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记习近平主席的“中国—中亚峰会”时间,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民日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这是中国心得体会1都说,历史是流逝的今天。
“十三朝古都”的传奇里,有无数历史风云。“百千家似围棋局”的繁盛,“荡荡乎八川分流”的壮阔,八表同风、气象万千的汉风唐韵成为华夏的共同记忆。关中平原上的西安在新征程起航之际,书写又一盛世华章。
5月18日—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这里举行。作为亚欧大陆的中心,中亚地处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十字路口,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之际,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今天,也会是明天的历史。
这个镜头载入史册:蘸着万千期盼写就的西安宣言出炉,六国决心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同时宣布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正式成立。
中国—中亚,绵延千年的友谊之河,建交31年的静水深流,流淌到今天,激荡出六国元首的首次实体峰会。
首次落棋布子,为何选西安?翻阅浩繁史册,纵览亚欧版图,遥想从驼铃古道到今日川流不息的“钢铁驼队”,不难读懂其中深意。
那么,为何是中国?为何是中亚?又为何是此时此刻?
中亚,以一种区域协同的方式,同中国握手。中国,在周边外交的纵横捭阖中,将目光望向西北方向的中亚。这场峰会,是中亚选择了中国,亦是中国选择了中亚。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习近平主席旁征博引。“重千金”的分量里,不仅有丝路“凿空”的深情凝望,更有新时代大国外交的丰厚积淀。
青山一道同云雨
回望2013年3月,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在中国无数的“影响力时刻”中,它无疑是一个坐标。那场演讲,提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标注了新时代中国外交新方位。
十年来,从全球到区域范畴夯基垒台,从国与国到不同领域擘画细分,命运共同体层次日益丰富,也以点带面在更大版图牵引绵历。
循大道,天下往。
在2022年1月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水到渠成提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赢得广泛共鸣。
虑时间之远,方知大势所归。31年前,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之初,双边关系便如喷薄的江水。那之后,“国家关系实现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再到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跨越”,习近平主席在本次峰会期间的一席梳理,更镜鉴双方关系相向而行的意愿之强。
周边,唇与齿,手与足。中国以“亲诚惠容”待周边,秉持“好邻居金不换”。
访华前夕,当记者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感叹“在地缘政治的现实面前做‘永久伙伴’谈何容易”时,他坚定回答:“我有信心”“我将不遗余力奉行这一对华政策”。
对未来的许诺,可用历史的过往去丈量。
丈量出对彼此的尊重。中亚国家领导人一再承诺:“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习近平主席有的放矢:“尊重独立自主的选择,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中亚国家事务。”
丈量出对彼此的支持。安全领域风雨同行,危难关头共克时艰。中国疫苗、中国物资,在中亚疫情肆虐之际雪中送炭。
命运共同体,这是植根五千多年文明的深沉思索,这是放眼变乱交织国际局势的战略抉择,这也是中国面向世界的响亮宣告。
峰会前夕,中吉、中塔命运共同体先后写入联合宣言和联合声明。向前追溯,今年1月,中土命运共同体落地;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之际,中哈、中乌命运共同体顺利推进。
由此,命运共同体在中亚实现全覆盖,这一理念也首次在地区多边和双边层面全落地。“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国—中亚,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未来。
19日上午,灞水之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六国国旗猎猎。
在静待各方合力书写的答卷上,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以“四个坚持”,为如何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指明路径:坚持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
中亚国家元首听了以后,在发言中有感而发:“我们支持尊敬的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包括同周边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倡议,这将为我们的友谊和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绝域苍茫万里行
就像面对中国发展奇迹一再惊叹一样,世界也孜孜不倦地从“一带一路”奇迹般成长中去探寻成功密码。
这是中亚国家津津乐道的一幕:2013年秋天,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古丝绸之路。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丝绸之路随国运的兴衰而绵延跌宕。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这一切发生在短短十年间。与之相伴的,是一个古老而奋进的中国,正在重新定义合作。
中国—中亚峰会上,能强烈感知中亚国家对中国机遇的珍视,同中国合作的意愿之深、领域之广、期许之高。
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拔地而起。无论是峰会前夕的会谈会见,还是峰会期间的切磋交流,都传递了一个鲜明讯息: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越来越实。
中亚国家每一位元首都会讲起“一带一路”,他们不约而同望向西安。2013年9月,帖木儿家族历史博物馆,一幅古丝绸之路地图前,习近平主席说:“那里是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的故乡。”
2100多年前,张骞“凿空之旅”,正是从长安(今西安)迈出了第一步,也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峰会上,中亚五国元首抚今追昔:“西安是友谊合作的桥梁”“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一带一路’再出发之地。”
从西安再出发。
看看沉甸甸的峰会成果吧!传统领域枝繁叶茂:经贸、产能、能源、交通等传统合作潜力迸发,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建立;新领域如火如荼:金融、农业、减贫、绿色低碳、医疗卫生、数字创新……中国同中亚的成果清单硕果累累,100多份各领域合作协议更令人惊叹。
观合作,“路”上有最生动的故事。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这些陆锁国梦想着,复兴古代丝绸之路,在亚欧大陆之上打通横贯东西的物流大通道,将太平洋和大西洋连结在一起。
路,是改变,是希望。这些年,中国承建的“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贯通,结束了当地出行翻山越岭的历史;中吉乌公路通车,成为跨山越岭的国际运输大动脉;在中欧班列开行总量中,途经中亚的占了近80%……
有中亚国家元首在峰会上感言,“要想富,先修路”。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不仅提及中亚国家关心的那些联通项目,还谈到了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正当其时。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他们期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让合作跑出‘加速度’”。
万物得其本者生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从无到有,用这句古语形容它的历程颇为贴切。
去年1月,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之际,召开了一次视频峰会。习近平主席在会上提到双方的对话合作机制。新的探索由此掀开关键一页。
磋商,一拍即合;筹备,紧锣密鼓。时隔一年多之后,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宣布,以举办这次峰会为契机,正式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放眼历史,人类社会始终在求索国家间的相处之道。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峰会上,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感慨,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变局,不仅有挑战,也会带来机遇。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致力于共同推动解决影响本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纷争不已的当今世界,成立一个凝聚多方共识的会晤机制谈何容易?中国同中亚五国不仅在短时间内达成最大公约数,更以此次峰会的丰硕协议和成果清单,昭示出并肩携手的共同期盼。
1360多万平方公里,共同期盼的是和平与发展的大道。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新机制一落地,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合作的丰富内涵已经在同步深化。部委间、省州间,全方位、多维度,正奋力搭建一个立体的合作格局。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期间说:“这是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们不针对第三方,成立机制是为了更好推进合作,构建双方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任何时间我们都要牢记这一点。”“因此这个机制应该是务实高效的,我们要共同把它做大做强。”
中亚国家元首纷纷表示:“相信开启的新机制一定会迎来广阔未来”“为中国—中亚关系注入最强劲动力”。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见到习近平主席,亲切地道了一声“我的老朋友”。当此时刻,他亮明立场:“塔方愿同中方一道,开好首次中国—中亚峰会,建设好中国—中亚机制。”
中国同中亚国家相向而行。
元首见面的频率,或许是这一机制水到渠成的内因之一。
近观外交,去年1月,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视频会晤;2月,北京冬奥之约;9月,习近平主席在疫情之后的首访选择了中亚;今年1月,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访华;5月,齐聚西安。习近平主席形容说:“就像走亲戚一样,密切交往。”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70岁生日当天飞抵西安。
风尘仆仆赶赴会场,习近平主席热情迎接这位老朋友:
“在这个特殊日子里,你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彰显了两国关系的高水平,也再次印证了你同中国的不解之缘。”
“谢谢!”在中国学习多年的托卡耶夫总统,微笑着用中文回应。
在同习近平主席的近距离接触中,他也深切体会到这位大国领袖是怎样融会贯通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现实奋斗。托卡耶夫总统在前不久的采访中说:“我认为习近平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他将坚定地领导中国走向美好未来。我对他心怀敬意。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我相信,我们之间的这种个人关系将日益深厚,因为这符合两国的利益。他非常睿智、儒雅、热诚友好。”
几乎同一时间的采访,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有着不约而同的感言:“习近平主席拥有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深刻的政治智慧、崇高的个人品质,成功领导中国走向繁荣,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政经验让我想到中国儒家的智慧。能与他成为朋友,我感到很荣幸。”
海纳百川,美美与共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一座城也是一部史。
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千百年来,西安看遍万国衣冠,听尽丝路长歌。当暮色如黛、华灯初上,大唐芙蓉园梦回千年。
18日晚,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中亚国家元首夫妇在如诗如幻的绛纱灯引领下如约而至,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此为他们举行欢迎仪式和欢迎宴会。
伴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吟诵,64名舞者左手执籥、右手秉翟,献上中国古代最高礼仪舞蹈八佾舞。又见100名舞者手持芙蓉舞姿婀娜,一幅“长安春,曲江头,三春车马醉中游”的美景次第展开。礼乐交融、文韵悠悠,中国与中亚在这里相遇,共赴一场千年之约。
宾朋们纷纷对习近平主席夫妇赞叹这一幕:“美轮美奂”“十分震撼”。
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就在去年,北京冬奥开幕前夕,中亚五国元首纷至沓来。匠心独运的开幕式上,微光烛照世界,雪花美美与共。冬奥时光里,不再是“我”或“你”的故事,而是“我们”的故事。
中亚国家元首彼时的赞叹里,也不单单是看到了鸟巢的恢弘灵动,更是感慨于中华文化的意境高远、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互鉴。而今,大唐芙蓉园的初夏夜,异曲同工。
这里,荟萃古今、融通中外:秦腔《梦回长安》和陕北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同台竞技,再到和鸣《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衔接辉映。“山河万里远,咫尺玲珑心。”哈萨克斯坦歌手同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对话,跨越时空。
峰会上,在赠送中亚国家元首的礼品中,有一件“何尊”。西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来源。感知中国、读懂中国,正是这次峰会的另一深意所在。正如习近平主席评析北京冬奥:“世界将对中国道路有全新的认识。”
何以中国?
它浸润于大国外交的筋骨血脉,融通于漫漫征途的步履坚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
中亚国家感同身受。美美与共的博大胸襟,同那些试图以“文明冲突论”施加影响的做法,截然不同。
纵观人类文明进程,古丝绸之路以其连接文明形态之多、跨越历史时期之长而著称。而从另一个角度去思量,也正因海纳百川而行稳致远。
中亚国家对全球文明倡议的积极响应,也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文明对话。“文化丝路”计划、传统医学中心、“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鲁班工坊”……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列出清单。
戏曲,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峰会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夫人扎帕罗娃、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夫人米尔济约耶娃,共同参观西安易俗社。
百年易俗社,悠悠秦声扬。小学员们唱秦腔、走台步,一腔一调,传承古韵。
从赳赳老秦,到复兴号巨轮劈波斩浪,中华文化在流淌中浇灌出枝繁叶茂。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开放,铭刻下中国之于世界、陕西之于中国的鲜明印记。
峰会前夕,17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陕西篇章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汇报会上的这一要点,也同随后举行的峰会有着内在逻辑。
开放,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开放之门,从沿海打开,而后向沿江、向内陆、向沿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成就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中国奇迹。
然而,春风几度玉门关。“海强陆弱、东快西慢”一度是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忧思。
襟汉渭以带延洛,凭秦川而衔南北。这里,浓缩了千秋岁月的中国,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
“要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这是习近平主席对陕西的叮嘱,也是着眼于9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对这里作出的具体擘画。
中亚国家元首从陕西读懂中国,从同陕西的合作里感知中国:
习近平主席和中亚国家元首们见证签署的合作协议里,新技术、新能源、新产业是亮点。这其中,新能源汽车合作收获颇丰。而全国每生产7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西安造”。
在习近平主席宴请宾朋的菜单里,有梁家河的小米,富平的柿子酒,羊肉泡馍、葫芦鸡……平常的饭食,却是过去穷苦时候不敢想的好光景。餐桌上也映照出从摆脱贫困到全面小康,再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变迁。
大国外交,沉潜着“中国之于世界,世界之于中国”的深邃思索。
创新、开放、包容等全球治理方案,正是中国新发展理念的镜鉴。
一个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减贫,是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的特别关切。如何摆脱贫困,他从中国的生动实践中找到答案,一再强调“愿意了解和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特别是减贫经验”。这次,中乌成立减贫合作分委会,授人以渔。
一个占世界陆地面积1/15的大国,人工林保存面积世界第一。看黄土高原遍地披绿,有着相似地貌的中亚国家渴望在“荒漠化土地和盐碱地治理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期待在绿色低碳、气候变化等领域协同行动。这份愿景,写入成果清单。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三个全球倡议,中亚国家是积极响应者、坚定支持者。当面对习近平主席时,他们还表达了同一份期待:坚信中国会如期实现现代化目标。
相信中国,因为新时代10年来所走过的路、改革开放40多年所走过的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所走过的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余年所走过的路。
西安宣言里写道:“中亚国家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的宝贵治国理政经验,肯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个昔日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国家,探索出了一条迥异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之路的百花齐放,也为中亚国家的探索提供了借鉴。
“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大时代、大格局、大胸怀。
曾经,石榴品种“净皮甜”沿古丝绸之路,经万里进长安。19日中午,峰会落幕。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走向会场外的绿地,种下6棵寓意团结的石榴树。
“等树长起来,石榴结出来”,他们相约不远的未来。
这是中国心得体会2中美防长在香格里拉对话会议上激烈交锋,拜登期待在“某个时候”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据观察者网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消息,当地时间6月4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外放话,声称美国总统拜登期待在“某个时候”同中国领导人会晤。据报道,沙利文在日前参加CNN一档时事评论节目时谈到了中美关系、俄乌冲突。在被问及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近日对中美关系现状表达担忧时,沙利文声称,从他个人观察来看,中美两国领导人都希望为两国关系设定底线。
沙利文说:“我期待,我们在未来几个月将很快看到美国官员与中国同行进行高级别接触,以继续开展工作。”此外,沙利文还进一步对外放话,声称:“然后,在某个时候,我们能看到拜登总统与中国领导人再次会面。”
事实上,从中美两国领导人去年11月在印尼巴厘岛会晤以来,美国方面多次释放消息,希望拜登总统有机会能和中国领导人再次会晤。特别是中国领导人与俄罗斯领导人普京成功会晤之后,拜登更加急迫的想和中国领导人会晤。
但是,由于美国在处理中国关系的问题上,始终说一套做一套,拿不出任何的诚意,所以中国对美国释放出的谈判兴趣并不是很大。
在“无人飞艇”事件过后,中美关系更是跌入冰谷,但究其原因,错不在中方。相信这点美国方面心知肚明。正是由于美国无理取闹,罔顾事实,刻意诋毁抹黑中国,最终导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之事搁浅至今。但是,在美国方面三番五次希望与中方进行对话之后,中国从中美关系大局出发,最终同意与美国进行一次高级别官员对话。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与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维也纳进行了会面。可以说,这次会面,中国给足了美国面子。不过,美国显然并不领中国的情。在美国看来,中美在经济和技术等重要领域会展开激烈竞争,同时又要确保这种竞争不会升级为冲突或者对抗。尽管美国认为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且这也是拜登总统的“坚定信念”。这些表态表面听上去冠冕堂皇,但实际上,美国正在一意孤行把中美关系拖入冲突或者冷战之中。
对于这一点,中国深有体会。自拜登成为美国总统以来,先后四次公开表示,愿为“协防台湾”而对抗中国大陆。拜登不仅露骨的讲,实际上也正在肆无忌惮的做。进入2023年以来,美国国会不仅批准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案》,赋予台湾非北约成员国地位。拜登本人甚至启动总统紧急授权法案,向台湾地区出售海马斯火箭炮、毒刺防空导弹等攻击性武器。美国所谓对台“战略模糊”政策,已经变成彻头彻尾的“战略清晰”。
就在沙利文向中方喊话的同时,中美防长在“香会”上火力全开。美国防长奥斯汀继续大放厥词,声称美军在中国周边海域航行,是为了捍卫“基于规则的世界持续”,为美军挑衅中国唱高调。而中国防长李尚福则一针见血的指出,为什么中美两国军舰军机出现事情的地方都发生在中国领空和领海附近,而不是发生在其它国家的领海和领空?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军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军舰军机。
此外,也几乎是在沙利文向中方喊话尽快实现高层会晤的同时,美军“钟云”号驱逐舰和加拿大“蒙特利尔”护卫舰出现在台湾海峡,不顾中国海军善意劝阻,非要硬闯台湾海峡,赤裸裸地对中国主权和核心利益进行挑战。
只能说,美国在中美关系上依旧我行我素的奉行“冷战”思维,是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最大障碍制造者。为此,中方在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不止一次的警告美国,中美之间能否保持良好的沟通,关键是看美方怎么做。美国如果一方面想沟通,一方面却不断地对中国打压遏制,说一套做一套,不端正对话认知,不尊重中方的底线红线,不停的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那么中美关系难以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根据外交部美大司官方微信公众号“宽广太平洋”消息,当地时间6月6日,中美两国外交官员在北京举行会谈。6月5日,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访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会见,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举行会谈。
此次会谈从官方层面释放出来的消息看,双方主要是围绕去年11月中国高层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推动改善中美关系、妥善管控分歧等进行了坦诚、建设性、富有成效的沟通。中方就台湾等重大原则问题阐明严正立场。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但在老秦看来,双方免不了会有一番激烈交锋。
不过,相信大家也能够看出,此次中美两国外交官员会谈地点,却罕见的放在了北京。从这个微小细节就可以看出,中方的确有意改善和提升中美关系。在此之前,美国先后派出两拨人马来到中国访问,一拨就是正在北京访问的康达。去年年底,康达被允许进入中国访问,但由于美国方面毫无诚意,中国只好把康达安排在河北廊坊会面。另一拨是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她也是去年访问中国时,因为同样的原因,被中国安排在了天津。
实际上,在老秦看来,中国已经拿出了足够诚意,接下来就看美国方面会拿出多少诚意。假如拜登能拿出让中方足够满意的诚意,那么,接下来也排除后面中美之间会有更高级别的官员进行沟通。除了沙利文释放出在“某个时候”希望和中国领导人见面之外,包括布林肯、耶伦等美国高官都想来中国访问,甚至还有外媒放出消息声称,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曾在上个月秘密访问中国。尽管美国没有回应这条消息,但据美方知情人士透露,伯恩斯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同行。
种种消息说明,美国的确有点着急,拜登也急于缓和对华关系。在老秦看来,拜登目前的压力很大,他想缓和中美关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是中欧关系让拜登坐卧不安。近段时间以来,欧洲多名高官先后来到中国访问,而中国也同样把中欧关系作为对外关系的重点,中方也一直在强调欧洲“战略自主”。因此,中欧之间频繁的互动,让美方感觉到欧洲存在疏远美国的风险,而美国一直视欧洲是其“坚定盟友”,试问,中欧关系密切,美国能不紧张吗?
二是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家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中国不仅成功促成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而且成功举办了“中国+中亚五国峰会”。此外,在中国的推动下,“金砖五国”组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扩容,已经有伊朗、沙特等19个国家准备加入该组织。最让美国害怕的是,伊朗、沙特、阿联酋、阿曼等中东国家在中国带领下,组建了“海湾海军联盟”,逐渐取代美军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力,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在心口插了一刀。
三是美国国债上限需要有人来买单,否则很有可能引发美债“暴雷”,美国在全世界的信誉将荡然无存。就在昨日,美国财政部部长再次向中国喊话,表示“美国没有在无法支付全部付款义务时,不承诺优先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债权人偿付美国国债的计划”。耶伦的意思就是一旦美国发行的新债务如果卖不出的话,中国以前购买的美国国债很有可能本息都拿不回去。如果中国想拿回本息,就必须继续购买美国国债。
不过,尽管美国政府麻烦缠身,但是美国仍然放不下架子,总想站在实力的角度和中国打交道。想求中国替他们分担压力,却不忘挑衅刺激中国,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试问中国能给美国好脸色吗?
如果拜登、布林肯等人真的想改善中美关系,就应该停止一切挑衅中国的行为,展示对中国的最大诚意,在中美关系改善和提升上做一些有益的工作,这样才能确保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如果美国政府仍然一如既往的光说不做,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甚至还刻意在中国周边制造冲突,那么,中国还是那句老话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相信美国一定能听懂。
这是中国心得体会3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对民主党派参政履职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连日来,“大兴调查研究”在广大民主党派成员中引发热烈反响。 青年是未来,是希望,蕴藏着无限可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能够让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激发出新时代青年奋斗的强大力量。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团结报团结网”特邀请部分民主党派青年,畅谈他们对调查研究的认识和见解。 (注:排序不分先后) 调研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调研认识:强调“大兴调查研究”对民主党派青年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动力,一方面,要求我们注重理性思考和客观分析,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鼓励我们听取各方声音,反对主观臆断和盲目行动。 调研经历:我参与过民革北京东城区委会关于东城区人才高地建设的调研。在调研中,民革东城区委会专门向有关部门询问了东城区近几年人才工作情况,同时收集了北京东城统计年鉴中的有关数据信息。在分析解读过程中,课题组多方征集建议,进行了充分讨论。这让我认识到:调研是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也是与群众和有关单位沟通和联系的重要途径;政策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多方参与、多方沟通是推进工作的关键。 在调研中发现“未知” 调研认识:我国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各级党委、政府需要更多全面、精确的信息作为决策参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民主党派应与中国共产党同频共振,就参政议政等工作开展更加扎实、深入、有质量的调查研究。 调研经历:我的研究领域主要聚焦于城市基层治理的中外比较研究。研究领域的特性,决定了必须经常进入基层治理的现实场景进行观察和调研。以我们团队在上海的调研经历为例,在开展调查研究之前,我们很容易被已有研究文献的观点所左右。然而,深入调研后,我们发现,我国的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着已有研究文献很少涉及的复杂景象,比如社区类型多元化现象、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瓶颈问题等,这些都是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中需要去着手破解的难题。 调研的过程是提升自我的过程 调研经历:2022年,我作为民革北京市东城区委会健康专委会委员参与了民革东城区委会“优化路径、推动东城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调研,并作为主要执笔人撰写调研报告。从调研启动初期我就锚定一个目标——调研的内容和方向一定要符合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在整个调研过程中,我深入群众、认真归纳总结,从调研组的人员选择与确定,到与被调研部门的对接与联系,再到调研数据的收集、分析与整合,直至调研报告的书写,每一个环节都全力以赴,我的观察、分析、组织、协调等方面能力不断获得提升,我认识到,调查研究是提升自身水平的重要途径。 调研要“准、深、专、实” 调研认识:作为一名民主党派青年,调查研究是履行参政党职能的源头活水、高树深根,是咨政建言的有力基石;是提升青年干部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培养和锻造青年干部队伍的必经之路;是拉近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调研经历:2015年7月,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中庐陵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我跟随民革吉安市委会课题调研组冒着酷暑炎夏,实地察看一处处具有浓厚庐陵文化特色的古祠堂、古民居和古文物,与当地年老村民面对面交谈,获取第一手资料。此次调研课题的确定经历了支部上报、专委会研讨、主委会议研究、市委会发文立项等多个严谨的步骤,调研组成员的确定也同样经过反复斟酌,组成了骨干(熟悉课题、多次参与调研的民革党员)+能手(写作能力强的民革党员)+新手(参政议政热情高但经验不足的年轻民革党员)的调研团队。此后,根据多次实地调研掌握的资料,课题组还对调研报告进行打磨、围读,并征求了相关单位意见,最终呈报给党委、政府。 调研建议:民主党派开展调查研究,选题要“准”,即调查研究的方向要精准,要重点关注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调研要“深”,方法上多探索、渠道上多拓展,做到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倾听民声;队伍要“专”,要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培育一批高素质的调研骨干力量,说“专业”话,建“专家”言;成效要“实”,要促成调研成果有效转化,使调研成果成为改革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助推器。 在实践层面寻求“最优解” 调研认识:“奔走国是、关注民生”不能停留在情怀和认识层面,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给出了具体的行动路径,鞭策我们从一线获取数据、剖析案例、发现问题、寻求办法,这是年轻人的工作之本,也是参政议政的首要前提。 调研经历:很荣幸,自己在国产芯片企业一线工作。在谋求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化发展道路上,我深入调查研究,跑遍了数十个区县基层,收集芯片产品的试用试测数据、访谈客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进一步推广打下基础。 调研建议:作为一名民主党派青年科技工作者,我认为有效的调研方法是结合自身岗位经验,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层面反映问题、寻求“最优解”、给出好建议,要多问问自己“案例实不实”“数据准不准”“问题透不透”,将参政议政工作和提高科技生产力紧密协同。 调查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 调研认识:调查研究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有效方法,是发现问题、找准问题的必由路径,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开展调查研究,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民主党派青年要发挥智力密集优势,放下架子、走出位子、俯下身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走进基层、走近群众、走上一线,做实做深调研工作,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更多一手资料和科学建议。 调研建议:做好调查研究、提高履职水平,要求民主党派青年提高参政议政主动性,发挥专业优势,着眼基层、着眼细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要求民主党派青年提升表达能力,提出合理化的、可落实的意见和建议,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福建致公经济研究院院长、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教授 李为: 调研要避免形式主义 调研认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就是要鼓励大家积极勇于探索,改进工作作风,实事求是,问计于民,问计于基层。对于民主党派青年而言,这是一次大好的学习机会,应结合本职工作,积极参加各类调研,主动思考,建诤言,献良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民主党派力量。 调研经验:作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负责同志,我曾带领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云集智谷”乡村振兴创新团队,实施“百镇千村”把脉问诊行动,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我认识到,调研应做好充分准备,带着问题去;应提前设计好调研方案、访谈提纲或问卷等;到了基层之后,应抱有谦虚的态度,对基层反映的情况以及提出的建议要认真倾听、充分记录、仔细甄别;要避免形式主义,避免没有主题、没有目的性的调研。 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调研经历:在一次关于居民对医疗保障政策了解情况的调研中,我结合住院患者医保报销实际情况,询问患者家属,了解他们对医保政策的看法。我深刻体会到,政策的成功实施与社会对政策的理解和接受度密不可分;政府部门在推动政策实施时,应更加注重与群众的沟通,让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政策。 调研经验:要明确研究目的,对研究对象进行筛选,以便收集到有价值的数据;要掌握好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要注意收集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偏差而影响研究结果。 调查研究有“三坚持” 调研经验:坚持问题导向,把调查研究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坚持群众路线,把调查研究作为听民声、聚民意的有效途径,努力倾听真实的声音。坚持实事求是,把调查研究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调研,可以邀请部分行业专家参与。 做群众的“知心人” 调研经验:“高手在民间”,群众的智慧和见解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学习。要搞好调查研究,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不仅要“身入群众”,更要“心入群众”,做群众的“知心人”,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时刻警惕和防止脱离群众。 调查研究要有“半杯水”心态 调研认识:“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下去调研全是办法”,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决策、解决存在问题的重要法宝。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能够了解群众需求的新变化和差异性,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以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群众信赖。 调研经验:调查研究要有“半杯水”心态,“半杯水”里装问题,多向群众请教,剩下“半杯水”装办法,把好做法带回来;要建立调查研究传帮带机制,以老带新;要实事求是,切忌编造事实、篡改数据、夸大信息甚至弄虚作假;要“两条腿”走路,既调查、也研究,避免只调查、不研究。
作者 _ 周福志 赵亮
本期编辑 _ 李艳鹤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扶贫学习心得体会,通用3篇
下一篇:重强抓心得体会,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