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道德与法律心得体会,通用3篇

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学习时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道德与法律心得体会1

道德是法治精神的重要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要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要持续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把道德要求切实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在立法修法中融入道德准则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会有可靠的制度支撑。我国自古就有融通道德准则与法律规范的经验传统,“以礼入法”是我国古代社会治理的典型特征之一。新时代的道德准则和法律形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变化,但道德对法律的引导、融贯、滋养作用的内在机理始终不变。现代法治的追求是实现“良法善治”,而制定良善之法是实现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立法机关制定出“良善之法”,执法机关才有“良法”可依,司法机关才有“良法”可判。将道德准则融入立法修法,是确立法治建设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举措。

首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已经在2018年的修改中把“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使其作为凝聚全社会道德共识和法律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融入宪法规范,使其更加鲜明地在宪法中体现出来,这对指导其他法律法规的制定起到重要统领作用。

其次,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应当在宪法的指导下,将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譬如,我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1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作为立法宗旨条款;再如,网络安全法第6条规定“推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引入道德要求以净化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网络风尚。将道德融入刑事法律,有助于更好地在法律条文中落实刑事法律的目的和价值,同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人民安全的刑事犯罪展开斗争;将道德融入民商事法律,将传统美德融入平等主体间的法律规范,有助于发挥道德对民事纠纷、经济活动的浸润、滋养作用;将道德要求融入行政法律法规,不仅可以强化公权力机关的使命感和自律性,也有助于提升行政相对人义利兼顾的责任感和公德心。

最后,将道德准则融入党政组织原则、行业运行规则、群众自治规则。此类行为规范不直接依赖于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而是依靠社会成员的内心确信和普遍践行,直接体现社会团体的价值取向。在党政组织原则、行业运行规则、群众自治规则中嵌入道德要求,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组织纪律或伦理义务,能够进一步使道德要求融入规则之治中,适当反映和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

在执法司法中彰显道德“情理”

执法司法是将“纸面上的法律”转化为现实的必经过程。执法司法活动要追求良善的道德目标,主要体现为坚持和实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使道德践行过程与社会主义法治实施体系衔接协调、相互促进。

执法体系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角色,需要以科学方法强化社会治理的道德要求。一方面,将道德准则融入执法过程之中。行政执法应强调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有机协调执法中各价值间的冲突,平衡执法过程中多元化价值。另一方面,将道德准则融入执法说理之中。行政执法需要结合道德准则中所包含的“情理”,以法律规范为准绳,把握引导社会心态,把法律规范与道德准则作为执法说理的内容要素,并据此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将尚未原则化的道德价值融入个案执法之中。在严格执法的前提下,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注重执法对象的切身感受,尊重人民群众朴素的正义观。

司法体系承担着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重要角色,需要以科学方法深化道德准则在释法说理中的作用。有温度的司法,是人民对法治实践的更高期待。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融入司法体系:一是将核心价值观作为裁判依据,发挥核心价值观的释法功能,在法律解释过程中充分体现“文明”“诚信”“平等”“友爱”“敬业”等道德准则。二是将核心价值观作为裁判理由,将核心价值观与个案事实紧密结合,提高裁判结论的正当性和可接受性。三是将道德准则作为法律价值冲突时的平衡方法之一,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等现行实定法内容难以解决价值冲突问题时,适当考虑道德因素,对价值判断的过程发挥指导作用。

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

没有道德滋养,法治文化就缺乏源头活水。人们能否守法,不仅与法治建设的状态相关,而且与道德建设的状态密切相关,道德能够为守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人人都能自觉进行道德约束,违法的事情就会大大减少,遵守法律也就会有更深厚的基础。”

因此,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近年来,党和国家一些重要文件对通过道德促进法治文化建设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对通过加强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把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结合起来,《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其中强调,坚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些重要文件精神为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国近年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人们的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法治素养、法治信仰得到普遍提升。

一方面,切实把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统一的关系。以“立德树人”“法德合治”为指导的道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公民法律素养与道德素质。正确认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在公民规则意识养成和行为模式指引的作用,明确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另一方面,对公民的法治教育应当具有普遍性、持续性,在普法教育、法治宣传的过程中,注重与道德准则相互结合,配合传统道德观念、社会惯例、村规民约中的行为标准,引导人们更深入地理解法治文化、法治内涵,使法律真正赢得人们内心的拥护。

道德与法律心得体会2

近日,牵手门与电梯门事件轰动全网,更为离谱的是还有一个所谓的小三培训班正式开课,并且场场爆满,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我们的社会怎么了?这些人的道德何在?难道仅仅因为没有法律的约束,就可以没有任何道德底线肆意妄为吗?

如果是没文化没素养的平头百姓,犯这种低级错误还情有可原,可偏偏湿鞋的是那些要么是高干,要么是高知,他们不应该更懂得礼仪,道德,更应该为人师表,树人楷模吗?国家给了他们优厚的工作环境和优越的教育条件,难道就是让他们这样回报社会的吗?这个社会对他们这些渣渣太仁慈了。国家就应该在法律层面上制定相关的条例,只要碰触就有相应的制裁,从而使那些丧德的人有所忌,而不仅仅是

遭受一点道德的谴责而已。 所以我们的法律在这一点上应该与道德相互依存,共同作用。

道德与法律心得体会3

#地铁偷拍事件解读#该事件从发生至今天,我一直都在关注,因为这起事件不仅仅是关于某两个人的私事,它更是直接揭示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目前方方面面的舆论导向。

从道德层面讲,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就是人以德立人,国以德立国,对内外都如此。回到事件本身,张同学的所作所为就有违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一般的情形下人与人发生一点不愉快,或者是误会,这本身也是再正常不过,就好像走在大街上不小心碰到别人,说声对不起,对方说没什么。这样的场景不说天天有,但也是普遍的存在,是人世界道德自律的正常表现,也是人社会能相互依存相互帮助最基本的自然要素之所在。

从法律的角度讲,法律是解决道德层面所不能接受和解决的方式存在。就比如上段说的那样,本来一个可以相互谅解的简单事,可你不用你内心的善良和宽容去对待,即便是自己已经得到证实的不在理,也要以某种无理的傲慢,又或者是自似高人一等俯视他人的角度,又或者说是以他人老实善良,不与世无争的为人,来显示和满足你那肮脏的虚荣心,这就有违法律的宗旨,就要受到法律的相应制裁。

张薇的错误就在于她不仅仅没有获得道德层面的容忍,更是自己一步步要做死的违反法律界限,往不可接受不可原谅的道路一路狂奔。这充分体现了她内心一惯的两面人心态,体现了她对道德与法律的无知和不屑一顾。当然她的这种心态培养与固执,和她从小的家教环境分不开,但更是我们这个社会要警醒的。国人们如今对政府的公信力,对主要媒体的不信任,对某些所谓专家教授名人公知为什么深恶痛疾,它是有深层次的原因,不是某一天某一件事造成的,是一个渐渐积累的过程。

她给党组织写的那封信我也看了,给我的感觉,通篇不但没有真正认识到错误,错在哪里,还有很强的要挟感。还有一些据说是她曾经的校友,室友都实名举报她的为人,她的学历,她的保研等等,也包括事件发生的这几天她与好友的微信聊天记录。如果属实,那么不管你是什么大咖,什么大报,所说之言只会得到更多更猛烈的回击。

我们来做个假设,倘若张没有经历这件事,而是低调顺利的完成所有学业,进入政府公共部门,然后过些时日,以自己的貌美和足够的精明算计,获得某个重要的岗位与权力,大家想想她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结局呢?

难道她会有焦裕禄式的为官之道?难道她会有雷锋般的助人为乐?难道她会有天下普通人的善良与朴实之心吗?谁敢保证?看看如今被抓的所有男性美女贪官污吏的丑恶事迹就会一目了然。你真要说他们有悔改之心,你就是逗死我我也不会信。这些贪官污吏我不说他们的为官的初衷不是完全坏,但在这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在某些腐朽思想的侵蚀下已经是质变,同时也严重腐蚀了社会风气,完全可以说是国家人民大众的敌人。

单从目前的局势的发展看,我还是奉劝张薇同学真诚又真诚的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要去揣测道德与法律的正义性,不要去低估国人的智商与分辨力,不要把自己逼向绝路。

还要提醒她的父母,要有一个正确的育人观和三观,错了就是错了,不要人为的再设置什么借口理由,更不要听信什么家,什么报的那些看似同情和帮助的话语。要敢于革自己思想上的命,这才是救赎自己最好的方法。做人踏踏实实,学会辨别对与错,坚持真理,摒弃错误,这于己与国都是极其有益的。

坚信道德与法律的正义性永远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