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乡镇讲堂心得体会,最新精选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黄峤镇组织开展 “干部大讲堂”活动(第三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巍峨屈吴魅力黄峤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乡镇讲堂心得体会1

为进一步抓实抓细干部职工抓学习促提升工作,黄峤镇依托周一工作例会形式,开展“机关干部大讲堂”活动,干部们围绕政策理论、业务工作和工作心得,讲业务、讲感悟、讲初心、讲情怀、讲收获,形成“教干部、干部教”的良性循环,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黄峤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张振军

我认为“抓学习促提升”就是老百姓问你相关政策,你不知道或者不懂得,你就得认真学习,还要学懂弄通;“抓执行促落实”就是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安排下来的工作,要确保第一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抓效能促发展”就是要切实改变以往的工作作风,服务好群众,化解好矛盾,不能做“整天无所事事”“推日头下山”“躺平”的干部。


黄峤镇干部 牛双云

一是精准定位“学懂弄通”,发扬“斗争精神”。在学懂弄通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做到结合实际工作和带着问题“思考学”,尤其是要学习和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斗争精神”;二是讲究方法“紧盯重点”,发扬“实干精神”。时刻对照自己的工作职责进行思考,对一个时期的工作情况进行思考,理清工作思路和轻重缓急,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三是主动改变“勇于创新”,发扬“担当精神”。努力学知识、学经验,为自己的工作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

(供稿:镇党建办)

乡镇讲堂心得体会2

为打造学习型机关,塑造人才型干部。7月18日晚,东陂镇党委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在党员活动室开展第一期“夜间讲堂”夜学活动,机关党员干部围绕“航天英雄邓清明追梦历程”,立足于工作领域、岗位实际,畅谈心得体会,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讲政治,有信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年轻干部李佳明以常怀“三心”为主题,从“永葆为民初心”、“坚定攻坚决心”、“淬炼职业匠心”三个方面讲述了邓清明逐梦太空的不变信念,号召年轻干部,生逢伟大的时代,当以“三心”砥砺奋进,为信仰尽忠,为人民尽心,为事业尽责。



耐寂寞,守本分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年轻干部艾炜华以学习邓清明的甘当备份的奉献精神,告知大家,要甘为人梯,坚守备份,做基层工作中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要强化本领,积蓄力量,在机遇到来时欣然面对、胸有成竹;要坚持不懈,拼搏奋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披荆斩棘。



历磨难,勇担当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优秀党员温建龙以奋斗为题,带领大家重温了邓清明二十五年的等待和十年如一日刻苦训练。用邓清明果敢和坚毅,追逐和坚守,让东陂机关党员干部认识到,作为党员干部要不惧风雨,勇担重任,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急难险重中冲锋在前,以笃行不怠的姿态在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接下来,东陂镇党委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用活“干部夜间讲堂”学习交流平台,营造深厚学习氛围,推动年轻党员干部从幕后走到台前,在学习交流中拓宽视野、汇聚力量,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业务能力和写作水平,助力机关党员干部“提神”、“充电”。






来源:东陂镇党委

抚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履新

【我在驻村第一线⑲】驻神岗乡党口村工作队:用心用情当好“四员”助推乡村振兴

【美丽幸福宜黄·党员示范行动】百姓健康系我心 党员示范暖人心

最新!“三支一扶”入闱名单公示及有关事项公告!

宜黄组工一直都在等着您

宜黄组工

微信:jxyhzg

期待您的参与


乡镇讲堂心得体会3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彭静 通讯员 陶金生

安化县渠江镇中心学校位于雪峰山脚下,地处安化、溆浦、新化三县交界地,交通闭塞。学校下辖渠江学校、连里完小、夫溪学校、晏家学校及两所幼儿园。

12月16日,晏家学校四年级音乐课上,孩子们正兴致勃勃跟着屏幕里渠江学校小学部的教师打着拍子唱歌,教室里,本校教师则化身助教,维持课堂纪律……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感慨40分钟过得太快了。

操场上,孩子们奔跑着,玩起了游戏打起了球。“现在,回流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渠江镇中心学校校长陈代亮笑着说。早些年想“舍近求远”把孩子送进城里好学校的家长,现在总是把“家门口就有信得过的好学校”挂在嘴边。

转变,源于不断增强的教育底气。2018年以来,该校不断寻求改革创新,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突破发展瓶颈,走出了属于山区薄弱学校的突围之路,成为安化县乡镇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领跑者,“安化县渠江教育现象”蜚声全省。

看一组数据:2018年,渠江学校中考综合排名列益阳市127名,2019年排名96名,2020年排名59名,2021年排名38名,2022年全市乡镇学校排名30名。渠江学校连续三年荣获“中考质量优秀单位”殊荣,中考质量进入了益阳市的先进行列。小学质量一直排名全县前列。

亮眼的数字,浓缩了渠江教育人激情燃烧的奋斗历程。

从低迷中走出来,还引得常德、永州等县市兄弟学校陆续前来学习交流。“渠江教育现象”到底凭什么?

发展要大胆,由“因循守旧”向“改革创新”转变

时间记录不凡——

2018年8月,陈代亮履新安化县渠江镇中心学校校长。

当时,渠江学校几乎符合薄弱校的一切定义:办学条件艰苦——位于离县城120公里的库区,教学楼从2003年投入使用至2018年少有维修。学生多,建筑面积少,功能不全;师资缺乏——有专业背景的老师不好招,一些有能力的年轻教师也待不长;生源质量不高——学生70%以上为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习惯不好。学校没有人们眼中的“优秀师资”“优质生源”“优越条件”。

陈代亮算是安化县年龄较大的一位中心校长,从平口镇到乐安镇,再到渠江镇,他在管理上都有拿得出手的干货。

面对渠江教育的“小偏破土旧”,陈代亮和领导班子先干了三件事,寻得突破点。

先向内找问题:到各下辖学校实地调研,看现状、听心声、记意见。慢慢地,心里有了底:学校办学条件亟待改善;教师“数量”尚且捉襟见肘,遑论“总体质量”。

再向外寻方子:关乎学校发展的论坛、活动,不管多远,陈代亮都会带队出现在现场,他尤其关注那些崛起的薄弱学校。他还曾在郴州的一次论坛上,就学校现状向在场的校长们求诊。

又向专家请教:与湖南省教科院教授李倡平、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应若平等领导和专家当面探讨,电话沟通“学校管理怎么创新”。

几方意见一合计,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在暑期培训上,陈代亮作了《找寻渠江教育新的增长点》的主题报告,详细解读了“创建科技特色学校三年规划”,提出了“科技兴校、特色发展”的新思路,力求以“教学手段科技化、教学设施科技化、校园文化科技化”破解制约渠江教育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2.0”上作文章,强力推进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当时,在发展落后的库区,班班通、西沃等信息化设备使用率极低,面对这个新思路,大部分教师“不想改、不会改、不敢改”。

面对争议和质疑,陈代亮决定用事实证明、拿成效说话。

想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启关系教育质量的一场深刻变革,有一个关键问题:资金和设备。2018年,安化还是贫困县,少则一百万的经费着实是个大数目。

向上申请经费,同时主动向外借力。陈代亮等中心学校领导班子向在外地发展的本地优秀企业家募集发展基金。火车上简单吃个盒饭,宾馆囫囵睡一下,就直奔主题去“化缘”,广州、深圳……磨破嘴跑断腿,跑了一圈回来,成功募集120万元;申请承担2019年安化县信息化推进大会,争取设备。

资金到位,设备够用。再引进深圳好学区公司的“好学区”辅助软件帮助教学,以校企合作模式解决教师使用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科技兴校,特色发展”理念正式落地实施,如同一块石头落入一潭死水,激起了乡镇学校“逆风翻盘”之势。

培训有体系,由“简单粗放”向“科技驱动”转变

缺乏专任教师或者教师跨专业上课,在乡镇学校尤其是村小和教学点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何开好开齐课程?

渠江镇中心学校通过引进一套由“互动工具+微课+题库”组成的教学系统,开始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2.0的探索,即用教学资源讲解知识点,“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有效资源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教师从知识传授向学习的组织和评价转移。

渠江学校小学部教师余远红,毕业于怀化学院中文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因学校缺少英语教师,她担任了六年级英语教学任务。“学校领导与时俱进,我也慢慢体会到了教育信息化融入课堂带来的乐趣。微课的实用,小组合作的建设,让孩子们越来越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每一堂课,孩子们都是面带笑容,有所收获的。”

2019年上学期,安化县对六年级进行了统一考试,她作为一名非英语专业教师,所任教的班级平均分排名全县第三名,高于全县平均分12分,及格率高于全县平均14个百分点,优秀率高于全县平均36个百分点。

“我们的教育能看多远,学生的未来就能走多远。偏远贫困乡村学校只有借助教育信息化这股东风,才能拓宽教师的思维。”陈代亮说。在教育软件“好用”“够用”之后,确保信息化教学能够“常用、常好”,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

在陈代亮的努力下,渠江镇中心学校先后与冷水江红日实验小学、冷水江第七中学联谊办学。2019年下期又率先开展网络联校建设,引入省级名校资源,利用网络联校平台与长沙麓山国际外国语学校建立“网络教研联盟”,开展网络课堂、网络教研、集体备课,送培10%的骨干教师,80%的青年教师、干部到联谊学校跟班培训一个星期。“校内校本培训——赴冷水江红日实验小学和冷水江七中跟班学习——赴长沙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跟班学习”的教师三级培训模式逐渐成熟,培养教师教育情怀,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同时,带回城区的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手段。

2019年下学期,学体育专业的新进教师张彦彦担任六年级两个毕业班的科学教学。她先后6次外出培训、跟岗学习,加深了对科学实验教学的认知。2020 年,在安化县六年级质量检测中,张彦彦综合排名位列全县79所学校第一。

潮头掌舵破浪前行,“科技兴校”的道路打开了渠江教育的新局面。原本弱势的渠江教育一跃成了安化县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风向标。

在“网络联校”“上联名校,下联村小”的带动下,渠江各校教育教学水平都有了提升。比如晏家教学点,原来缺乏英语教师,三、四年级不能正常开设英语课。有了网络联校,临聘教师周吉白半路出家担任英语老师,教学成绩很好。

渠江“网络联校”的具体做法得到了省教育厅的大力认可与支持。应若平认为渠江“网络联校”的做法,接地气,值得推广。

课改得升级,由“本领恐慌”向“素质过硬”转变

渠江教育在发展,渠江教师队伍在不断增加新的力量。外出培训只是输血,见效快但依附性太强。要想强大,必须造血生血。这是陈代亮的课改观。大到课程小到课堂,他把造血生血看得比一切都重要,那就是培养土专家。

2019年,任渠江学校初中部教导主任的罗姣玉赴长沙市麓山外国语实验学校跟岗实习,归来后立即向陈代亮申请试水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陈代亮力排众议,支持改革。如今,“334模式”的课改实践在渠江学校已蔚然成风。

与很多课改校一样,在渠江学校,原来熟悉的“满堂灌”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组合作探究模式。

渠江学校的课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数学教师夏梦洁说,课改前,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课改后,学习小组自行生成的互帮互学、互监互促机制,解决了90%以上的学习问题,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少数后进学生身上。

安化县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曹彤宇多次来到学校,他说,一堂堂课听下来,感觉这里的孩子已不是印象中农村学生的样子,他们在课堂展示讨论、交流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口才、胆量甚至思想,已经在许多同龄人之上。

渠江学校因课改而声名鹊起,成为安化县乃至益阳市乡村课改名校。

“团队成长才能展现最大的力量。”此后,罗姣玉又提出常态化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整体提升学校教师的教育教研水平。陈代亮亲自抓方案、邀请来长沙名师、省级专家入校听课评课,进行专题讲座,从最细处给与最大的支持,让教师们成长有方。

2020年下学期,教学不足两年的渠江学校语文教师张宏搏兼任物理学科教学。他在三级培训模式下,补齐了教学思维短板,同时,在学校“334模式”、同课异构等教研活动的锤炼下,抓实课堂重难点。2021年中考,渠江学校初中部物理夺得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渠江镇中心学校的造血方式,吸引了周边乡镇教师。

2021年9月,渠江镇中心学校在安化县率先开启区域教研联盟。“渠江、烟溪、南金、古楼四乡镇教学教研共同体建设”启动,12个大教研组中,渠江学校有8位教师担任大教研组长,线上线下传递成熟的教育教研模式。今年,该共同体已扩展至七乡镇。

陈代亮说:“光靠一所学校一两个老师,教研难以开展,现在附近学校老师都加入进来,定期线上、线下交流,共同研究,共同备课,教研开展起来就容易多了。”

2022年,渠江学校进行课改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夏佳瑶考上了湘潭大学。高中学校普遍反馈说,渠江学校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后劲足,学习能力和自主能力都强。

从“本领恐慌”到“素质过硬”,2021年,渠江共有17位教师获得各级各类竞赛一等奖,有15人次获得各级各类竞赛二等奖,14人次获得各级各类竞赛三等奖(优秀奖)。累计获得各种奖项46人次,获奖人数占全镇教师的50.55%。

办出“本地味”,由“不紧不慢”向“领先领跑”转变

“在乡野间长大的孩子有着自己的秉性和特点。他们或许不善言辞,但大多拥有一颗善良朴实的心。”陈代亮说,办有乡村味道的学校,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铺就一条通向未来的路。

学生羞于表达,就从提升其综合素养出发。与“科技兴校”同步进行的是学校的“书香阅读”特色建设。

“教师本来就是读书人,这个本可不能忘!”尽管有人观望,但只要有好典型,有好心得,就做正面的宣传与表扬。中心学校既查阅读数量更看重心得质量,一篇篇结合教育的反思,触动了教育人的心灵,勤学深悟,让教师们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认识教育。很多教师,开始关注课堂,开始给孩子们种入爱读书的种子。连里完小校长胡勤读,更是把书香学校建设当成了自己的使命。人如其名,校亦如其名,这所若干年前的名校,在大山深处续演精彩。2022年,胡校长被评为“益阳市教书育人楷模”并在表彰会上作典型发言。

如今,4年时间已经过去,教师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言传身教之下,课余时间,三两学生,捧书而读,已是常态。

每天早晨、中午10分钟进行诵读。每月定期组织经典诗词诵读大赛、诗词默写比赛等活动。长此以往,孩子们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在各级各类活动崭露头角。

夫溪学校胡建平老师所指导的班级荣获朗读指导“全国优秀班级”荣誉称号。渠江学校韩子仪的习作常见诸报端,参加“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二年级教师蒋云获四维阅读教学比武县级二等奖;九年级学生谢玉冰撰写的历史小论文《风雨桥里忆茶香》获县级二等奖……

随着时间的推移,师生们对阅读有了更高要求。

11月10日下午,渠江学校中学部语文教师姜美华带领九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别具风格的阅读分享活动——“说书先生第一季”。

活动中,学生们依据对原著的理解,结合新时代的说书方式,将《水浒传》中的经典情节以讲演的形式再现于舞台。台上说书人讲得绘声绘色,演员们演得栩栩如生;台下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其中刘翼羽和夏奥杰的相声型说书,更是让全场观众捧腹大笑,整个校园洋溢着一片欢乐气氛。

渠江各校的书香校园建设,根据时代要求频展新貌。今年,陈代亮又有了大手笔大动作——9月21日,渠江镇中心学校党建文化长廊在渠江学校圆满落成。其以“红色渠江”为主题,包括“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争当红色先锋”等板块,其中包括了毛泽东两次到安化和红军长征经过安化的足迹,又铭刻了刘炎、王本利、胡吉山等渠江烈士的英勇事迹,还讲述了“一条军裤”“一座浮桥”“十块银元”等多个渠江本土红色故事。内容厚实,设计新颖,制作精美,深受渠江学子喜爱。

扬帆再起航,由“边缘地带”向“省市焦点”转变

在别的大校优质生源、大手笔、高配置的背景下,陈代亮和他的教师团队,依靠自身的能力和勤奋,交出了满意答卷:

晏家学校这两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代亮通过跑项目、拉赞助,经由渠江知名校友牵线,深圳企业老板为晏家学校捐赠200万元建设资金,学校教室粉刷一新,扩建了厨房、图书室还有标准化幼儿园。以往进出学校的石梯改成了水泥路。“再也不用穿过树林去上老式旱厕了,标准水冲式厕所,方便又卫生。”该校教师夏新则开心地细数这几年来的变化。

通过“网络联校”,晏家学校与渠江学校小学部同上音体美课程。山里娃也平等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看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溆浦县三江镇不少家长将孩子送来晏家学校就读。2021年秋季,因一年级新生有51人,不得不开设了两个班级。学生总人数从以前的100名学生发展到203名学生,是“安化县最大的教学点。”

“晏家学校是一个很好的学校。”现在,晏家学校周边家长、村领导认可学校教育,也自发关心关注学校发展。

晏家村每年对学校取得统考成绩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对在晏家学校工作的老师给与生活补助和交通补助;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每学期少则五、六千元,多则上万元。一个村级教学点,每年能得到村上近两万元的奖励,也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老百姓都说这里好!”一年级时转学至贵州的梁瑞才,2022年春季学期,转回连里完小就读四年级,妈妈也从贵州辞工,在家安心陪读。

学校开设了体育、美术、书法、主持、音乐5个兴趣班,230余名学生均能学得一门特长。今年“六·一”诗朗诵时,小主持人胡为民热情、大胆。调皮的孩子如今表现优秀,妈妈直夸赞学校教育好。

学校发展承载了太多人的期盼。渠江镇党委、政府每年都要专门召开一次以上议教工作会议,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拿出专项资金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希望渠江中心学校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渠之人”,为渠江打造更精美的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人才支撑。

观大势,谋全局,闯新路。在陈代亮等中心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渠江教育正如一条扬帆的巨轮,载着全镇教育发展的期盼,从偏远库区走向外界,成为省市关注的焦点。

2019年,渠江学校承接安化县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工作推进会;2020年,渠江学校获批湖南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创新试点项目校;2021年3月,渠江学校入围湖南省电教馆重点课题“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融合应用研究”项目;2021年12月,渠江学校成为“2021年度湖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2022年,渠江学校在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中进行现场展示,全省仅有7所学校参与展示。

“在这里,我们看到留守儿童内心不再孤独了,山里娃见人不再胆怯了,孩子们的内心变得强大了,都深深爱上了这所学校。这是一种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教育,一种致力于均衡发展的教育,一种追求本真的教育。”一直关注渠江教育改革发展的安化县教育局三级调研员刘唐业说。他认为,如果有更多像渠江学校这样的乡村学校,那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将加速形成。

[责编:陆薇]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