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外科助教,通用3篇

“新鼓医”开拓者——记著名心胸外科专家陈祖荫院长,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秦淮政法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心得体会外科助教1

陈祖荫户籍卡(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陈祖荫(1911.1~1958.8),男,汉族,南京人,中共党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鼓楼医院首任院长,担任过南京市卫生局局长、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江苏省农工民主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同时当选为江苏省人大代表和江苏省政协委员。曾受邀参加北京天安门的国庆观礼,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青年求学,爱国敬业

1911年,陈祖荫在南京出生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光。17岁的陈祖荫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国立同济大学,就此踏上了医学的道路。医科毕业后,先后在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上海市立医院实习,任外科病理助教及助理医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祖荫在临时成立的上海红十字会戈登路伤兵医院任外科医师,后经申请回宁,至鼓楼医院工作。

服务证明书(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起初他在医院外科任住院医师,后因表现优异,陆续晋升为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兼外科代理主任。

陈祖荫在医院工作期间,总是热忱地为病人服务,常有病人说:“一见到陈祖荫医生,便感到治病有了希望。”他是病人信赖的好医生,也是鼓医后辈的精神楷模。

当时医院病房没有空调,一位病人冬天手术后喊冷,为缓解病人痛苦,陈祖荫坐至床边把病人冰冷的双脚放入自己怀中捂暖。这件事让患者和家属感动不已,也在同事间口口相传。

一片丹心,报效祖国

陈祖荫熟悉英、德两种外语。1948年8月,他曾作为优秀青年专家代表,受医院派遣赴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进修。期间,陈祖荫发现美国虽然有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却不能实现自己报国的理想。1949年5月,陈祖荫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和研究环境提前回国,辗转多地,终于在当年9月回到南京,接任鼓楼医院外科主任一职。

“医”心为民,出任院长

1950年秋,考虑鼓楼医院需要一位德才兼备的管理者,职工们也拥护陈祖荫担任院长,即派市卫生局与市总工会多次邀请陈祖荫商谈,并表达了党和政府对他的信任。在此情况下,陈祖荫欣然接受了党交给他的光荣任务。同年8月,经院董事会聘请,并得到各方面热诚拥护,陈祖荫出任院长一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鼓楼医院的首任院长。

陈祖荫雕像

他是国内最早开展胸腔外科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早在1952年即着手根治食道癌和肺叶切除术,死亡率低于国际水平。1955年首次施行心脏二尖瓣分离术成功,填补省内空白。并发表论文《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症手术治疗100例》,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他带领员工在医院开展了防治血吸虫运动,始终注重培养医院人才,推动医院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在院内先后新成立胸外科、心脏科、消化科、骨科、肺科、泌尿外科、血液科、病理科、理疗科等一批专科,使医院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从只有一般的内外等科室的简单医疗机构,发展成为科室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医院,为医院之后的临床专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他刻苦钻研医疗技术,投身于胸腔外科临床诊疗和研究工作,带领科室人员在国内医院中较早建立心胸外科,并积极开展胸腔外科相关手术,填补多项省内技术空白。

陈祖荫任鼓楼医院院长3年后,1953年起又兼任南京市卫生局局长,1955年起兼任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他虽身居厅长、局长之职,同时身负院长之责,却依然坚持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他有精湛的胸腔外科技术,却总是虚心谨慎。他个人生活非常简朴,在工资未改革前,他的家庭负担较重,组织给他一些补助时,他总是不愿意要,他说比起有些同志,自己要好得多,而事实上他的生活是比较困难的。当陈祖荫的工资由卫生技术二级升为一级后,他主动向组织申请调低薪金和级别。陈祖荫院长忘我、淡泊的精神,令人动容。

申请调低级别和薪金的报告手写稿

抗美援朝,光荣入党

1951年,陈祖荫热烈响应祖国号召,在全市卫生系统中第一个带头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医疗团,担任第六手术队队长,连续两期在前线积极救治伤病员。他舍己为人,救死扶伤,克服一切困难为伤病员服务,深受伤病员爱戴,荣获大功一次、小功两次,成为医疗卫生战线的典范。通过抗美援朝战争,陈祖荫院长受到了极其深刻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志愿军的英雄形象鼓舞了他,帮助他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

1951年初,在陈祖荫院长(前排左一)的带领下,南京抗美援朝志愿医疗团23人奔赴前线。

陈祖荫在抗美援朝胜利后的第一个新年,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要在新的一年争取加入光荣的中国共产党。他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主动接受党对他的教育和考验。

1956年1月,陈祖荫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战士,把终身献给了党的事业。对于党和政府的号召,总是带头响应,身体力行。每当医疗手术上获得新的成就时,他总是归功于党,归功于群众,从不骄傲自满。他对待同志态度真诚,毫无架子,善于与工农打成一片。入党以后,在政治上的快速进步,使他在科学技术研究上有了明确的方向。加上孜孜不倦地刻苦钻研,他的医疗技术,尤其是在胸腔外科方面的技术,有了更高的成就,而他也毫无保留地把这些成就用于造福人民的医疗事业。

毛主席邀请陈祖荫参加怀仁堂招待会议的信及纪念礼襟

鞠躬尽瘁,光荣一生

1958年8月20日晚,陈祖荫在主持医院工作会议时,由于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于次日凌晨4时救治无效去世,年仅47岁。

回顾陈祖荫院长的光荣一生,他放弃在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拒绝了西方国家的诱惑和威胁,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成为民族尊严觉醒较早的爱国知识分子。他在医院经济拮据、人员流散、专科不全、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出任院长,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亲切关怀下,他团结全院技术骨干,一方面改变医院的服务方向,向人民大众开门行医;另一方面,组织有关同志钻研医疗技术,发展了一批专科,培养了一批人才。他一生服务于医务界,对病人和蔼耐心、一丝不苟、作风严谨,以高度敬业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

来源:金陵档案

心得体会外科助教2

从旧时代的战火和饥荒中走来,用前沿的「大骨节病」技术和 50 年的潜心研究迈向一个个新征程,半个世纪的从医生涯,他救死扶伤人数之多、行医脚步之深、品德之厚、对他人命运的影响之远,是曾经的中共中央地方病学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兼创伤矫形外科教研室主任殷培璞医生,自己也无法历数的事。

斯人已逝,遗风千古。

一生所钟,救死扶伤无愧数年学医生涯

1923 年殷培璞医生出生在陕西汉中一普通家庭,这是北洋政府统治下各军权派系政权发生大小混战的动荡年代,民不聊生,人人自危。殷培璞的出生,作为大时代洪流中的沧海一粟,仿佛在最初被烙上时代的印记。

时局震荡的年代他早早地启蒙,在家乡读完小学,直到「七七事变」后,战火下全中国都不能避免,殷培璞考入流亡后方的中学,那时候年少的他已经知道:战争,对国人心智、身体和家园的摧毁。如果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一个旧时代知识分子的信念,在那一刻,这句话有了沉实的注脚。他心里无数次想「如果我是个医生该多好啊」, 这样就能帮助战火中得不到及时送医的人,能帮助积贫积弱无钱救治的人。

所以,19 岁的殷培璞自师范毕业后,决定去考西北医学院医学系,6 年的学习期间,他从来没有一丝懈怠。

彼时实验器材并不齐全,很多实验器材和技术都不完备,殷培璞会和老师、同学昼夜不舍的探讨,也会积极钻研所有能借到的医学资料,在瀚如烟海的医学书籍和无数次反复实操、演练中,他由学医为了救人,渐渐的爱上了医学和学医的过程。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在 1948 年学有所成后,殷培璞医生正式派往芜湖弋矶山医院,尽管彼时的芜湖还是战争之地,殷培璞医生却从不曾退缩,工作时的他从不燥不怨,积极地实行救治和战后康复,在战火中救治了大批解放军指战员。芜湖之行,那是他初尝自己的医术给予到别人生命和健康延续的快乐,也是在那里,开启了他「大国医」的起点,以及病人所在之地,就是他要为之奋斗一生之地的决心。

大医精诚,博学是为了笃志和践行

1949 年西安解放后,殷培璞医生被母校召回,聘为外科助教,校园里书山题海之间,殷培璞医生静静教习,是学生很喜欢的「培璞先生」,但抗美援朝开始了,中国缺乏优秀的骨科人才,于是 1952 年的殷培璞医生被选送到天津医学院,师从著名骨科专家方先之教授学习深造。

1953 年学成回校后,他被正式任命为骨科主治医师。到 1958 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院后,殷培璞医生被升为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及该院创伤矫形外科教研室主任。1969 年,陕西省成立了中草药骨研组,他担任组长,深入全国各地,收集、整理民间正骨治伤验方两千余。

事实上,如何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令多学科的合作更好的运用,与社会对健康的需求更好的融合,如何让我们的人民医院变得更加温暖,使人民群众对医院有更多的信赖,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继而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温馨,这些问题一直是殷培璞医生曾服务过数十年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贯彻的精神,也是殷教授一生坚持的理念,

那时候,在成立医学小组后,殷教授选定两个重点防治区域:陕西的宝鸡市麟游县和咸阳市永寿县——大骨关节病的高发区。

大骨节病是一种以软骨坏死为主要改变的,有明显地方性性分布的疾病。因其呈侏儒体形和摇摆状步态,故在我国北方又称为柳拐子病。该病具体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可采取药物等治疗手段来缓解病情。

殷培璞先生决心去这样的大骨节病高发地,其实是需要克服很多自身上的困难的,不只是当时这里是有名的贫困县,吃住条件差、医学设备简陋到无的地步,还有当时的殷培璞医生已经患有前列腺炎,伴随着年龄增大,尿频加剧,甚至还会湿了裤子。但他仍然坚持乘车去永寿县甘井镇卫生院驻扎。当时村里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跛脚和长短腿,一直苦思不得原因,最后他发现当地饮食结构单一,日常就是玉米和小麦,蛋白质严重缺乏。饮用水也不卫生,储水缸从不清洁。于是,殷培璞医生提出综合防治方案:「吃杂、改水、讲卫生」。

吃杂:改变饮食单一情况。推进杂粮和面食搭配食用,并看到村民实在无力买的起荤腥,当时并不富裕的他通过自掏腰包,给孩子们每日熬海带黄豆汤和时不时地买肉吃,增加微量元素硒和高蛋白的摄入。改水:全面消除窖储水,深挖百米机井,保证饮水卫生。

讲卫生:人畜分离,改旱厕为水厕。通过投放鼠药、喷洒农药等,减少老鼠、跳蚤等害虫。

有报道指出,「每日例汤」施行第二年,南邵村大骨节病新发病例大幅下降。第三年,南邵村没有新增一例大骨节病病例。这样的奇闻,甚至引起美国《华尔街日报》特派记者,至南邵村采访,推广防治经验,那时候,所有被殷培璞医生救治好的人都称他为「神」——是他让他们有了劳动的能力,有了新的生活和希望。

在有了众多成功的案例后,殷培璞医生又选择了麟游县,当时麟游全县共 16 个乡镇,110 个行政村,400 多个村民小组。殷培璞医生逐个造访,一个自己身体本不够好的老人,还翻山越岭,背着药箱,杵棍而行.

从冬到春,从春到夏,从夏到秋,春华秋实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说:

「希望当地的孩子不再拐行」!

薪火相传 他为杏坛和祖国都保留了火种

其实纵观殷培璞医生的一生,作为省里赫赫有名的大医生、大专家,他一直深入最贫困的山区,住过最破最脏的牛棚,踩过雨水浸透的泥泞,也无数摔倒在泥泞的山路上,甚至被落后地区的乡村医生刁难过,但他从不曾退缩,行医进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像个战士一样去奋斗,直到 2004 年他永远在自己的岗位上闭上了眼。

一直以来,在业内,人们赞颂他上世纪 50 年代就对脊柱结核手术进行了改进,说他担任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期间,首先在西北地区应用人工关节以及 60 年代创用「手指触诊复位股骨颈骨折并固定「,这一方法解决了基层医院没有 X 线机时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问题;还有说他 70 年代他在救治唐山大地震伤员中,创新地用了」盆箍及高低杖治骨盆骨折「,为抗震救灾工作立了功;以及在西北率先开展颈椎病手术,独创大骨节病关节功能重建与修复、小儿麻痹后遗症等治疗。

在学术界,学者和同事们称赞他治学严谨,几十年如一日亲自给医学生授课,退休后仍坚持上讲台,他还经常用英语为留学生英语授课,亲自撰写「骨科学」英文讲稿。

在患者眼里。他经常给来找他看病的患者捐济衣、物、钱、粮,出差回来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病房。50 多年亲历亲为,救治了数万人。

如今,经殷培璞医生治疗成功的人如蒲公英的种子散落世界各地,很多人原本悲苦一生的命运被改写。有些人因此从医,有些学生又感佩其学术、品德决定致力于此,于是从此走上了和他一样为病人谋福祉的路。

而作为殷培璞医生的学生,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副主郭雄,始终继承殷教授的信念和志向,1976 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后,留校到地方病研究所和卫生部"微量元素与地方病研究实验室",在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副主任期间,也一直把大骨节病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多年披肝沥胆誓把殷教授的对大骨节病的学术和技术都传递了下去。

如今,殷培璞医生服务过的崔木乡卫生院, 那里悄悄地矗立了一座殷培璞教授纪念馆,无数人来此参观、瞻仰他的遗风,并哭诉「殷医生,您是我的再生父母」。

而就在 8 月 19 日上映的《信念一生》更系统的讲述了殷教授的这一生峥嵘,为充分发挥电影《信念一生》的激励引导作用,咸阳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卫健委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观影。在疫情期间院线排片不佳的时候,提振了院线的士气,也激起年轻人的深省和深思。让新一代的年轻人知道,这世上还有殷教授这样一种白求恩似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医生,他用一生的光和热,去践行当初自己的信念。

大医院之大,大名校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乃「大医精诚」之大。近 100 年前,有这样一个人,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奔波于炮火连天之中,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与新中国一样历经坎坷、斗志昂扬。在战火中有流离失所的悲愤,在解放后有救助同胞的决心,在国家积贫积弱时有奋勇抗敌的豪迈,在国家发达时更不断学习前沿技术奏响和平岁月里的最强音。殷培璞医生,您有幸经历过这样的中国丰富了阅历,祖国有幸陪你历练了这样的履历,而被您救治下的人呀,矢志不渝,一生履行您的遗志,一生感怀您的信念,一生感怀您!

心得体会外科助教3

20世纪初,西医骨外科开始传入中国,并以其解剖学知识为基础、严谨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迅速在国内推广。中国传统的中医骨伤科虽受到强烈的冲击,但仍以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被广泛应用。这样就形成了中西医骨伤科的两大学派。这两个医学体系都是研究人体骨骼肌肉、运动系统疾病的防治规律的科学,在学术上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在临证治疗及学术上相互渗透也是必然的。处于这一时期的医学工作者毫无疑问地要受到这种文化剧烈碰撞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某些或排斥某些思想、理论、技术和方法。

尚天裕教授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尚天裕教授1917年12月25日生于山西省万荣县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1944年毕业于西北医学院(现西安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外科助教。1947年,随我国著名外科专家万福恩老师赴南京陆海空军总医院工作,任外科住院医师。 抗美援朝结束后,尚天裕被任命为天津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分管创伤骨科,天天和骨折病人打交道。当时,在天津治疗骨折,多数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但是手术做得越多,内固定也越复杂,骨折愈合也越慢,合并症也越多。

刚解放不久,一位年轻的司机手术后刀口感染,形成了骨髓炎,身上几处伤口长年流着脓血。住院好几年,手术七八次,病人被折磨得死去活来。最后总算好了,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西医疗法经过多年的系统整理,又经常互相交流,国内外基本一致,而中医则相反,各有所长,千人千样,因此,他决定从中医的一方一技开始学起。 尚天裕等人从中医名家采用的木板、竹帘、杉皮、纸壳等外固定用具中,选择了具有弹性、韧性和可塑性的柳木,设计出适用于肢体各个部位骨折的各种形式的夹板。

在学习中医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正骨八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整骨十大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回绕、屈伸收展、端挤提按、摇摆触碰、按摩推拿、成角折顶、夹挤分骨、对扣捏合,并按照骨折部位、类型、受伤原因、移位方向、复位好坏、稳定程度及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指导患者进行有节制的功能锻炼。这样一套以内因为主导,小夹板固定为特点,手法整复和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疗法初步形成了。 天裕又从太极拳中得到启发,总结出了前臂骨折的练功术式。

这一下,震动了一些曾对中西医结合抱怀疑态度的人。尚天裕等人又共同努力,先后攻下了治疗肱骨髁上、髁间、踝部和脊柱、骨盆等骨折的难关。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使骨折愈合提前了,较单纯西医治疗快三分之一,疗程缩短二分之一;伤肢在夹板局部固定下,可以活动,而不会使骨折变位,骨折原来对位稍差,在夹板固定下通过合理练功,骨折还可自动复位;关节僵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等合并症基本消失,骨折不愈合率由过去的平均5%~7%,下降到0.04%。

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中医西医治疗骨折的比较,看到了古今中外医学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各自的长处和缺点,正确地认识了骨折治疗中“动与静”、“筋与骨”、“内与外”、“人与物”四对矛盾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患医配合等新的治疗原则,从而打破了西医治疗骨折的传统概念,把患者从手术台、牵引架和石膏固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骨折治疗发生了质的飞跃。实践证明,尚天裕治疗骨折新疗法是经得起考验的。

在这个新理论的指导下,他创造性地、有目的地把中西医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由新鲜骨折到陈旧性骨折,由四肢骨折到脊柱骨折,由骨干骨折到关节内骨折,由闭合性骨折到开放感染性骨折,疗效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