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博悟课程”引发的学习革命——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博物馆教育纪实,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画历史心得体会1当下,“博物馆热”在中国各地日渐升温,引发不少关注。而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史家小学,这种热度已持续多年。从把课堂搬进博物馆,到将博物馆资源引入校园,再到借助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博物馆,在探索学校教育与博物馆资源结合的路上,史家小学已走过十余个春秋。如今,与文物交友,和历史对话,在这所学校蔚然成风。仅本学期,就有1300余名学生在学校提供的诸多课后服务项目中,选修了史家教育集团、中国国家博物馆及新维尚智技术团队共同研发并实施的“博悟博学课程”。
从“死”知识走向“活”文物
回顾最初的起点,史家小学与博物馆的缘分,从一位寻求课堂突破的教师开始。
十余年前,主讲“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郭志滨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教材中占据很大篇幅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自信,更难以进入学生心里。
怎么办?
一个偶然的机会,郭志滨走进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常设展厅“古代中国”,发现其陈列内容和“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容高度贴合。这对她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惊喜。“相比书本上间接的、符号性的、呆板的内容,博物馆里的展品显然更加鲜活,更能激发学生兴趣。”郭志滨举例说,“你只跟学生说黄山美,但如果他没到过黄山,就永远感受不到黄山究竟有多美。”所以,何不带学生亲上“黄山”?
当时恰逢东城区全面启动“蓝天工程”,倡导丰富中小学生课余生活。乘着这股东风,郭志滨开始尝试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过程中,他们日渐体会到博物馆资源之于孩子成长的重大价值。随着认识的深化,博物馆教育逐渐由“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环节,演变成一门单独的课程——2012年,史家教育集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开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正式实施。十年来,“博悟课程”在实践中完成了从1.0到4.0的跃变——
1.0:“漫步国博”系列课程。把课堂搬进博物馆,让学生直面真实的文物。课程设置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分为说文解字、服饰礼仪、美食美器、音乐辞戏四个主题,按照“工具性→功能性→工艺性→文化性”的学习脉络层层递进。
2.0:“博悟之旅”系列课程。将博物馆资源带回校园,让“博悟课程”反哺国家课程。学校依托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资源,开发了《“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化”——博悟之旅》系列丛书,着重培养学生的“生命、创造、尊重、责任、规则”五大意识。
3.0:亲子研学系列课程。让博悟学习成为最时尚的家庭休闲活动,在亲子研学中建立同向的家校共育模式。学校推出《博悟之旅——亲子研学中的传统文化》丛书,引领学生和家长共同成长。
4.0:数字云研学系列课程。学校牵手北京新维尚智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借助数字化技术,升级“博悟课程”,打造“博悟之旅”数字博物馆,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在海量的历史物证中探究先人智慧。
打破边界,生命才有无限可能
“博悟课程”源于国家课程,但不局限于国家课程。史家小学一直坚持“给成长无限可能”的课程理念,倡导“不让课程的局限,禁锢成长的无限”。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从1.0到4.0,“博悟课程”在实施中突破了诸多边界——
打破馆校边界,实行“双师制”授课。学校与国家博物馆深度合作,采用双师授课模式:博物馆教师完成展厅内的授课任务,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寻找、发现、探究为主;学校教师完成课堂内的授课任务,教学内容以总结、归纳、体验为主。两段教学内容相互呼应、互为补充,既体现专业性,又彰显教育意义。
打破学科边界,实现多学科融合。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是史家小学践行“博悟课程”的一大特色。在史家人眼中,文物是没有学科边界的综合体,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学校不仅邀请博物馆工作人员及相关文物专家参与,而且要求每个主题都必须有3个以上不同学科的教师加入。与此同时,课程也以主题探究的方式展开。“我们希望孩子们真正把所有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并能够综合性地调用去解决真实的问题。”郭志滨如是说。目前,“博悟课程”共涵盖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12门学科,学科覆盖率达到100%。
打破手脑边界,强调实践与探究。彩陶的纹饰如此流畅,难道6000年前古人已经发明了笔?面对孩子们的疑问,教师不急于解答,而是给他们一支笔、一瓶墨、一根树枝、一件兽骨、一块陶片,让他们自己动手去画,探究古人的秘密。这样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博悟课程”中:尝试用不同动物毛发制作的毛笔去创造一幅作品;在上千次的打浆中体会造纸的不易……对于史家小学来说,“博悟课程”并不是要培养某一方面的匠人,而是希望孩子们能真正“参与”课堂,并由身体的参与实现思维的参与。
课程的无限拓展了学生生命的可能。正如史家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泽宽所说:“长大后我不一定会从事与博物馆有关的工作,但这门课程已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至于未来,就交给未来吧!
知识背后的东西更重要
博物馆教育的价值是什么?
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曾表示:“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丰富的国博藏品时,能否激发深邃的情感、高远的梦想,以及由此奠基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我们在博悟课程研发中的关键思考。”
这也是史家小学一以贯之的追求。经过多年探索,学校摸索出了一条“博悟课程”的育人路径:物—晤—悟。物,即基于文物资源背后的丰富信息进行价值认知;晤,即在多样的课堂活动中与文物进行对话,获得真实的价值体验;悟,即体悟、顿悟、领悟、感悟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指向行动自觉的“价值养成”——这是博悟学习的最终归宿。
“我个人一直认为,知识是‘死’的,只要网上能查到的信息,都不需要跟孩子去较劲。要跟孩子较劲的,一定是学习的方法和思维的模式。”郭志滨说。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校特别看重的一点。对于文物,学校并不要求学生记住“哪一朝代、哪一年出土的”等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联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基于问题去探究和思考,并寻找证据去佐证自己的结论。
比如,在认识甲骨文的时候,教师会让孩子自己去猜字,并想象跟这个字有关的场景,然后寻找证据去证明这个场景是否真实存在过。以“射”字为例,很多学生看到时都能想象到打仗的场景,从而得出当时古人能够用箭捕猎的结论。但也有学生想到的是“阳光射下来,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对于这种“不同”,老师并不直接评判,而是提供素材,让孩子去证明自己的猜想。“如果没有证据,他们自己就会自我否定。”郭志滨说,“我们是鼓励孩子去试错的。你可以错,这没有问题,关键是你能发现自己错在哪了、为什么错,并知道怎么去解决,这才是最重要的。”
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分析能力、探究思维,都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此外,学校还特别注重在“博悟课程”中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这是王欢校长所认为的“史家教育的精神基因”,也是郭志滨口中与“根”有关的事。“我们不会在教学中刻意强调文化优劣,只是希望学生能了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底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油然生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从骨子里高度认同自己的国家。”对此,陈泽宽深有体会。这个自小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浓郁兴趣的学生,在修习“博悟课程”后,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我们人类共同的遗产,需要保护并传承好”。
随着“博悟课程”的日渐完善,史家小学与博物馆的合作逐步深入。除中国国家博物馆外,学校还与北京古代钱币博物馆、古陶文明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等诸多小型专门类展馆建立了合作。在此基础上,学校教师正在录制一套新的线上课程,未来,史家的孩子们将实现没有教师辅助的自主上课。博物+教育,史家还有无限可能。
(作者:刘洁)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
画历史心得体会2越来越多的人走近敦煌,王斌银
段文杰复原临摹的莫高窟第130窟 《都督夫人礼佛图》。(资料图片)
提到敦煌这两个字,相信每个中国人心上都会跃然升起一种神秘的美感,我自然也不例外。
对于小时候生活在中国东部的我而言,“敦煌”长期以来,只是一个遥远和陌生的名字。当大学毕业第一次来到敦煌时,我也只是把它理解成了一个戈壁大漠月如钩的西部景点。而当阔别十余年后,人至中年再赴敦煌时,才发现“敦煌”早已铭刻在我心。九色鹿、飞天、藻井、丝绸之路……已成为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印记。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用“回到敦煌”,来表达终于寻找到精神原乡的慰藉。
数十年来,我不断接触、深入、沉浸于敦煌,以笔绘之、以心守护之,或有一些见闻与心得,可与大家来分享。
敦煌,真的只是壁画吗
相信多数读者的感觉和我一样,笃定地认为:“敦煌,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巅峰。”带着这样的认知,从画册或屏幕上看到敦煌壁画时,会感觉到那种模模糊糊的美——这很“敦煌”。
自然而然,感兴趣的人,会想看得更清楚一点,于是会翻阅很多美术资料。但是结局或许会让人略感失望,要么所见到的画面始终斑驳陆离,要么细斟起来那些画风笔法并不显得多么精细。于是,着急的人或许会放下敦煌的画册,去看故宫、宋画或者文艺复兴的油画。
别着急放弃,让我们一起来沿着这个题目继续进行探索。敦煌,真的只是壁画吗?如果我们放下心中对它的直观感受,重新去理解“敦煌”,或许会找到更多答案。
敦煌,其实是一条跨越东西的伟大历史桥梁。在丝绸之路上,敦煌是耀眼的明珠。它联结着东西方,串联起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和古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这条路,张骞走过,玄奘走过,商人们和将士们也走过。
敦煌,其实是一道跨越千年的时空之门。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春风不度玉门关”,但是若想通过画面而并非文字来了解大唐盛世,今天也许只能依据敦煌壁画。当古代的文明被时间的长河淹没,敦煌,就成了一个可由当代进入古代的密室。敦煌,或许不是古代文明的最高峰,却是我们观察古人的难得视角。
敦煌,其实是一个古人绘制在墙壁上的“理想国”。
那一个个洞窟,是古人幻想中的美好精神世界。对于一代一代画师而言,外界的困境或人生苦难都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开采敦煌本地的矿石和挑选丝绸之路上运输的宝石,找出其中最为绚烂的色彩,把心目中的美和对未来的想象绘制在泥制的岩石洞窟中。
比起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洞窟里的世界更加美好安宁。面对天灾、战乱和饥荒,古人们专注于把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想象画在墙壁上。透过线条、色彩和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美好的向往,感受到一种笃定感和向善守正的价值观。
敦煌,还是一块验证审美禀赋的“吸铁石”。
读者会发现,有的人提到敦煌眼里会放光,有的人则会茫然无觉。没错,对美的禀赋,可以通过这块“吸铁石”来判别。如果一个人,能确定地感受到这种巨大而延绵的吸引力,那么它就是这个人心的归处。
无名的人,在大漠创造“心的河流”
让我们换一个视角再来接近敦煌,一个以前被忽略的“壁画创作人”的角度,或许还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位散文家曾写道:“看敦煌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这个“生命”,我认为指的是不同时代画师们对敦煌壁画这一事业的传承和延续。
站在局外,我们惯于把敦煌视为一部已经完成的作品,或一种发生了的历史现象。然而与其他绘画形式在一个时空内一蹴而就不同的是——敦煌,是由历代画师们共同创作而成的杰作,是代代相传的技法积淀,是延绵不绝的文化努力。
每一代人都在深入研究上一代人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临摹学习,按照一定规制并结合当时的特点进行再创作,从而演绎出新的画作。这种传承方式,不仅丰富了“敦煌”这一主题,更为不同时代的人们寻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创作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敦煌壁画宛如一条穿越了历史的文化长河,汇聚了万人之心力,在大漠之上创造了一条“心的河流”。
敦煌石窟开凿及绘制事业穿越千年,参与的画工、塑匠、经生数以十万计,但是留下姓名可考的仅有十数个。后代画师通过对前代技法的“传、移、模、写”,保障了中华美学的系统传承,将中华文明的美封藏于大漠之中,至今仍给后世以惊喜。
直至今日,通过《敦煌如是绘》这本书,读者能知道,敦煌壁画背后仍然活跃着一群人,他们是大众不知道的一小群人,他们大多生活在敦煌,终身以临摹敦煌壁画为使命。他们既是书中壁画作品的创作者,是新的艺术、灵感、杰作的创作者,也是千年敦煌艺术文化的传承者。于是,就让我们以壁画传承者的视角,去打开敦煌这座庞大的宝藏。
画院,传承千年艺术
一千多年来,壁画临摹几乎完全是画师和工匠自发自觉的行为。敦煌研究院的成立,开启了敦煌石窟保护与研究的步伐。然而成规模、有建制地对敦煌壁画进行临摹学习和创作,则需要等到类似画院机构的成立。
20世纪90年代,赵朴初造访敦煌,题下了“敦煌画院”四个字,为开启敦煌壁画的传承事业寄托了美好愿望。1993年,敦煌画院由敦煌市政府批准正式成立。
建院三十年来,敦煌画院一方面汇集艺术家群体,专注于古法泥本临摹领域,至今累积了数千平尺的泥本作品,他们或为文物修复,或为技艺磨炼,或为个人兴趣爱好;另一方面,面向敦煌文化爱好者和社会大众,进行敦煌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演绎和传播。
那么,敦煌壁画的临摹,是指古画作的临摹吗?
我认为,并非那么简单。临摹是绘画的初习阶段,显然,“敦煌壁画临摹”所指的更为宽广和深刻。
上千年来,敦煌壁画因为时间、风沙、气候或人为破坏等种种原因而不断剥落和损坏,这几乎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只有依靠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们高超的壁画泥本临摹技艺,才能做到为敦煌壁画“续命”。因此,壁画临摹几乎是延续敦煌壁画生命的唯一方式。
面对着正在不断磨灭的敦煌壁画,参观的人们总会好奇,这幅壁画曾经是什么样子?当年绘画者究竟希望表达什么?这些答案,需要依靠学者和老师们的研究及复原性的壁画临摹来解决。因此,壁画临摹也是探索历史和古人心路历程的有效通路。
魏晋至唐,不少名画家曾参与壁画的绘制,而民间画师在长期创作中由师徒相传,靠总结经验和方法也形成了不少口诀。在藏经洞中,就曾发现过画师用来绘制大型壁画所用的粉本。近百年来,又有一小群人把毕生精力投入大漠之中,长期甚至终身从事壁画临摹事业,以张大千、常书鸿、段文杰等为代表的一代一代的艺术家们,使得敦煌壁画技艺在近代得以薪火相传。因此,壁画临摹,更是一项代代传承的事业。
无数人的敦煌,每个人的敦煌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敦煌,千百年来,一直在履行着这一原则。
敦煌不是某个画家的杰作,而是历史上民众的艺术共创,是一项延续了一千余年、有十数万人参加的事业。
在沙漠之上开窟并非易事,而这件事竟然绵延千年,其实只为了这样的一个共同目标:“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有所安放。”在这个统一的大目标下,不同群体又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诉求。大家各就各位,自觉自发形成了完美生态。正是无数人的努力,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震撼世界的石窟艺术群。
再观敦煌壁画临摹这项事业。它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敦煌,对敦煌产生了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敦煌因为临摹走出了石窟。
只要有更多人了解,加入到临摹、创作敦煌壁画的行列中来,敦煌壁画就会一直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也正因如此,敦煌具备了更伟大的穿越时间的生命力。我们,就像洞窟里那无数的人一样,用今天的笔蘸着前人的墨,并向后人展示着我们这个时代对美学的新定义。
纵然如此,敦煌其实也应该是每个人的敦煌。
通过敦煌壁画临摹这种方式和历史上的绘画者对话,实现心意相通,不仅有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宏大意义,而且对于当代人也有着现实意义。
其一,是参与敦煌壁画传承事业的使命感。敦煌壁画,是中国早期美术史上不可忽略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交融之典范。当一个人像历史中千千万万的人一样,拿起画笔,成为诸多敦煌壁画临摹人中的一员时,当他(她)是作为参与者而不是看客来面对敦煌时,必然会强烈地感受到历经千年的文化力量。当临摹一幅敦煌画作时,必然会重新理解敦煌,在敦煌壁画这座宝库中流连忘返,满载而归。
其二,是重新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科技进步在极大地提升信息传播效率的同时,也给这一代人带来了新的挑战。过多的信息,对他人和世界各种动向的过度反应,造就了心灵的焦虑。当我们拿起画笔时,就会收获前所未有的专注力。当我们长时间地观察、凝视画面的时候,当我们的呼吸和画笔在同一个频率时,就会发现时间仿佛停了下来,心境是一方净土。拿起画笔,更能在专注中找到自我所在。许多人在不断临摹的过程中发现,看似是技法的精进,实则是对自我心性的探究。正是来自心灵的力量,滋养着历史上诸多壁画临摹人。
敦煌,在不断生长
一位老师曾对我说过:“敦煌不是壁画,也不是那一个个具象的洞窟,它是我们中国人1600多年来对美的追求,至今从没断过,也不能断。”
敦煌不是文物,而是不断生长的生命。
敦煌不是景点,而是我们精神世界之所住。
敦煌不是壁画,而是1600年来中国人对美的追求。
敦煌本身是人类所共有的精神财富,理应被更多人看见、欣赏、传承。敦煌文化也应该和当代文化进行再次融合,从而为我们民族产生新的精神力量。
敦煌画院的许多画师们都相信,壁画临摹,是每一位普通人接触和传承敦煌艺术的最好方式。无论身在哪里,只要绘出自己的“理想国”,那里就是敦煌,就是一种盛大和辉煌。
希望《敦煌如是绘》这本书,能给予读者一个走进敦煌的路径,完成从“观看”到“参与”的跃进。相信绘者越喜爱临摹,就越能透过模糊斑驳的画面,得见丰饶盛大的敦煌。
《敦煌如是绘》,敦煌画院著/绘,中信出版社出版。
来源| 甘肃日报
画历史心得体会3晨曦正在完成过程中的水彩作品,一幅还没完成的画面总是更令人充满期待与幻想!但在这完成的过程中也充满不确定,它最终完成呈现出的样子不一定就是作者最初所想象的那样。就如我们的人生,每个人最后的结果不一定就和我们最初期待的一样。但是不论好坏一定都是我们各自努力的结果。这过程中控制这好与坏的关键作用因素在哪呢?
随着孩子绘画经验与技巧的不断提升,完成一幅幅画作的心得不断积累、孩子自然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有自己的关于技巧等各方面的见解。这时期想要给出她们一点建议是不容易马上就接受了。她不再是那个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小孩儿了。孩子成长了!对画面从构思到用色孩子已经有了绝对的个人意识与主导能力!这是好事,但也可能伴随着盲目自信会出现的失误,已经不记得多少次身为老师的妈妈指出孩子完成作品中的各种关于画面结构或用色用水的技巧性问题时,孩子第一反应都是各种解释,这是孩子对自己的技巧过于自信不能马上清醒认识到自己问题的反应,孩子也没意识到对在一个画面上的错误或失误给出的任何的理由在老师眼中都只是辩解、只会留下一个不虚心的印象。
虽然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孩子,但他们毕竟已经不是孩童了。一个青少年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与做人的道理了。而一个人可以在别的地方掩饰自己的各种问题,唯独在自己最热爱的事情上无法遮掩,这时候最能看出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最好修行的时候。所以有句老话说:学艺就是学做人!
有几次晨曦在对自己的错误一时无法接受而做出的种种辩解后,身为老师也是她的妈妈直接告诉了她,如果你以后每次在老师给你指出问题所在时你都是这样反应,可以肯定那个老师以后都不会在“教”你了!这是一句很严厉的话,但也是事实!必须要孩子明白自己的认知误区所在!我们一生中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与之相应的老师与朋友,与装聪明相比承认自己的无知更能得到别人的接受与尊重!
有几次晨曦又下意识、习惯性给自己的错误做出了辩解,我就转身离开了。通常我会在经过两次提醒说明问题所在之后就沉默,因为再说也无益。在早些时候孩子比较固执,最后几次她事后思索消化了之后自己悄悄在画面上做出了调整。她最后也看出了问题所在。这些问题与想象力创造力无关,都是绘画技法性问题。
但是身为她老师也是她的妈妈却希望,孩子学会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提出的任何意见,不管对错都要学习接受与包容,谦逊不仅仅是美德,谦逊的品德让我们受益终生!走到哪里都受人待见。我希望把自己半辈子才明白却学不会的道理让孩子记住并身体力行。我那一代缺乏这种教育!
在艺术之路上不断提升要的是更加多的真诚甚至虔诚,一种能够随时反省自我的精神。孩子在画面上不断地主动求知与探索,可以看见晨曦这两年技巧上的进步很大,孩子小时候画面都是粗放的,缺乏耐心与定力,但画面往往有张力、有个性是因为那时孩子只有感受,懂得了运用最简单的线条色彩就可以毫无顾忌地直抒胸臆!那时候技巧对她们而言无需太多,太多是累赘。而现在,年龄到了,认知也到了。孩童时期对绘画的意识已建立,童子功也打牢实了,提升技巧是很快的!技巧性的提升永远是相对容易的,更难的是思想、感受、创造性绘画的探索,与过程中品性的锻造!
未完成的画面总是带给我们更多幻想与期待,
它最终的呈现不论好坏,一定靠的是我们的过往和现在不间断的学习,学识与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与之过程中决定好坏的确正是不断的修正身、心的结果。
与君共勉!
家有两画童,
欢迎关注!
分享孩子学画历程!
上一篇:组织沙龙心得体会,最新精选
下一篇:廉耻顾炎武心得体会,最新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