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诵读《大学》心得体会,通用3篇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海选作品丨北京7岁男孩诵读儒学经典《大学》,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央广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诵读《大学》心得体会1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火热报名中!诵读传世名篇,传承永恒经典。无论老幼,皆可参与。“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跟随视频,一起倾听报名选手的精彩诵读。

视频加载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诵读《大学》心得体会2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校机关党委开展了“最是书香能致远——学·读·誊·品”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支部学习研讨、红色经典诵读、“笔墨生香”手书作品、品味书香分享心得等形式,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现将部分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共同汲取精神力量,汇聚前行动力。





1


组织部统战部机关党委联合党支部

李志飞


不辞握管人憔悴,要采珊瑚碧海中

——品读《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


《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作者黄涛是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的弟子。作者通过考察华北平原一个村落的语言现象,分析出其宗族文化、村民关系、宗亲称谓、婚俗变迁、民俗信仰等,揭示出凝聚在语言现象中的民众心理和民众精神。

老事人文浩不穷,民风民艺情独钟。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国度,在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不甚发达的古代农耕文明社会里,古人在处理自我与社会、自然的实践关系过程中,其思维心理、经验认知既来源于生产、生活,又在其中反映、折射。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许多“老事”“约定俗成”的东西既有消失,又所幸在民间保留了下来。这些来自于底层的社会习惯、风俗尚物在发展中消失、沉淀、变化、流传。特别是口头语言、俚语、俗语,自五四运动以来以崭新的面貌登上历史舞台。这种“接地气”的语言记录着民间风俗文化,以时间的卷尺刻录着底层群众的意识、观瞻。

书中作者通过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人名、咒语等民间语言形式,以黄庄调查的实际例证,客观的反映了村落的民俗风貌,运用历时性的逻辑分析方法,将以“家族聚居”为核心的宗族文化的“前世今生”进行了概述。在描写、论证时作者注意探求村落发生的时代背景,揭示出村落的“何去何从”:父权文化和从夫居制度在“媳妇权威”的抗拒、解构下,“正在面临最终的崩溃”。

文章中,作者不是简单地对语言民俗进行探讨,而是在与其村落文化相联系中进行深入地挖掘、提炼。作者借助语言之“矢”来射村落文化之“的”,这样得出的结果是深刻而有力度的。

不辞握管人憔悴,要采珊瑚碧海中。文章是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形成的,调查对象是自己的故乡——河北景县黄庄。在田野调查过程中,作者“尽量以普通村民的身份在这里与村民相处”,参加生产劳动,与村民“打成一片”;进行“门口炕头、田野地头”的访谈调查,以录音、笔记等形式收集资料,回京时又通过父母或者来京务工的老乡进行调研予以补充材料。所有这些调研工作、大量的分析材料、谨慎的科研态度,让人敬佩、折服。而面对村里孝道沦落,甚至出现打骂父母等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作者是义愤填膺的,但为了避免“局内人”因素对研究可能造成的不客观影响,作者采取的是客观的态度予以描写、论证,这种实证、求真的学术态度更显示出作者“要采珊瑚碧海中”的精神追求。

作者不仅展示的是一个典型村落的语言民俗文化,也提供了以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来研究人文科学的有效途径。方法的科学性、调查的严谨性、论述的逻辑性、字里行间的家国情怀都让人值得学习。

作为来自皖北村落的人,《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所反映的村落文化在我的身上有着同样的强烈共鸣。通过阅读此书,不仅全景式的带我重新认知了自己的家乡民俗,更深刻的了解了自己的“根”与“魂”,这也是阅读此书的初衷。

我国的民俗风情浩如烟海,那饱蘸着乡土气息的风味、蕴含着人间烟火的风情却是让人记忆犹新、情有独钟、心生怜爱。有时候做学问如同苦行僧一般,需要的是坚韧不拔、青鸟探勘的精神,需要的是耐得住寂寞、受得了青灯古案的修为。为人、为学、为事业,总是要俯仰与观瞻,总是要挥毫泼墨,“为伊消得人憔悴”,只是因为要在这碧绿的大海中,采摘那株希冀已久的珊瑚。

2


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党支部

张阳


《活着》读书心得


余华的《活着》,是一本值得细品的书。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夸张的修辞,不似《红楼梦》那样过于细腻,但却如此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作者没有给主人公以完美的结局,但留给我们的却是最真切的感受。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的确,当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时,就会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书中主人公福贵的人生充满了黑暗,但他依旧乐观地对待生活,在面对亲人离世、生活苦难时,他没有抱怨、没有悲伤,而是选择勇敢地活着。作者也并未用太多篇幅来描写福贵如何悲惨地度过这一生,而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他只是让读者明白,活着,多么不易,又是多么美好。当你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时,请你一定要相信:希望就在前方。正如福贵那样,虽然经历了种种不幸,但依旧乐观地面对生活。正是因为他坚强地活着,才有了如今的美好生活。幸福从来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幸福可以是一杯白开水,简简单单,却能让人感觉到无比温暖;幸福也可以是一杯咖啡,苦涩却能带给人无限回味。无论你此刻生活得多么不如意,但只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离你很近。

活着,就要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活着,就要学会坚强地面对一切磨难;活着,就要学会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战。活着,就要笑对每一天;活着,就要热爱生活;活着,就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3


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党支部

宋慧


拆掉思维里的墙 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读《冯唐成事心法》有感

在机场书店因缘际会看到了这本《冯唐成事心法》,因心法二字驻足脚步,好奇其真伪,想一探究竟。于是像久病难医弃治疗的患者,认真解读这“说明书”,对照自身“症状”,逐次下药。药有作用,推荐给大家。

成功不可复制,但成事人人可学。在“成功学”泛滥的当下,还有人愿意苦口婆心地分享自己的成事之路,让你少走弯路——作者冯唐将自己10年麦肯锡战略规划经验,5年华润医疗创始心得,5年中信资本投资管理启示,汇集于9字4心法,即知己、知人、知世、知智慧。对吾而言,“知己”与“知世”足矣。因为“知世”已经包含了“知人”,而“知智慧”,或许是从“知世”形而下到形而上的变现。《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对弟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众弟子不解,唯有曾子说,夫子之道唯有忠与恕也。“忠与恕”是什么,孔子没有说,曾子也没有解释,后来朱熹注解说,尽己之心以待人叫作“忠”,推己及人叫作“恕”。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忠恕之道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强调的是个人对自己,个人对世界的儒家基本原则。

如何在职场中做自己?想起读过的伍尔夫的书《一间自己的房间》,在这个世上,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成为你自己,不必匆忙,不必火花四溅,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相比伍尔夫这位女性作家的感性,冯唐则显得刚烈,但更踏实。

曾国藩说“强毅之气决不可无”,做事一定要有强毅之气,“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强毅与“刚愎自用”不一样,能战胜自己的欲望,战胜自己的人性弱点,这叫“强”。自己能够勉强自己,宽容别人,做好事,做积德的事,这些强调的都是一个“自”,就是自己能够战胜自己。

曾国藩又说:“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习惯早起的人,他能够天不亮就起来,这是自胜。“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坐没坐相、站没站样,不喜欢穿正装上班,不喜欢仪式感很强的人,这种人强迫自己穿正装规规矩矩地坐着谈事,这也是自胜。“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平常不爱吃苦、干活,但是强迫自己跟团队一块儿干活、一块儿吃苦,这也是自胜。

“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强迫自己一直老老实实干活,多干活,不知疲倦地去干活,这是真的强。“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不习惯去做某件很难的事,但是强迫自己经常去干比较难或自己不喜欢干的事,这是真的毅力。如果你不是对自己狠,而是对别人严、对别人狠,自己无论好坏都是好,这种是刚愎。这两者很像,但一个是天,一个是地,不能不谨慎。真的猛人,他对自己狠和严的程度,要永远多于对其他人的。

如何做个“真猛人”呢?我个人理解的是,拆掉思维里的墙,打破思维禁区,跳出“能力陷阱”,除了断舍离以外,还要持续地做出选择,并做到敬与恒。“敬”是敬天悯人,尊重常识和积累,尊重事,不走捷径。“临事静对猛虎,事了闲看落花”,遇上事,沉着冷静,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恒”是在对事上,坚持投入时间和精力,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不求速效,不着急。而我身边的前辈们,“敬”与“恒”几乎是他们几十年在做的事情。办文办事办会,唯有敬畏踏实,才是真正的“敬”与“恒”。

成事到底为什么?书中给出了答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


计财处党支部

姜莉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在陪伴孩子阅读的间隙,无意中翻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很快,就被故事的情节给吸引了,一口气读完了全书。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同时也是本书的主人公,当我读完这本书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海伦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主人公海伦·凯勒自幼双耳失聪,双目失明,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英、法、德等多国语言,在无光、无语、无声的世界里,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改变了命运,用坚强谱写了自己多姿多彩的人生。

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人类有史以来活动的脉搏,否则就是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如此,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因为知识,让海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考上哈佛大学并以优异成绩毕业,有着十四部名作,建立了多家慈善机构。从海伦身上,我们看到了对自强不息者的诠释,看到了人类与病魔抗争的胜利之花,生命之花。当我把小海伦的故事讲述给孩子的时候,孩子幼小的心灵也被海伦的那种顽强所触动,也许她还不能深入理解,但懵懂的孩子也慢慢地理解了为什么从小要学会坚强,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遇到困难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在给孩子讲述海伦的故事时,我也扪心自问,一个拥有健全体魄的人,却常常忽略生活的美,生在福中不知福,既能看到充满阳光的世界,又能听到各种美妙的声音,我们还有什么遗憾呢?海伦的一生,是在黑暗中度过的,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命运的勇气。

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面对压力,我们不是怨天尤人,而应该积极面对生活,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挑战。

海伦在书中曾说过:“如果苍天给我三天的光明,我一定好好充分利用,第一天,我要领略人间的善良;第二天,我要看世界、看人类进步的奇观;第三天,我要体验城市的繁华。”也许三天对平常人来说只是一瞬间而已,而海伦却不奢求,她只渴望三天的光明,用三天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对我们平常人而言,我们有利用好生活中的每一个三天吗,如果利用好每一个三天,也许就不会抱怨考试没有时间了,如果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也许不会再抱怨工作繁忙了。

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将使我一生受益。


5


工会党支部

李登叶


匠人之心:君子务本之道——读《从工人到工匠——成为大国工匠的自我重塑之路》


最近读了《从工人到工匠——成为大国工匠的自我重塑之路》这本书,深受启发与鼓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工匠是职工队伍中高技能人才。只有具有工匠精神,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而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这些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不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都离不开大国工匠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实干,刻印着能工巧匠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所以,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的精神指引,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20年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精辟概括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习近平总书记对工匠精神的概括,为我们所有新时代的劳动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不仅仅工人要具有工匠精神,各行各业都要具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对于个人,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对于企业,是守专长、制精品、创技术、建标准,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对于社会,是讲合作、守契约、重诚信、促和谐,分工合作、协作共赢、完美向上的社会风气。工匠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职业。当然,我们泛指的工匠,其范畴远远不止于此。士农工商的工,匠心独具的匠。我们所看到的新奇,对他们只是日复一日的寻常。他们沉心静气,不浮不躁,以不辜负的信念,坚实最澄澈的初心。

在《论语》中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说,君子都致力于从根本上做起,根本牢固建立起来后,才能够产生仁人爱物,修身治国之道。当然,孔子从儒家的修齐治平出发,一切要以仁人爱物为根本,当你牢固了根本,专注了,坚持了,自认会有顿悟,就会达到“道”境界。那么,工匠精神的落脚点就是提升生产力,造福国民。只有持之以恒,追求“匠心”,精益求精,才能更好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才能到达儒家精神追求的“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愿我们都有一颗匠人之心,务本追道,修齐治平,在新时代作出新贡献!


石河子大学

文字:董剑豪

编辑:张毅浩

校对:仝珊珊

编审:高金超 崔红卫 甘秀叶 胡艺檬

诵读《大学》心得体会3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讲述自己与书的“不解之缘”,从读书中汲取治国理政经验智慧,用书香涵养民族精神力量。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故事,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阅读获得思想启迪,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正气。

【“精忠报国”】

书,陪伴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

童年时,母亲带着习近平,到新华书店买《岳飞传》等小人书。回来之后,就给他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回忆:“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看“砖头一样厚的书”】

1969年新年刚过,辗转火车、卡车、徒步,不到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村里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这个瘦高的后生有两个很沉的箱子”。直到与习近平相熟了之后,他们才知道,两个箱子里,原来装的满满都是书。乡亲们记得:“近平炕上都是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干了一天活后,晚上他还点着煤油灯看“砖头一样厚的书”。

“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习近平回忆知青岁月的读书经历,听说一位从北京来的知青有《浮士德》,他徒步30里去借;读诗词读得兴奋了,干脆跑到院子里放声朗诵,读过后喜欢的诗词大多都要背下来;读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他效仿主人公磨练意志,把褥子撤了,睡在光板炕上,一到雨雪天就出去摸爬滚打。

2013年五四青年节,参加主题团日活动时,总书记又谈起当年情景:“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厚的读薄,薄的读厚”】

有一次,习近平与友人谈论起《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问题。谈到从俄、日、德、英、法不同语言翻译过来的中文译本各有侧重,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时,习近平感慨道:“这么一个小薄本经典,就有这么多名堂,可见认识真理很不容易。”多年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仍感叹,“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

1985年冬天,习近平结识了就读于厦门大学经济系的张宏樑,同他分享自己研读《资本论》的体会:“读马克思主义原著要重视序、跋以及书页下面和书后附录的注释,还有马克思、恩格斯之间有关《资本论》的通信内容。”“要反复读,用心读,要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厚的读薄,薄的读厚’。”

张宏樑暗暗吃惊:“您怎么对《资本论》这么熟悉?”习近平回答,自己下乡时在窑洞的煤油灯下通读过三遍《资本论》,记了很多本笔记,还读过几种不同译本,最喜欢厦大老师郭大力、王亚南的译本。

2018年5月,同北京大学青年学生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当年的读书心得:“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

【“文学情缘”】

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习近平同陆树棠等友人谈论俄国文学,大家聊到托尔斯泰。习近平说:“哪个托尔斯泰?”陆树棠愣了一下,心里想:习书记这么有学问,难道不知道托尔斯泰的大名?习近平接着说:“俄国有两个托尔斯泰。一个是列夫·托尔斯泰,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我读过。还有一个是阿·托尔斯泰,他是剧作家和诗人。”

2015年9月,在美国西雅图,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自己的一段“文学情缘”:“海明威《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第一次去古巴,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第二次去古巴,我去了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我想体验一下当年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时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我认为,对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我们需要去深入了解。”

【阅读中华文化典籍,坚持一点一滴学】

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习近平提议编写一本关于正定的书。缺少电脑和网络的年代,资料奇缺,负责编写的同志犯了愁,只好找习近平想办法。没想到,习近平胸有成竹地说:“我手头有一整套《真定府志》,还有一套《正定县志》,对正定的历史,都有详细记载。”这些古籍,一共有8本,都是他从博物馆复印来的。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山东曲阜的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拿起桌上摆放的《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饶有兴趣地翻看着:“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一个多月后,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他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青少年读书学习。2014年儿童节前夕,他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时,走进藏书阁,倾听学生们朗诵《弟子规》和《少年中国说》,希望孩子多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我现在能脱口而出引用古诗典籍,很多都是小的时候背诵的,终身受益。”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考察,参与“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主题沙龙时,他告诉学生们,自己在青少年时代也非常喜欢阅读中华文化典籍,坚持一点一滴学。“直到现在,一有空就会拿起一本翻一翻,每次都觉得开卷有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