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柏林大学心得体会,最新精选

《资本论》读后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窗前剪影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柏林大学心得体会1

在21世纪初,英国搞了一个影响世界进程书籍的记不记得评选,《资本论》被评为从人生必读的影响世界进程的十本书之一。看到这个报道后,就是买了一套《资本论》。买这本书的时候,正是工作繁忙时候,后来更遇到生活大变动,人生轨迹发生较大转变。《资本论》确是一本改变世界的书啊。这套书买来绝大部分时间是静静的躺在书架上,七八年间第一册都没有看完。10多年后,已经是接近不惑之年,生活好像终于是安定下来,阅读再次成为习惯,看到书架上崭新如新买的《资本论》心里不觉有些羞赧,于是下决心看完了这部政治经济学的巨著。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1846年)(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1848年)(和恩格斯合写),《〈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1859年),《资本论》(1865年、1885年、1894年)(后两卷由恩格斯整理)等。马克思与他同时代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等人一样,都是当时世界无与伦比的伟大思想家,他们研究的都不仅仅是经济,也涉及哲学、社会学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实际上就是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劳动价值论的深化,或者说马克思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从另一个角度的创造性发展。从这点上来说,马克思思想本身就是当时经济学、哲学研究成果的发展。

要理解马克思,首先要理解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我们看看这个时代里发生的重大事件。

1733年 机械师约翰·凯伊首先发明飞梭,提高织布效率一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曲开始了。1769年,理发师兼钟表匠理查德·阿克莱特制造了水力纺纱机。从此,机器转动不再用人力,这是一个重大进步。1771年,在得比附近的克隆福得建立了第一座棉纱厂,雇了600个工人,这样就突破了原来的手工工场阶段,开始进入近代机器大工厂阶段。由于18世纪60—80年代发明的棉纺织机都是工具,它很快为英国其它轻工业部门(如毛纺织、麻纺织、丝纺织、造纸、印刷等)加以改进采用了。19世纪初,英国整个轻工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充满着暴力和血腥,英国虽然已经初步走过这个时期,但由于资本主义在欧洲和北美建立有时间差距,这种血腥资本主义阶段在马克思生活时代还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为马克思马观察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独特的视角。英国工业革命85年后马克思出生,134年后资本论第一卷发表。

1818年5月5日 马克思出生

1824年 世界第一条铁道在英国由G.斯蒂芬森主持建成

1825年 史蒂芬孙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试行(蒸气时代开

始)

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

1829年 英国G.斯蒂芬森制成蒸汽机车

1830年 法国七月革命爆发

1832年 法国A.H.皮克西在巴黎公开了一台永久磁铁型旋转式交流发电机。一年后,他在发电机上安装整流子,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电气时代的基础出现)。

1831和1834年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1848年 英国宪章运动

1838年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A.孔德在其著作《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首次提出“社会学”一词,标志着社会学的开端

1839年 6月3日中国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

1844年 法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1847-1852年 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0年 6月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瑞典J.L.R.阿加西提出地球气候史上曾出现过冰期气候

英国在世界上首次发行邮票——“黑便士”实行邮资制

德国J.李比希的《化学在农业和植物生理学上的应用》出版,创立矿物质营养学说

英国J.P.焦耳发现电热当量,并测试了热功当量,为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作出贡献

1842年 中国魏源完成《海国图志》50卷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1845~1846年 德国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及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

1846年 英国议会废除谷物法,标志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确立,两年后废除航海条例,自由贸易替代了保护贸易

1848年 德国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1849年 法国A.H.L.斐索用旋转齿轮法首次在实验室中测定了光速

1851年月11日,中国洪秀全领导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法国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政变

法国J.B.L.傅科用摆的实验证明了地球自转

英国建成水晶宫,为现代建筑先驱工程之一,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这是英国为展示工业革命以来其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举办)

1857年 英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美、法、德等国,形成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859~1952年 美国哲学家、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J.杜威在世,提出“工具主义”哲学理论

1860年 10月英法联军侵入中国北京,劫掠、焚毁圆明园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沙皇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自上而下解放农奴,这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关键措施。

1861-1865年 美国内战,美国南北统一,美国联邦权力得以强化,从此开始走上完全的资本主义道路和世界第一强国之路。

1864年9月28日 第一国际成立

1867年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标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已经形成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69年 俄国科学家D.I.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

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凿成通航

1871年 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起义;26日巴黎公社成立,28日隆重集会庆祝。法国诗人、巴黎公社活动家鲍狄埃创作《国际歌》歌词

1873年 中国轮船招商局在上海设立,为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近代航运企业

中国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开办继昌隆丝偈,为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和最早的民族资本工业企业

1875年 比利时Z.T.格拉姆将改造后的发电机安装在法国巴黎北火车站发电厂,该厂是世界第一座火电厂。奥地利S.马尔库斯制成装有两冲程内燃机的汽车。(电气时代的前奏开启)

1876年 第一国际宣布解散

1878年 德国建成世界第一座水电站。

1879年 德国W.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美国D.康诺利发明自动电话交换机

德国在柏林建成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美国T.A.爱迪生发明有实用价值的碳丝白炽灯,开创人类电气照明时代

1882年 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8月,容闳率中国第一批留学生30人赴美

1883年3月14日 马克思逝世

1886年5月1日 美国工人举行争取11小时工作日的总罢工,这也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可以想见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突出。

马克思时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进行了一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渡过了最初的血腥阶段,资本主义的力量正在逐步成为全世界的主要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与此同时世界科学技术和发明爆发性出现,当今世界很多基础性理论都在这个时候提出或奠定基础,人类正从蒸汽时代向电气化时代迈进。资本主义经过初期的高速发展,既展现出推动人类发展的巨大力量,也展现出贫富悬殊巨大的社会矛盾,并开始出现因世界市场问题而出现的世界工业强国的矛盾。可以说,人类工业时代社会、经济、世界秩序等等问题在马克思时代都已经开始出现,有些问题由于社会还没有建立起自身的调节机制,因此显得比现在更加突出,比如世界市场的划分问题,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问题,社会福利问题,政治制度问题等等。马克思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是在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研究基础上,对当时社会、经济、哲学的一般规律的总结,它是从具体中归纳出来的,高于具体而适应资本主义这个整体,但并不一定能够对应每一个具体。这些一般规律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还在世界存在,不管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如何发展,都能够找到这些一般规律的影子。

因此,马克思主义不是空洞的教条,它和世界上所有理论一样,都是我们从某一个角度看世界和分析世界的方法和工具。特别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著作《资本论》,这本对近现代世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书,它并不仅仅是为政治而写的,它是为真正揭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从而得出社会生产的一般结论而写的,是马克思研究当时古典经济学的成果。这本书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学中货币、劳动价值论、社会分工、社会生产构成和平衡、地租等等重要经济理论思想的总结和归纳,经过马克思富有远见的头脑思考后得出的一些新观点。当然,这些观点有些可能已经不符合现在的情况了,但它一些基本的理论对现实仍然是有指导意义的,仍然是我们观察经济活动的科学的工具和方法论。2个例子说明:

实体经济的极端重要性,也可以在《资本论》里找到原理。

马克思在考察货币转化为资本时说:商品交换就其纯粹形态来说是等价物的交换,因此,不是增大价值的手段。(资本论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185页。)

每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物化在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中的劳动量决定的,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第一卷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218页)

但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商品(注:劳动)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同上,226页)

他认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这个过程,既在流通领域中进行,又不在流通进行。它是以流通为中介,因为它以在商品市场上购买劳动力为条件。它不在流通中进行,因为流通只是为价值增殖过程作准备,而这个过程是在生产领域进行的。(同上,227页)

货币转化为资本,在买进卖出中实现资本的增加,马克思认为,这个过程是以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开始的,增殖在生产领域实现,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大于他自身价值的价值,然后资本家在把生产的产品,这个包含了劳动力创造的更大价值的物化品卖出去,实现资本的增加。这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一个人投入100元的资本办厂生产一种产品,最后他获得了105元。这个增加的5元就是劳动力创造出来的比它自身价值大的5元,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以上三段原文理解的关键是,流通领域不生产,或者是说不增加商品的价值。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方法,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上述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具体又分为两大部门:

(1)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

(2)服务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其他行业。

从上述产业划分我们不难看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即第一,第二产业部门才是剩余价值,也是生产价值的部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从商品经营资本,货币经营资本(利息),土地所有权和地租三个方面,考察了剩余价值的通常表现形式,即利润,然后得出了重要结论,所以这些资本获得的利润,都是产业资本家,按照社会平均利润度让给这类资本家的剩余价值。

商人资本不外是在流通领域内执行职能的资本。流通过程是总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但是在流通过程中,任何价值也没有生产出来,因而任何剩余价值也没有生产出来。(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篇商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管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第十六章,商品经营资本。)

马克思上述理论,可以说明中国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建立比较完备工业体系的原因。因为实体经济,物质生产部门,不仅是提供人民品种比较齐全的消费最终产品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创造社会新增价值的源泉。

当中国以BAT为代表的一大批独角兽企业,在中国风生水起的时候,就有经济学人表示的担忧。这些独角兽企业,都是做平台的,什么新零售业,什么产业链,从三次产业划分看,这些都是属于流通领域,它们并不创造任何新增价值。他们的利润来源于实体经济部门。中兴公司、华为公司先后被制裁后,人们发出 “送外卖和房地产业无法把中国送入真正的强国的感叹”,这不是没有理论根据的。为什么中国实体经济始终没有办法掌握核心的高新技术,就是因为过分强势的第三产业的大企业,大大压缩的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如果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低于了社会平均利润,那么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应就会受到压制(一个做实体经济的朋友说,实体经济又累人利润又低,她不希望她的第二代继续做实体经济。)

剩余价值理论表明:只有实体经济才产生全体社会剩余价值,服务业不产生全体社会的剩余价值。实体经济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其他所有行业利润的来源,也是国家收入的来源。没有实体经济就没有一切,经济发展就会受制于人,重商主义的国家不会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威尼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是最典型的案例。这也是美国不惜要与中国贸易战,也要实现工业回归的原因。美国制裁中兴公司、华为公司的“芯片”手段,已经不是国美第一次利用这种手段对付兴新大国,美国曾经对日本也曾经采用过禁售“精密仪器、芯片”的手段。如果中国不能够继续在实体经济上发展,并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掌握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及生产能力,,中国经济发展就不会有坚实的土地。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第一卷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210页)

生产创造消费的现代管理理念,也可以在《资本论》里找到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中,为了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实现的条件,马克思把把社会总产品分成了两大类(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二十章简单再生产第439页):1、生产资料:具备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形式的商品化;2、消费资料:具有进入个人消费的形式的商品。

这两个部类中,第一部类拥有的所有不同生产部门,总合起来都形成一个单一的大的生产部门:一个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另一个是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

在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时,马克思对两个部类的生产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一直作为资本主义再生产这篇分析中的贯穿始终的例子:

根据剩余价值理论,每个部类全年产品的价值,和每个个别商品的价值一样,也分成C+V+M(不变资本,机器、房屋等固定资产,可变资本,工人工资,剩余价值,工人劳动力创造的新价值。)

Ⅰ.4000c+1000v+1000m=6000 生产资料

Ⅱ.2000c+500v+500m=3000 消费资料

马克思通过这个例子对简单再生产进行了分析,分析的具体过程不在这里赘述,得出的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是:在简单再生产中,第一部类的商品资本中的v+m价值额(也就是第一部类的总商品中与此相应的比例部分)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资本Ⅱc,也就是第二部类的总商品产品中分出来的与此相应的部分,或者说,Ⅰ(v+m)=Ⅱc。

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品的,在这个例子的总产品是不是3000,其中个人的消费品,在要在第二部类3000的总产品中通过部类的内部交换来解决。而第一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个人的消费要通过与第二部类生产消费品的部门的商品交换来解决。而这个金额刚好等于第二部类不变资本的总额。

从简单再生产这个结论,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消费主义会成为经济学一个重要的主张。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结论中也可以看到供给的重要性。如果生产消费品,也就是最终供给的产品,不符合消费者的需要,那么企业,在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上的投入就不可能收回,简单再生产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会出现混乱,严重的就会出现经济危机。

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阶段,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处于卖方市场,也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东西都是那个时代最先进的东西,对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新时尚产品。但那个阶段也是资本主义最黑暗的阶段,工人每天劳动时间在10小时以上,由于劳动时间过长,工人无法接受很好的国民教育,生活水平较低,对一些不是生活必须品的东西,形不成很大的消费,资本家们认为正是由于工人没有合理的消费,限制了经济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二十一章积累和扩大再生产581页上,引用了当时英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秘书德拉蒙德先生的一篇文章中的提法:“工人在文化方面跟不上发明的进步。许多物品他们已经买得起,可是他们不知道怎样使用他们,所以他们没有为这些物品创造任何市场。”为了为这些新产品创造市场,也为了缓解当时比较突显的社会矛盾,这位先生在同一报告中谈到一家洛厄尔-劳伦斯公司的女工宿舍,都备有钢琴。这样的宿舍,放在现在都实在让人羡慕。

在《资本论》里,还能够看到,现在西方发达的教育制度,并不仅仅是西方社会发展的结果,在当时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一种措施,这种措施是要防止儿童做童工的时间过长,防止无所事事的青少年在社会上游荡,因为儿童做童工时间的过长,在英国甚至影响到了国民素质的整体下降。在《资本论》中还能够看到,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代,工人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劳动环境是非常恶劣的,甚至《圣经》中说第七天,一周的第七天是圣安息日,要停止一切工的神谕,都无法阻止不让工人休息的现象。现在世界上普遍实行的8小时工作制,在西方是工人阶级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斗争,和平的罢工,流血的冲突,也就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才争取到的权力,他们认为这样的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后发展国家的人民对欧洲、美国人严格的工作时间观念,产生不理解现象,认为他们太要求舒适,或者是太公私分明,那是他们没有经历过西方工业革命前期阶段的超常劳动时间阶段。不要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人民不如中国或者是东方人勤劳,那是他们曾经经历过一段地狱般过度劳动时间的折磨,使他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进入现代,在消费市场上,应该说整体上已经是买方市场,企业的观念已经变成生产要创造消费,要引领消费,要适应消费,提倡的个性化生产,定制化生产。消费的另一面就是供给,也就是生产。如果生产出来的消费产品不能够实现消费,那就是无用的生产,是浪费的生产。从而由于最终消费的无法实现,如前面的分析,单个企业的再生产无法进行,整个社会再生产就无法实现,社会经济就会停滞甚至出现危机。

消费者是不能强制的,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也是不能强制的,但企业的生产,既供给却是可以适应,引领,创造消费者的消费的,最终消费品的调整,必然也会引起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生产种类和生产方式的调整。集中有限资源用于有效消费需求的生产,从更深角度看,就是提高经济发展或者说是提高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思想其实也是工业革命以后,在认真观察社会生产和吸取当时政治经济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生产,也可以说是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工业时代的一般规律的总结,只要人类社会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生产还存在,那些一般的规律就不会有实质的改变,发生改变的只是他们表现的形式。

柏林大学心得体会2

大雨中,飞机极度摇晃地降落柏林机场,在跑道上缓缓滑行一阵子后停止,机舱广播告知乘客:因雨势过大,出于安全考虑,接驳车会在雨减缓后抵达。舷窗外白茫茫的滂沱大雨,成为我初到柏林时遇见的第一个场景。

柏林,在我大脑的知识仓中一直是一个色彩特别的城市分类。二战后东、西柏林戏剧般的历史,从小就经由大人口中,以及媒体的讨论成为记忆中的传奇;在我二十岁出头时柏林墙的倒塌,又一次成为世纪话题,这也让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年轻人将此作为打破僵局、宣泄压抑的励志象征,基于此创作的音乐、美术、电影一直不绝。当时,大部分年轻人还不了解柏林墙倒塌背后的复杂意义,只想借由发泄愤怒和痛快感交织的青春,聚焦于这些表象带来的感受。然而,每个人的青春都会过去,没承想我在中年后才第一次到达柏林,这场倾盆大雨似乎也有着某些暗示——除却我根深蒂固所知的世界,那些不被描写和传播的另一面,只能在身临其境中才能体会。

柏林与我去过的历史悠久的西方大城市,如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圣彼得堡等,给我的粗略印象都是相近的,因为历史悠久,经历过繁华与衰退,所以有太多痕迹可供展示。这些城市也都乐于去展现历史,特别是与历史有关的文化收藏;每个城市里都有大大小小许多博物馆,博物馆似乎成为这些城市一种很重要的展现自己的方式。柏林的博物馆似乎没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圣彼得堡冬宫那样知名,艺术储藏量不及上述那些博物馆应是原因之一。记得出发前看过一篇柏林画廊的评论,其中说道:“此处有世界最知名艺术家较不重要的作品。”当我去柏林博物馆岛上的博物馆游走后,虽然不会反驳这样片面的说法,但却产生了其他城市从没给过我的感受——因缘际会,让我往这个角度去感应此行。

容我从头说起。

半年前,我收藏了一件西洋古典作品——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抹大拉的忏悔》(The Penitent Magdalene),其来源可称传奇,它来自柏林一位犹太血统的报社出版人鲁道夫·莫斯(Rudolf Mosse)的私人博物馆收藏。在拍卖图录上,对这件作品有一个提醒附注,表明这件作品列入二战时被纳粹希特勒抢夺财产的归还计划。二战初期,莫斯(Mosse)家族的继承人费利西亚·拉赫曼-莫斯(Felicia Lachmann-Mosse)逃到美国,所有家族资产被强制侵占并且公开拍卖,二战后期,博物馆又遭联军炸毁命运多舛,近来才有部分艺术品从私人或美术馆追回。因为莫斯家族一直举办慈善活动,陆续有归还的艺术品交给拍卖公司处理,包括这件从道塞多夫美术馆追回的《抹大拉的忏悔》。慎重起见,我向拍卖公司要了许多资料,自己也在网上做功课,遂有了另一重要发现——与这件作品相对应的另一件更大的彼得·保罗·鲁本斯所绘的《抹大拉的忏悔》藏在柏林腓特烈国王博物馆中(Kaiser-Friedrich Museum),也就是我拜访的柏林博物馆岛上博得博物馆(Bode Museum)的前身,腓特烈国王博物馆曾在1945年二战结束前一刻遭遇火灾,这件更大的《抹大拉的忏悔》不幸焚毁,现在只能从昔日博物馆的一些黑白照片中看到展出此作时的景象。

因收藏做了延伸阅读,当我来到柏林的博物馆岛时,我所处的位置正是二战最后一刻被联军攻击的博物馆。欣赏着经历战火洗礼的艺术品,我已经不是过往去博物馆时的心情了,特别是当我在博物馆的书店里买到一本2015年“消失的博物馆”主题展览的对应书,展览内容都是在二战那场大火中已经损毁或失去的作品,在七十年后的整理重现——雕塑部分依据档案资料利用新科技手段进行原比例重塑或修护,消失的画作则以黑白印刷原尺寸输出。书中除了有大量对比修复前后雕塑的照片外,也刊载原作当年在博物馆里展示的历史照片,我研究过的《抹大拉的忏悔》也在其中,它被安放在名为“鲁本斯”的展览空间里,整间屋子里有八件大型鲁本斯画作,全都毁于这场战火(如图)。这促使我思考人们在收藏过程中较少想到的事:收藏是一项考验,在许多美术馆与私人收藏的故事里,天灾人祸都有可能损及艺术,直至今日我才深深地感受到。

几天后,我去了一趟德勒斯登(Dresden),对这座漂亮古城的最强烈印象,集中在“意志力”上——二战后,面对历史建筑被轰炸殆尽的古城,当地居民花费十多年时间,把毁坏的建筑恢复原貌。在恢复的建筑上可以清晰地发现,如果使用了残骸中未损坏的建筑原件,全都保留着大火中被熏黑的痕迹;他们不回避痛处,进而重整自己。

在柏林的行程中,我除了欣赏博物馆的展品,进行与展品有关的延伸阅读外,又多了对战后余生的艺术品的珍惜,它能够留在眼前是多么不容易。战争永远是对双方有害的一种选择,艺术品里也在不停反映关于人类在对抗中所生的种种恐惧与悲伤的描述。而在导致战争的原因中,最可怕的是贪婪与报复,这些呈现在眼前的艺术品似乎像一个暗示,在战争之前就已经把答案揭示出来了。

从柏林返回北京时,正好赶上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北京阴沉沉的天气有着大雨将来之势,而我的脑海里反复映现柏林所见,和《抹大拉的忏悔》中,那仰望天空的含泪的眼。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姚谦

流程编辑:吴越

柏林大学心得体会3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有哪些重要政策?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动职普融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我们还需要作出哪些努力?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如何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我们约请了职教领域的4位专家学者进行解读。


建党100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历程

建党10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前的起步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最早确立于19世纪60年代,当时被称之为“实业教育”,并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1917年,黄炎培先生在上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明确职业教育不再只是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而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充分体现了大职业教育观。在他眼里,“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确立阶段。一是举办技术教育,培养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技术人才,重点是重工业和国防建设需要的中等技术人员。1951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1952年,《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中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相继出台。二是建立起以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学校教育为主体,包括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各种培训相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制度。1953年,劳动部门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培养技术工人的要求,对原以训练失业人员就业为主的技工训练班、技工学校进行调整,发展了以培养中级技术工人为目标的技工学校。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加速培养各行各业急需人才,在全国各地陆续办起了农业中学。针对当时城市大量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学,而又缺乏就业思想准备和职业训练,难以就业以及城市和农村都缺乏各项劳动后备和技术后备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在城市举办各种类型的职业学校。包括:改普通中学为职业学校,依托工厂办校,依靠工厂、企业、事业单位举办职业学校。

改革开放以来至上世纪末的发展阶段。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1991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出台;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6年5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1986年、1991年、1996年分别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这一阶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主要经历了中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诞生。职业教育政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制定了一系列保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完成了职业教育发展初期阶段的法制建设目标任务,营造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政策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调整和振兴阶段。2002年7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了由发展停滞到完成转型的顺利过渡,开始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阶段。《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明确了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也标志着职教发展必然进入一个新阶段、新格局、新高度。(作者陈嵩,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完善保障机制 优化类型定位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定位,为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类型教育的定位有助于人们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破除职业教育“普通化”的办学模式,克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本科压缩版”的痼疾;有助于职业院校根据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创办专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有助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为就读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深造之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需要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尽快建立层次结构清晰的职业教育资格框架体系。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提升个人的职业技能等级。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确自身的定位,了解个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可能性,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避免盲目追求学历的攀升。他们可以选择继续学习,也可以选择进入劳动市场就业,通过在职学习获得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建立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是建立国家资历框架的前提。我国早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建立“国家资历框架”。2019年,我国开始试点实施1+X证书制度,至今已陆续发布了4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一些地区也尝试建立了本区域的资历框架等级标准,这些探索为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尽快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2013年,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作出规定。但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高职专科教师以及高职本科教师的专业标准尚未制定,高职院校在教师招聘、培训和考核等方面仍具有浓厚的学科教育特色。目前一些刚升格的高职本科院校在招聘教师时,依然采用普通本科教师的录用标准,非博士不招。招收高学历的人才从教无可厚非,但关键是一些学校新进博士大都是学术型的,工学、应用理学、应用社会学的博士较少。这些教师欠缺实践教学能力,势必难以很好地胜任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教授除了具备博士学位外,还要具备相关领域不少于5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都来自工业企业,并具有工程师资格。因此,有必要尽快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标准,强调教师技术研发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将先进技术和知识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能力,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评聘管理提供依据。

建立体现类型特色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近年来,各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关注“人”的活动和发展。我国职业院校的评估应更加强调教育“产出”,把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和方法能力的提升作为重要的评估标准。(作者王琴,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职业本科教育的历史方位与适切路径

关于职业本科教育的必要性、类型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等的学术探讨、争议一直伴随着职业本科教育的实践摸索。

学术界、实践界有诸多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地位、满足人民群众对本科教育多样化需求、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激发院校办学活力等角度支持职业本科教育合理性的论述,但缺少从企业、岗位需求角度支撑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升级必要性的切实证据。有学者以高职院校的发展成绩、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办本科教育的经验等为依据,论证高职院校大规模升格承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可行性,但对由此可能产生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空心化、职业本科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空间重叠等风险,没有提出防范之策。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面向是市场、产业需求。社会的具体需求是职业教育调整人才培养规格的首要依据。各行业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情况如何,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与所从事岗位的需求差距如何,才是触及职业本科教育必要性的根本问题。

层次必要性、合理性争议之外,如何确保类型教育特质也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难题。相关制度、标准建设任重道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不同的类型,但对类型内涵并没有明确界定。职业本科教育办学标准尚付之阙如。对比《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不难发现,部分相同专业类别下的专业名称相似度较高,职业本科教育的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体现不足。

目前,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已明,对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要把资源配置和工作重心聚焦到内涵发展和特色办学上,从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层面切实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通过建设职业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开展本科教育,是契合现实的路径。毕竟,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提质培优还是结构层次完善,都要在教育内涵和培养过程上持续发力。院校层面不断探索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并落实于课程设置,构建具有相应胜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创新教学体系、院校治理体系,将成为国家层面系统推进本科职业教育的经验基础。(作者张劲英,系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政、企、校综合施策提升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吸引力

近年来,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吸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

传统观念意识影响中职招生。民族地区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加上区域内产业不发达,企业工作待遇一般,当地社会普遍重视普通教育,看重学历文凭,再加上近年普通高中扩建,导致中职学校招生较为艰难。

产业不发达导致产教融合难度大。区域内产业不发达,中等规模以上企业少,校企合作难以开展。一方面,学校对地方行业和产业需求的了解不到位,对行业布局、发展态势、岗位要求、需求数量等未进行过深入的调研,缺乏对行业企业需求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当地政府未能及时制定出台校企合作配套激励政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不愿入驻校园,甚至不愿意接纳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问题,收效甚微。

部分职业学校办学经费投入不足。民族地区部分县管中职学校办学主体层级过低,难以有充足的经费投入,导致无法保障与改善办学条件及提高教学质量,进而不利于吸引更多的当地人上中职学校。

地方政府迁就民众对普通高中的诉求,职普比“大体相当”执行力不够,普通高中学校数远大于中职校数。加上一些政策未能形成合力,可能会降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针对上述问题,特此建议要提升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吸引力:

各种资助政策要发挥相互咬合效应,形成政策合力。对于短期职业培训某种程度上抢占中职全日制生源,建议整合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资源;对于年满16岁的边民读中职不能享受边境补贴的政策,建议将享受边境补贴的年龄提高至18周岁;对于部分县管中职学校办学主体层级过低,难以有充足的经费投入的问题,建议将中职学校办学主体提升为“以州为主,省级统筹”,提升办学主体层级,进一步强化省级统筹职业教育资金使用;对于当地“重普轻职”的传统观念,政府要加强舆论宣传力度,逐步扭转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刻板看法,结合职教脱贫的成功案例普及“技能傍身”的重要性,以及继续接受高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鼓励初中毕业学生选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

搭建地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建议参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建立国家跨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在省级和地市州分别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协商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在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基础上,探索建立省级和地市州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探索建立若干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带动区域内中小企业参与;建议鼓励东部省份的优质中职学校联合大型用工企业对民族地区贫困生按照现代学徒制、订单式等模式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实现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

深入调研,指导中职学校努力对接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中职学校要对地方行业和产业需求有所了解,对行业布局、发展态势、岗位要求、需求数量等进行深入调研,对行业企业需求有准确把握,在岗位对接、技术需求、人力资源分析上做到“心中有数”,让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与当地行业、企业需求相匹配,让学校培养的人就是企业所需的人,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作者:陆燕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6期)

作者:陈嵩 王琴 张劲英 陆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