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工作心得 >

法考中理论法重要吗,法考中理论法

今天我们来讲最后一门课,理论法学。本课程包含许多子内容,包括:法学原理、法治理论、法治思想、立法法、宪法学、法治思想史、法律职业课程。内容复杂,尤其是开头的法律原则非常抽象晦涩,非常难以理解。但是每个子内容都有自己的特点,考试的技巧也不一样。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帮助得分。

理论法学课程对客观题和主观题有不同的备考策略。在此,我就2021年备考的感受交流一下。

在备考理论方法客观题时,要特别注意死记硬背的内容。理论法学中,宪法法律的主要部分要提前背熟。因为我是最后一个复习理论法学内容的,所以直到7月份左右才开始背宪法法律的知识。还好考试延期了,不然背景时间不够,背不好。对于宪法法律之类的知识,快速听视频是有用的,可以加深理解,老师会介绍背诵的技巧,让大家在背诵的时候形成体系。比如1982年几次修宪的历史,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18年土地做法的变化,民营经济的地位,从国有到国有的变化,都需要比较和记忆。地方区划的职能也有区别,比如设置中国国务院和省。以及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权限和区别。一切都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规律,背诵的效率就高了。

就背诵而言,大家都会发现很容易忘记,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重复记忆。以宪法法律为例。一共100页左右,一个多月每天花20分钟背十几页,然后每天重复前一天或者前几天背过的内容,以此类推。我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半月左右,然后把宪法学的内容背下来了。期间做了历年的宪法学真题,对如何考察宪法学知识比较熟悉。后来再背书的时候,针对性更强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也提高了,在考场上也能应付自如。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在这里单独谈宪法学?因为它的分数真的很高。有些年份客观题的分数甚至超过行政法,所以很有必要。而且宪法学的审查方法在法治理论、法制史、法律职业道德等方面都可以借鉴。不同的是花费的精力可以少一些,因为其他内容的分数没那么高,没必要花那么多精力。但这种烧脑的死记硬背,对于宪法法律来说是绝对必要的。

关于法治的客观题有十几分,不难,但是你需要确定命题的规律,不用文字就能看懂。秘诀就是仔细阅读近几年的真题,规律就会发现。特别要告诫自己,一定要充满正能量,要有正确的思想。然后把这个子话题收入囊中就够了。

法律原则的内容是抽象的,尤其需要一些哲学思考。刚开始肯定会有与实证相关的选择题,建议根据历年考题总结规律。另外要理解和掌握“内证成逻辑,外证成前提,内外证成成都,前提是逻辑”等公式。这有利于法律原则体系框架的构建。

先说法治这个主观话题。主观题中,法治思想题是必考的论述题,分值在37分左右,算是高分。这道作文题其实是主观题中的加分项。只要认真准备,25分以上不难。这个分数比其他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划算多了,一定要认真准备。说实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否通过主观测试,法治思想的论述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这个作文题,先背一些知识点。一般机构都会有总结内容,比如考前三页,七页,十一页,需要背。像2021,主要围绕依法治国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和“十一个坚持”展开。一遍一遍背下来,就是为了用。要学会联系题目中的材料,可以适当引用。平时多练几道题,先想一想,把记忆的内容和材料联系起来,用好,注意前后的联系,用好一些转折句,使文字不生硬,保证思路正确,充满正能量,在题干中引用材料中的一两句话,一定能得25分以上。要求写800字左右,不要写太多,要提问,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最多不超过40分钟,足够了。

以上是理论方法的学习体会。这门课一开始很抽象,但是从应试的角度来说是有优势的。可以提前准备好需要记忆的内容,在备考的时候重复记忆,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