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视听创作心得体会,最新精选

红色题材戏剧创作实践和启示,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民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视听创作心得体会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民族歌剧《沂蒙山》剧照。 图②:民族歌剧《英·雄》剧照。 刘海栋摄

重排版经典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剧照。 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创作者要在历史记录中寻找人物的本真面貌,在千军万马、大气磅礴中寻找恢弘浪漫的情感澎湃,这个过程是进入创作的过程,也是艺术创作的切入点

红色题材戏剧创作要从当代观众审美需求出发,探索以戏剧为主体的舞台多元化表现方式,注重结合视听艺术,在坚守戏剧本体的前提下,调动一切舞台艺术综合表现手段

红色题材的戏剧创作,讲述的是英雄的故事,展现的是英雄气概,无论时代更迭,红色故事蕴含的精神特质都可以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

40多年的军旅生涯,让我有更多机会接触这类题材,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百年征途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将自己的精神融进祖国的江河、民族的星空,汇入天地凛然长存的浩气之中,他们的精神力量和人性的真善美感染着我,我渴望通过艺术创作将他们伟大的精神呈现给观众。

近6年来,我创排了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沂蒙山》《英·雄》《红船》《银杏树下》《半条红军被》、话剧《春天的承诺》《天上草原》《深海》《记忆密码》、红色题材现代京剧《母亲》,重排经典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等。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戏剧创作,始终需要创作者不忘初心使命,认真修炼艺术功力。

尊重历史,注重对“人”的解读、开掘和塑造

红色题材戏剧大多有人物原型或取材自真实历史事件。艺术的观赏性来源于生动和真实,在创作中,找到与当代观众有认知度、有共情点的“人”是关键。戏剧是“人学”,注重对“人”的解读和开掘、对“人”的塑造,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创作命题。

让作品和人物形象可信、可近、可看、可感、可敬,要通过真实细节、艺术再现,彰显人物精神。创作者要在历史记录中寻找人物的本真面貌,在千军万马、大气磅礴中寻找恢弘浪漫的情感澎湃,这个过程是进入创作的过程,也是创作的切入点。

民族歌剧《英·雄》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和丈夫何孟雄的故事。百年前,20多岁的他们执着于打破黑暗的旧世界,创造一个美好的新世界。当时,那些年轻人是时代的引领者,今天,我们的青年通过奋斗努力实现着中国梦。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们是否有百年前青年的激情、勇敢、坚韧与奉献精神?在追寻这种精神的共性时,我找到了这个题材的内核和当代性。为了进一步再现真实的缪伯英,最新的剧本重点修改了一场戏,增加了缪伯英和新生的孩子依依不舍、又不得不告别的内容。走进英雄的内心,他们是鲜活的普通人,面临艰难的抉择,他们的“舍”便更显崇高。

舞台呈现的生动性,来自创作者对生活的发现与提炼。深入、多次的创作采风是必需的。排演民族歌剧《沂蒙山》时,创作团队沿着八路军115师东进的路线,对沂蒙革命老区、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大青山突围战遗址、“沂蒙山小调”纪念地、红嫂故里等与沂蒙儿女英雄事迹相关的地点进行深入采风,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情感在大量素材的支撑下逐渐丰盈起来。排演《母亲》时,我来到葛健豪的家乡——湖南省双峰县的深山,只有到了那里,我才能想象和感受到,这样一位革命母亲是如何凭着一双小脚走出大山寻找革命的真理,是怎样独立抚育培养自己的孩子们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将恢弘的历史还原于活生生的人物身上,这种感同身受是创作的源泉。

创作过程中,要把握“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创作者要思考事件和行动,去探究这些是否“有可能”发生在人物身上。“有可能”,是指一切都要符合人物的信仰追求,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或是相类似的一群人的形象高度集中,反映在剧中某个人物身上。

民族歌剧《沂蒙山》中,夏荷这个人物是虚构的,但她又是“真实”的。剧中,夏荷在牺牲之前用血水喂养女儿、给她取名小沂蒙并托付给海棠抚养的情节,取材于抗日英雄陈若克母女的真实故事。夏荷牺牲前抱着女儿,一曲《沂蒙的女儿》唱得观众热泪盈眶。“告别了四面荷花三面柳,湖水半城山一城。书香已被炮火染,安逸的心难再平静。”真实的人物原型,让夏荷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并具有代表性。再比如,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中,长征路上“半条棉被”的故事已经被大众熟知,但史料有限,不足以立起一部大戏。如何用艺术方式展现这个题材?我们从给老乡剪下半条棉被的3位女红军战士出走之后说起,在作品里展现这3人的命运以及另外半条棉被的“命运”,这就是艺术想象的空间。

守正创新,注重以表演为中心的“整体戏剧”呈现

舞台呈现的手段越丰富,艺术门类的融合表现越综合,观众审美要求越多元,创作就越要注重以表演为中心的“整体戏剧”呈现,追求一戏一格。所谓“整体戏剧”,就是舞台呈现不仅是音乐的、文学的、表演的,它还可以是美术、建筑、光影、声音等空间和时间艺术的综合。从这个角度看,创作就具有了创新意义,将带来一种现代艺术语境下的综合审美愉悦。

当代戏剧要发展,“当代性”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创作者要注重艺术内容、艺术样式和艺术品格的多重“升维”。红色题材戏剧创作要从当代观众审美需求出发,探索以戏剧为主体的舞台多元化表现方式,注重结合视听艺术,在坚守戏剧本体的前提下,调动一切舞台艺术综合表现手段。

在舞台艺术创作中,承载红色题材的戏剧门类是多样的,话剧、歌剧、戏曲……无论是何种戏剧门类,导演都应从一度创作到二度创作对作品进行把握,用符合当代艺术审美的方式进行舞台呈现。比如,民族歌剧《红船》以“红船”为题材,聚焦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我们选择非线性的叙事方式,采用18块3米宽、10米高的大板,在舞台上不断变化,通过推拉帷幕、投影、灯光的有机运用,形成蒙太奇式的转换,通过两个转台带动50个场景和空间,将多个历史瞬间流畅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再比如,话剧《深海》讲述了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创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隐姓埋名几十载,为我国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故事。我们以核潜艇深潜300米为叙事纵轴,以他一生的奋斗为叙事横轴。舞台呈现上,使用具有高度象征性的下潜深度和气压坐标,这既是潜艇的坐标,也是黄旭华人生的坐标。声光电的设计融合电影手段,借助光影变化,既突出戏剧悬念,也反映了人物内心变化。

戏剧创作中,导演的创作工作要“前移”,应当介入一度创作。创作民族歌剧《沂蒙山》时,导演从策划开始,就与编剧、作曲进入创作,从戏剧文本创作开始就构思舞台呈现样态。比如,我们希望民族歌剧《沂蒙山》更加交响化和合唱化,希望它更具艺术张力,就从剧本结构、合唱和重唱的人物设置讨论研究,这是区别于传统民族歌剧创作的不同点。全剧40段唱,有相当一部分是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和多声部合唱,形成了该剧恢弘大气、史诗交响的音乐特质。我们还在建立戏剧情境和营造戏剧场面上下功夫,如将众多真实故事进行提炼、集中、再创作,对第一幕“战争与婚礼”、第三幕“以命换命”的剧本情节进行大改。

创作者还要探寻与当代观众建立观演互动的语境,在“守正创新”的大方向上寻找创作思路。在《母亲》的创作中,我试图寻找一扇吸引青年观众走进京剧的门,一道艺术之门。在坚守传统京剧演奏与演唱的基础上,融入了歌剧的大合唱与交响乐团的伴奏。在舞美呈现上,将京剧的高度写意性与具有冲击力的视觉舞台设计结合在一起,使一桌两椅的写意形式变得灵动多变。这既符合当代青年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完成了创作者对中国当代戏曲舞台呈现的一次探索。

(作者为原总政歌剧团团长、国家一级导演)

制图:赵偲汝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8日 20 版)

视听创作心得体会2

“当时没有人相信我们可以制作出堪比好莱坞大片的视效,但《2045》、《幻》等作品验证了我们的技术实力。两部影片总成本不超过15万,制作周期全部加起来不超过21天。这在中国电影史乃至整个影视创作史上,能实现这种时间、资金成本,达到这种效果的非常少。其实技术的进步,得益于认知先行。”近日,天图万境创始人、导演图拉古,作为主讲嘉宾出席了“朝阳国际文化原创青年人才会客厅——元宇宙数字文化与影视主题沙龙活动”,以他带领创建的“超级电影工业”、“感知虚拟制作”体系为例,阐述了技术创新对视听行业带来的改良与变革。

图:活动现场

从《2045》、《幻》到《三体-不要回答》、《太空电梯》等,从“超级电影工业”到“感知虚拟技术/体系”,再到面向空间计算的“新天框架”发布,图拉古和团队不断用前沿技术推动行业发展,用作品进行验证;从AI到空间计算,不断以自主研发的视听技术,打破着国际巨头的行业垄断。《2045》、《幻》采用天图万境自主研发的“感知虚拟制作”技术,将真实世界中的演员在绿幕里拍摄,通过AI技术经过数字化修复和空间计算,实时将真实世界的人物“还原”到图像引擎中,遵循物理世界的规则改变,实现数字化渲染和输出,等同于数码时代进入胶片时代的革新。图:天图万境创始人、导演 图拉古

从2019年到2023年,图拉古带领团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2019年,天图万境推出了“超级电影工业”体系;2020年,推出“感知虚拟制作”技术;2021年,形成“感知虚拟技术”体系和硬件产品;2022年,感知虚拟制作技术以AI为核心架构,引领了下一代感知虚拟制作的技术标准。2023年6月1日,天图万境发布了面向空间计算的产品“新天框架”。

6月5日,苹果公司推出了空间计算头盔VisionPro,行业进入空间计算时代,天图万境也成为中国领先的空间技术提供商。感知虚拟制作100%采用AI技术,深入实时抠像、阴影投射、光场还原、色彩融合、材质识别等方面,以及空间定位、剧本创作、创意视觉等视听创作全产业链,将虚拟制作从传统绿幕、LED屏拍摄,推进到了感知虚拟制作时代。

现场,图拉古导演播放了创作作品和幕后制作过程,配合新技术的讲解,让观众切身体会到科技进步对影视行业的推动;通过介绍数字基建化行业的发展,讲述了如何做国内电影的推动者;就青年影视人如何在电影制作环节里减少人为错误提供了建议,帮助创作者少走弯路。

天图万境推出的“超级电影工业”、“感知虚拟制作”、“空间计算新天框架”,助力影视工业化,实现创作的降本增效,让创作者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精神与哲思层面,构建健康、高科技、良性的产业生态。

此次沙龙,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承健,保利影业总经理、保利文娱科技总经理李挺伟,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付海钲出席并发表演讲。

视听创作心得体会3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社交媒体的不断下沉——下沉到社区、乡镇、村落,下沉到千家万户,下沉到日常生活,文艺作品只要讲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能得到社会认可。

网络视听节目《这十年》,用综艺和微纪录片的形式来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波澜壮阔的十年,将中国大地的新变化浓缩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人生命故事,巧妙地利用了新的影像语言、文化模因和传播策略,给新时代的主题主线宣传探索了一条新路。

关注“大历史”中的“小人物”,让普通人的生命浪花汇聚成新时代的潮流

历史从来都是由“人”的故事所构成。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要让普通人走上前台,在历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这十年》着重讲述的就是普通人的故事。他/她们是守林人、乡村教师、创业者、测绘员、画手等。他/她们是丈夫、妻子、父母、儿女、朋友、伙伴。没有惊天伟业,却也建功立勋;没有超绝思想,却更动人心弦。

《这十年》微纪录片让主人公自行讲述,个人故事娓娓道来,生命史也徐徐展开。“塞罕坝上的瞭望者”中的赵福州和陈秀玲,夫妻二人共同守林,面对极端天气,“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始终坚守。以前叫“望火楼”,瞭望火源;如今改称“望海楼”,眺望无尽林海。在这些普通瞭望者的坚守下,塞罕坝林场筑起一道绿色长城,成为中国北部的风沙屏障。《这十年·追光者》将综艺样态和纪实访谈结合,邀请各行各业的“追光者”走到舞台中央。第三期“青春的选择”的主人公是来自大山大漠的支教老师。贵州六盘水的顾亚从摇滚乐手变身乡村教师,用音乐点燃海嘎儿童的梦想。新疆且末县的老师们在节目最后穿上正装拍摄婚纱照,当年的青春容颜被大漠风沙吹拂得日渐沧桑,谈不上漂亮,但美极了。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动人至极,正是中国这十年生态保护、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鲜明写照。

20世纪90年代,以《东方时空》为代表的电视节目“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形成了面向人民的新语态。21世纪,互联网渐成舆论主阵地,网络视听的内容生产者也越来越注重“小人物”,让普通人的生命浪花汇聚成新时代的潮流。

生命体验的媒介表达与文化升华

个人生命史只有经过提炼,才能结晶和升华。媒介就像整个社会的文化炼金装置,披沙拣金,为文化风貌奠定基调和底色。当前互联网文化空前活跃,热闹无比,新名词和新现象层出不穷,一个视频博主、一个主播都似乎可以迅速”引领”文化潮流;然而必须看到的另一方面是,这些“爆款”文化潮流来时汹涌,退潮也快,难以留下精神文化方面的积淀。主流媒体在融入互联网文化潮流的同时,也应成为其中的定海神针。

《这十年》从普通人的生命史中提炼美好影像,也提炼出当代奋斗者的人生金句。“阿娟的互联网故事”的主角是嫁到阿坝州的何瑜娟。她是“主播阿娟”,是拥有三百万粉丝的大V,是能够把农村的腊肉香肠卖到全国各地的流量明星,同时,她也是孵化出三百多名农村主播的培训教师。微纪录片用诙谐的镜头语言展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主播形象,阿坝州的美丽景色和田园生活成为绝佳背景。阿娟也金句迭出:“与其帮他们卖产品,不如教他们卖产品”;“通过自媒体,能够点燃更多的乡村”;“我觉得这十年来,不可思议的就是,网络居然进到农村,进到农民的心里”。用网友们的评论来说:升华了。“平凡的一天”里的抗美援朝老兵贾振鑫,因战场上缴获一台照相机而对摄影产生浓厚兴趣,创办振兴影楼,免费为19位抗美援朝老兵留下珍贵资料,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和平反战主题的摄影展。他说:“国家没有忘了我们,大人小孩都没有忘。”无论是照片,还是纪录片,都是时代的痕迹,是记忆的存留,是历史的传承。它对抗着遗忘这个最大的敌人。

鲁迅先生有诗云:“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优秀的文化作品总是寄托着希望,而《这十年》更浓缩了新时代的美好情感,展现了主流文化的鲜明底色。

“微”“燃”“二创”,把握好互联网叙事的共鸣

互联网传播有其独特的规律。年轻的Z世代不喜欢说教,喜欢在轻松幽默中得到“燃”的感受。社会加速,移动互联,生活的律动踏着快速的节拍,碎片化内容更易触达网民,“踩点”的视频更易获得接受,采用了“梗”的作品更易造成流行。

《这十年》通过广电总局的调配形成全网蒲公英式传播,利用话题标签、热搜、热度榜等达到亿级传播量。微纪录片“开心发光,快乐发电”,一改传统的长镜头纪实样式,而是通过片段化叙事、快节奏剪辑、口播式旁白,画面虚实结合,配上字幕特效与欢快的背景音乐,再现了光热电站的发展与贡献。《这十年·追光者》第二期“经天纬地的青春”讲述珠峰测绘员的奋斗史,并让全国测绘专业的大学生轮番上台,用一句话表明理想,“燃”动全场。“微”字是社交媒体的核心特征之一,时间短、节奏快,传播效果就更佳。《追光者》在网络传播时,将精华片段碎片化,利用明星代言和话题标签激发热议。周深演唱主题曲“向光而行”,在哔哩哔哩网站上引发了翻唱与弹奏,还有视频博主用这支“燃曲”作为BGM来“混剪”祖国的大好河山,形成衍生效应。“二次创作”是网络视听作品受欢迎的明证,也是它生命力的延续。

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这十年》用好了网络传播规律,将生动感人的个人生命史融入宏大叙事,也将正能量化为前行的动力。

作者:张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编辑:郭超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