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党组秘书心得体会,通用3篇

像领导那样思考(秘书工作体会3),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河流的故事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党组秘书心得体会1

实事求是地讲,现在的文秘工作不好干,干好很难。以写材料而言,与过去相比,现在可参照的范文很多,网上搜集最新的政策、讲话内容十分方便。但真正写起材料,写一篇好材料,不见得比过去的前辈们容易。

这里边包括很多的因素。首先,现在的领导水平都很高。学历高、实践广、学习层面不一样,他们掌握的东西、吸收的东西,比秘书多很多。所以,秘书很难拿出一篇让领导称心满意的稿件来。其次,现在的材料太多。虽然治理“文山会海”提倡已久,但实事求是地讲,各级安排部署落实,不经过开会、出文,很难落实到位。一些工作完成的怎么样,文字材料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完成途径。因此,材料特别多,有时候时间要求特别急,短时内、高压下拿出一篇高质量的材料,难度可想而知。

鉴于这种情况,除了平时的搜集材料、强化基本功之外,独立思考尤为关键。我们在写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想一下:这个材料是用来讲的,还是用来看的?是讲给领导干部的,还是讲给普通百姓的?是小范围的座谈会,还是比较庄重的正式会议?情形不同,材料要求也各异。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心中有底。讲什么,怎么讲,讲什么样的话,都要深思熟虑。这个过程,都要有强烈的代入感,把自己当成领导,想象以下如果是自己讲,应该讲什么,然后落实到具体写什么。

此外,由于现在的会议太多,但工作就那么多。有时候内容免不了有重复和雷同的现象。这个时候,就要认真分析区别,必须讲出新意、新要求,让听众听得清、听得顺。

最后想说的是,功夫在诗外。这种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在平时注重养成的。平时要注重观察、用心思考,只有这样,才不会“文到写时方恨少”。

党组秘书心得体会2

都说“话说三遍淡如水”,在追“新”的时代,恐怕不只“淡如水”,还会招人嫌、讨人厌。现如今领导讲话、机关发文,愈发重视讲新话、求新意,这固然好。但何为“新”、如何追“新”?不乏认识偏颇、使了偏劲儿的。

人说“一碗豆腐”,我说“豆腐一碗”。这是新话吗?非也。这是在玩文字游戏,属自欺欺人,没什么实际意义。

人说平常话,我编“四六句”。这是新话吗?非也。这样的话,硬拼硬凑难免语法混乱、文理不通,感觉上还有些油里油气。

人说“请坐下”,我来个“请把尊臀搁到椅子上”。这是新话吗?非也。此乃矫情卖弄、故弄玄虚。“画虎不成反类犬”,令人生厌作呕。

讲话、写文章,巧选句式,妙用辞格,精心打磨文字,无疑能提升“耐听度”“可读性”。但语言乃文章、讲话的外衣,其骨干、核心还应是蕴藏其中的深刻思想。是故,新话的实质乃新意。诚如老舍先生所说:“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与感情,不来自字典辞源里找来的字汇词汇。”可见,是先有“心得”,后有“新话”。

“ 心得”何来?路径有三——

用心学,以得“新知”。当今时代,新知识、新信息铺天盖地,人们对知识的渴求空前高涨。讲话、写文章要“出新”、要“抓人”,就必须有一定的知识面和信息量。知识陈旧,必然话也陈旧;脑子空空,必然文也空空。只有刻苦学习新知、不断充实头脑,讲话、文章才不至于人云亦云、照搬照抄,才能做到切中肯綮、语出不凡。

用心思,以得“新悟”。人们听讲话、看文章,很重要的是想了解其中新的思想与观点。只有头脑中经常装着问题,平日里勤于开动脑筋,多作理性思考,不断有所感悟,形成独到见解,讲话、文章才能够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

用心践,以得“新招”。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各行各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新思路、新办法。讲话、文章,既要靠新形式去打动人,更要有新思想去启发人。词句上旧一些、土一些,其实无关紧要,那些实实在在的新思路、新措施,才是最值得“圈点”“画杠”的。

“新知”“新悟”“新招”,得此“三新”,讲话、写文章才能既标新立异,又得心应手。

领导不能不讲话,机关不能不发文,讲话、发文不能不出新。怎么办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是静下心来学习、沉下心来思考、塌下心来实践吧!

请记住:先有“心得”,后有“新话”。

请相信:有了“心得”,必有“新话”。

(文章摘自《秘书工作》杂志2017年7期;作者:凌焕新)

党组秘书心得体会3

我进入助理行业的时候,有位老前辈跟我说:“我们当秘书的,就是写字楼里伺候人的高级保姆。”一开始听,觉得这位前辈有点妄自菲薄,不以为意。

因为,我父亲当年也是秘书出身。在我进入职场之前,他给我讲了许多他当年的故事。

所以,我认为我对行政秘书工作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

机关老秘书职场故事——写得了稿、挡得住驾,还得化解得了尴尬

八十年代末,父亲所在的单位新增一批分房指标。每天来办公室找领导,请求照顾的人不计其数。领导烦得不得了,父亲每天也得花大半天的时间,帮领导挡住这波人。

而这些人中,有一些是撒泼带赖的基层工作人员;有一些是高层领导干部,轻易得罪不起的。所以,父亲每天花都得大把大把的时间编织各种不同而又恰当的理由来应付不同的求访者。

有一天,一楼保卫室那边打来电话,隔壁单位的一个大领导来访,自己一个人来,没有陪同人员。

这个时候、这种形式的来访十有八九也是谈房子的事,因为这位领导的妹妹就在父亲的单位上班,很可能是来为妹妹争取的。

但,因为鉴于对方的身份,父亲拿不准主意。所以,接到电话后,父亲立刻入内间请示领导。

领导,手一摆,对父亲说:“你处理就行”,意思是“不想见”。

父亲正准备出去应对,没想到对方的这位领导敲了一下门,意思一下,就直接走进来了。一边进来,不边爽朗地对父亲的领导说:“***,好久不见啊,最近工作很忙吧。”

父亲看出了领导的眼神,于是灵机一动,故意抬手看了一下表,为难地对领导说:“领导,车配好了,司机已经在楼下等了,这会得抓紧出发了,时间可能有点赶。”

领导借坡下驴,客气地握着对方的手,“实在不好意思。省领导要求的一个汇报,时间赶,我就不跟你多说了。你先坐一回,有什么需要小老弟我的效劳,直接吩咐,让小陈(我父亲)帮记录一下。”

接着,拿起公文包和外套,对父亲说:“帮我好好招待一下,**领导”,边说边匆忙往外赶。

父亲自然,毕恭毕敬地给对方领导看茶敬烟。只不过,对方领导寒喧两句,就说“要去别的领导办公室坐坐”,没过一会儿就走了,毕竟这种走关系求关照的事,不好让秘书帮忙记录吧。

父亲教我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秘书

很多经验,无法写进工作总结、心得体会中。

但,面对初入职场的儿子,他说的都是一些教科书上没有的。

一、要有一双“势利眼”

很多人说秘书特别势利眼,喜欢“看人下菜”。父亲说,他也不例处,只是这个“看人下菜”实非个人愿意,而是工作需要,不得不为之。这里的“势利眼”包括二层意思:

第一层“势利眼”,指秘书待人接物,必须“势利眼”

秘书因为领导的关系,会穿梭在各种复杂的人事关系中。秘书的行为,常常被“放大”为领导的指示和授意。很多人会根据秘书的行为举止,来推动领导的意图。

所以,身为秘书,根据领导的喜好,注意自己的言行,保持适当的“势利眼”是有一定的必要。

比如,各家单位的分管领导都有各自的背景和“喜(派)好(xi)”,“老板”喜欢谁,不喜欢谁,你要能看得出来,猜得出来。对于“老板”不喜欢的人,你跟他说话就要格外注意、掌握好有分寸。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句话,哪一个行为,哪天就会给你惹来一大堆的麻烦。

第二层“势利眼”,指秘书的“眼力见”。

比如,领导召集人员来他办公室开会或谈话时,你要能通过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声音或一个动作,判断出这个会谈是需要你在场,还是需要你赶紧出去。

二、除了做好参谋、辅助的工作,你还需要足够的细心和周到,让领导省心省力

父亲说,有一回,他拿了一个呈阅件进去,领导洋洋洒洒地在文件上写一段话,接着签字,突然笔搁停在名字下方的,若有所思的样子。

父亲见状,轻声提醒道:今天2月28。

果然,领导抬头,会心一笑,流畅地在名字下方写上了日期。


还有一回,在一个招商会上,一个来宾过来与领导握手,并向领导递过来名片,领导也把手伸进西装口中袋里摸索一番,结果啥也没掏出来,原来他还不习惯带名片。

父亲站在身边,从公文包里迅速拿出了名片,从身后偷偷递给了领导。

领导又是会心一笑,随即向来宾递过去了名片。

三、随身携带笔记本

人脑是有局限性的,容易遗忘。

跟在大领导身边,一天行程满满当当,要经历的事情非常之多。对于领导的指示、决定、布置的工作,你可以当下还记得十分清晰,过会事情一多就忘记了,而遗忘领导交办的事则秘书们的大忌。

而且,有时领导自己也忘记了。回头,遇到事了,再来问你,你要是也忘记,领导对你的信任度和依赖感就会大打折扣。

身为秘书,应该养成随身带本子,随手做记录的习惯。

待办任务要记下来,

领导讲话要点要记下来,

关健的事件决定要记下来,

未决的事件要记下来,

重要联络人的联系方式也更要记下来。

我的行政秘书心得——所有的老成和干练,都是从惨败开始的

我跟我父亲说,“爸,我是在企业里当行政秘书,不是在你们机关里,你那一套,不管用。

父亲笑笑,说,多听老人言,少栽一些跟斗。


有一回,

我记得很清楚是星期五下午,领导让召集各部门相关人员,第二天开会。

因为周末有约,我还小心机地提醒了领导一句:“明天是星期六。”

领导说:“事出紧急,星期六也没有办法。”

于是,我只好委屈地取消计划,屁颠屁颠去写邮件。会议议题、时间、地点、要求的参会人员,都发给各位部门的联络员。

并且,秉承着“专业”精神,我一个个地给各部门联络员打了电话,通和他们查收邮件,并转达给他们部门的相关人员。

第二天上午9点, 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领导按时开始了会议,一切看似正常。

不料,在讲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提到财审的问题,便问:“财务部门是什么看法?”

会场鸦雀无声。

领导目光转向我,我连忙解释,我发邮件了,也打电话通知他们财务部门的联络人了。

领导再问:“财务部门,今天是派谁来开这个会?”

我摇头。领导虽然没在说什么,但我看得出他那时眼神中的不耐烦和失望。

而我,也觉得自己有点委屈,对方不来,我有什么办法,也许对方故意不来呢。

办事要靠谱,考虑问题要周全

回家,我就跟父亲说了这事。

父亲摇摇头。

他说,秘书跟在领导身边,领导是决策者,落实在底下的执行者,而你作为一个连接“决策者”和“执行者”的桥梁,必须要有“周全”的思维。

就拿刚刚的会议通知来说。

首先,发了会议通知,打了确认电话,这都没有问题。

但是,你在会议通知之后,电话沟通时,必须让对方提供参会人名单及联系方式。

有了这个名单和联系方式,在会议开始前,你就可以确认参会人员是否到齐,如果有没有出席的,还可以根据联系方式与对方取得联系,了解相关情况。

同时,还可以在会议开始前,把这份名单打印出来提交给领导。

而,我刚刚所提的那个无辜背锅的会议事件,实际在换做我父亲看来,是完全可以避免。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怎么样,才能锻炼出“周全”的能力呢?

父亲说,但凡关键的事,你先在大脑中把整个事件的推进过程完整地路演一遍,基本上能发现并提前解决百分之八十的漏洞,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只能是靠经验了。

所有的老成,都是从惨败的教训开始的。

欢迎关注【五稳职场】

#萌新作者进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