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工作心得 >

走近那时的你 激励现在的我是什么歌,走近那时的你 激励现在的我作文

[长镜头]

光明日报记者王胜喜光明日报通讯员黄鑫

2021年10月29日,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李大钊雕像前,人流络绎不绝。大家自发来到这里献花,深情地瞻仰李先生的遗容,表达深深的敬意。这一天是李大钊的生日。

雕像旁边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6号楼。1925年,李大钊先生在开封向各派代表学生作了《英帝国主义侵华史》的演讲,阐述了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思想。他的讲话内容在河南省党史和河南大学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河南大学师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珍贵教材。因此,6号楼成为党史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基地。每逢重要节日,雕像总是被鲜花包围。

晚上,5名学生参观完6号楼后来到雕像前,上了一堂特别的党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刘家耀老师给他们详细讲述了李大钊和河南大学的故事。同学们听后都忍不住哭了,对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表示更有信心。

2021年10月31日,反映李大钊慷慨赴死历史的舞台剧《我的青春》和反映鄂豫皖苏区创始人吴焕先事迹的话剧《破碎的家庭革命》获得成功,被收入一档新节目《那时的你》。

在河南广播电视台和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制作的这期节目的帮助下,河南大学将党史学习教育生动地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节目播出前就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关注。每集招募10名学生,分成两组,在规定时间内润色剧本,进行排练,上台表演。学生演员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欧亚国际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院戏剧老师王居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老师顾小龙担任代理导演。

2019年,由顾小龙执导、河南大学师生演出的反映“全国优秀教师”方莉先进事迹的大型多媒体视听话剧诗《Star 空》在教育部得到好评并演出。这次特意和节目导演组约定排练反映李大钊先生革命历史的舞台剧《青春的我》。

学生们到党史档案馆和革命纪念地寻找史料,向党史专家请教历史细节和人物。站在6号楼三楼的礼堂里,他们感受到了李大钊先生在河南大学演讲时的巨大热情。饰演李大钊的学生李默涵找来一根手腕粗的麻绳,用力勒住脖子。那种强烈的窒息感,让他瞬间体会到了祖祖辈辈甘于死亡的可贵精神。饰演吴焕先妻子的龚,几天不吃饭,不断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在排练场上差点晕倒,只为更真实地感受到先辈们为了支持革命宁愿忍饥挨饿的不屈意志...同学们不断走进革命者的精神世界,学习信仰的力量。

2021年11月15日,这档大学生红色舞台剧纪实节目正式在网络和河南卫视开播。节目从当代青年的视角切入,挖掘青年党员的故事,通过他们对红色剧的解读,向大学生精准宣讲党的历史。这种学习教育让党的历史上的人物“活”了起来,走进了年轻人的心里。11月29日,随着河南大学师生参与的《那时的你》第三集的播出,观众和演员们上了一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细节生动的思政课。

这是一段穿越时间的对话空学生用青春实现青春,现在的“我”逐渐变成了当时的“你”,红色精神得到了深刻的诠释。

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鸣钦认为,一部舞台剧的诞生,是一个触摸历史、学习党的历史的过程,是一个净化思想、升华灵魂的过程。借助共情的力量,打破时间空限制,拉近心理距离,让青少年通过参与和观看节目,掌握党史知识,更好地了解党的丰功伟绩,从而激发他们昂扬向上,走好新征程。

《光明日报》(2022年01月06日05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