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外交党课心得体会,最新精选

上新!党校公开课第四讲: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什么“有魅力”,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外交党课心得体会1

三讲党校公开课推出后,老师们收获了一众粉丝。后台留言中有你们的惊呼“原来党校的老师还可以这样!” 小编看到了你们对老师们发自内心的喜爱,同时,也感受到了你们对党校公开课这种理论学习新形式的认可。

紧张的高考已经进行到第二天,今天即将出场的这位老师,就是当年的“学霸”,也是青年学子成长的榜样。求学问道,他不知足,在宏阔的国际战略问题研究领域自由驰骋、颇有建树;用心生活,他知足常乐,把平凡的每一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用自律跑赢精彩人生。

准备好你们的掌声了么?跟小编一起进入赵磊老师的课堂,来听党校公开课第四讲——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什么“有魅力”。

本期主讲人

赵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关系与“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中国外交,是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商务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专家组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精彩观点

1 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基石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是进入21世纪提出的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独立自主始终是中国外交的基石,也是中国外交的底色。

2 服务发展是中国外交的使命

只有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中国才有可能解决自身以及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经济发展为中国外交提供了基础,而外交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发展。

3 文明互鉴是中国外交的坚守

文明互鉴就是构建相互欣赏、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是中国外交的坚守,不同于西方所强调的二元对立思维、丛林法则。

互利共赢是中国外交的追求

“一带一路”倡议强调五通建设,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核心就是通。“一带一路”致力于将边缘国家打通,变成节点,节点之间形成网格,由此实现陆海统筹,共享全球化的红利和福祉,这就是互利共赢。

主讲人感悟

党校公开课,是一种鲜活的传播方式,同时与党校自身的理论特点相结合,强调用学术讲政治,用理论讲故事,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希望党校公开课不仅立足于中央党校,更要走到社会上去,甚至是走到海外。

作为党校教师,每天能够深切体会到中国社会跳动的脉搏,研究中国外交,时时能够感受到大国、大党的战略格局、天下情怀。

外交党课心得体会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意义和世界影响做出了精准概括,“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对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的世界形势进行科学分析所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富有中国特色、充满时代精神,为破解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从根本上指导着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工作。

一、服务民族复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首要目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就是在带领全国人民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社会条件、物质条件、制度基础和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要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转化为现实,更需坚持使各方力量形成有效合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将有利于民族复兴作为制定外交政策决策、规划外交战略方案的基本依据和首要目标。

因为肩负伟大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始终最坚定地捍卫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从新中国外交史可见,中国共产党在外交领域始终坚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消除障碍、创造有利环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外交方针和指导原则,通过彻底斩断与各国的旧外交关系、消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等外交策略,使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结束;新中国的外交坚定地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国家尊严,经过不懈的外交努力,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有力支持下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了世界形势变化,从容有效地应对了一系列风险考验,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建立各种伙伴关系,实现与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推动构建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还坚定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反对和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倡导建设和谐世界。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的外交实践为中国的建设发展、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再次变得复杂、外部风险挑战仍然十分严峻。这要求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当形成多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布局,也意味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需要在不同领域采取不同的策略方案实现各项的具体目标。但必须坚持的是,在这丰富复杂的外交目标体系当中,排在首位的,仍然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何其他目标的实现都不能以损害、牺牲中华民族的利益,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前提。

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服务于民族复兴,还在于要通过外交方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着力维护国家总体安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走好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必须持续拓宽中国开放的大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采取包括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积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主动扩大进口、推动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深入发展等一系列举措。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在国际环境上下足功夫,努力营造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友善客观的舆论环境、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以及稳定有序的安全环境。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味着中国在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的中更具影响力、话语权、感召力、公信力,在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强权政治时更有实力和底气,更能扛起历史的责任、展现时代的担当。

二、促进人类进步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世界情怀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承担起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也强调:“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世界情怀,一百年来,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致力于增进全人类的共同福祉、谋求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虽蒙劫难,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再次站了起来,既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也鼓舞了世界其他被压迫的国家和民族,推动了人类解放事业的进程。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突出,机遇与风险并存,合作抑或是对抗、冲突抑或是对话、开放抑或是封闭,站在关键的十字路口,做出怎样的选择将影响到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国更多地以文明和文明间对话交流的视角来看待当今世界的交往问题,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作出更多、更大贡献的坚定决心和责任担当。

一方面,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加速进步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某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即通过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人类文明的成果实现了“备份”,使人类文明的进程能够继续向前而不必重复。同时,由于世界各文明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不同,创造出的文明成果也各不相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使他们能够取长补短,使一个文明能够利用其他文明的智慧发展自身,保持旺盛的活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的强大动力,终将实现人类文明整体的共同进步。

另一方面,人类文明得以实现交流互鉴的重要前提,即必须承认多样性、平等性,以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明。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天然形态和本来状态,人类文明不可能也不能只有一个单调的色彩,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姹紫嫣红的人类文明凝聚着其创造者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应当得到承认与尊重。人类文明可能存在强弱、大小之别,不同的文明创造出的成果各有千秋与不足,但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绝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认为某些文明比另一些文明更为高等,试图对其他文明进行改造或取代,“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文明的交流对话可以打破文明的隔阂、文明的互鉴能够超越文明的冲突。通过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所提供的强大动力,将文明多样性和差异性转化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动力与活动力,人类社会方能更好地共生并进。

三、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理念

外交工作“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维护中国的国际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探索应该通过外交活动构建起什么样国际关系的问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对国际环境和形势的研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不同外交方针,力求构建起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国际关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冷战格局下的世界,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特别注重与第三世界国家保持紧密联系与合作,不断支持和援助亚非拉地区的解放事业,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形成了良好国际关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际格局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转变,面对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在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以不结盟、不对抗为基本理念,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多种友好伙伴关系,逐步构筑起良好的对外关系框架,形成了与国际社会的良好互动。同时,随着全方位外交的展开,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逐渐上升,也承担起应尽的国际责任,在全球治理方面提出的倡导得到广泛响应。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应当同舟共济,以应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在继续秉持中国共产党一贯以来的外交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是前提。世界各国均有其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以至在今日选择了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这是各国人民自己的选择,他人对此应当秉持求同存异、和谐包容、推己及人的态度。必须认识到世界各国虽有强弱、大小、贫富之分,但其国际主体地位都应得到平等的尊重,特别是在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方面不容被侵犯,各自国家内政不应被别国干涉。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各国在参与国际事务、全球治理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也应当得到尊重。此外,世界各国悠久灿烂且丰富多样的文化、各自的社会价值观也应得到尊重,这也是各国之间建立多边紧密合作关系的重要基础。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还应当恪守公平正义的准则。公平正义是人类不同文明都追求的崇高的共同价值之一,但在国际关系上,长久以来都未能真正实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国际公平正义的最大障碍。无论是强者欺压弱者,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局面,还是部分国家的声音与主张被刻意忽视,都显然有违公平正义的准则。要树立正确的国际义利观,国际上的事情要各国商量着来办,要顺应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使各国的正当利益都能够得到维护,特别是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得到倾听和关切。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关键是要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在传统国际关系中的许多思想和原则都已经不再符合时代的潮流应当予以摒弃,特别是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应该予以抛弃,必须认识到零和博弈并非唯一的选择。在新型国际关系中,合作共赢是核心,世界各国有可能也有必要持续寻找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和汇合点,使各方的利益实现结合,不断扩大合作面,增强各领域的协调行动,最终达到双赢、多赢、共赢的良好局面。当今世界,有许多的全球性问题需要解决,任何一个国家单独的力量都不足以完成这些任务,人类共同的家园需要各国共同维护。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旗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指示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命运的中国方案,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

从其科学内涵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出了获得广泛认同的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其要义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只有如此,人类才能携手应对全球性风险与挑战,才能共建地球这个美好家园,紧密连在一起的各个民族的前途命运才是光明的,各个国家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是美好的。这一倡议的提出,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可,并多次被写入联合国重要决议之中,其原因除指明了人类前进的方向和实现路径以外,还在于其内容蕴含了人类所追求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共同价值。从其思想资源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给出了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命运的中国方案,富有来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智慧。

《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意义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当今时代的描述,更可能是对未来发展的科学预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深入推进,将为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外力,也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优化人类发展的外部环境提供强大推力,更能展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并向世界宣示中国将持续引领时代的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坚持不懈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跨文明交往研究”(批准号:21CKS049)的阶段性成果。本文有删节)

(作者:任思奇,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后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外交党课心得体会3

近年来,在一些领导干部中以及学术界,对我国外交的“韬光养晦”方针议论颇多,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还要不要坚持“韬光养晦”,如果要坚持,是否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相矛盾;二是如果还需要坚持,如何处理好同积极作为、奋发有为的关系。解决这两个问题,对全面认识新时代我国外交战略、理解我国的对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清“韬光养晦”方针的精神实质

有人认为,“韬光养晦”方针是20多年前邓小平确立的;当时的背景是,国际上苏东国家纷纷改旗易帜,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西强我弱”态势十分明显;在当时情况下,提出这一方针无疑是非常正确的;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综合国力已今非昔比,已有能力更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并向外拓展利益,尤其是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如果我们再坚持“韬光养晦”方针,会束缚自己的手脚,不利于在国际舞台上主动作为。那么,“韬光养晦”是否真的过时了?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当弄清“韬光养晦”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当年,邓小平并不是孤立使用“韬光养晦”这个词的。实际上,他先后在不同场合总共用了8个词,32个字,即“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善于守拙,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埋头苦干,绝不当头”。后来学者们认为“韬光养晦”一词是“32字”方针的核心所在,就干脆用这个词来代表“32字”方针,有时也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来表述这个方针。要搞清楚“韬光养晦”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必须将“8个词、32个字”联系起来看,尤其要明白“善于守拙”和“绝不当头”的含义。

在当时特定形势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善于守拙”的“拙”就是我们的意识形态。面对苏东剧变和西方高调意识形态进攻,中国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怕鬼,不信邪”,这是非常正确的战略抉择。但毕竟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我们在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中处于明显弱势。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善守拙,同西方进行针锋相对的意识形态对抗,肯定会招致对方的全力攻击,不利于我们集中精力谋发展、推改革、促开放。

“绝不当头”,当时主要是针对有人主张中国应取代苏联充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头,同西方意识形态进攻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可想而知,如果中国当时当了这个头,势必导致同西方世界的全面对抗,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会严重恶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就不会出现。

结合“善于守拙”和“绝不当头”这两个词,可以理解,“韬光养晦”之要义就是“韬意识形态之光,养经济发展之晦”。当然,“韬光养晦”也可以引申为在总体外交中保持低姿态,不当头,不争霸,不称霸,不扩张。这正是“韬光养晦”的精神实质。据此分析可以看出,“韬光养晦”在目前不仅并未过时,而且是我们应当长期坚持的方针。

二、“韬晦”与“有为”是有机统一体

韬光养晦不是无所作为,当年邓小平就强调要“有所作为”。这表明,“韬晦”与“有为”不是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的关系,是有机统一体。“韬晦”是总的姿态和基调,“有为”是在“韬晦”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维护国家利益,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塑造战略机遇期。至于如何有为,要依据自己的实力以及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党的十七大后,党中央提出“韬光养晦,积极作为”。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寓意中国外交要奋发有为。无论是积极作为,还是奋发有为,都不是同韬光养晦截然对立、相互排斥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可以说,过去是韬光养晦基础上的有所作为,现在是韬光养晦基础上的奋发有为。当然,既然是奋发有为,就肯定极其引人注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对韬光养晦的一面关注不够,甚至以为韬光养晦已经过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外交坚持韬光养晦仍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不同西方搞意识形态对抗,有利于我们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营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也有利于世界总体和平与发展。

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中西力量对比上,“西强我弱”的基本态势并未根本改变。在全球范围内,社会主义力量同资本主义力量相对比还处于明显弱势。在当前国际竞争中,在经济和诸多安全领域,西方很难形成共同对华的局面;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大西方”有高度一致性。目前世界上有2/3以上的国家实行西方模式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同体”这个国际组织有130多个成员。而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数量少,而且其中多数国家又力量较弱,尤其是由于国家利益使然,很难拧成一股绳。如果我们同西方的意识形态斗争上升为中西关系主线,甚至压倒其他领域的交往合作,会极大恶化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在大国关系格局中,很容易形成“一对多”的局面,即中国一家对其他多家。

坚持韬光养晦方针还有利于稳定中美关系。美国战略思想界有相当多的人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将之作为研判外部力量是否有挑战美国意图的重要依据。在当前中美经贸、科技竞争加剧,美国加大干预台湾、南海等事务力度的情况下,弱化而不是强化意识形态对立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新时代中国外交要奋发有为。这种有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关涉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必须更加有为,对侵害中国国家利益的行为要敢于发声亮剑,尤其是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上绝不能有任何含糊;二是要积极塑造国际环境和自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此就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治理体系变革,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发挥负责大国的作用。中国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局势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有能力主动塑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三、坚持韬光养晦要重在行动

新时代中国外交要奋发有为,同时又不能背弃韬光养晦这个基调。那么,应该如何在新形势下处理好韬光养晦和奋发有为的关系?笔者以为,是否坚持韬光养晦,不在于是否把这个词挂在口头上,而在于实际行动中是否保持低姿态,是否避免同西方搞意识形态对抗。在保持低姿态这一点上,容易产生误解的是“不当头”。当年邓小平提出“绝不当头”实际上是同不争霸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一贯坚持的不结盟政策紧密相关的,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的国际事务中都不担当、不发挥大国作用。在推进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能够惠及全球的事务上发挥引领作用是完全必要的,并不与“不当头”、韬光养晦相排斥。

有学者认为,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是必要的,但在当前形势下,鉴于“韬光养晦”一词容易引起歧义,建议用“谦虚谨慎”取而代之。笔者认同这种观点。

“韬光养晦”的直接含义,是隐藏锋芒、修身养性、弥补不足、待时而发。古人在使用这一词语时,主要是指低调的行为方式,既适用于逆境,也适用于成功之时。而且,低调的行为方式并不意味着不作为,而恰恰是要更好地埋头苦干,积蓄力量,着眼长远。“韬光养晦”不同于“卧薪尝胆”。

不过,古人也有“韬晦之计”之说。《三国演义》中就将刘备在曹营时每日在后园种菜并亲自浇灌之举称为“韬晦之计”。美国重要鹰派学者白邦瑞就将“韬光养晦”译成与“卧薪尝胆”相近的意思,就是:掩盖自己的能力,隐藏真实意图,等待时机向对手发起攻击。这是很负面的含义,有权宜之计的味道。其实,当初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方针也是在内部讲的,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被公开使用。从词义上讲,用“谦虚谨慎”来表达“低调的行为方式”确实会更好一些。

不过,“韬光养晦”已经被公开使用,其精神实质也为人们所了解,词语本身的歧义已经被消化掉,而且从近30年来的实践看,“韬光养晦”方针行之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再使用“韬光养晦”这个词语,会让外界产生猜疑,以为中国的对外政策有了重大调整,中国放弃了低调的行为方式和不搞意识形态对抗的政策。较为稳妥的做法应该是,今后在我们的正式文件中可交替使用“韬光养晦”和“谦虚谨慎”这两个词语。这样有助于使人们理解,中国坚持“韬光养晦”就是要保持谦虚谨慎的行事风格,在国际舞台上坚持不当头、不扛旗、不扩张、不称霸,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

微信编辑:张宇通

欢迎关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学术期刊认定A类

解疑释惑·切磋交流·探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