是一种浪费。

说完根,还要聊聊皮,像茄子皮,萝卜皮,胡萝卜皮其实都是可以食用的。

茄子皮与偏软的茄子肉相比,在口感上更有嚼头一些,单炒茄子皮,是一道很有意思的菜。

萝卜皮,可以用盐杀水后,加醋,酱油,盐,糖,小米辣和蒜片腌成爽口小菜。

熬制葱油的时候,加点胡萝卜皮,可以让赋予成品更红亮的油色。

与蔬菜的皮相对,虾蟹的壳,也有妙用。

虾壳与蟹壳,用油炸透以后,加入开水,大火滚开几分钟,撇去浮末,是最基础的海鲜汤,用来调配汤菜或者当作水来用,会有很好的增鲜效果。

前面说到的葱也好,香菜也好,胡萝卜皮也好,有一个比较客观的问题。

家里并不是每天都有烧炖的硬菜,葱根和葱叶还是免不了被扔掉。

也不是每次吃胡萝卜都能赶上炸葱油,也没必要专门去保存被削下去的胡萝卜皮。

一种更基础的蔬菜高汤,可以解决这种被迫的浪费。

每次做菜时,处理食材的时候,在灶台上架一口小锅,烧上半锅水,不用的葱根,姜皮,胡萝卜皮等等可以食用的下脚料直接扔到锅里,慢慢煮着。

等开始做菜的时候,就得到了带有清新的自然鲜味的蔬菜高汤。

别小瞧这蔬菜汤,台湾牛肉面的汤,灵魂就是蔬菜高汤给的。

牛肉面的冲汤,直接用炖肉汤的话,味道太过厚重,加水冲的话,味道被稀释后大打折扣。

用白菜,豆芽,胡萝卜等等新鲜蔬菜炖出来的蔬菜汤冲到牛肉原汤里,保留肉香的时候,补充进去自然鲜味,才会让一碗牛肉面的味道丰富并且讨人喜欢起来。

在味道层面上,全食物理论也被叫做“全味道理论”,一种食材不同部位之间,味道是略有差异的,把承载全味道的全食材全部应用以后,味道才是完整的。

从食客的角度来说,节约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对剩菜的处理上。一道菜吃不完的时候,往往令人最难取舍,扔掉太浪费,下顿再吃味道大打折扣。

再次加热,对口感上的破坏,没有太多好办法去补救,但味道上的二次创作其实是可以拯救剩菜的。

这就是比较小众的“三次炝锅理论”,炝锅的重要性就不再赘述了,为了堆积更多的香味。

第一次炝锅,发生菜烹饪的前期,但随着翻炒的进行,大部分香味被挥发到空气中浪费掉了。

出锅前的第二次炝锅,目的是为了补充香味,例如出锅蒜,出锅醋等等。还有专门的倒炝锅手法,水煮肉片上菜前用油泼香辣椒和花椒,是倒炝锅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那么第三次炝锅,就发生在挽救剩菜的时候,像正常炒菜一样,先用少量的油炝锅,再把剩菜下锅翻炒,因为只需要炒热就行,所以香味保持的反而更多。

从烹饪技术角度上,我们看到了节约“物尽其用”的逻辑,通过把整体食材,以味道或者营养,口感等方式进行拆分,然后把各个部分的功效以最大化利用。


我属于半路出家学厨,学厨之前在一家新能源公司做了挺久的运营管理工作。

做运营工作时,我一直用一种“相对零库存”的方法,来作为运营的基础准则。

在保证满足紧急或者突发状况的少量库存前提下,尽力做到零库存,以降低运营成本。

后来开店以后,我发现“零库存”与餐厅经营天生相悖,总不能等客人点了菜,再去市场采购吧。

餐厅原材料属于生鲜品类,保质期很短,所有的库存都有可能会被直接浪费掉,这是餐厅运营里面最难做的一点。

结合餐厅的实际情况,零库存在餐厅运营管理上,表现为了“缩短菜单”。

大家估计也有所察觉,现在经营炒菜的连锁餐厅,大部分已经把菜单缩短了很多,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库存,来节约成本。

因为中国人“不时不食”的观念,可以制作针对季节性的菜单。

在某种食材的主要上市时期,不仅仅他的味道是最佳的,价格也是最低的。

例如蒜苔和蒜苗,春天最便宜;国产活虾夏天最便宜,进口海虾冬天便宜;白菜冬天便宜,茄子,豆角,辣椒夏天最便宜等等。

就我个人而言,这三年养成了一个节约最有效的习惯,每次有想买某件东西的时候,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件物品,是必须要买的吗?”

只要自己有可买可不买的犹豫时,立刻选择不买。

如果必须买的话,就尽量选在他最便宜的时候再入手。

我是八个碗,希望能写出帮大家提升厨艺的好文章,如果同时能有一丝沁人心脾,或者弘扬了传统文化,我将倍感欣喜。

崇尚节约浪费可耻心得体会2

日前,我参加了大同市平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三党支部召开的专题警示教育会议。会议由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机关党委书记、第三党支部书记刘富主持,深入传达学习了山西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警示教育会议精神。通过与大家一起学习,深刻汲取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教训,更加明白了要始终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进一步增强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矢志成为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平城检察一员。

一、坚定信念、强化党性

通报的典型案例中的领导干部,正是思想信念上的不坚定,严重弱化了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自觉性,从根本上讲是放松了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持续改造,降低了对自身党性的锤炼,也警醒我们要持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树牢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强化党性修养,做到廉洁自律、尚俭戒奢。

二、严守纪律、不逾底线

纪律规矩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挺纪在前”不仅要说到,更要做到。要树牢规矩意识,自觉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做到令行禁止、执纪如铁。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进一步学习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容,强化自我约束,看齐身边先进,持续自警、自醒、自勉,始终做到不越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

三、作风优良、锐意进取

党的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作为平城检察新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保持作风优良的重要性,要认真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勤俭办事,厉行节约,让优良作风成为一种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锐意进取、不懈奋斗,在平城检察事业中书写不悔青春。

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平城检察一员,我们要坚决反对奢靡之风、抵制歪风邪气,自觉严守纪律规矩、不逾纪法底线,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崇尚节约浪费可耻心得体会3

#头条家时光#

节俭不是因为你贫穷,浪费也不一定你就是富有,唯一‬温暖才是幸福‬。

节俭是我家的传统美德,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从小就目睹了妈妈用她自己的勤劳使我们拮据的日子过的有声有色。


我家有四个孩子,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我是家中的老小,我们的童年是在欢快和喜悦中度过的。别人都羡慕我们穿戴干净整洁,殊不知这背后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多少辛劳,大姐的衣服穿小了二姐穿、二姐的衣服穿小了我却不能接着穿。因为我上边有一个哥哥,我和哥哥相差四岁,而哥哥刚好和二姐也是相差四岁,这样,妈妈就不得不发挥她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给我裁剪改制,经妈妈的双手改制的衣服总是那样的合身漂亮,只有哥哥不能和我们混穿。

妈妈还有一个最拿手的绝活——那就是,在蒸包子的时候,蒸锅底下可以熬粥,而且还是红豆粥,这,说起来您可能有点不信。是啊,很多人都不信,当年,我的嫂子就是特别惊讶!为此,还特意讨教过妈妈。

妈妈说:蒸第一锅的时候你就把米洗好,不要下锅,放上凉水泡着,把洗好的红豆下锅,底下煮红豆,上面蒸包子,待到第一锅包子出锅的时候,红豆基本煮好了。在第二锅包子上屉之前,加适量的水,把之前泡好的米下锅,待第二锅包子揭锅的时候,粥基本就熬好了,刚好没到溢锅的时候。妈妈说:这样既节约了水又能节约了煤火。


现在虽说我们的生活好了,可我嫂子至今都延续着妈妈这一锅二用的绝技。


嫂子常说:这样即节约了水又节约了燃气,还可以吃到自家的健康食品,更重要的是还节约了时间。

现如今妈妈已经不在了,可是每次家庭聚会的时候嫂子都会给我们亮一亮她的不二法宝。

我们姐三个,更是继承了妈妈许多节俭的好方法,什么淘米水浇花、洗菜的水冲马桶,这些都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继承了妈妈节俭的好习惯和节约是美德的好的家风。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的下一代依然继承了这美德和家风。

五月‬节马上‬就要到‬了,嫂子又可以用上了她的不二法门绝技了‬,我们又可以在吃着美味的同时,畅谈和交流我们各自的‬生活‬和‬心得‬

了‬。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包子的馅料年年不同,不变的是我们对母亲的那份怀念,还有就是我们对家风的执着和坚守。


再见4月,你好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