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工作心得 >

近体诗句法,近体诗写作第七讲 用典是什么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订阅号:原创好诗词

同学们,大家好,那么今天,我们开始讲第七课,用典。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人们的生活、工作、情感等丰富而多彩,为史书杂记所记录下来,形成了众多我们唾手可得的典故,是我们诗人们最为宝贵的写作素材。我们写诗,一定要善于利用典故,用得好了,对诗意的阐发,诗境的营造有非常好的增益之功效。

古代的诗人,写得好的,大多都能够熟练恰当地运用典故,使自己的诗歌作品能够超越一般的记叙描写的范畴,而增加了许多情趣和机巧在里面。

典故的作用,我总结有三个方面。大家姑且一听。首先,最明显的,就是经济笔墨,增益诗意。一首诗,短短几十个字,要表达各种意思,其中又有转折回返,又有铺垫升华,十分考究文字的凝练水平,同时也让每个字都显得十分宝贵。我们很多人写诗,初学者往往是诗意诗思不够,于是勉强要拼凑,搜肠刮肚地想出一些内容往里面填充。而已窥门径者,问题就在诗思太多太盛,一篇诗中想要放下非常非常多的内容,这些内容繁杂,没有择捡,其实是需要我们的诗人们去根据诗歌的表现形式和主题思想去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去除一些想要表达的思想的。那么当我们确定想要表达的思想的时候,在一篇之中,尽可能恰当的安排自己的意思在里面,又不显得拥挤,也不显得空洞,用典就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用典,能够以最经济的笔墨,实现表达内容的最大化以及思想情感的复合性,就像白酒,我们常说有什么酱香型、清香型、凤香型等,还有什么复合味香型。读者在明白和理解你所用典故的前提下去读诗,在脑海中会将所用典故的事情已经这个事情的背景,激发起来的情绪和思想,转移到你的诗之中,这种借而化之的作用,使你的诗中的情感和典故所展现的情感叠加,形成一种复合型的阅读感受。典故是历史事件的高度浓缩,可能两三个字,后面就是持续几十年几百年的历史事件,其中的风云诡谲,其中的人情世故,都在这短短的两三个字里面了。比如,大家看“半镜”两个字,后面是一个凄婉的故事。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记载这样一则故事: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谓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绝矣。傥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乃破一镜,人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访于都市。有苍头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仍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陈氏得诗,涕泣不食。素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厚遗之。闻者无不感叹。仍与德言、陈氏偕饮,令陈氏为诗,曰:“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遂与德言归江南,竟以终老。后人就用半镜等来指代夫妻分离,失散,这样一个故事,“半镜”两个字在诗中概括,这一首诗就含有了这个故事所有可能蕴含的情感和思绪。唐代韩偓《代小玉家为蕃骑所虏后寄故事贤裴公相国》就说:“折钗伴妾埋青家,半镜随郎葬杜邮。”用这个典故,读来让人凭添几分无奈和感慨。

此外,用典,可以让你的诗歌,不在局限在字词表面上的意义,而在于字词和典故相互烘托,相互提携的合力所营造的诗意和诗境之中。

孟浩然的《秦中感秋寄远上人》: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其中三径不是说真的有三条路,而是用了晋代赵岐《三辅决录·逃名》里的典故:“”蒋詡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人就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两句话共同造就了一个隐士的生活。

我在《新婚喜作》中有一联:三年训诫袖中简,廿载骄生掌上珠。用的就是两个典故。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我就用“袖中简”这个典故,表明妻子牢记长辈的训诫,明礼而恭敬;还有一个典故,掌上明珠,大家肯定都知道,我也就不展开讲了。两个典故,对仗工整,非常恰当。

典故的第二个作用,是作为论据,来有力的佐证自己在诗中的观点和行为,使之成为一种遥相呼应,古今同类的印证之词。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取得的是良玉烧三日的典故,《吕氏春秋·士容论·士容》云:“故君子之容,纯乎其若钟山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高诱注解说:“钟山之玉,燔以炉炭,三日三夜,色泽不变。”白居易用这个典故,来佐证自己下面一句“辨材须待七年期”的观点,同时,又用周公、王莽两人的典故,来佐证自己“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的观点。可以说一诗而用三典,反复论证自己的观点,用的非常的妙。

典故的第三个作用,是提升诗的表达程度和表现范围。与增益诗境不同,我们有很多时候,无法用自己的枯燥的文字描绘出复杂多变的情感,或者无法准确的描述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个时候,使用典故,能够使我们的意思表达的准确,还能够使我们的文字到达原本表达不了的内容。很多典故,现在已经固化为专有的名词,而我们若用其他词句,都无法准确的描绘出意思。如“五斗米”、“颜巷贫”、“阮途穷”等耳熟能详的典故,你在诗中要表达这些典故的意思,貌似只有这几个字能够表达了,否则你必须得长篇大论一番,这不但是最经济的字词,还是唯一的字词,他让我们的表达的范围和深度更加广阔了。

同学们,写诗用典故,要满足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不满足,用典故非但没有增益之功效,反而还会造成诗歌的意境被破坏,诗意被割裂,甚至还会出现相互矛盾或者不协调的感觉。

一是相关性。典故必须与你的诗意诗境相符合,典故所表达的意思,要和你诗中所描绘的情况相关联,不能毫无关系。写饮酒你可用“刘伶醉”的典故,但你用“巫山云”的典故,两者毫无相关,若强写在一首诗里,定会让读者觉得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这是写诗的忌讳。

二是适当性。你用的典故,虽然是有关联的,但要用的合适,你在诗中要表达正面的观点,但你用了一个负面的典故,虽然有关联,但是刚好相反,那就不合适了。你要表达隐逸的趣味,用“南山菊”的典故是合适的,但你用“和羹调鼎”的典故,是要做宰相管理天下的意思,是完全矛盾的。再用一例,我以前女儿出生时,写过一首“弄瓦”之诗,诗中有句:“愿尔娥眉堪咏絮,一生修到蔼卿妻”,诗中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咏絮典,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还有一个是蔼卿妻的典故。蒋坦,号蔼卿,作《秋灯琐忆》,记载夫妻间琴瑟和鸣的恩爱之事,其妻关瑛,字秋芙,学书于魏滋伯,学画于杨渚白,学琴于李玉峰,镜槛书床,文采斐然。秋芙被林语堂形容是中国古代最可爱的两个女性之一,另一个是《浮生六记》的沈复之妻芸娘。我原本是希望她有才学,未来生活美满幸福。然而这个典故用的不好,我考虑不周,秋芙患肺病十年,常感叹:“人生百年,梦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仅存者,十一二耳;况我辈蒲柳之质,犹未必百年者乎?”于咸丰年间秋芙病卒。所以大家看到问题了吧。这个典故,是不能用来祝愿别人的,虽有才学,却命途多舛,实在不应该。

三是准确性。用典当明了典故的由来和内容,不可自己创造臆想,将不属于这个典故的事情嫁接在其上,最后自己以为是这个意思,而读者明白这个典故,却以为是别的意思,造成读者和作者之间的理解落差和误解。用典错误,古人也有很多,大凡人非圣贤,岂能事事皆知,处处皆晓,总有一些典故会记错或者理解错误。韦居安的《梅磵诗话》:林和靖诗好为的对,虽人名亦取其字虚实色类相偶,如“伶伦近日无侯白,奴仆当时有卫青”之类,人多称其工。然侯白本非伶伦,以秀才入官,隋文帝尝令于秘书省修国史,但好为滑稽,《启颜录》亦称其机单辨敏捷。杨素与牛宏退朝,白谓素曰:"日之夕矣。"素大笑曰:"以我为'牛羊下来'耶。"其诙谐皆此类。《隋唐书》亦有侯白《笑林》十卷,世为优者多益之,故和靖以为伶伦,误也。你们看,用实词虚词,一般人指不出实质性的错误,最多也就是逻辑错误,但用典,因为有史实可以对照,所以错误是明显的,如果我们自己都搞错了典故,就很容易为有识之士所耻笑了。

同学们在写诗的时候,要灵活应用这些典故,但前提是自己的知识储备,阅读深广程度要到达一定的水准。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典故储备呢,这没有方便法门,唯有多看多写而已。典故的来源有很多,最大的来源是经史子集这些前人的著作之中的各类名人轶事、奇言妙语,寓言传说等。这些内容,都可以有对应的意思表达,总会在诗歌中找到合适的地方恰当地和诗意结合,发挥作用。可以说,只要是古代典籍中的事和人,都可以作为典故,被我们所运用。唐白居易《立部伎》:“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用的是《战国策》里的寓言故事的典故,宋苏拭《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之三:“狙公欺病来分案,水伯知谗为出鲈”用的是《庄子·齐物论》朝三暮四的典故。唐陆龟蒙《逆友湖上》:“欲寄一函聊问讯,洪乔宁作置书邮”,用的是《世说新语》中殷洪乔的典故。这些奇闻异事,风流人物,都被有能力的诗人,用生花妙笔,任意驱遣,合理凝练,形成一个个诗中的典故运用。

典故的另一个来源就比较特殊,是诗人生活中提炼的自有故事,也就是诗人自己的生活。他有别于来源于经史子集等历史中的故事,而是发源于当下的事件,为特定作者或者部分读者所共同经历的事件。这样的事情,写在诗中,能够发表出和典故一样的作用,简单凝练,而且大家都能够直接的领会其中的含义和韵味。这种典故,一般用在回忆类、相和类的诗中。刘禹锡关于玄都观的两首诗,第一首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首诗写完之后,他又被贬连州。十四年后,他又回到京城,写了《再游玄都观》,此诗前有序: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诗是这样的: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大家可以看到,这首诗里面的事是引用自己十四年前的诗中的事,而非从故纸堆中寻来。这“刘郎”的典故,“种桃道士”的典故,就是由诗人自己经历中得来的。

同学们,大家还要注意一类特殊的典故,那就是成语。成语是一种特殊的典故,他有特定的含义,特定的结构,是现成可用的典故,也是我们随口就能说的出来的典故,而且其语言结构和语法结构,都已经非常诗化了,很多成语几乎都可以直接引用在诗中,甚至很多诗都创造了成语。所以平常翻翻成语词典,对于写诗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用典故要注意简繁得当,若为表明自己博学,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滥用典故,一句三典,给人以“饾饤獭祭”之感,就像一只水獭一样,把捕的鱼排列在岸边,仿佛在献祭一样,堆砌典故,以文章典故为荣,是学人之诗,非诗人之诗,不见性情,为人所厌,非诗之正道。

用典故还需要注意深奥与浅俗得当。我在上一课讲过,写诗不要过分迁就读者,不要像白居易一样,要写的妇孺皆知,人人都能读懂。但是如果我们写的深奥了,用的典故深奥曲折,别说是妇孺读不懂,连读书人也读不懂,那就有问题了。林正三说“盖做诗原以运用文字技巧之白描为上乘,用典乃不得已手段,故必须选用人人皆知之典故,若引用过于深奥之典以矜才博,使读者无法了解,则诗意焉表达,又如何能引起读者之共鸣。”其实这不是深奥与否的问题,是用的方法的问题。在深奥的典故,只要确保相关性、准确性,适宜性,用的就是恰当的,但是你用的方法不对,让典故在诗中成为了一个谜语,成为了一种隔阂,那就是你的问题了。为什么古往今来的大诗人,用的典故好,一在于他们选材,都是一些人们所熟知的典故,通俗易懂,易于引发读者的共鸣;二就是他们用典的手法高明,即便是深奥的典故,就算你不知道这个典故,你不理解各种的意义,但是你光读这个诗句,你都不觉得深奥,而是自然流畅,你光从字面意思理解你都能体会到诗意。这才是用典的最高境界。比如杜甫诗《阁夜》有句: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你就算不知道这两个典故,也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诗意的感受和体会,不影响大诗人对诗境的营造。这两个典故是一是用《汉书·祢衡传》“挝渔阳槮,声悲壮”;一个是引用汉武故事:“星辰动摇,东方朔谓民劳之应”。《西清诗话》引杜少陵云:“作诗用事,要如禅家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此说诗家之秘藏也。”这正是用典的最高境界。浅白的典故你用出新意,深奥的典故你用得不露痕迹,这正是我们大家所需要追求的功夫。关于深奥和浅白的区别,林正三说“僻事宜实用,以使读者易于了解;熟事宜虚用,方不至变成老生常谈。”

所以用典有明典,暗典的区别,其实也是读者是否能一眼就知道是典故的区别。如今明典一般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典故,一些成语故事。而暗典是在字面上你看不到用典的痕迹。陆游《渔扉》说:“一盂粟饭吾何恨,自古高人有采薇。”就是用的伯夷叔齐采薇的明典。上面提到的“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就是暗典。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讲一讲如何写好典故。很多古人写的写诗教材中,都没有具体怎么写典故的,都讲究的是禅悟之法,点到为止,需要大家自己去琢磨参透。我今天讲的详细一点。

首先是要有极强的概括能力,对一件事情,一个故事,能够抓住核心内容,用一个词或者两三个字代表整个事件,或者用其中的关键性物品代表整个事件。这需要我们从纷繁复杂的文字中,找到关键信息,然后简化这些信息到无法再简化的程度,用一两个字象征出整个故事。比如,《西京杂记》卷三:“高祖初人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硋;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于是,有诗人把这种秦镜的功能抽象化,把秉公选才称为“开秦镜”。唐蒯希逸《和主司王起》诗句:“一振声华入紫薇,三开秦镜照春闱。”而刘长卿则把秦镜的这种能力比为分析鉴别善恶的能力。《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诗说:“何辞向物开秦镜,却使他人得楚弓。”不管是哪种意思,都是非常贴合秦镜的功能的。诗人们说“开秦镜”也好,说“秦镜”也好,都是准确的拿捏住了这个故事的核心事物,一语中的。秦镜是名词,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取出好几个字词的典故来,比如“访戴”,赵蕃的《简徐季益》诗有句:出门有愧登山屦,寻友空回访戴船。比如“剡溪船”,赵孟頫《次韵王时观》:“欲说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剡溪船?”由此引申出来的诸如忆戴、思戴、寻戴、觅戴、访剡溪、乘兴船、山阴雪等等典故所对应的词汇。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典故,不是只有一个词汇对应的,他可以有无数个词汇与之对应,没有规定说哪个诗人用了这个典故,这个典故以后就只能用这个诗人用过的词来表达了。只要大家归纳总结的准确到位,还是可以很好的用在诗中的。

但是简化也需要符合实际和逻辑,否则读者可能会理解不了。比如,“谢公屐”你不能缩写成“谢屐”,“长者车”不能缩写成“长车”,“牛衣泪”自然也不能缩写成“牛泪”。很多同学写诗,为了照顾韵律,照顾篇幅,又不懂得语法,就容易犯这种随意缩写简写的毛病,到最后,自己用的典故,谁都理解不了。还得自己一遍遍口头去解释一番,解释完了,人家还不认同你这样的简写,贻笑大方。叶梦得《石林诗话》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杨大年、刘子仪皆喜唐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亲切。黄鲁直诗体虽不类,然亦不以杨、刘为过。如彦谦《题汉高庙》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虽是着题,而语皆歇后,一抔事无两出,或可略‘土’字;如‘三尺律’‘三尺喙’皆可,何独剑乎?耳闻明主,眼见愚民,尤不成语。余数见交游道鲁直意,殊不可解。苏子瞻诗有‘买牛但只捐三尺,射鼠何劳挽六钧’。亦与此同病,六钧可去‘弓’字,三尺不可去‘剑’字,此理甚易知也。”古人较真如此,如果你遇到这样一个读者,你怎么应对。如果你是随随便便写的,自己胡乱缩写的,自然当众出糗了。而这个故事里,赵翼《陔余丛考》给出了解释,三尺是有典故的,《汉书·高帝纪》:上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岂非天命乎?’这里的三尺,就指的是剑,可见三尺可以指代剑的,并非杜撰,也并非随意缩写,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写典故,第二个方法是直接引用典故中人物的话语。虽然这样的情况不多,但是如果引用的好,与诗境相契合,就毫无脱节违和感。但这样的引用,往往是长句子,所以对遣词造句要求比较高,希望同学们在写的时候注意调和。我的诗《夏日读<与子俨等疏>》:长夏轻荫著此身,凉风犹比去年亲。也学五柳北窗卧,毕竟羲皇以上人。最后一句“羲皇以上人”就用的是《与子俨等疏》中的句子: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写典故,如果大家实在没有很多的典故储备,苦于找不到切合诗意的故事,不妨在成语里面改写。我们的成语是非常宝贵的写诗材料,他高度凝练,又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基本上可以说是现成的诗句,只要稍加改写即可运用,甚至很多不加修改直接可用的。比如“才高八斗”可以用做“八斗才”,“鸟尽弓藏”用做“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子陵台”,沐猴而冠缩写成“沐猴冠”,苏轼《锦溪》:“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贤”。

写典故,最好的功夫是逆其义而用,所谓的翻典是也。就是诗中表达的意思,是否定典故原本意义的,或者是对典故意义的一次升华和转折。《艺苑雌黄》云:“文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李义山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虽说贾谊,然反其意而用之矣;林和靖诗:‘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虽说相如,亦反其意而用之矣。直用其事者,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

好了,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第七课,用典,下一期我们来讲讲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