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辅佐力心得体会,最新合集

在“一大”纪念馆“,感悟“右倾机会主义者”陈独秀,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伏生的自留地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辅佐力心得体会1

陈独秀

2001年夏,到嘉兴会友,顺便参观嘉兴南湖中共建党游船。回京途经上海,又去看“一大”纪念馆。进入陈列大厅,看到一组群体蜡像。13个中国人,两个外国人,其中14人坐着,一人如鹤立鸡群,居中挺立,侃侃而谈。他是会议记录员毛泽东。沉稳睿智,胸有成竹,俨然领袖风范。几乎所有人仰视的目光,都聚焦于他的身上。会议主席、素来傲慢的张国焘,局促在桌端,挟在三人之间,露出半边脸,竟是一副肃然聆听的姿态。

看后抹不掉心中的困惑:一个记录员在那里指点挥斥,中共“一大”会议的现场情境,原来竟是这样的吗?

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时,毛泽东的身份是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遵循陈独秀关于先建团后建党的指示,当时,湖南尚未成立共产主义组织。

毛泽东在湖南创党活动中,始终是在陈独秀思想、理论和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并取得不小的成绩。迄今为止,尚未看到毛泽东对全国建党的其他建树。毛泽东在1945年4月21日中共“七大”预备会上说:“他(陈独秀)创造了党,有功劳”。注1因此,“一大”纪念馆陈列的那一组突出毛泽东个人形象的蜡像,不具备历史价值。

创党前后思想轨迹

陈独秀早年以文人办报入世,摆脱康梁改良派思想,参加辛亥革命后,多辅助他人做事。如辅佐柏文蔚在安徽理政反袁;襄助章士钊在东京创办《甲寅》杂志。面对君主立宪、排满革命、无政府主义三股思潮,始终保持独立不附。在消沉、亡命中,不忘读书、思索、著文。1914年,他第一次以“独秀”笔名在《甲寅》发表《爱国心与自觉心》奇文,向传统忠君爱国愚念挑战。国家要为人民谋幸福,“爱国不可与忠君同义”。爱国需要以国家政府值得爱为前提,而非绝对必须去爱。袁世凯政府及其喉舌倡言“谁反对政府,谁就是不爱国”。独秀此文恰要夺其“爱国”这一武器。此文刊出,遭举世诟骂,及至“二十一条”事发,恶国家不需爱,得以完全验证,持此论者已不在少数。这时,陈独秀已有新的打算:自己独立主编杂志,扬言“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会改观。”注2

吴稚晖著文讥讽说,章士钊貌似诸葛亮,陈独秀不过是鲁肃,给章打下手。注3出乎章士钊意料之外,一年之后,当《新青年》创刊高扬科学民主大旗时,陈独秀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

陈独秀思想变化之快,令人惊异。五四时期,陈独秀由宗奉西方民主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近于用改良办法,达致合法社会主义。当时,马克思主义已经分裂为两大门派:考茨基的阶级调和论,列宁的暴力革命论。陈独秀的主张,显然接近于前者。过去被众多学者认为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其实与陈独秀并无不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重在“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主张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注4陈独秀又从日本小组(施存统、周佛海)译介日共党员写的文章以及施、周所写通俗文章中,看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开始摒弃社会民主主义。不久,维经斯基来华,带来大量共产主义与俄国革命的文献资料,又在苏俄政府第一次对华宣言的影响下,陈独秀立即投入列宁主义暴力革命和专政理论的怀抱,其标志是1920年9月公开发表的《谈政治》一文。

“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即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已经造成了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了。

我敢说:若不经过阶级战争,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地位底时代,德莫克拉西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底专有物,也就是资产阶级永远把持政权来抵制劳动阶级底利器。”注5

陈独秀告别曾经的清醒,走上了他并不十分清楚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和专政之路。把民主一切两半,一个叫资产阶级民主,一个叫无产阶级民主,误信列宁所说后者比前者民主高“百万倍”。注6

这时,曾经主张“人道主义”,信仰“社会民主主义”的李大钊,也转而信奉列宁主义,跟随陈独秀一起来创建列宁布尔什维克式的中国共产党了。

1920年6月,陈独秀建立上海发起组,指导全国各地的建党活动。除李大钊在北京的建党活动与陈独秀南北呼应之外,其他地区如济南,陈独秀致函王乐平,王联系王烬美、邓恩铭;武汉,指派刘伯垂(另由李汉俊委托董必武);湖南如前述,陈亲自指导毛泽东;欧洲,函嘱张申府,联系赵世炎、周恩来;日本,指派施存统、周佛海;广东,由陈独秀在广州直接指导。

历史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人中最早接受列宁主义的是陈独秀而非李大钊;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人是陈独秀,而非毛泽东。

走俄国人的路?

陈独秀与苏俄在中共建党思想上,曾有重大分歧。这要从列宁首创的世界革命理论说起。列宁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反帝国主义)民主(反封建主义)革命运动,应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苏俄革命)相互结合,以推行世界革命。这些落后国家,只有在无产阶级先进国家苏俄帮助下,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才能直达苏式共产主义。世界革命的真义,远说要把“苏维埃”旗帜插遍全球,近说要使布尔什维克革命跨出苏俄国界,制造近邻亲苏政权,以拱卫和巩固苏俄政权,中国便成为其实施世界革命东方战略的首选。苏共中央掌控下的共产国际及其来华代表,是这一战略的执行者,他们始终把维护苏俄党与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他们的任务是收罗代理人和别动队,为其推行世界革命火中取栗,否则就难以理解为什么他们最青睐的人物是吴佩孚、陈炯明,而后才是孙中山、陈独秀。他们拿出大量金钱和武器扶植其代理人,只不过是为了掌控和利用这些代理人,以换取苏俄更大的国家利益。

对于助建共产党,苏俄只求迅速建立一个对现存中国北京政府不利的革命党,可以容纳无政府主义者,要“快快干”,不能“慢慢来”。这与列宁主义中残留民粹主义思想,不无关联。列宁崇拜的俄国民粹主义者涅恰耶夫,著有《革命者教义问答》,规定如下革命教条:

“革命者没有个人利益、私事、情感、恋情、财产,甚至姓名;

革命者与一切秩序、法律、道德断绝关系;

革命只懂得一门科学——破坏的科学;

革命者要摒弃一切浪漫情怀、多愁善感及热情,要冷酷对待自己,更要冷酷对待别人;

应实施歼灭行动,不应有任何恻隐之心,包括对亲人、朋友、爱人;

陈独秀

革命者应把自己武装起来,无孔不入,渗透到社会各阶层;

应拟定一个暗杀、处死的名单、顺序,排名先后不是按其罪行,而是根据革命的需要;

革命者要与残忍的强盗团伙相结合,他们才是真正的革命者;

革命组织应想方设法全力促进社会的灾难与罪恶的加深,最终逼迫人民失去耐性而起来暴动。”注7

比涅恰耶夫更早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有类似思想。如只要目标高尚,手段可以忽略不计;以恶对恶,以暴易暴,革命者言行无需道德底线;劳动者处境越坏,越有利于驱动其加入革命行列,世道越乱越好,趁机夺权;用暴力流血把“愚民”引向“幸福”之途;把仇恨思维与斗争哲学强行“灌输”给民众;倡导横扫一切的虚无主义,等等。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涅恰耶夫,不愧是革命原教旨主义大师。列宁、斯大林等人都尊崇这些前辈的教诲,吸收、利用他们的思想资源。列宁认为革命者不应忘记涅恰耶夫,说他的表达震撼人心,让人永生难忘。而斯大林则被《革命者教义问答》吸引入魔,随身携带。涅恰耶夫的教义,上承车尔尼雪夫斯基思想,下接列宁布尔什维克主义。除马克思主义外,它是列宁由民粹主义走向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渊源纽带。

对于苏俄的“快快干”,陈独秀初时不以为然,认为中国革命应当“慢慢来”。然而,要建立纯正信仰无产阶级专政的政党,自然就无法摆脱苏俄的窠臼。1920年11月,陈独秀创办《共产党》月刊,发表《中国共产党宣言》,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越年,中共“一大”采用陈独秀主张,在《党纲》写进“我党采取苏维埃的形式”,实行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家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断绝与“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以及反对党派的一切关系。自我孤立,视一切为敌人,与苏俄布尔什维克亦步亦趋,激进得不能再激进了。

陈独秀原先大言:“不能要第三国际的钱”,“一定要独立自主地干,不能受制于人。”注8后来建党、办刊需要经费,马林示好之后,陈独秀终于伸手要钱。卢布源源而来,陈也就不再顾忌“卢布党”的恶名了。稍晚接受苏联“援助”的蒋介石,不仅拿苏俄的钱,接纳苏俄军政顾问,还得到不少军事装备,从黄埔建军迅速起家。蒋深知苏俄染指中国的野心,一旦羽翼丰满,便与苏俄扶植下的中共翻脸,进而打发俄国顾问走人。蒋介石作为国民党的忠诚党员,其政治敏感性、前瞻性和预判力,远超书生革命家陈独秀。

陈独秀走俄国人的路,是耶非耶,正耶误耶?确实值得深思。陈独秀们,当时还不了解苏俄政治、政党真相,也未深知中国国情,更不知道以那样过激的手段去实现共产主义,要付出何等艰辛和巨大牺牲。

《共产党宣言》宣称:“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注9宣言出版后的四五十年后,恩格斯在《法兰西内战》序言中指出,过去那种“街垒式斗争”,那种“突然袭击,少数最有觉悟的人带领一大批没有觉悟的人革命,这种时代也已过时”。“与其通过非法手段和捣乱,我们更希望通过合法手段。”“直到如今,选举权仍是作解放工具的。”注10

陈独秀(左)和彭述

当年,陈独秀创建中共时,不少读过《共产党宣言》的发起者是认可暴力革命专政和消灭私有制的。然而,168年后的今天,资本主义私有制加上市场经济,又经国家适度干预调节,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最早崛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美、法、德、荷,依然是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民生无忧、前景可期的国家。试问,是无产阶级陷入“绝对贫困化”,还是生活得以逐步改善?反观苏俄式社会主义,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标榜国有化实乃官有化,特权阶级随之产生。经济萎缩,民众贫困,文化倒退,思想僵死。苏联是不推自倒,应了黎澍生前所断定的“内溃”二字。苏俄建政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与英美诸国200多年的资本主义实践,两相对照,其优劣成败,实在不难判断。

剥夺资本家,消灭私有制,貌似公正,实则弊端甚多。一个工厂企业由三类人组成。工人以体力劳动创造财富,技术人员以科技工艺服务生产,工厂主以资本运作,规划指导生产。三者都对企业发展和生产成果,作出各自的贡献,缺一不可。在贫弱落后的中国,资产阶级尤其是中小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剥削有功论”与“劳动创造论”,应当并行不悖。如果执意消灭资本主义,剥夺企业家,无疑是“剥夺有过论”,大错特错。那不是右,而是“左”,是民粹主义的空想。

结束语

陈独秀一生63年,以爱国者、革命家、启蒙思想家著称于世。从卢梭主义进于雅各宾主义,从马克思、恩格斯、考茨基走向列宁、斯大林、托洛茨基。这种变化,在欧洲经历一个多世纪,在陈独秀不过20几年。胡适称之为“终身反对派”,中共史书,一直冠之以“右倾机会主义者”。

陈独秀被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开除后,检视自己思想时坦承理论上“认识不彻底,主张不坚决,动摇不定”。注11唐宝林说,“他没有系统的深思熟虑的因而坚定不移的理论基础”,“先是信仰法兰西民主主义,再是信仰列宁斯大林主义,最后信仰托洛茨基主义,常常被牵着鼻子走”。过去都说,中国大革命的失败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乃至“投降主义”酿成。唐宝林就1927年春陈独秀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暴动后,企图用工人武装冲击英租界,逼迫蒋介石反英,以挑动国际争端陷蒋介石于被动之举,指出陈独秀的乌托邦理想导致“无理智的拼命主义”,“只能说是‘左’得可爱的绝望的挣扎”注12我赞同唐宝林的见解,陈独秀之误在“左”,而非右也。说他右了,是认为他还“左”得不够,应当更“左”。

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陈独秀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终于在晚年大彻大悟,思想升华,达致真正启蒙思想家的境界,政治上低能的一介书生,却在思想上远超同时代的中国人。

本文定稿后,从“一大”纪念馆有关人士获悉,馆方已决定撤出那一组群体蜡像,重新布展。我衷心期待,一组符合历史真实的艺术形象,出现在中共建党之地。

辅佐力心得体会2

商业是探求真实,建立互信的过程。“人”在一个企业谋求成功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要想获胜,还是要依靠强大的团队,而强大的团队离不开强大的队员,商业经验需要团队力量。领导者必须创造一个集思广益的环境,让每个员工感觉自己的声音得到了倾听,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让每一个员工参与企业发展过程,要学会凝聚团队的力量,不要单枪匹马地战斗,如此才能成就霸业。读完《商业的本质》,感触至深,现将精彩内容汇编,以传承经典。

一、作者简介

杰克•韦尔奇1960年加入通用电气公司(GE),1981至2001年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GE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在任期间,GE公司的市值从130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000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2000年韦尔奇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纪经理人”,他还被誉为“全球第一CEO”、“最受尊敬的CEO”、“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他撰写的《杰克·韦尔奇自传》与《赢》畅销全球。2010年,他创办杰克•韦尔奇管理学院,这一在线MBA项目获得了广泛赞誉。

苏西•韦尔奇:曾就读于哈佛商学院,毕业后供职于贝恩管理咨询公司,后来担任《哈佛商业评论》编辑,发表过许多关于领导力、创新、变革与组织行为等方面的文章,与杰克·韦尔奇合著了《赢的答案》。现任杰克•韦尔奇管理学院顾问。

二、内容简介

2005年全球畅销书《赢》出版后,经历了剧烈变革的10年,也是互联网蓬勃发展的10年。这期间,杰克•韦尔奇访问了世界各地不同大小、不同行业的公司,提供商业领域的教学和咨询服务,深度接触了数百家企业。

《商业的本质》是杰克•韦尔奇对过去十几年商业变革的反思和总结。他指出,科技革命给市场带来了巨大变化和诸多杂音,但作为管理者,不能迷失商业中最核心的东西。在当今的新商业环境下,要想“赢”,就必须遵从商业的规则,回归商业的本质。

本书不谈空洞的理论和概念,因为在现实中,商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妥善解决那些层出不穷、生死攸关、不可避免的窘境。韦尔奇在《商业的本质》中结合大量企业的现实案例和经营困境,给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经济低迷时期,提出了企业实现快速增长的六大突破口,包括:协同力、领导力、影响业绩和成本的关键数据、快速敏捷的战略制定流程、组织结构优化和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同时,韦尔奇还在书中专门分析了中国的经济状况,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点评和展望。

三、核心价值

1、致敬工业时代,回归商业本质

《商业的本质》2016年经济增长放缓,回归实体经济。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总结《商业的本质》说道:“杰克·韦尔奇的管理思想曾经启迪了一代中国企业家,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终于有机会重读韦尔奇。对于商业文明的奠基和信息文明的重建,我们有太多的内容需要补课。韦尔奇告诫我们,商业的本质并没有因为互联网和科技而改变,工业时代应该遵循的基本商业规则,在今天仍然应该被传承。 ”

2、一部互联网时代的“赢”家指南

通过揭示商界人士真正在想什么、说什么以及担忧什么,韦尔奇分析了最真实的商业困境,综合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经济环境,提出了最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解决日常琐碎的挑战,专注于真正提升业绩的因素;

●发现并释放公司的增长潜力;

●防止竞争失利,并在失利后恢复元气;

●理解和分析财务数据背后的真正含义;

●巧妙应对社交媒体的轰炸;

●培养当代商界必备的领导模式;

●管理好天才型的员工和拥有创业梦的员工;

●打造一个兢兢业业的团队,更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

●彻底革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变当前的游戏规则;

●摆脱职场上的桎梏,发现全新的命运。

商业的本质:商业归根结底是一项团队运动,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商业是以组织的形式完成的,所以不能依靠一己之力,而是依靠团队的群策群力,集合所有的建议想法和行动才能完成商业活动。

组织从事商业活动的目的,杰克韦尔奇认为就是一个字:赢。赢成为一种驱动力量,让组织和个人都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在商业的版图上,寻求立足之地。

如何赢呢?组织需要内胜外王,也就是在组织内部加强协同力和管理者的领导力,在外部的竞争中,创新性的做好基础的财务、市场营销和危机管理等工作,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下面,就看看企业如何内胜外王。

(一)内胜:组织内部的优化

杰克.韦尔奇认为组织没有战斗力,导致在商业活动中竞争乏力,是组织内部的协同力和领导力出了问题,二者同等重要,且相辅相成。

01协同力

什么是协同力?组织中的每个人到底要协同什么呢?除了对其他部门和岗位的配合,完成组织常规的流程运作外,杰克韦尔奇认为协同还要让使命、行动与结果协同起来。这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行动准则,这样的协同才能确保所有人不至于偏离整个组织的大目标。

使命决定着一个公司要抵达的终点,也就是你要去哪里以及为什么去。它让每个人都集中精力,鼓足干劲儿。使命不是挂在墙上的牌匾口号,不是一些晦涩华丽的词藻,而应由动词组成,让组织可以付出切实的行动。

行动是员工思考,探索,沟通和做事的方式。使命如果是终点的话,那么行动就是达终点的交通工具。领导者要以非常公开、非常清晰、非常一致的方式,告诉员工怎么做才能完成公司的使命。

结果是追求使命的过程中,每个成员可以的得到的奖励和惩罚是什么,也就是对自己行为产生的结果有明确的预期。哪些行为会得到胡萝卜,而哪些做法会挨到大棒。

将使命、行动和结果协同,这是组织良性运转的基础。领导者应该阐明使命,明确指出员工应该采取哪些行动,最后评估和奖励那些表现出色的员工。

02领导力——建立在真实与信任基础之上

在激发团队协同力、消除工作中障碍的过程中,领导力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为了提升领导力,也必须将使命、行动和结果协同。因为在你成为领导者之前,成功的全部就是自我成长,当你成了领导者,成功的全部,就变成帮助团队成长。

杰克韦尔奇认为,领导力就两条,一是探求真实,第二是建立信任。探求真实和打造信任,是领导者应该坚持的两个底线。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个人将具有更强大的领导力,这种领导力具有全局性的意义,是一种组织原则,应该贯穿领导每天的活动。

如何探求真实呢?就是认真思考公司的战略、预算和其他流程背后一些假设条件是否符合现实。每次会议,每一次见面,都是探求真实的机遇,当会议见面结束之后,都要反思,我们的对话,谈到了真实情况吗?

探求事实真相,意味着领导要排除万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无论真相是让人难受的伤疤还是让人惊喜的成就,都能客观面对。因为基于真实和真相的决策才能站住脚,不至于将万丈高楼建在沙堆上。

如何建立信任呢?就是让下属能够相信你的判断和决策,从而使团队更有凝聚力。为了建立信任,作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条:

1.领导者要体谅下属。领导者要满怀热情的关心下属,明白如何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领导者要将自己视为首席解释官。不断的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解释公司的使命和所需要的行动,让团队成员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明白工作的意义何在。领导者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让团队找到正确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充满激情地向下属解释这个目标。

3.领导者要为下属的前进道路上扫除障碍。有些困难不是员工的层面能解决的,如果领导坐视不管也是一种渎职。

4.领导者要愉快地展示慷慨基因。当下属取得良好的成绩之后,领导者要慷慨的公开的庆祝,可以发奖金,给予精神奖励等。

5.领导者要确保让下属快乐工作。要制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不只为了外部客户的满意,内部员工的幸福感也应是领导者的工作目标之一。

(二)外王:努力追求“赢”

时代聚变,企业不努力奔跑,都不会留在原地,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微软的比尔.盖茨说,距离微软的破产倒闭只有18个月,因为18个月是一个研发周期。华为的总裁任正非说,我们距离倒闭只有三个月;百度的李彦宏更是强调,百度离破产只有三天。大佬们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商业环境的艰难我们普通人都感受得到。

如何让企业生存下去,就要像运动员一样,努力追求“赢”。杰克韦尔奇在《商业的本质》中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供我们借鉴:

1、领导者要有直面危机和低谷的勇气,越挫越勇。

2、增长是王道,让问题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3、吃透财务,学会用数据说话。

4、践行营销的5P理论,让自己的产品和渠道经得住考验。

5、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危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名人导读

沈博阳(领英中国总裁)——管理之美在于亦步亦趋的践行

《商业的本质》是对《赢》的延续和进化。有一种大道至简的感觉,杰克·韦尔奇在行云流水之间把管理学的精髓简单而直接地刻画了出来,他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赢的态度,是通过抓住商业中本质的东西走向赢的路径。

商业的本质是一项团队运动,要始终强调“团队”两个字。人才是任何一家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把人管好是一门艺术。搭建团队的方法:(1)招聘最好人才,人才标准:除杰克提倡的活力、鼓动力、决断力、执行力和激情,我还提倡正能量、普世的价值观、聪明以及相关工作经验。(2)每个季度的管理层扩大会议,鼓励一些有潜质的同事分享自己在某个领域的经验;(3)给每个参会人员发一本书,下次开会时分享阅读体会。——比如培训学习,不能只在面上培训,而不强调结果。

杰克的一段话:在你成为领导之前,成功的全部就是自我成长;当你成了领导者,成功的全部就变成帮助他人成长。

Before you are a leader, success is all about growing yourself. When you become a leader, success is all about growing others.

在笃定大方向没有问题的前提下,成功就是让团队成功,就是让团队中每一位成员成长。大家都成长了,公司一定会赢。

多读书,读好书,持续地学习和自我提高,渐渐掌握管理这门艺术非常美妙的精髓。

五、正文

第一部分 商业篇

(1)协同力:时刻辅佐工作的进行

现实中,各类企业不重视协同力的持续运用,也没有为了提升企业的协同力而制定一系列奖惩措施,以至于在提升协同力的道路上半途而废。

在开始工作之前、工作进行期间以及完成工作之后,都要得到协同力的保障。协同力是一种具有变革意义的力量。

最好的使命陈述就是要这样,既目标远大,能鼓舞人心,又切合实际。一个好的使命会让每一名员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能让所有人为了实现共同的使命而协同奋斗。

行动就是公司的领导者需要以非常公开、非常清晰、非常一致的方式告诉员工怎么做才能完成公司使命。

三个有助于完成使命的行动:(1)拥有开放的思维;(2)拥有融合数据的激情;(3)以简明易懂的方式向客户传递信息。

在提升协同力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把人事变动作为一种积极的激励手段。哪些人在落实使命的过程中行动给力,就予以晋升,这样就会传递出强烈的信息,对整体公司将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发放大额奖金也是一种积极的鼓励手段——金钱最有发言权,向来都是如此。

(2)越挫越强——六大措施

1、直面创伤:不指责、不抱怨、不推卸,通过精神激励鼓舞人心;重新点燃员工的激情

2、留住优秀人才:避免盲目裁员,留住优秀人才;在公司面临困境之际,领导者不要在本能驱使下裁员降薪,而是要逆本能而动,采取一些鼓舞人心的举措,短期性的措施如涨薪,长期性措施如根据其业绩表现给予更多的公司股份,也就是说要尽量想办法留住人才。

3、基于数据认真分析影响成本、业绩与增长的因素。

4、重塑你的战略流程:坚持每周召开市场形势分析会;从公司内部挑选出那些喜欢与人争论,甚至敢于提反对意见的人参与讨论会议

5、根据现实检查你公司的社会架构。

6、不做无谓的担忧,与稻盛和夫:“不要有感情的烦恼”意思一样。

“冠军”共同特点:工作起来近乎疯狂,具有永不言败的心态和精益求精的激情。

(3)增长是王道——经济增长是一种心态

让每一名员工知道公司是增长型公司,因为只有当公司实现了增长,员工才有职业安全感,才能为孩子支付大学学费,才能买房置业,才能开创富有意义的事业。在商业经营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乐趣来自公司的增长。

促进增长的方法:提升公司的协同力,让公司所有员工围绕着统一的使命和价值取向而努力;提升领导力,激发员工提高业绩和加强创新的能力;认真分析影响成本和业绩的数据;采用快速、敏捷的战略制定过程;建立现场化的组织结构;让你的担忧更有意义。

六个促进公司增长的工具:

1、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新人新视角,同时尝试将老人换换岗,激发活力;

2、要集中资源,不要分散资源;

3、重新定义创新,让每个人参与其中;

4、利用最优秀的人才实现增长计划——增长不会自发地实现,必须在优秀人才的带领下才能实现;

5、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要刺激一个公司实现快速增长,与时俱进的薪酬体系也是一个制胜之举;

6、通过任何必要的手段拉拢那些抑制增长计划的人——抵制增长的人会抱怨:这种增长计划是高管们讨论出来的结果,是不会有未来的,我们挣钱,他们只会花钱。

让创新成为根深蒂固的文化,在商业领域,最好将创新定义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渐进式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持续不断的、正常的事情。创新是一种心态,创新变成了一项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的“群众运动”。

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创新根本原则:我们和其他人一样,也备受伟大发明家们的鼓舞,但提升公司业绩的各种机遇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即便你不必是一个天才般的人物,同样能给自己的公司留下有意义的印记。

卓越的领导力会促进增长,卓越的团队会促进增长,卓越的战略会促进增长,大数据处理技术会促进增长,创新的薪酬体系会促进增长。

(4)财务其实很简单——差异分析就是要探求真实的情况

数据是用来比较的,数据一般会被用于分析差异。数据并不可怕,有了差异分析,数据甚至可以成为你的朋友。

当今,要拿出好的创意,最重要的是放下自己的自负,学着去热爱数据,或者至少要学着去依赖数据。

(5)大数据时代的危机管理

预防危机原则:

1、在卷入危机之前就积累商誉,以备不时之需。

2、利用“多渠道”向公众发出响亮的声音,即便没有紧急的事情要讲,也要这么做。

3、要善待离职员工,不要让自己的愚蠢之举引发危机。

4、一切终将过去。

第二部分 团队篇

(1)领导力2.0

领导者的八个规则:

1、必须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的团队;

2、确保员工认可和践行公司的愿景;

3、向员工传递信心和乐观;

4、必须以坦诚的精神和透明的态度去赢得员工的信任;

5、有勇气做出艰难的抉择;

6、确保自己的指令能够得到切实执行;

7、必须勇于承担冒险;

8、懂得拿出一些时间去庆祝员工或大或小的胜利。

探求真实的方法:

1、坦诚地告诉人们他们所处的境地,并详细地告诉他们如何才能改变现状;

2、直面公司的经营现状以及未来的挑战;

3、认真思考公司战略、预算和其他流程背后的一些假定条件是否符合现实。

在商业领域,求真务实的态度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武器,能够提高公司的公平性、灵活性和创新性,让公司成为一个令员工向往的工作场所,员工也愿意为公司竭诚奉献。

探求真实应该成为领导者坚定不移的目标,领导者应该为此拿出发自肺腑、无可抑制的热情,迫不及待地查清楚公司内外究竟发生着什么。

将探求真实与建立互信结合起来,那么由此产生的合力将会打破今天那些陈旧的领导规则。

(2)建立一个卓越的团队

商业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招聘和留住人才是商业竞争的核心问题。

协同力是成功的源泉,离开了协同力,公司的成功就无从谈起。

健康的自信是必备的素质,因这是一个人在挫败之后重新振作的源泉。

幸福感是留住员工的核心。

优秀人才,你需要创建一个卓越的环境去激励和留住他们。为此,你要努力消除公司的官僚主义风气,鼓励创新,给员工自由,为员工创造发展机会,让他们用主人翁的姿态去关心公司发展,去为公司做贡献。

发现人才,帮助员工完善职业发展规划,建立能够改变员工和公司命运的优秀团队。

第三部分 职业管理篇

(1)我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

马克吐温: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日子就是你出生的那一天和你懂得生存意义的那一天。

创业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创业是很英勇的事情,你在没有规则的地方制定规则,也可在有规则的地方改写规则。要成为一个企业家,你需要有个好创意(愿景),即解决一个社会问题,这个好创意要足够有潜力,有利可图,能带来增值,能让人兴奋,能改变固有的范式。

同时,你还要有无畏的精神,很稀缺的优秀品质,极大的勇气、疯狂的激情和超出理性范畴的决心,忍受反复出现的近乎死亡的体验。

(2)走出事业低谷

事业低谷的原因:

1、公司提供不了可以让你成长的职位——判断这种状态持续多久,一定要给自己的耐心加个期限,即忍耐多久,经济学上所谓不耐的成本;

2、人们错误地认为在工作中“技多不压身”;

3、态度问题——跟老板合不来。

拥有能够胜任未来工作的宽度和深度的方法:

1、不只是完成任务,要超额完成任务;

2、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挑战艰巨、高知名度任务,尤其是别人都不愿意接的任务。

3、脚踏实地,寻找支持者;

4、一定要跟上最新科技;

5、三人行必有我师;

6、爱人者,人恒爱之;

结束语:职业生涯有结束的时候,而生活不会结束,我要要追求的是终身成长,而不是一时的成功。

辅佐力心得体会3

分享主题:读书笔记—《商业的本质》(一)

《商业的本质》——“管理巨匠”杰克·韦尔奇继管理圣经《赢》之后潜心10年,封笔之作。致敬工业时代,回归商业本质。经济增长放缓,公司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成为赢者?韦尔奇支招中国企业实现增长的6大工具。

墨加大树·导读

读《商业的本质》几大关键词

关键词:使命

组建创业团队的使命三原则:一是目标远大,要有使命感,认同。二是要能鼓舞人心,让每一位员工都了解公司的使命感,同时要切合实际,合理可规划可执行。公司的领导要以公开、清晰、一致的方式来告诉员工怎么做才能完成公司的使命。同时使命可以确定行动的原则和价值观。

关键词:领导力

柳传志曾这样描述过领导力一把手是串起珍珠的线。牛逼的人个个都是大珍珠,光环围绕,如何将他们串起来就要将管理和服务联合起来。有时候要强硬,有时候要妥协。领导力最基本的原则是以身作则,不管开拓什么新业务,一把手要亲自打板示样。

关键词:团队要有三心:责任心进取心事业心。责任心就是能够负责把事情完成有意愿的完成好。要有进取心,同时要把企业当做自己的使命去做的事业心。奖惩制度要严格执行,不含糊,同时也是说明公司价值观最直接的方式。招聘人员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要聪明、勤奋有悟性。同时会在实践中不断复盘总结经验。

关键词:商业意识

风口不会追出的是守出来的。在面对风口时,要看到市场的长板,自己团队的长板,并凭借强大的组织和执行力迅速占领市场。在这过程中,执行力是抓住风口并形成自己的核心壁垒的决定性因素。

前言

商业归根结底是一项“团队运动”,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不是依靠“你”的一己之力,而是依靠“你们”的群策群力,你要尽最大努力去征求他人的建议和想法,获取他人的帮助。在过去的10年是剧烈变革的时代,是激动人心的时代。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挑战性,今天的经济增长速递并不像以前那么快。各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大大加强了,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发展变得越来越快。

在这个时代里,创新成果日新月异,令人眼花缭乱。酷炫的新产品和新科技层出不穷,一眨眼的功夫就有新产品、新科技出现在你眼前。企业和个人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如果停滞不前,那么你就危险了。更准确的说,如果停止学习,你就危险了。

商业篇

本书的第一部分就是“商业篇”,探讨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企业应该采取哪些组织和运作模式才能在市场上出奇制胜。还探讨企业如何才能制定出永不退色的战略,如何在竞争失利的出境处下东山再起,如何在低速增长的大环境下实现稳步增长,以及如何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灵感。

第一章、让痛苦烟消云散

几年前,我们两个去参加一个国际购物中心的一次会议,到达当地的当天我们同其他游客一样决定买张门票去看演出。演出实在太精彩了,然而欣赏了不到一个小时,我们两人中的一个就睡着了。后来,他被音乐声吵醒了,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比分如何了?”

短短的几个字就凸显出来他是一个真正热爱体育的人,也是热爱商业的人。

体育和商业一样,不是吗?二者竞争都很激烈,充满乐趣,但做起来都很艰辛,而且瞬息万变,是一个无休止的奋斗过程,需要战略和团队,需要细致分析,总能给人带来惊奇。无论是从事体育还是从事商业,选手们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赢!

为了“赢”,人们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忙忙碌碌,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努力让自己的公司更辉煌。人们一直在努力帮助自己的家人、员工、同事、客户以及所在的社区。

在工作中,人们的生命更有意义。当然,工作不是生命的全部。生命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具有特定的深度和广度,肯定不仅仅局限于工作。但为了充实生命的意义,工作肯定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如果一个公司或团队绞尽脑汁,劳心费力,甚至偶尔还会发生争执后却一事无成,那么这种情况简直太糟糕了。一事无成意味着没有进展,没有增长,没有胜出,甚至连个差强人意的结果都没有。这种情况太常见了。

例子:我们商学院拥有将近1000名MBA学员,大部分三四十岁了,在不错的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其中三分之一的人都提到在工作中经历过这种“僵局”。

这种窘境实在很糟糕,但是这种情况不仅能改变过来,而且还能加以防范。只需要协同力和领导力。协同力和领导力同样重要,事实上,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协同力:时刻辅佐工作的进行

这个理念在管理学界已经很久了,得到了无数管理大师、教授、专家和咨询顾问的推崇。

问题是,在现实中,各类企业不重视协同力的持续运用,也没有了为提升企业的协同力而制定一系列奖惩措施,以至于在提升协同力的道路上半途而废。

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就是被工作——即没玩没了的、令人讨厌的工作任务清单牵绊住了。

人们总是觉得应该把手头的工作摆在第一位,尤其是在今天这种严峻的经济环境下,更是如此。但事实上,如果你想摆脱工作中的痛苦,提升公司的协同力就是一条必由之路。在开始工作之前、工作进行期间以及完成工作后,都要得到协同力的保障。协同力必须时刻辅佐工作的进行。


协同力究竟要协同什么?---让使命、行动与结果协同起来。

使命:决定着一个公司要抵达的终点,也就是说,你要去哪里以及为什么去。

行动:指员工思考、探索、沟通和做事的方式。要完成使命,必须付出切实的行动。

结果:为了确保整个过程顺利推进。我们所说的结果,是指我们要根据员工是否认可使命、是否推动使命的完成及其工作效率来决定是否给予晋升和奖金。

一旦具备了协同力,工作中就不会再走弯路或做无用功,而是会一往无前,过程中的痛苦也将烟消云散。


使命与行动

协同力是一种具有变革意义的力量。

例子:荷兰VNU集团为例,在2006年之前的10年里,该集团业绩不算辉煌但还算体面。到2006年其营业状况已趋于恶化。一个由6家私募公司组成的财团斥资120亿美元将其强势收购,并聘请经验丰富的戴夫•卡尔霍恩出任该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戴夫的职业生涯璀璨夺目,但进入VNU集团后,他发现自己面临的品牌与产品非常杂乱,而之前从没遇见过这种情况。他会议道:“我到那儿时,公司的使命是‘我们是市场资讯的领导者’。这听起来很好,但事实上意味着你只要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做好就行了,无法让员工产生大局意识。

”戴夫与其团队立即着手改变这种情况。他们放弃了“VNU”这个名字,改用“尼尔森”,并明确表示新的集团使命是研究消费者喜欢看什么以及喜欢买什么。尼尔森集团要洞察全休消费者的审美视角与购物习惯,做到世界最佳水平。

这听起来令人激动不已,不是吗?

最好的使命陈述就是要这样,既目标远大,能鼓舞人心,又切合实际。

目标远大:就像“哇,太好了,这个目标听起来太棒了,我要努力实现它。”

鼓舞人心:就像“太好了,我知道如果我们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做到。”

切合实际:就像“这个目标听起来非常合理,我要和我的团队努力实现它。”

一个好的使命会让每一名员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能让所有人为了实现共同的使命而协同奋斗。它描绘了美好的增长目标并在此过程中为人们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如果说“使命”是一个公司要抵达的“终点”,那么“行动”就是“交通工具”,也是抵达终点的方式。我们都知道“行动”环节成为短板的情景,比如,一个公司可能会滔滔不绝地讲以客户为中心。但实际上,它的一线员工却讨厌客户。也许不是特别讨厌,只是当客户妨碍他们想做的事情的时候。比如耽误了他们下午5点钱回到家,他们会用鄙夷的态度对待客户。

这些都不是好现象。让使命与行动实现无缝对接才是可取的。如果一个公司能够真正地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使命,那么员工的一举一动都会表现出同理心。

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是人们在工作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能实现公司的使命。我们用的是“行动”一词,唯一原因是公司的领导者需要以非常公开、非常清晰、非常一致的方式告诉员工怎么做才能完成公司使命。

戴夫在宣布了尼尔森集团的新使命后,还宣布了三个有助于完成这一使命的行动:

1、拥有开放的思维。

2、拥有整合数据的激情。

3、以简明易懂的方式向客户传递信息。

数字世界变得势不可挡,海量的数据足以淹没你。如果我们能够以一种简明易懂、确凿无疑的方式为客户提出建议,我们将成为赢家。

类似地,另一个公司的执行官和其团队也确立了一系列落实新使命的关键行动:

1、“圣战”般的热情。

2、对业绩增长拥有强烈渴望。

让“结果”证明一切

有了“使命”和“行动”之后,剩下的就是看“结果”了。有些结果是负面的,比如“降级”或“撤职”。但更加常见的结果是积极的,比如“晋升”和“发奖金”。不过无论最后是哪种结果,我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即为了确保“使命”得到落实。你可以不厌其烦地向他人讲述你对于使命和行动的要求,但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落实机制,你的要求边无法落到实处,就像树林中的一棵树倒了,却无人听到。

戴夫曾经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辞退了一个颇受欢迎的经理人。这位下属资历深,但思想保守,认为集团不应该,也不能将整合数据作为业务重点。戴夫当然不喜欢这么做,但是他这么做是正确的。这位经理人的出局对其他员工起到了一种教育和警示作用。在会上,戴夫公开地解释了自己所做的那个决定,他直截了当地说:“我必须明确哪些做法是可以接受的,哪些会受到嘉奖。”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次人事变动比100次讲话更能有力地表明某些行动是否重要以及哪些行动是重要的。在提升协同力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把人事变动作为一种积极的激励手段。

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采取人事变动或发奖金的形式,只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就足够了。建立这样一套制度不是很复杂,也不必投入高昂的成本,只需尽可能地触动员工的内心就可以了。

如果一个公司领导者任由公司使命摆在那里,等待别人去理解、去实现,那么公司就会错失很多大好机遇。领导者应该阐明使命,明确指出员工应该采取哪些行动,然后评估和奖励哪些表现出色的员工。


提升领导力,从今天做起

领导力对激发协同力、消除工作中的痛苦具有关键作用。如果一个停滞不前的公司想要焕发出新的领导力,那么管理者必须重建公司的使命、价值观以及结果评价体系。

1、领导者要体谅下属。

尤其是当涉及真实利益时,人们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要优先考虑下属,但如果你想让你的团队成为最终的赢家,你就应该这么做,这应该成为你永恒的选择。

2、领导者要将自己视为“首席解释官”。

在很大程度上,领导者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让团队找到正确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充满激情地向下属解释这个目标,告诉他们我们正处于什么境地,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奔向什么目标,你在此过程中的位置是什么,你应该做些什么。

3、领导者要为下属的前进道路扫除障碍。

优秀领导者的职责就是扫除负面因素。要积极清除起到负面作用的人,其中包括阻碍行动者、抗拒变革者及墨守成规者。

4、领导者要愉快地展示“慷慨基因”。

最卓越、最有效、最令人惊叹的领导者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他们喜欢给下属涨薪。他们很高兴看到员工的成长和晋升。他们会尽己所能地用各种方式庆祝下属的进步。领导者这么做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激动兴奋。

5、领导者要确保让下属快乐工作。

很多人把工作与生活分开。其实,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可能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但它在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你就应该让你的工作场所充满乐趣。快乐工作是非常有益的,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个人而言。快乐工作都是有利于促进健康、有利于振作精神的。

99.9%的经理都认同这一点,但这个数字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实际上他们并不一定会这么做。但这就是经理的职责。要知道,下属为了工作而奉献出了白天的时间,有时候还会奉献出夜晚的时间,付出了自己的脑力、体力和情感。

没错,公司给他们发了工资,充实了他们的钱包,但作为一个领导者,还需要充实他们的灵魂。你要体谅下属,让下属的工作充满意义,为下属的前进道路扫除障碍,并展示自己的慷慨基因。没错,我们深知工作中有时会存在困难和压力,这些都是难免的,但领导者不能让这些成为常态。即使在困难时期,也要让下属喜欢工作,这是领导者应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