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山城风雨心得体会,最新精选

山城一场雨,落在岁月里,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一纸雁书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山城风雨心得体会1

三伏天里,雨总是让人稀罕的。

一场大雨来,消得几分暑气,多了几许凉意。

早晨刚吃了早餐,发现天还一直暗暗的,像是老天爷戴了个黑色的口罩,莫名有些压抑感。

虽然昨晚就有小雨绵绵,一直敲打着窗外的雨棚,吵人不太好眠。好在是气温低了许多,睡得倒也踏实。

不过八点而已,天色越发黑了些,便有大雨奔袭而来,夹杂着风,不过片刻之间就把我窗台上的花给浇了个透透的。

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起身去关窗,让湿风雨丝给扑了个满怀。

哗啦啦的雨声像是出征的战马,而敲打在雨棚上的声音,又像是不断擂起的战鼓。一场雨,仿若千军万马,去厮杀一场,去战一场。

低头时,发现一位文友发来的信息。

今天,这位文友带着孩子来重庆看一个漫画展,昨天下午我们聊起的时候,她说从泸州过来好远,汽车要四个小时。

我当时就给她查了高铁票,虽然泸州过来没有直达的高铁,但可以在其他城市中转,就算加上中转的时间,也不过两个半小时,就能到达重庆。

这可把文友高兴坏了。

大概也是许久不出远门了,看到没有高铁直达,就没有想过可以去其他城市中转,而现在的站内中转,其实是相当方便的。

她说她已经坐上高铁了,我说重庆今晨是大雨滂沱,希望你们到重庆的时候,雨已经停了。

她大概是十点半之后到的重庆。那个时候,主城的雨有没有停我不知道,但我的窗前还是细雨绵绵,一直滴答着时光。


后来看到新闻,说主城多地开启了划船模式,看来这场雨不管是在我这里,还是在主城下得都挺大。

三伏天,重庆的暴雨其实不算稀罕。

只是今年还不怎么热,大概暴雨也是受了台风的影响。比之去年,重庆今年的雨还是比较多,不像四川有些地方,一直没怎么下雨,干得比较厉害。

虽然人类已经很强大了,但对于自然,很多时候还是无能为力的。就像城市的规划有那么多人参与,有那么发达的设备,但一场大雨来,似乎也就考验了这些规划的成绩。

记得以前住在成都的时候,当时住在金港赛道附近。每次大雨之后,石胜路那个大洼里都会淹死不少车辆,也一定有很多车辆掉了车牌。

下雨中的老房子景色

夏天的雨,是个好东西。

可以让万物生长,让生灵都喘口气,但也能给大地带来灾难。

今天,山城这一场大雨,也不知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

山城风雨心得体会2

来源:央视网

原标题:《山河岁月》 第三十六集 山城风雨

央视网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第二季8月15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开播。

第三十六集《山城风雨》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在重庆谈判期间与民主党派的交往,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重庆谈判的结果,是人民力量的一个胜利,这次会谈和达成的协议还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

责任编辑:王天玥

山城风雨心得体会3

没想到,历时仅仅两天半有余的重庆之行,会以一场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延误作为开端。本来定的2号下午16:10的航班,却迟到晚上七点一刻才坐上飞机。当走出重庆江北机场,已经是还差不到两个小时就要开始新的一天。

【第一顿夜宵】

去酒店的路上问司机,附近哪里可以吃夜宵。恰好处在距离酒店不远的一个十字路口,司机抬手随意指了指两侧。换我一脸茫然:那两条路明明已经一片黑暗。安置好行李咨询前台的小哥,被告知只会有个别的面馆或者烧烤。顺着他的指点走过一座天桥,果不其然还有一家「老太婆小面」招呼着三五顾客。要了一份杂酱面,当端上来的时候对着碗却颇有那么一些忐忑,生怕一口下去辣到窒息……

当面条与酱搅拌开,光是视觉感受就刺激着辘辘饥肠——原谅我的渣渣拍照水平吧。不管不顾地挑起面咬上一大口,一股带着辛麻的热气直冲肠胃,在饿了三个多小时后那种感觉简直刺激得人胃口大开。而且并没有臆想中那种霸道的辣,但取而代之的却是被麻到舌头几乎失去知觉。当见了碗底才发现,拌面的酱里充满了小粒的花椒,难怪如此。

【解放碑】

用在重庆的第一顿夜宵填饱肚子后,漫无目的地溜达,算是初窥到了「山城」的一角:仅仅步行数分钟的路程,便经历了「惨无人道」的全程只有上坡与下坡,连一小段平地都是奢侈。不困也无事,跟着腾讯地图的导航向解放碑前进,结果两度进到了连路灯也没一盏的小胡同里,说不担心突然冒出陌生人那是假的,毕竟人生地不熟……好在无惊无险地到了商业区。

和成都喧嚣到后半夜的九眼桥、兰桂坊相比,重庆的夜生活带给我的感觉,开始、结束得都要算早。彼时刚过午夜零点不久,已经在解放碑附近的三两家酒吧见到不少喝嗨的男男女女结伴而出。不过让我产生「至少方圆两公里内都是较场口夜市」感觉的宵夜烧烤倒都有人气,几乎看到的每个摊位都有三五成群就着啤酒撸串的当地人——也可能是游客。后来才听朋友说,重庆人的夜生活其实更集中在24小时的棋牌室中。

原先我真的以为「解放碑」只代表着一座纪念碑,当站在碑座前的时候环顾才知道,这是围绕着纪念碑基本呈环状辐射的一片商业区。在第一个夜晚只见到了三三两两路过的零散行人和偶尔开过的汽车,当一天后吃完晚饭再过来,目光所及的就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哪里也是一样,知名的「景点」避不开如织游人。

这里有家出了名的「好又来」酸辣粉,可惜当时和友人吃过了老灶火锅前来溜达消食,便选择了它家的另一招牌水果刨冰。5块钱满满的一大碗,作实的分量简直让我吓Cry,随便找一家甜品店怕不都得起价25以上?哦这诚恳的重庆老字号无法不让人心生好感!

重庆老灶火锅好吃~嫩牛肉、虾饺、香菜丸子、小酥肉……这些食材从锅里捞出来蘸上香油入口别有一番滋味,配上酸甜的梅子酒,在「记忆老灶」的一顿吃得也是酣畅淋漓。对毛肚的处理和北京算是截然不同,切成大片的做法本让我十分担心会因为掌握不好火候难以下肚,好在「七上八下」的规则依然适用,在蘸料小碟里滚上几滚,和蘸麻酱相比又是另一种可口。

【朝天门】

当第二天上午出发前往朝天门的时候,被司机一番谆谆教导,「应该晚上去,看江边的夜景,白天那边什么都没有」。诚然,只有一座广场,但是白天能看到的内容又是夜里无法目睹的:嘉陵江与长江在这里交汇,碧绿和浑黄泾渭分明,却又毫无违和地共存。 庸俗地说,你会不感叹一下大自然的神奇?

沿着江边一路走一路看。就算下雨天没有任何景致可言,还是有大批的游人络绎不绝地在码头边停靠的游船上下。看着跳板上一字长蛇鱼贯而行的他们,不知道怎么就想到了……偷渡客。如果再有一条长索串联,就更像了……

事先真没有想到,「棒棒军」依然存在,原本还以为他们如今只会出现在老故事中。在码头边看到他们的身影时,多少还是有那么一些惊讶。「棒棒军」或许可以代表,在山城生活着的最普通的一群人?

因为朝天门是两条江交融的地方,在岸边看到的小饭馆、小吃摊无一例外挂着「两江」的招牌。抱着「这种小店做得都差不多」的想法,随便捡了一家坐下,一份牛肉酸辣粉端上来,发现和以往吃过的似乎并没有太过明显的不同——除了配菜是没能看出来也没能吃出来的一种绿色蔬菜……然而晚些时候又被朋友告知,应该有黄豆花生等等。再加上结账时候居然收了18大洋,顿时有一种被坑的感觉。

看到一家「面对面」的分店,然而发现在这种游客密集的地方,连盛面的器具也变成了简陋的一次性纸碗。要的是小面端上来的却是一碗豌豆与杂酱各占半边的豌杂汤面,虽然看着还算有那么一点点诱人可吃起来这家的味道已经被标准快餐化严重影响,如果一点儿不挑剔的话那么充其量能配得上「果腹」,和第一晚吃到的干拌杂酱面相比实在有辱「重庆小面」的名号。

【湖广会馆】

洪崖洞和湖广会馆,离着朝天门都不远。跟着导航溜溜达达,当看到一爿灰墙黑瓦的房子时,意识到离湖广会馆不远了,可就是没想到那片建筑竟然是仿古商业。真正的湖广会馆,隔着一条马路藏在一座牌坊后面。

进正门后拾阶而上,正对的是一座禹王宫,而且这里也会祭祖,如果所料不错的话,应该就是湖广迁徙填四川的原因。整座会馆静谧,透着庄重,让人不由自主地低声轻语。建筑群为主的人文史迹似乎在哪里都不会成为被围观的重点,这里也是一样,加上会馆的范围有些出人意料的大,能见到的访客着实寥寥。但这样很好,人头攒动才是正经麻烦。

在广州会馆的院落里有个老爷子,孤身一人,中气十足地向着踏入此间的游客介绍这里的「现代史」,从数年前的围栏着火维修,到前任领导人到此看戏。如果不是翻来覆去只有那么几句词,倒还真想多听上一会儿。老爷子面前的地上摊着一幅笔走龙蛇的《沁园春·雪》,墙上也挂着十数幅装裱好的大字,我凑过去问是否都他所写,不料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又听到一句「要是喜欢给你打折」,这猝不及防的推销……

【磁器口古镇】

湖广会馆绝对给了我错觉,让我天真地以为在重庆旅游的人并没有那么多。所以当4号临近中午,经历了大堵车千辛万苦到达磁器口古镇的时候,才意识到我是多么的想当然。看着入口处密密麻麻攒动的人头,简直要诱发密集恐惧症。和朋友说就在附近逛逛好了,结果虽然走的是小路,却依然被庞大的人流挟裹着踏入了镇子中。

其实和成都的锦里、北京的南锣鼓巷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被文艺青年们的咖啡屋、工艺品店所占据。不过整座镇子和小巷相比,当然占地更广,阡陌纵横间兜兜转转,不注意的话就能回到方才刚刚才走过的路。

数家挂着「古镇首家陈麻花」牌匾的店并列一排,倒能称得上是一个别致景色。连麻花都要争上一争,而且还相安无事,每家店门口都是排着长龙。不过这麻花也确实值得一吃。和麻花们相对的,则是一家家「古镇鸡杂」,以为是干锅鸡杂,然而却是带汤的做法,锅里的东西也更多——虽然只吃出了鸡胗和肝……

顺便再说说另一个特色「毛血旺」。看着和在北京吃过的长得一样,下筷子一捞才发现别有不同:真真是名副其实的「血旺」,食材的绝大部分被血豆腐占据,毛肚都鲜见踪影,更别提火腿片。

【重庆大学】

说起来,这次到重庆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到重庆大学看一看。不过因为时间关系,只是在重庆大学的A校区逛了逛。又是赶上假期,学校里并没见到多少学生,反而是看到了一支形如大家庭出游的小规模旅行团,在一个状似领队的人的带领下参观。幸好还没沦落到像北大清华那样,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学校里的环境着实不错,有一座水池,也有连荫的绿树草地,校园里也零星分布着民国抗战时期的名人雕塑。这才像是大学的样子,有能安静读书的凉亭,有能漫步散心的花径,也有能奔跑放肆的球场。在一座不知名的仿古建筑前还看到三五个学生身着汉服在排演,内容围绕的似乎是一出宫闱戏剧。有这样的爱好真好。

从学校的东门进,没能转遍全校,只是沿着指示牌一路到了正门,有历史的味道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气派。门口的一家私房菜名字有些意思,「蜀中糖门」,卤菜蒸菜手作面和牛排甜品并列,若不是当时我孤身一人还挺想进去尝试一番。转而去了久闻大名的「乡村基」,毕竟也能算是重庆当地驰名的中式快餐品牌,可是体验后的感受就是应该舍掉它投奔「陶然居」的……

附近有一家「老太婆摊摊面」,总算点到了一份正经的「重庆小面」。白的面红的汤,只闻味道也刺激着食欲,一下后悔到面馆之前吃的那份盖饭。细细的面条不失筋道,不过没敢喝汤,尽管没要太多辣椒,但对我这样其实并不算能吃辣的人来说还是难下决心尝试。

【西西弗书店】

来重庆之前就在某QQ群里收到推荐,「西西弗书店」值得一逛,去往飞机场前的最后两个小时就消磨在了三峡广场的这家书店里。

说是书店,在我看来也不妨看作是「书店」和「图书馆」二者的融合。书店的前半部分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分门别类堆砌着各种畅销书的展台;然而走进后半部分,恍然有一种来到了图书馆的感觉,高大的书架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上面并不算十分清晰地摆放着经史子集的种种。而且不光光可以在书架间翻阅:和书店共生的「矢量咖啡」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完全可以点一杯咖啡,挑选一两本中意的图书,惬意地打发掉一下午的时间。虽然我也确实想这么做,然而飞机不等人,奈何。

挑了一套明信片、一张手绘地图、一个书店的纪念版笔记本后,结账时候又收获了一份小小的惊喜:金额够了50,可以再加10块钱换购一本。虽然可供选择的书种类并不多,但绝没像一些电商那样罗列一大堆廉价垃圾。于是欣然拿了余华的散文集,于是期盼着北京什么时候也能开一家「西西弗」。

【风雨一炉 满地江湖】

执一册华章,举一杯醇香

看人间万象,风雨际会

自在文墨间,来去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