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打破常识心得体会,最新精选

“常识”是你潜在的敌人!来看看成功者是如何打破常规、战胜规则,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蓝狮子图书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打破常识心得体会1

敌人从哪里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敌人是谁,也见识了他们的杀伤力。下面,我们接着要讨论的是如何消灭这些敌人,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一句古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现在,我们就来打探一下敌人们的底细。

九个敌人,从九个角度谋杀我们的梦想。但究其根本,最终放弃梦想的仍旧是我们自己。——决定我们成败与命运的绝非他人,也非那些敌人们,而是我们自身。真正的考验来自于我们能否承受住外界的影响和压迫,无数个案例都告诉我们:谁也不愿意放弃自身的梦想。但是,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不得不选择放弃梦想。而敌人们正是伴随着这些因素而悄然来临的。

这些原因很繁杂。它们通常会以一个令人难以拒绝的身份出现,例如课本中的常识和哲理、朋友和亲人们的忠告和建议、我们自己看待事物所产生的态度和观念等。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找不到它们一点点的破绽,而敌人正是因此而诞生的。

■ 常识

常言道……

最危险的敌人来自于最令人不设防的领域,它们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人们身边,而人们还会对它们采取友好的态度并接纳它们。那么,这个最令人不设防的领域是何处?答案很简单:隶属于常识的领域。

自懂事开始,我们便会从父母、师长、书本等处获得许许多多的常识,这些常识成了我们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准则。

同时,作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我们自身也会不断思考和总结,总结出属于个人的见解和认识,最终成为个人所信奉的常识。

然而,无论是他人与书本所教导给我们的,还是我们自身总结出来的常识,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偏颇性,如果不能够用辩证和全局的眼光来看待它们,便会陷入常识的误导,从而掉进了敌人的陷阱。

在下面的分析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常识便是规则,在很多人看来,这些规则是不能够违背也不能够打破的。但是,成功者会告诉我们: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打破了规则而获取的。

◎ 公众性常识

公众性常识通常来自权威的论断、历史的经验以及文化的沉淀,它们具备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和说服性。谁胆敢违背这些常识,谁就是大众眼中的异端,很多人会因为违背了原有的常识而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和伤害,甚至失去生命,人类历史中并不缺乏这样的案例。信奉哥白尼日心说、《天体运行论》的作者、著名的科学家布鲁诺便是其中之一。

但是,举凡卓越的成功者,谁又不是因为打破了那些人们已经信奉为真理的常识呢?无论是提出“进化学说”的达尔文、写出洋洋洒洒数千万言《资本论》的卡尔·马克斯、采取流水线作业生产轿车的福特,还是倡导自由、民主的卢梭、伏尔泰,开创了印象派画风的马奈、德加等人,他们都是因为打破了人们的常识而备受关注,从而取得成功的。

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打破公众性常识需要常人所无法拥有的勇气和毅力(当然,今天我们不再需要像布鲁诺一样付出生命),所以很多人选择了认同和接受。

熟知体育历史的人大概都会知道一个关于“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在1954年5月6日,一名名为罗格·班尼斯特的小子以3分59秒的速度跑完1英里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人类不可能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这是一个常识,甚至是一个真理。因为在这个论断的背后有着一系列的医学见解,当然,科学家们也不忘记挤过来凑热闹,医学专家和科学家们一致认为人的身体承受不了4分钟跑完1英里所带来的压力。这一常识导致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在此后的55年里,没有一名运动员打破这一纪录,哪怕有人已经非常接近这一纪录。——常识的力量由此可见。

那么,为什么那个叫罗格·班尼斯特的小子胆敢打破这一纪录呢?原因很简单,他需要证实自身的价值,并挽回自己的面子。原来,在此之前,在一次比赛中,他因为不得不在没有任何休息时间的情况下连续参加比赛,最终导致了表现恶劣,受到了观众和媒体的大肆嘲讽。罗格·班尼斯特是一位梦想主义者,这对他来说是奇耻大辱,因此,他希望通过一个惊人的举动来挽回自己的名声,他的选择便是打破“4分钟不能跑完1英里”的常识。

但是,这个故事最富戏剧性的地方不在于罗格·班尼斯特打破了这一记录。而是,不久之后,很多运动员都打破了这一纪录。

人们的意识之中存在着很多类似于“4分钟不能跑完1英里”的常识,很多人会牢记并遵从于这些常识。很少有人能够像罗格·班尼斯特一般向常识发起挑战。

要分辨这些常识并不难,它们总是以“常言道……”“俗话说……”“科学论证……”等形式出现。我相信大多数人对以下这些“常识”并不陌生: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谦虚是一种美德。”

“小心为妙,以免后悔。”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有钱才能赚到钱。”

“谋定而后动。”

……

在这里,我想请诸位花一点时间思考一下:这些常识真的无从打破吗?遵循这些常识之后,人们又会如何呢?

答案很显然:没有不可打破的常识,而遵循这些常识的人只能成为失败者和平庸者。我们可以随意分析一下其中的一些常识: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一旦人们认同于这一常识,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产生恐惧感。他们会害怕无法取得成功而成为“寇”,一旦如此,他们必定会选择逃避,不与他人展开竞争。

“谦虚使一种美德”,在很多人口中说出这句话,我的第一反应都是他们在找借口。很多不擅于竞争、甘于平庸的人,总是会用这句话来掩饰自己的懦弱和无能。这是可笑的,也是可悲的。在我看来,只有成功者才有资格运用“谦虚”,平庸之徒和失败者根本就不配使用“谦虚”这一词汇。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是我最为厌恶的常识之一。现实中,这一常识被人们引用得最多。几乎在每一次制订计划时,都会有人不断的提醒计划者“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很多人正是因此而放弃了最初大胆的规划,而选择甘于平庸。

“有钱才能赚到钱”更是无稽之谈。但是,无论是谁,身边总是有很多人会对你说这句话。这句话意味着穷人永远只能是穷人,只有富人才可以享受富裕,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观点。与此类似,所谓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也是毫无依据的言论。事实已经证明,几乎每一个时代都会涌现出白手起家、开创商业奇迹的人。可事实上,很多人却始终信奉这些问题显而易见的常识。

换一个角度看待常识时,你会发现除了失败和平庸,常识不能够为我们带来任何益处。

◎ 个人性常识

善于总结和思考的人总是会不断形成自己的常识,这些常识通常来自他的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会对各类事物形成自身独特的看法和认识,一旦他们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些观点便会成为他们的常识。

“我没足够的资金,所以我不适合创业。”

“我的家庭没有良好的人脉关系,很难获得良好的机遇。”

“要顺利做好一件事,一定要学会送礼。”

“不喝酒不抽烟,根本无法于客户开展交流和沟通。”

……

每个人都会形成这样一些个人性的常识,然后他们用这些所谓的常识来掩饰自身的平庸和失败。

田小华是群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一位签约讲师,不久前因为肺病住院治疗,医生明确的告诉他,他的肺病是因为抽烟过度引发的,并警告他以后不能再抽烟。

出院后,他陪我去拜访一家从事童车制造的企业。在沟通的过程之中,他不断抽烟,丝毫不理会医生的警告。

回公司的路上,我对他说:“医生已经说得很明确了,你不能再抽烟了,否则,要出大问题的。”

“在那种场合不抽烟能行吗?烟和酒可是交流和沟通的粘合剂。”他一脸轻松的说。

个人性常识往往会使很多人裹足不前,甘于平庸。可是,一旦人们将个人性常识带到工作之中,那将会对个人以及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雪舫是公司的一位业务人员,她的父亲是一位政府官员,她从小所接受的文化便是“送礼才好办事”。到了公司之后,她将这一常识运用到业务拓展之中,如她所愿,她的送礼策略很快打开了局面。

可是,很快书本、台历一类的礼品就很难使一些客户满足于了,他们甚至明确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雪舫为了获得业绩的增长,不惜代价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她还将这一经验传授给其他的业务人员,一时公司内送礼成风,甚至有业务人员提出将送礼作为开发业务的一种方式。

后来,这件事发展到了无法收场的地步,一些拒绝接受礼品的客户在网络发布了一些对公司非常不利的信息,这些信息真实的描述了公司业务人员送礼的过程和状况。为了制止这股送礼风,最终,我们决定辞退雪舫,并对其他采取送礼形式开发业务的人员进行了严重警告。个人性常识不但会导致个人的失败和平庸,也会给企业带来不良的后果,甚至是灾难。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我最讨厌的一句话便是“我们已经试过了”,因为这句话的背后必定后紧跟着一个个人性的常识,例如“我们已经试过了,没有熟人是无法开拓业务的。”可是这种回答总是充塞着我们的耳朵。

后来,我制定了一个准则,任何人在说“我们已经试过了”之前,必须考虑一下几个问题:1、当初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眼下的状况与当时有什么区别?3、当时失败之后所获得的感受是什么?如果这三个问题不能够回答清楚,我就拒绝“我们已经试过了”的说法。

个人性常识总是随着人生的成长而不断增加,一个清晰的事实是:一个人常识越多,顾虑便会越来越多,顾虑越来越多,其行为和思想便会固步自封。

无论是公众性常识,还是个人性常识,它们总是具备一种令人无法拒绝的力量。这对很多人来说是重大的考验。但是对于梦想主义者来说,常识根本无法制约住他们,他们的一切思考都会围绕着实现梦想展开,他们会排除任何阻碍梦想实现的因素,常识自然也不例外。

常识是很多敌人的潜藏所,平庸、优秀、谨慎、恐惧等通常与常识一同进驻人们的大脑。“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优秀已经难能可贵”、“小心为妙,以免后患”……

■ 建议与忠告

人人都喜欢在别人没有主动要求时就提供自己的建议。

在我们人生成长的过程之中,我们接受到最多的东西是什么?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应该知道答案——建议。

只要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构想,就必定会有人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建议。这些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亲戚、师长、朋友、同事,也可能是一个在此之前与你互不相识的人。他们用自身的见解和观点对我们将要做的一切进行点评,最终提出“良好的建议”。当然,他们也会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忠告和劝阻。

关于建议,我只能遗憾的说“大多数建议是无意义无价值的”,如果说它们有什么用途,那就是它们浇灭了很多人的热情之火,使他们远离了梦想。当然,我并不排除有一些建议是有利于事情的发展的,这些建议必定是积极的、正面的。事实是大多人在为他人提供建议时,都是采取保守、暧昧、消极、悲观的语气和态度。

杨绍宇是一位青年学者,他有一个梦想,搭建一个艺术交流和传播的平台。2009年8月,他在木渎古镇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他租下了一套近两百平方的房子作为艺术品的展示馆,用以免费为一些书画家们提供作品展览的平台和空间。

当家人和朋友们知道他的构想之后,很快建议像潮水般涌来。一些人认为通过这种方式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是不现实的,另一些人则认为房子的租金太贵,最普遍的建议则是“艺术只属于少数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位置,应该用来从事餐饮服务。”

所有的建议中,没有一个对杨绍宇的行为是肯定的,也没有一个人对如何更好的进行艺术交流和传播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无论我们希望做什么,我们总不会缺少建议。我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在一次小型聚会上,我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最后,我获得了七个建议,而在场的人连我在内一共是八个人。这使我认识到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为他人提供建议。但是他们提出建议并不是为了帮助他人,而是为了证实自身的价值,或是体现自身的存在。

然而,正是这些为了体现他们自身价值和存在的建议,最终成了许多人失败和平庸的根源。我时常有一种体验:在构想一个项目的最初,总是能够保持充分的热情,但是在听取亲人、师友、同事的建议之后,便会变得犹豫不决,甚至萌生放弃和退缩的念头。

——多少伟大的构想正是如此被建议所谋杀的。

“我们家庭中没有人是经商的,所以你不适合做生意。”

“我们家庭中历代没有出现过作家,你就别指望成为作家了。”

“我们不认识什么大人物,也不认识有钱人,没法帮助你,你就安心找份工作好好干吧。”

这些是我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建议,这些建议对我毫无价值,更无帮助。现在,每次回乡,他们依然会给我这样那样的建议,但是我知道它们对我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亲人和朋友们也少不了给我们一些忠告,可是这些忠告通常与建议一般,对我们毫无价值和意义。

2005年夏天,我与一位朋友合伙在南京投资了一个农业项目,这个项目来源于我儿时的一个梦想——让农民富裕起来。

我的合作伙伴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但是他在个人的声誉上并不突出,很多人对他颇有非议。项目运行初期,很多人在我耳边讲述他的是非。渐渐的,我受到了影响,于是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对合伙人心存戒备。很快我们便因为一笔预付款而争执起来,最终导致不欢而散。项目也随之搁浅。

这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教训:他人的忠告通常对事情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糟糕的是忠告还会带来疑虑、犹豫和猜测,而这些正是导致失败和挫折的根源。从此之后,我对所有人的建议和忠告都采取一种避而远之的态度,甚至在他人为我提供建议时会打断他们,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你的建议对我真的有帮助吗?如果没有,请免开尊口。”

“你了解我要涉足的这个领域吗?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请不要提供什么建议。”

“如果你想劝我放弃,或是提出一些负面的意见和建议,那么,不好意思,我不想听。”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样拒绝他人的建议是不合适的,也是不礼貌的,毕竟对方是好心好意,是表达他们的关爱之意。可是,不要忘记一旦他们将不适合的情绪和观点传播给我们,那将导致糟糕的后果。而直截了当的拒绝对方的建议,或许会导致一时的不快,但可以使我们实现梦想的决心得以维持下去,我认为是值得的。

他人的建议和忠告一旦进入我们的大脑,很快就会衍变成敌人。当我们遭遇一时的挫折时,会认为失败已经来临。当我们没有处理好一些事务时,我们会搬出他人的建议和忠告作为借口。当我们真的失败时,我们会用他人的话语安慰自己。

现实是建议和忠告所带来的最大敌人,当你向他人表述你的梦想时,几乎每个人都会对你说:“现实一点吧!别胡思乱想了。”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建议和忠告是“现实”的,可真正的现实是什么?是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

所以,请跟我一起对那些建议者们说:“让你的现实见鬼去吧!”

■ 态度

态度决定人生的成败!

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法和角度,并因此决定着他的行为。所以,几乎每一位成功学研究专家都将态度视为人生成败的根本。

实际上,态度只有两种:积极和消极。几乎所有的案例都证实成功者都是积极主义者,无论在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面前,他们总是会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信一切都会过去的,最终的成功必定属于他们。消极主义者恰恰相反,一遇到困难和挫折便会萌生退意,想方设法寻找逃避措施。

积极和消极必然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事方式:积极者在困境中找机遇,消极者却在顺境中找困难。

丁成和李原都是我写作方面的兄弟,他们都曾给我很多提示和帮助。他们各有特长,丁成注重在作品中表达激情,李原善于在作品中引经据典。当然,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他们拥有同样出众的写作才能。

但是,如今这两个同样具备写作才华的人却存在着很大差别:

丁成尽管还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富足生活,但是在诗歌界已经赢得了不可撼动的地位,他的《广场》、《我是那我是》以及《2004悼词》和《国殇三部曲》已经成了备受关注的诗歌作品。所主编的《80后诗歌档案》也成了最受关注的诗歌类书籍之一。

李原从2003年开始便计划创作一本诗歌评论集,可是至今也没有完成,尽管也零零星星的写了一些文字,但是不成系统,也缺乏思想性。一句话,这些年他过得庸庸碌碌。

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原因很简单:不同的态度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丁成是一个积极主义者,无论在什么样的状况下,都会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当初为了出版《80后诗歌档案》,他至少在十多家出版社碰了壁,但他始终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李原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消极主义者,在还没有动笔写作之前,他就会想到很多困难:文学类的作品没有出版社会愿意出版、写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影响了工作怎么办?一个年轻作者的书没有读者愿意花费时间去阅读……于是,他选择了退却。《80后诗歌档案》从选编到出版历时五年之久,这期间丁成尝遍了艰辛和挫折的滋味,我相信这一切是李原根本无法忍受的。

◎ 态度从何而来?

态度决定着人生的成败。那么,是什么决定着我们人生态度的形成?很多人认为态度是天生的,事实不然。要否定这一点很简单: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会对未来充满幻想,可是成年之后,对人生的态度却有了很大的差别。这意味着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我和我的团队曾经在人员招聘方面作过一个深入的研究,研究的主题是:如何寻找积极主动的员工?为了弄清楚为什么有些人是积极的,有些人却是消极的。我们对每一位前来公司应聘的人都进行了详细的交流,最终发现积极者与消极者有着两点是不同的:

1、成长的环境不一样;积极者的父母和师长总是会不断告诉他们“你就是成功者!你会行的!”,并且适时为他们提供一些磨难,用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勇气。消极者的亲人们则相反,他们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件事太危险,你不能做”,或是“这样的事对你来说太难了,还是让父亲帮你做吧。”尽管所有的父母和师长都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充满了关爱之情,但是,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却导致了不一样的结果。

2、学习的内容不一样;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积极者总是会阅读一些成功者的传记,并将自己想象成其中的某一个成功者,将他视为自己的偶像,处处模仿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会想一想自己的偶像是如何应对的。消极者却将时间花费在一些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应酬和活动上,即便阅读也仅仅是翻阅一些多愁伤感的情感类小说,或是参与一些充满杀戮、阴暗的网络游戏。

环境和学习的内容决定着一个人的心态。这意味着一个人态度的形成包括两个方面:一、青少年时期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二、自身的学习和调整。或许,在少年时期,并没有获得积极的人生教育,但同样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改变和纠正自身的态度。

我的父母是朴实的农民,在我年幼时,从不曾给我任何一丝鼓励。直到上初中,他们始终都在向我传达一个信息:“作为一个农村孩子,能够认识一些字,将来种好地就可以了。”幸运的是他们还向我传达了另外一个信息:“家里人没有办法帮助你,你只能靠自己。”

从初中开始,我开始大量阅读屈原、王安石、李世民、爱迪生、诺贝尔等人的传记,并且立志要成为一名成功者。我从这些已经作古很久的人们身上学到了勤奋、忍耐、克制,同时也学到了热情、勇敢和不怕挫折,这一切至今都在给我带来好运,它们是我在每一个短暂的挫折面前都表现得坚毅和刚强。正是它们塑造了我积极的人生态度。

◎ 刻意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近来,利用写作之余,我读完了一本小书——《哪来的天才?》,作者是《财富》杂志的高级编辑杰夫·科尔文,他以有趣的文风写出了成功的本质——刻意练习。与所有的成功者一样,杰夫也不相信成功有什么“快车道”可走,他认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刻意的进行练习,以培养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要成为卓越的画家,你就必须刻意的去练习绘画,练习对色彩的把握以及对画面情绪的控制。同样,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也离不开刻意练习……

这一观点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中所说的有些类似,他认为“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而“一定程度的紧张练习对那些能够肩负重要使命的卓越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需要一遍一遍研习专业技能。”而他总结出来的练习时间是“不低于10000小时”,这便是一个期望获得成功的人刻意练习的时间标准。对照这个时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进行一次自我测量。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还是畅销书《引爆点》的作者,甚至被《快公司》赞誉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

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进行刻意练习,同样,要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获取。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不断获得成功,哪怕是微小的成功,都会激发我们继续取得成功的信心和勇气。至少我与我身边的一些朋友是拥有这一感觉的。而这便是培养积极心态的最好方式。

我刚刚认识余勤时,他是一个非常悲观的青年人,但他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尤其是具备出色的人品——这是我最为看重他的地方。于是,我们决定给他一个机会。与大多数人一样,他进入公司后从基层的销售人员干起。

为了培养他积极的工作心态,我们给他分配了公司的一些老客户,他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力气就可以获得订单。同时,每次他取得订单时,我们都会为他举办一个小型的庆祝活动。诸位能否想象出今天的余勤是什么样子吗?如今,他已经是我们业务部门的三位负责人之一,每年会产生近五百万的个人业绩。你再也看不到他身上有一点消极的意味。

余勤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同事们的帮助,最重要的是他自身也在不断克服消极悲观的态度。每次面对挑战时,他总会自告奋勇,为了保证取得预期的成功,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准备。正如“美国杂志界第一夫人”凯西·布莱克所说:“把握每一个可以取得成功的时刻”,余勤用充分的准备做到了这一点。后来,在谈及态度时,余勤说:“后来我才发现,积极的态度是可以通过刻意的练习获得的。”

跟余勤一样,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刻意的练习取得积极的人生态度。

消极的人生态度最容易产生的后果是:自我设限。很多时候,我们具备获得成功的一切素质和条件,可是常常因为自我设限而选择了退缩和放弃。当然,谁也不会承认自己的退缩和放弃,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借口,甚至是埋怨。梦想则因此离我们越来越远。

或许敌人们还有其他的来源,但是,最能够为敌人提供生长空间的莫过于常识、建议和忠告,以及你自身的人生态度。或许,你会觉得它们与敌人们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请选择一个安静的午后,认真的思考一下它们之间的关联,你会发现: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打破常规、顺从于他人的建议和忠告,以及我们的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使得敌人们得以围绕在我们身旁,促使梦想离我们越来越远。

打破常识心得体会2

开篇前的一点碎碎念

今天读的这本书有些特别,说它特别,是因为以往读过的书的作者,我都不是很了解,也没有花时间了解过,只是读过他们写的书,仅此而已。

而今天这本书《打开心智》的作者是我关注的公众号创作者L先生,说来惭愧,我并没有持续关注他发布的内容,但是偶尔读一下的时候,确能让我跟随他的思路进入深度思考。

实际上,我很少会关注网文创作者,尽管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因为很多网文并没有真正做到对某些现象、知识点或是原理进行深度剖析,而只是用名人名言、金句、影视剧中的故事情节来合理化一个观点,快速汇集出一篇内容。

这一点相信很多创作者都有同感,在持续日更和只创作优质内容之间,绝大多数创作者都很难找到这个平衡点。

在每天保持阅读、书写、思考的节奏下,我选择了后者。同时,我也碰巧买过一些公众号创作者们写的书,其内容几乎都是已经发布过的文章合集。框架混乱且内容质量真的不足以让人静下心来反复阅读、仔细琢磨。后来慢慢地,我在选书的时候也越来越谨慎,不再购买这类书籍。

此外,我虽然会发布网文、视频,但很少会把大量时间都花在刷手机上,因为我知道提升靠的是自驱力、卓越的他者的思想,以及优质内容的影响,比如非虚构类的书籍。

关注我的读者朋友也会发现我的内容也在持续打磨,越来越深入。而在持续阅读、精进,打磨内容的同时,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关注了“L先生说”这个公众号。每每看过他发布的优质长文,都觉得这类内容其实非常适合出书,因为结构性、逻辑性很强的非虚构类内容,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是非常小众的。

但能够把花时间选出这类书籍,把它买回家并捧在手上读下去的人,才是真正的读者。不过,话虽如此,但我们还是需要这种优质网文,来提升人们刷手机时刷到优质内容的概率的。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持续发布优质内容的创作者不多,而L先生刚好是其中之一。并且这本书也不是文章合集,这一点对于经常读书的朋友来说,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正文部分,讨论一下如何才能打开心智、提升心智力。

第一部分 大脑的底层原理

人们的大脑总是在自己认知范围内做着趋利避害的事情,而逃避为长远利益花时间去思考,也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花尽量少的时间来思考。但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正面临着大量的思考,而非逃避就能解决。

但我们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之谈总结出一套尽可能能够简单处理问题的方式,这个过程就叫做自动化加工,也称为习惯。

我们知道有些人会下意识地做出正确的决策,而有些人却只会为了逃避眼前的麻烦而做出令自己陷入更大困境的决策。这些行为其实都是自动化加工的结果。

而我们要做出的改变就是用新的习惯代替旧的习惯,以帮助我们持续优化这个自动化加工的过程。

人们对于很多现象或是事件都有着固化且刻板的解释方式,这些刻板印象往往能够快速传播、且获得大众的认同。

因为这些带有偏见认知的刻板印象,对于完全不了解它的人来说,是很友好的。它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流畅性。使人们不必花时间去考量和判断其背后的原理,或是不必思考其真实性,就能为自己积累一些看似可以作为谈资或是增长见识的信息。如朗朗上口的金句,或是那些完全不可证伪、但很容易记住的鸡汤观点。

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在理解某些事物及现象时,会尽量缩减认知成本,希望做到省时、省力、省心,且减少思考过程。

尽管我们的大脑很容易因为想要避免思考而维持固有的思想、做出错误的决策,但这种状况却并非不可改变,理性也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

相对稳定的心智模型

世界一直在高速变化和运行着,但我们的生活模式却无法跟随这些新鲜事物持续狂奔,因为适应变化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因此,我们的大脑会把我们曾经接收到的信息,重新构建成我们自己的心智模型,以便于我们高效、便捷地应对我们眼前的世界。

作者认为以上(也就是“稳定”)是大脑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其遵循的原则为:稳定性、一致性、适应性。其实这与前面提到的减少一切认知成本,也是相互呼应的。

确定性:我们的大脑会天然地希望自己能够掌控和决策一些事情,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行事,也就不会出现不可控的结果。当然这样也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惊喜和改变的可能性。

但人们依然会为了获得内心的安全感而去避开一些对未来有益的挑战,导致他们只关注眼下的利益。

一致性:实际上,在行为和思想的一致性方面,我们做得并不好。很多时候都是下意识地去做事,一旦出现糟糕的后果,却又会为了自洽而去尽量把行为背后的动机解释得合理一点。但这样的行径却会使我们困在原本的行为模式里,很难得到成长。

有时这种行为会表现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比如在阅读时看到自己无法接受的观点,就会想办法去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样内心才会感到平衡。

许多事情甚至是现象都是存在两面性的,但人们却总是会做一些去矛盾化的行为,以保持一个可以快速描述的立场和观点。

适应性:这部分就是指所谓的舒适状态了。以“目前”生活的模样为基准,最好什么都不变。这样也就能够完美地避免为了成长而付出时间和精力。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去做些什么,但是就算人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也还是希望尽量保持原样。改变就意味着打破现状,而大多数人却希望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得到成长。但事实上这却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

比如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健康,那么我就需要阅读大量的营养学及健康类的书籍,并且从作息时间到饮食结构,再到生活方式及心态等都能全面关注。而不是维持一切令身体健康状态更糟糕的习惯。

尽管人们会为了维持内心的稳定而作出一些不合时宜的决策,但是我们的大脑依然会帮助我们循序渐进地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型。

我们每天都在接收着各种杂乱的信息,然后大脑会将能够完善心智模型的信息组织起来。再然后我们会按照更新后的心智模型来应对这个世界,也就是实践、得到反馈、复盘、再进行下一轮的更新迭代。

我们一边接收外界的信息,一边用自己“当前”的认知去解释自己的经历,同时,也在训练及优化大脑应对外部世界的机制。

用作者的话来描述这一过程,即“成长就是不断地把‘费力’的事情,变得不再费力。”

这就是完善心智模型的过程。也是大脑的工作模式,帮助我们逐渐了解、理解及适应外部世界。

第二部分 关于情绪

谈到适应内部和外部世界,我们就需要了解另一个话题,那就是负面情绪。

情绪分为正面和负面,但通常人们提到情绪只会默认为是负面的。

作者提醒我们“情绪并不是事实。”

实际上,情绪只能反映出对现象或事件的解释风格、内心的恐惧以及应对困境的反应等,也就是我们早已在内心认定了些什么,也可以理解成信念。

人们之所以会有情绪,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他人和自己的观点、立场、行为及价值观是不同的。

当人们处在情绪状态中时,情绪本身就会被放大,会使人产生对他人的抗拒,并且消耗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只要我们能够暂时停下来,观察一下自己的情绪,就会发现让你产生情绪的事件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可怕。

情绪可以提醒我们,自己究竟在意些什么,是否反应过度了。但千万不要被情绪所掌控,那样只会造成更大的内耗。

如何掌控情绪

作者给出了一些有效缓解情绪的方法,比如认知重构、表达性写作等。其原理都是让我们静下心来,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以及情绪的来源。

只有真正了解情绪本身、了解情绪来源、了解现实状况,才能更加理性地看待情绪,才不至于认为情绪就是在引导事实。

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反应是否过度。具体建议部分,可以直接看下方的脑图。

写作时长及频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绪表达出来。

我曾经还看过几本书,书中都有提及写作对积极情绪和心态的影响,人们很容易被情绪带走,作出不太理智的行为,甚至会影响到自己的人际关系。

但记录事件、情绪和感受,会让我们真切地了解自己的情绪来源,内心的压力、焦虑和恐惧都会慢慢得到释放。也就是说在这个自我了解、自我探索、自我理解的过程中,情绪本身就没那么重要了。

第三部分 自我驱动

你可曾听过“自律给你自由”。自律其实是一种旁人视角所解读的状态,真正自律的人靠的都是自我驱动,而非单纯追求自律这个行为。

所谓自律就是靠意志力去强迫自己长期坚持做某些事,但这种违背主观意愿的行为长期持续,只是一种自我消耗罢了。

那些认为“只要够坚持,有意志力,就一定能把事做成”的想法,也让许多人越来越无法坚持下去了。

许多人问我怎么做到坚持每天读书的?我的回答是我从来没有坚持过,因为不需要走到靠意志力去坚持的那一步。

我喜欢读书,每天都能从书中吸收到系统的知识,能够提升自己的思想和认知,能够开阔眼界。让我在一个稳定的行为当中,收获不同的知识。读自己喜欢读的书,何来的坚持二字?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体验,而不是坚持。

相反,当你认为你做一件你该做、但你却没有动力的事情时,你才会认为你需要坚持。

那么在你没有自驱力之前,该怎么做呢?

不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每天读书、或是每年读多少本书的宏大计划,而是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去读书,读书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改变。你对自己的期待是怎样的?怎样才能接近那种状态?

这个思考的过程会引导你做出一些具体的行为、并将其常态化,且不再产生畏难情绪。

想要接近最理想的状态,我们就必须从最基础的行动开始改变。你可以有意识地记录一下让自己消耗时间的具体事件。并分析一下哪些事情是需要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省出一些时间的。

在闲暇时间内拿出一小段时间,看几页书,或是5分钟。这样无需调动你的意志力,也不会感到压力。

当你毫无压力地体会阅读过程时,你就会渐渐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阅读。

逐渐在旧有的习惯中添加新的习惯,然后再慢慢用新习惯代替旧习惯。还可以将阅读体验记录下来,提醒自己“你的行为正在缩短你与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

无需坚持、也能循序渐进地持续行动,这才是自律的样子。

第四部分 摆脱拖延、果断行动

人在胡思乱想的时候,看似没做什么重要的事,但大脑却一直处在运行状态。

如果我们因为过于敏感,而常常认为身边存在着麻烦,或是会放大那些困境、陌生及威胁等,那么也就很难触发行动。

因为太计较得失,所以在行动时也会思前想后,生怕做错什么、失去什么、造成令自己无法接受的后果。

总之,对这类群体而言,似乎不行动就能减少损失。

但迟迟不行动,将会给自己制造更大的麻烦。他们任由自己沉浸在负面信息和情绪中,总是会过度担忧,无法客观看待事实,同时也忽略了事情的全貌,导致原本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的难度都被放大了。

另外,人们越是不行动,内心也就越是会感到不自信、不开心,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对自己的能力也没有客观的评估,意识不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长此以往地拖延、不去行动,只会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自我怀疑。而最有效的做法就是一边行动、一边记录关注真实的反馈,然后逐渐优化自己加下来的行为。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具体怎么做才能摆脱胡思乱想、告别拖延、开始行动呢?

学会掌控想法

把自己的负面想法都记录下来,暂时不被想法所牵制。找个固定的时间再回头检视每个想法。

作者建议让我们对每一条记录都提出三个问题。① 它是真实的吗?② 它发生的可能性大吗? ③ 有没有方法可以应对它?当你得到答案时,就可以把对应的想法划掉了。

作者的用意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可以习得掌控想法的能力,有想法就记下来,主动选择安置想法、且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处理想法。这样就不至于一直处在胡思乱想的状态里、无法做事。

其实也可以把负面想法或是让你焦虑的事情记录下来之后,找时间来回顾你曾经担心的事情和现实之间的对比,看看有多少事情在按照你的负面思维发展,有多少事情是你过度紧张了。

依照这个真实数据,你就可以得出一个有效结论,至少有很大一部分事情是你过度紧张而导致了误判。当然得出这些真实反馈和数据的前提是,你一定会时不时就检视自己随时记录的负面想法。

除了掌控想法之外,还可以通过正念呼吸、冥想、提升专注力、有意识地思考等练习,来帮助我们摆脱拖延、提升行动力。具体方法可以直接看图,我就不逐一细化了。

关于拖延行为

有时人们会因为不自信、担心自己做不好某件事,或是即使做了也不一定会得到好结果而延迟行动;

有时人们认为只有等自己完全有把握时才能开始行动,于是你会发现他们可能一直处在准备状态中,而并未行动;

有时人们会因为有些对抗情绪而选择了报复性地拖延行为;

也有时人们会因为感到某些事很枯燥、不想做,而迟迟不肯行动。

拖延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但拖延的行为却很容易判断,那就是不行动。而不做事、不行动,我们就无法得到真实反馈。

习惯拖延的人往往总是会在截止日期之前才会被动地行动,但缺少自驱力的行动,其实也会缺少专注度,这样做事,我们也无法评估自己的真实水平究竟是怎样的。

但那些主动行动、持续行动的人,却能持续拿到自己能力的真实反馈,针对反馈,他们还会做出相应的思考,这样一来他们的行为也就能得到持续优化了。

也许你并不会从你做事的过程中感到快乐,但是思考如何把眼前的事做好、以及专注去做的过程,会让你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期待,同时,专注于当下这份体验时,你做起事来也会更加专注,这时你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

而当你能够持续行动、思考、反馈、调整行为时,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将越来越有趣。

还有个思考,是我个人想要表达的。拖延有时候就像是懒惰的代名词,有些小事拖延一下似乎并不会出太大问题,并且很多事情也的确会有截止日期;

但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整个人生负责,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你就会发现,更多的事情是你意识不到、也不会有人来催促你的。

比如读书学习、深度思考、主动承担、学会真诚、自尊自爱等等,这些事情都是没有截止日期的,但是不做却会令自己的心灵承受更大地折磨。

第五部分 高效学习,让知识“为我所用”

学习的关键在于要让知识“为我所用”,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碎片化信息或知识点,就花点时间去搜集与其相关的资料、文献、书籍,这个过程才叫做学习,而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就是属于你的知识储备。

所以如果你发现有些书怎么都看不进去,完全没有兴趣,就可以暂时放在一边,因为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自己。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如果你认为你什么书都读不进去,那这就不是兴趣点的问题了,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我们需要将通过阅读、学习得来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个过程必须伴随大量的深度思考。

走马观花似的追求阅读量,是不可取的,重要的是,你读过的书中,有多少知识点,可以为你所用。

学习从来都不是轻松、容易的事情,但许多不喜欢读书的朋友却常常会收藏各种各样的书评和文章。但是别人理解并分享出来的内容,并没有被你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所以这样的做法,并不会对你提升认知、升级思想起到什么帮助。

学习的重点不在于阅读,而在于思考。以你自己当前的认知能力,对你接触到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深度思考,这时书中的知识才是真正和你产生了关联。

你需要在读过一本书后,认真检索大脑中留下来的信息,这样才能意识到你从这段阅读中收获了什么。

作者提出了INKP知识管理法,即收集(Inbox)、记录(Note)、主题(Knowledge)、项目(Project)。

读书学习时,可以把一切灵感、概念、信息、想法、观点等都收集到I这个文件夹中,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保存了即时信息,阅读又不会被打断。

接下来当你进一步把其中的某条内容补充为相对完善的笔记后,就可以把它放入N这个文件夹中了。

某个主题下的笔记形成一定的数量和逻辑关联后,就可以移入K这个文件中了。它相当于你对某个主题整理出来的全部完整笔记的汇总。

最后,当你需要学以致用时,就可以新建一个P文件夹,将这个项目相关的知识点和笔记都放在其中,同时,它还可以帮助你检测你需要继续补充的相关信息、数据、案例等,使内容更加完善。

能够将知识结构化、系统化的方法并不少,本书提到的方法也未必适合所有人。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自己现在的学习方式,结合自己能够吸收的方法,整理出一套自己用起来没有什么压力、且能够持续优化并沿用下去的方法。

第六部分 深度思考

作者将心智世界分为概念、规则和框架三部分。概念就是我们对一切事物的命名,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定义;规则就是我们需要遵循的那些秩序;而框架,则是指我们内心如何去诠释某件事或是某种现象。

我们的心智世界会因为我们对外界的感知和探索而不断发生变化,那么我们的思维也会发生改变。

不断提炼概念、优化规则、升级框架,以保证我们的心智越来越成熟,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去应对外部世界。

就好比我们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步入社会时,会发现我们面前的生存规则非常复杂,很难用曾经从应试教育中学来的那套固定思维来搞定。

于是我们就需要不断去碰壁、再做新的尝试和探索,慢慢学会去为解决新问题而去不断学习和自我调整。这就是成长的过程。

促进心智成熟、让心智世界保持活力的三条原则为:

1、接纳不一致。当外界信息和自己心智世界的基本信念不够一致时,不要急于和外界信息抗衡,而是稍稍思考一下,再问问自己,是否是自己考虑不周?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性?以便于帮助我们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2、整体化。从更高的层次去看待自己的认知体系,以确保摆脱思考及思维局限,提升全局观。

3、多样化。遇到问题能够多了解他人的处事方式、思维模式及习惯,能够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我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所谓深度思考,不过就是能够意识到自己认知上的欠缺,从而不断去尝试拓展思维边界,能够意识到在我们旧有的认知之外,还存在着其他正确的可能性,用更加深入且整体化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不过,能够深度思考的前提,一定是经过了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有输入也有输出。

在不断对外界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和整理后,提取出能够帮助我们构建和优化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接下来,就是对其进行详细的思考和分析,调取与其相关的案例、记忆、知识点等,便于理解和记忆。

有了深度思考的能力,也就有了足够的判断力、认知基础和思维能力,只要你能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打破思维定式,不断优化心智模型,你就会持续成长和改变。

第七部分 积极创造

前面我们讨论了如何保持情绪稳定、如何摆脱拖延、高效学习、深度思考等,那么我们做了这么多努力,最终会达到一个怎样的状态呢?

那就是尽量避免过度消耗,不论是内耗还是在不必要的事情上过度消耗,而是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刀刃上。

生命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把握好属于自己的时间,让它尽可能地为我们创造价值。

这里的价值是指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而非金钱或生产力。

这个意义需要“高于个体”,它需要超越我们目前的认知、思维和创造力,需要把你从毫无觉知的、自动驾驶的状态中拽出来。

最靠谱的做法就是,对目前的生活投入激情——行动并从中获得真实的反馈——得到反馈后想办法去优化行为或思维方式——再投入激情,带着自驱力去行动......然后这样循环下去。

我们需要先对自己的生活感兴趣,然后才能激发出自己内在的动力和创造力。没有谁天生就擅长什么本领,不过都是后天持续努力创造出来的罢了。

但是创造的前提是具备自驱力、动力,对自己参与的一切都感兴趣。有兴趣才会主动投入,才会思考、探索、研究,最后实现一些创造的可能性。

再然后我们就会逐渐学会如何带着觉知去经历、去参与生活本身、去感受生活的意义,接着你就会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时你就已经能够在努力和创造中感受满足感和幸福感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我探索和自我实现上,打开心智、主动探索、持续行动、积极创造。
#认知##阅读分享##书单##自我成长#

打破常识心得体会3

在网络发达的现在,各种资讯漫天飞,我们获取资源变得非常简单。有多少人像我一样:今天收藏一个觉得好的视频,明天存下一篇精妙的文章...久而久之,不管是收藏夹还是网盘,都“躺着”一大堆我们曾经以为能用得上却从来不用在那里生灰的各种资源。无疑,这些资源都是别人总结出来的非常好的知识,那我们该怎么去管理这些知识从而让它们为我们所用呢?


曾经,我的想法是:把这些知识分门别类的储存在一个大的文件夹里,然后,等我想用的时候再去一个一个找。但是当我读到这本书《智慧外脑:成为一个善思、会学、能写的人》之后,彻底颠覆了我这个想法,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释若,释若老师是“公式写作课”创始人,是一位非常有情怀非常专业的写作教练,在写作领域深耕多年,出版过长篇小说《成长》,电子书《用一生的时间去销售》上架咪咕阅读。我初识他时也是在一个共读营,我们的书评课就是释若老师来教的,当时的感觉就是:这个老师好专业啊,把书评的写法和结构讲得明明白白,只需要去套用就好了。这次他的新书,同样又让我受益匪浅。

一:用“知识网格化管理模型”打破知识管理的“5大桎梏

在书中,释若老师首先就发现制约我们个人做知识管理的5大桎梏:连接失效、存储无序、标签混乱、管理失配、复用困难。所谓的连接失效,就是我们储存的知识与知识之间很难建立连接,在使用A知识点,我们无法去发现它与其它知识点的连接,那其它知识的储存就无法最大化的实现它的价值。存储无序很好理解,我们储存的知识非常杂乱,没有去整理。标签混乱则是我们在储存知识时没有深思熟虑,随手写下的标签让之后想查找的我们无法精准的想起关键词从而没办法找到。管理失配则是:我们写了很多笔记,但是需要用素材时,仍然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复用困难就更好理解了由于知识管理是随意的、无序的、无规律可循的,所以在真正想用的时候根本没办法激发我们的思考,从而也根本用不上我们所“管理”的知识。

图片拍自《智慧外脑:成为一个善思、会学、能写的人》

那么为了打破这5大桎梏,释若老师在书中提出了“知识网格化管理模型”,知识网格化从管理层次来看,从低到高分为“知识网格”、“知识系统”、“知识子网”、“知识网络”。那如何去管理这些知识呢?就是利用元知识,元知识相当于一个个标签或者分类。比如说你要整理房间,整理房间这个事情就相当于一个“知识网络”,而整理房间这个事情包括整理衣柜,整理床铺等等,那整理衣柜和整理床铺就相当于一个“知识子网”,我们单拿整理衣柜这个“知识子网”打比方,整理衣柜我们分三个区:冬装区、夏装区、春秋装区。这几个区就相当于几个“知识系统”,而每个区我们还能细分:内衣裤、袜子、衣服、裤子...那这些细分的每一类,就相当于最小单位“知识网格”,而这些整理房间、整理床铺...衣服、裤子这些标签就是“元知识”。

图片拍自《智慧外脑:成为一个善思、会学、能写的人》

二:从5个维度建立“知行合一”的学习体系

只看第一条,你会觉得,这没什么可觉得颠覆性的啊?不就是把所有接收到的知识按这种方式去分类吗?答案是否定的,释若老师明确的告诉我们:“我们做个人知识管理,就是在做建立知识逻辑的工作,并非积累海量知识”、“所以,个人知识管理是围绕实现个人的成长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决策活动”。

有没有看出什么不同呢?不错,释若老师讲的知识管理有个本质要求:用!为此,老师围绕“确立目标”、“获取知识”、“分享知识”、“实践知识”、“创新知识”这5个维度,给我们提供了“知行合一”学习体系的解决方案。

图片拍自《智慧外脑:成为一个善思、会学、能写的人》

首先,你得思考,你到底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去做知识管理,确立好你的目标,也就是你的“知识系统”,那在这个“知识系统”里,你必须思考要有哪些“知识子网”,在每一个“知识子网”下有哪些“知识系统”,而每个“知识系统”里的“知识网格”是需要你通过阅读、访谈、观察或者田野调查这些方式去获取的最小单位或者是知识点,这就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接下来在获取了一定存量的知识以后,你要开始加大你的知识流量,去分享知识,知识只有在分享的时候才能让你不断的去思考,去建立你所获取知识的各个子网,系统,网格之间的连接,同时在实践中去验证它们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最后在分享中不断迭代,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一个无可替代的专家。这才是知识管理的正确打开方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说法,说人类如果要把迄今为止的知识全部学完需要花1000万年,而我们哪来的这么多时间,所以,在确定目标的前提下去做知识管理是多么的重要与高效。

图片拍自《智慧外脑:成为一个善思、会学、能写的人》

在5个维度 解决方案中,都有着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思考”,“思考”无处不在,我们建立的知识网格,因为思考才能产生一种旋涡式的能量,让整理的知识点不断完善元知识体系从而扩容知识系统,进而在拓展知识子网,升级知识网络,而升级了知识网络以后我们又开始整理新的知识点...这样周而复始,我们的个人知识网络就像一个旋涡一样不断的集聚能量形成越来越猛烈的飓风,让我们的人生乘风起飞。

三:实操教学手把手带我们做好知识管理

很明显,《智慧外脑:成为一个善思、会学、会写》这本书是一本干货满满的工具书,在向我们介绍了知识网格化管理模型之后,还告诉我们如何去分类知识,如何确立“元知识”,如何去有选择的储存知识;还教了我们“WRITE思考学习法”,教了我们在哪个合适的时机去开启人生的第二曲线,教了我们“GROW模型”成为自己的教练。尤其在最后一章,给我们介绍了做知识管理的4款高效的“工具”:黑曜石笔记(Obsidian)、浮墨笔记(flomo)、思源笔记、Anki笔记。其中用flomo打造职场知识圈,提供了沉淀职场知识的思路,用思源笔记实现快速写作,示范了七步成文法,用Anki高效备考通关,解读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写在最后:

当今网络发达,资源过剩,面对轻而易得的知识,我们只有在明白我们是基于什么目的去做知识管理才能让知识真的可以学以致用,在确定目标以后,知道是什么导致我们无法做好知识管理才能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一一解决,在这个过程当中,选择合适的工具对我们进行辅助,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有神助,而所有涉及到的这些都在《智慧外脑:成为一个善思、会学、能写》这本书里给出了清晰的指导,希望在这本书的指导下,我们都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