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大学语文心得体会论文,精选3篇

传统文化进大学语文课堂,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体会极简生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大学语文心得体会论文1

1 教师要提升专业素质

经典作品在传承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误、衍、脱、倒的问题,或是后世注解偏颇甚至误解。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回归经典本身,传递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知识及其文化内涵,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在备课过程中严谨求是,广泛搜集资料,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判断力,保证课堂上传播的知识的准确性。

传统文化不仅包括文学,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哲学、建筑、服饰、饮食、医学、节日等。文学不是独立的存在,其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文化的记载与传承者。文学内容包罗万象,教师要不断学习,以加深对其他领域文化的了解。

2 采取专题式教学

以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例,该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是按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格与人文精神进行单元划分的,如“仁者爱人”“和而不同”“胸怀天下”“以史为鉴”等单元。吉林医药学院在使用此教材时,坚持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增补和删减,精选部分古代文学经典篇章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而将其余篇章作为课外延伸阅读内容,并在一些单元中增补了教材未收录的篇章。

做出此种调整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课时有限,必须挑选出有代表性且与教学专题契合的名家名作,以高效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各单元的主题思想,增强教学针对性,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同时,在部分单元教学中融入我国古代文学史知识,既能够拓宽学生知识面,也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大历史观,开阔学生的视野。

3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近年来,全社会都在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互通互融,创新其表现形式,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激活其生命力。教师应充分挖掘“进课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架起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重点是为传统文化找到现代解读的新角度,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探索问题式教学,将当下一些学生关注度较高、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做到古为今用。探索问题式教学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回答不会完全在教师备课范围之内,一些预料之外的回答和反应,需要教师快速思考、灵活应变、准确判断。

4. 育人育才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剔除糟粕、去伪存真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其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中华传统美德、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具有引导人向上、向善、向美的功能。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能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培养时代新人,用其中蕴含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

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更要承担起“铸魂”“立德”“育人”的重要使命,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使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首先要对教材的名篇佳作进行深度分析,提取可以进行思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入点,如仁爱、民本、诚信、和合、正义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能够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契合。

5. 多元化教学方式

要深入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必须对作者的时代背景有一定了解。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下自行搜集资料,获取信息后进行汇总,通过自学自讲、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记忆,还可以开展经典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等具体活动。

多媒体技术凭借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已成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视频、音频的使用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符合大学语文的教育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感,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悟,提升教学与文化传承的效果。利用网络平台,借助慕课、学习通等学习软件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教师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发布课外学习资料,拓展学生的课后学习内容,包括短视频、影视作品等,开阔学生的视野。

近年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文化类节目不断涌现,如《中华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书简阅中国》等,这些节目用一种年轻化的方式复活经典,更易于当代大学生理解和接受,吸引了更多人关注、热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提升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

6.课外阅读的延伸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读经典”,使学生理解读书的意义。课上坚持向学生推荐经典文学作品,特别要推荐一些彰显中华文化气韵风采、体现中华审美风范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在学生中开展“好书推荐官”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读书心得、交流思想,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写作是阅读的逆向输出,要鼓励学生写作,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代大学语文教师应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弘扬者,充分利用课堂这个重要阵地,使学生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感受语言美、意境美、艺术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品位,使学生具备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能力,敢于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要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自觉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心得体会论文2

//阅读完本文大约需要11分钟。您的关注与评论是对教研内参最大的支持。//

自单独设科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在这世纪分野之际,当我回望中华大地逝去的这一百年时,当我回想我们这一百年来的语文教学时,当我将目光从过去收回并投向藐远的未来时,我的心中可谓是百感交集,感慨万端。是的,正如我的在二十世纪经历了屈辱、苦难、波折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收获、荣誉的祖国一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走过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其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们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在一派“多元”“建构”“人本”“后现代”的喧嚣声中,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纲”被“课标”取代,“观念”被“理念”取代,“课本”被“文本”取代,“素质”被“素养”取代,“讲授”被“探究”取代,“讨论”被“自主”取代,“思考”被“合作”取代……一时间,“洗脑”风暴席卷语文课堂,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众口一词口诛笔伐,好像我们之前的语文教学真的已“误尽苍生”,真的是“少慢差费”,真的应该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真的应该全盘推倒全部否定一切重新开始。

于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开始了大“变脸”:老师不再讲授而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了,课堂上不再有朗朗书声而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了,黑板上不再有板书而是让学生欣赏多媒体播放的声形俱佳的画面了,教学不再讲字词不再讲知识而是大讲特讲“人文”“人性”了,语文教学不再教学生如何读书如何写字如何作文而是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美其名曰鼓励学生创新了……

可是,结果呢?哦,改革才进行了几年一个周期,说结果似乎还为时过早。然而,当我们深入到日常的语文课堂时(注意:不是那些作秀的公开课,那些课往往是经过千锤百炼带有表演性质的戏,对我们的常规课堂没有哪怕是一丝一毫的示范与帮助作用),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坦城交流时,我们就会发现,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承担着教会学生读书写字作文重任的语文,已经与学生的心灵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被我们寄予厚望并期望能借以改变语文教学现状的“人文”这剂猛药,不知是药量不足抑或是药量过大,在现实中似乎也显得多少有些水土不复。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理念粉墨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天;语文教学的城头频换大王旗,让我们处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无所适从,人人感叹“语文课都不知道该怎么上了”。

语文教学走出了“满堂灌”“满堂讲”的误区,又走进了“满堂练”的误区;走出了“满堂练”的误区,又走进了“满堂演”的误区;走出了“满堂演”的误区,又走进了“满堂合作”“满堂探究”的误区……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有没完没了走不完的误区!

语文到底什么?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合格的语文课堂?语文课有没有一个带普遍性的模式?“人文”“文学”是语文课的本质任务吗?语文知识到底有没有用、需不需要向学生传授?语文课堂上究竟应该向学生讲些什么?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究竟应扮演什么角色?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究竟学到了什么?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有何差别?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样的问题可以提出无穷却没有人能说清楚该怎么回答,已有的回答要么是语焉不详,要么是顾左右而言它,要么就干脆和稀泥。比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试问什么课程不需要这些方式?而恰恰语文的某些知识与内容最不需要这些方式,你难道还要学生自己去探究汉字是怎么造的吗?比如“以人为本”——试问什么课程能不以人为本?这是语文的根本教学理念吗?比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到底是怎么统一的?教学中如何理解并实施这种统一?什么是“如同硬币的两面”?

像现在某些教学设计中那样将教学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合理吗?这三个“维度”在教学中该如何实现有机统一?“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成为语文的根本目标吗?这些目标对其它学科而言是否也是合理的?比如“文学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文学家吗?还是要培养热爱读书会读书会正确书写汉字能写作常见应用文体的具有基本语文能力的国家公民?语文教材的选文为什么一定要文学作品?高考是否就该给那些一派诗意盎然一派故作深沉一派卖弄文采的华丽绮靡之作满分?

或许在读者诸君看来,以上不过是一派牢骚之言,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什么用处。是的,的确如此。请诸位大家见谅,我说这些没有丝毫的不敬之意。作为一名语文战线上的老兵,我这么说只是想表达我的一点担心和忧虑,说到底就是希望专家们能拿出符合实际的、可操作的、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语文课程改革方案,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目标单纯、活力四射、培养出具有基本语文能力的社会公民,不要玩玄理论、考虚知识、弄花架子。

再说,我也是语文教师,我为什么要对语文教学大加挞伐呢?把语文教学批判得一无是处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有人说,那你说怎么办吧,你说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改得不好,那么,你拿给我们的方法,我们照你说得做。很惭愧,本人才疏学浅,实在拿不出什么值得一谈的东西来,再说也轮不到我这样的后生小子拿出什么来。可是,如果我们不妄自菲薄,不一味地向洋看而是将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的话,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在我们自己的教育前辈中,倒真的不乏值得去我们研究学习并拿来运用宝贝呢。

近来捧读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文集,深感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对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我想,放着我们自己先哲的思想不去学习、运用、实践,却总是拿着要么是别人已经抛弃的、要么是别人还在探讨并未完全成熟的一些理论来瞎改一气,拾人牙慧,这样能将我们的语文教学引上正途吗?有感于此,斗胆对先生的教学思想发表一点看法,以就教于大家并希望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尽早步入正途。

关于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我想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核心;二、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这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三、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下面就叶老的“语文是工具”这一语文教学性质观谈一点肤浅的想法,偏激之处望读者诸君见谅。

叶老反复强调:语文,“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简言之,语文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这就是语文的学科性质,也是到目前为止关于语文学科性质最准确的表述。叶老的语文工具观是从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研究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尽管随着时代的前进,教育的发展,围绕语文学科性质问题产生了许多新的观点,但是它至今仍然是绝大多数专家、教授和一线语文教师所认同的观点。

著名学者吕叔湘非常赞成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观,他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言中说:“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主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他甚至发问:语文“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 吕老和叶老都认为,这些传统看法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在阅读教学上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第二种弊病是在作文教学上要求模仿一套程式。第三种弊病就是读书作文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而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三种弊病都是因为与语文工具观背道而驰所造成的。

而现在的《课程标准》——或称之为“新课标”——却将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如此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真所谓不改还清楚,越改越让人糊涂。这种和稀泥的做法本意是既不能丢掉“语文是工具”这一正确的观点,又要把语文教学中的某些问题归罪于“工具性”,把“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那么,“人文性”能否成为语文课的根本性质呢?我想此问题不辩也罢,有许多专家学者教授老师对此已发表过精彩的辩论。

我想说的是,让我们睁开眼睛,去关注一下发表在各种教学刊物上的一些教学案例吧,去看看我们身边天天都在进行的语文课吧,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高谈阔论“人文”的例子还少吗?那些玄而又玄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没有对课文的朗读,没有对字词的讲解,没有对段落的分析,没有对语言的品味,一节课下来只有一些高深的“人文”,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这样的课堂还是语文课吗?

我们以为,人文不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语文,就是一种工具,就是教学生学会读书、写字、作文的一门工具。语文教学,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生写好我们的汉字、教学生会读有用有意义有深度的书籍文章、教学生会写对他们生活工作有帮助的各种体裁的文章,如此已经足矣!至于其它的人文也罢,主义也罢,思想也罢,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去领会吧。

有的东西是非要到那个年龄阶段、非要经过那种人生历练才会懂得和理解的,在学生还不能理解的时候把一些专家学者穷其一生的研究成果强行灌输给他们,这样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的语文课堂,做了多少的无用功啊!不信,你可以去问问你的高中学生,看他是记得你在初中课堂上给他讲解的那些微言大义呢,还是只记得那些精彩的文章和精美的语言?一个人从学校走出去后,你在课堂上灌输给他的那些虚幻玄妙的东西对他还有用吗?有谁在毕业以后还会去读我们的语文课本?

语文是工具,是我们借以安身立命的工具,是我们学习其它一切自然与人文学科的工具。这个工具掌握不好,其他学科也就学不好。有人说,那也不然,有人就能学好数理化,学好英语,可就是学不好语文。不错,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有谚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是,真是这样吗?中国人的思维工具就是汉语,你连汉语都没学好,你的英语能学好吗?你能理解自然学科中的那些定理规则吗?理解了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给别人看吗?自然学科中的常识部分可以理解,可是,任何学科都有它的哲学,一旦进入更高的层次,你还能理解吗?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我们认为,在学生连母语的根基都还未扎稳的时候,就让学生花大量时间学外语是一个错误,就让学生学那些高深的自然学科知识是违反学习规律的。这样会让学生轻视语文,认为语文没有外语重要(连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不热爱了,还谈什么“人文”!),结果是语文、外语都学不好;这样会让学生在学习其它学科时感到太难,结果是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自然学科也学不好。只要我们试着去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人文学科的专家学者们或许自然科学知识可以不丰富,但自然学科方面的大师们没有一个是语文学得一塌糊涂的。

相反,凡是在某一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他们的语文水平一定是出类拔萃的。什么原因?就因为语文是我们思维的工具,你掌握了这个工具,即使对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知识所知不深,你还可以弄弄文字成为文学家就象老舍、就象钱钟书,即使什么家也成不了,起码你能健康地生活,能与别人正常地交流。

反之,你掌握不好语文这个工具,别说搞什么研究出什么成果了,恐怕连基本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可是,你到现在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校园里去看一看,有多少学生喜欢我们的语文、尊重我们的语文、在认真学习我们的语文?!就连我们的某些专家以及老师,是不是也觉得语文多一节课少一节课没有关系?

怎么办?虽然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但汉语的确难写难认难学,现在的中学阶段一周5——7节课的课时安排是学不好语文的。我们呼吁,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大语文课的教学时间,降低自然学科的难度并减少教学时间——让有天赋有兴趣的学生在大学里去深造去研究去成为数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或历史学家政治家地理家吧,我们大多数人只需要了解一些常识就够了,即使不了解也没有关系,生活不会因此而停滞;把英语课改为选修课——对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有必要如现在一样疯狂地去学英语吗?让有语言天赋的学生去学英语吧,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讲英语对我们的人生没有任何影响,世界再开放,也不会让13亿中国人都移居美国英国吧?

看看身边吧,我们为英语花费了多大的精力多少的时间结果又有多少人学好了英语成为了翻译家?更为可悲的是在我们的高考中有多少考生因为英语差而被排除在大学的校门之外!更为可笑的是我想考一个古代汉语的研究生却因为英语过不了关只好望洋兴叹!

“语文是工具”,重温这句经典之言,我想说,能否让我们集中精力用9到12年的时间先学好我们的语文,掌握好这个工具,至于其它学科则让学生根据兴趣进行选修(像现在这样要求学生学好几十门课程有什么意义呢?一般的社会公民用得着那么多知识吗?比尔盖茨、韩寒……古今中外可以举出一长串名字证明:人不需要那么多知识也能够活得很好,也能够成为专家权威的。如此,减轻学生的负担恐怕就不再是一句空言了吧?),真正的研究让学生到大学里做,不要幻想在中学阶段就让我们的学生去出什么研究成果,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相反会泯灭学生对学习乃至生活的热爱,泯灭学生的创造精神——而这正是我们一直孜孜以求的,也是此次课程改革希望达到的目标。

让我们热爱语文重视语文花大力气学习语文吧,这是我们的根基!

来源∣作者∣黄大兆(剑阁县剑门关高中)

编审∣教研内参

声明∣本文章内容为教研内参提供的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学语文心得体会论文3


文学类文本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高考中占比较大的文体,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之中是必不可少的。所谓文学类文本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括现代诗歌、小说、散文和剧本等形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主要的教学内容大多集中在小说、散文、杂文和戏剧教学之中。学生在平时接触的也大多是这些文体。因此,长实中呈贡校区高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特地参与了昆明市举办的“学做解读者——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备考”专题教研会议。

本次主题教研由昆明市教科院主办,昆明市周丽蓉名师工作室承办。本次会议共分为两项内容:

会议第一项:

官渡一中 周静老师 课例分享 专家点评:周丽蓉会议

会议第二项:

昆一中西山学校 张维维老师 讲座

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考题型,周静老师通过课例分享以医生为病人看病的问诊,开方为方式从答题角度、答题规范等方面做了细致讲解。


周静老师的分享,让我们对文学类文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相关题型及答题思路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周丽蓉老师也对周静老师的课例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也启发我们的老师们,要精研题型、答题思路和答题规范,针对学情,细化考点,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训练,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战百胜。


会议的后半程阶段,昆一中西山学校的张维维老师为我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讲座。张老师旁征博引,从高考考点和试卷分析出发,运用部编版新教材为我们举例分析,重新打开了老师们对文学类文本教学的新视角。

虽然讲座接近尾声,但是对于全体一线语文教师来说,这无非又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就像张老师在讲座最后引用钱钟书先生的那句话“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因此,语文的探究之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