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北斗闪耀心得体会,精选3篇

海外网评:北斗闪耀,映照中国自主创新之路,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青年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北斗闪耀心得体会1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点火升空。新华社 江宏景 摄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现场掌声热烈,神州大地热血沸腾。

北斗系统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结晶,一颗颗北斗卫星巡天测地,见证的是中国坚定破解“卡脖子”难题、突破发展瓶颈的志气。

早在北斗系统之前,全球已有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等卫星导航系统,美国GPS更是处于“霸主”地位。然而,近代历经劫难的沧桑历史和现实技术壁垒的切肤之痛警醒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克服短痛,把握更多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北斗系统建设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自我超越的建设发展之路。北斗一号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建立起国际上首个基于双星定位原理的区域有源卫星定位系统;北斗二号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而北斗三号建立了器部件国产化从研制、验证到应用一体化体系,彻底打破了核心器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踏石留印、攻坚克难,北斗系统练就了一身名副其实的中国“体格”,真正实现了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对此,英国《每日邮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称,北斗系统是一项“非凡的壮举”,是中国减少对外国技术依赖的举措的一部分。美国《太空新闻》网站指出,北斗是一项重要的太空基础设施,将给中国带来民用、商业和军事领域的诸多好处。

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开放合作。中国建设北斗系统不是为取代其他导航系统,更不是关起门来独享成果。让科技创新成果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一开始便是北斗系统的追求和担当。近年来,北斗系统先后与GPS、伽利略、格洛纳斯建立了兼容共识基础上的合作机制,能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可靠的服务。全球组网的北斗也服务于世界137个国家。巴基斯坦的港口调度、老挝的精细农业、沙特阿拉伯的水质检测,北斗系统深度参并成效显著。中国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北斗开放实验室、举办北斗技术与应用国际培训班等实实在在的行动,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开放的姿态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

仰望星空,北斗闪耀。作为中国为全人类建设的一项重大空间基础设施,未来北斗系统将更好为人类引领前进探索的步伐,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实现全球互利共赢。(孟庆川)

来源:海外网

北斗闪耀心得体会2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现场,掌声雷动。

这是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上的动人场景。7月3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并参观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览展示,代表党中央向参与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诚挚的问候。

激动、自豪、振奋,网上网下欢心鼓舞,一片欢腾。北斗三号何以有如此魅力?

北斗,一个大国重器。“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北斗,自古以来便“挺立”在浩瀚天河,宛如灯塔,为人类指引方向。如今,北斗织就“天网”,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至今,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诚如首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所言,“北斗的应用只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无尽可能,无限空间,无数个应用场景将走进现实、改变世界。北斗系统作为“新基建的基建,是基础的基础”,能深度融入社会生活,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这正是国之重器的伟力。

北斗,一座里程碑。26载探索,一朝功成。从1994年到2020年,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肩,“北斗”是中华民族的“问天”事业的壮丽里程碑。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它在太空刷新了“中国速度”,显示着中国智慧,为世界卫星导航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近年来,从“蛟龙”入海到“嫦娥”探月,从国产航母下水到C919大飞机上天,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北斗,也成为其中一个闪耀的符号。

北斗,更是一种精神。26年,400多家参研参试单位,30余万人接续奋斗!与之对应的数字是,北斗系统全面实现关键器部件100%国产化,核心部件星载原子钟授时精度300万年误差1秒……在北斗闪耀世界的“幕后”,是一道又一道难关,是一次又一次冲刺,是几代北斗人的心血和汗水、责任与担当,是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是迎难而上、敢打硬仗、自力更生的豪情,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勠力创新、攻坚克难,新时代北斗精神,和北斗系统一样指引方向,振奋人心。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脚踏实地、行稳致远。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将会有更多国之重器造福人类,会让科技之光持续闪耀世界。

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

北斗闪耀心得体会3

3000年前,中国古人把北方天空中最明亮的7颗星命名为北斗七星,并用它们来指引方向、辨明四季;30年前,中国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正式立项;20年前,“北斗一号”开工,中国实现了自主卫星导航的从无到有……

周宗锟与大家分享故事《太空中的湖北力量》。

5月30日下午,在“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上,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2021级博士生周宗锟向来自28个国家的170余名党宾政要讲述了他和中国北斗的故事。

“2020年7月31日,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周宗锟说,“当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时,我们整个实验室爆发出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那是对三代‘北斗人’的最高礼赞。”

尽管只是一名年轻的“95后”,周宗锟已经是团队的核心骨干。作为年轻一代“北斗人”,周宗锟深知北斗发展来之不易,更离不开几代人矢志不渝的奋斗。

他介绍,在北斗卫星发射之前,大多数的空间频率资源已经被占据,仅剩的频率根据国际电联的规定,先到先得,过期作废。他清楚地记得:“2007年4月17日,是北斗卫星申报频率的最后期限。4月11日,北斗二号首颗卫星在发射前突然发生故障,之后的三天,北斗人不眠不休进行抢修;14号凌晨4时,火箭终于在最后的时间窗口升空;16日晚上8时,距离申报频率失效仅剩4小时,卫星信号终于从两万公里外的太空传回来。”

“那一刻,常年沉默的‘北斗人’放声地哭、放声地笑。中国人,终究把星空资源紧紧握在了自己手中。”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周宗锟难掩激动之情。

中国北斗,闪耀苍穹。如今,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核心团队已把北斗的定位精度做到了1毫米级别,达到卫星定位技术的极限精度。同时,该团队也把北斗的定轨精度做到了国际组织公认的世界第一。

周宗锟介绍,依托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核心团队的研发技术,湖北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北斗产业聚集地。在武汉车谷,利用北斗成功实现了汽车自动驾驶;在武汉光谷,北斗导航产业链上的730多家企业正茁壮成长。

北斗,不仅是中国的北斗,更已走出国门,让世界人民受益。周宗锟介绍,北斗目前已在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得到应用,合作共赢的北斗种子已经播撒到“一带一路”国家,兼容开放的北斗标准,也成功写进了国际组织。

伴随着几代人接续奋斗,脚踏实地的中国北斗必将为世界书写更多精彩故事。

(长江日报记者吴曈 摄影:记者刘斌)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