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隋唐头饰心得体会,通用3篇

带你了解古代头饰的发展过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瓶砸啊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隋唐头饰心得体会1

头饰的发展与演变贯穿了人类历史,它穿过铁血诗书的大汉,越过万邦来朝的盛唐,跨过繁华似锦的宋代,源远流长着。小小的头饰是历史再现,通过追寻它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头饰的发展见证着人类文明的历史。

远古时期

当人类这种群居动物懂得用头饰之类的"文化"来巧妙地"遮蔽"或夸饰自身的时候,头饰就发生了。在人类刚刚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除了披发的自然发式之外,是没有任何头部装饰的。但早期人类在漫长的狩猎、采集过程中,每天都是希望与恐惧并存的,他们既希望狩猎能够成功,又担心在采集、狩猎过程中受到凶猛巨型怪兽的伤害,于是乎,便采用狩猎过程中获取的动物的皮毛尾羽,把自己刻意装扮成动物的形象,企图在渔猎和采集中为自身的生命安全增添一层保护色,并提高猎获动物的成功率。

在上古时期,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先民们,其发式已经有披发、断发和辫发等三种基本的式样,并且懂得用动物的肢骨、玉石、象牙等材料制作发饰物——发笄、梳篦,首饰具备了一定的雏形。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是我国官服制度初步建立并逐步走向完善的时期,尤其是到了周代,在职官设置中,已经出现了"司服"一职,负责安排帝王贵族的穿着,管理服制的实施,并且冠服制度还被纳入了"礼治"的范畴,成为礼仪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按周制,礼分吉、凶、军、宾、嘉等"五礼",参加各种不同礼仪的不同身份的人,在着装和佩戴饰品上都有相应的规定。

当时的男子大都冠巾戴帽,很少露出头顶,但巾帽形制简单,的为商代发簪。商代妇女发型多以梳辫为主,发辫或卷曲垂肩,或于顶部盘梳成髻,用一支骨簪横贯其间以固定。总体而言,商代社会中的发型和冠式,构成当时服饰仪态的重要环节。中上层社会成员,喜欢戴冠,并且冠的样式种类繁多,饰品档次有差别,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后世服饰制度中,作为等级标志的冠冕制度,在商代已初显端倪。

周代礼乐制度相当完善,戴冠已成为"礼"的一个部分,所以当时男子的发式已不同于商代的辫发,而是将头发向上梳结于顶,再盘挽成髻,罩以冠或巾,且巾帽形制比商代丰富,有平形、尖形、月牙形等多种。在巾帽的佩戴中可分出等级,佩戴低而平的巾帽者为普通人,高而尖的,为贵族所戴。

春秋时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社会急剧动荡,各诸侯国不拘周礼,纷纷进行服装改革,创制自己的服饰,并把服饰制度与治国安邦联系起来,其结果是齐桓公"高冠博带",楚庄王"鲜冠组缨",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他们用各具特色的服饰来"治其国,其国治"。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帝国以政治上强大的向心力使得衣冠服饰在传承商、周服制的基础上,吸收融合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服饰之所长。至东汉明帝时,确定了适应封建政教思想的服饰制度,对后世服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秦汉以前,男子多不裹头,单用冠帽约发。当时的冠实际上是一种套在发髻上的发罩,但从秦代起,武将用被称为"幅巾"(一块长度与门幅相等的四方巾帕)先扎头,再戴上帽子。两汉时期,幅巾由军旅影响波及民间,广为庶民所用。到了东汉末年,头巾的地位更是有了明显的变化,由一种普通庶民的首服变为一种时髦的装束,甚至连身居要职的官吏也喜欢以幅巾约发。

秦汉时期男子冠帽式样繁多,仅见于《后汉书·与服志》记载的就有冕冠、长冠、通天冠、远游冠、却敌冠、武冠、进贤冠等数十种。下面,类举两种典型的冠式。

进贤冠,是我国服装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一种冠式。在汉代,上至"公侯",下至"小吏",都戴这种冠,而且这时皇帝戴的通天冠,诸侯王戴的远游冠,也都是在进贤冠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出来的。这种冠多用缁布制作,冠上缀梁,有一梁、二梁、三梁之别,根据梁的多寡,可辨别官职的大小。冠式前高后低,前柱倾斜,后柱垂直,外形似左右不等长的小板凳。汉以后一直到宋,进贤冠在法服中始终居重要地位。

通天冠,是皇帝在郊祭、朝贺及宴会时所戴的一种礼冠。《后汉书·与服志》中写到"通天冠,高九寸,正竖,乃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乘与所常服。"这种冠式,始于楚庄王,秦汉相承,沿袭至明代,。佩戴时是用笄插在冠与发髻之间,再用缨绕过露在冠两旁的笄,于颌下打结。

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崇尚裹头扎巾,成为当时服饰的一道独特风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大家熟悉的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传千古的名句。"羽扇纶巾",有的说是指诸葛亮,有的说是指周瑜,总而言之,是三国时名士的装束,苏东坡借以形容其从容儒雅、潇洒睿智。渐渐地,扎巾的风俗流传开来,它打破了士庶的隔膜,成为时尚的标志。

这个时期虽然崇尚幅巾束首,戴汉式梁冠的非常少,但是"笼冠"(是在巾帻上面加以笼巾制作成的,)成为男女皆用的一种主要冠式,还是比较有特色的。笼冠最早产生于汉代,平顶、两边有耳垂下,戴时罩于冠帻之外,下用丝带系缚。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假髻,当时妇女发式以发多、发长为美,为了夸大发髻高耸之状,人们常常在头发中衬垫各种不同的饰物,制成各种不同的假髻,并在假髻上插步摇、花钿等饰物。

隋唐五代及宋朝时期

隋朝的确立结束我国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隋唐男子首服,主要是幞头。幞头实际上是一种包头用的巾帕,早在东汉时期就已流行,至魏晋以后更加普及,几乎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幞头与幅巾的区别,主要在角上,经过改制后的巾帛,四角皆成带状,裹发时将前面两带包过前额,再绕至脑后系结下垂,远远望去,似有两条飘带。在包幞头时,为了裹结出各种形状,还在幞头里加一固定的饰物,覆盖在发髻之上,称为"巾子"。巾子的高低圆锐,使幞头富于变化。到晚唐时期,为了方便省事,宫中宦官多用木胎,以纸绢为衬、铜铁为骨,于其上制作幞头。这时的幞头,实际变成了一种固定的帽子。

唐代男子首服中,天子所戴的冠,除冕、弁外,尚有一种名为"冲天冠"的冠饰。这种冠相传是唐太宗仿古制创制,其形似幞头,后饰相交向上翘,如同两个展角,造型如同一个"善"字,故又名"翼善冠"。另外,唐代胡服盛行,"胡着汉帽,汉着胡帽"成为一种时尚,当时男子也常戴胡帽。

隋唐妇女头饰特征是初行面衣,复行帷帽,再行胡帽,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面衣,又称"面帘",是一种大幅的方巾,一般用轻薄透明的纱罗制成。戴时披体而下,障蔽全身。本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装束。"帷帽"是一种高顶宽檐的笠帽,帽的四周缀有一层网状的面纱,称帽裙,用之障风尘。最初亦为西域装束,传入中原后,于永徽年间流行开来。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又从西域地区引进了"胡帽"。胡帽是一种高顶宽檐的笠帽,用黑色的网状面纱遮住面部,一般用兽皮、羊毛、毡类、席藤等材料制作而成,帽顶略成尖形,帽身织有花纹或镶嵌珠宝,其装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隋唐妇女头饰形制多样,用材各异,主要的发饰有钗、簪、步摇、梳、篦、钿等。

从全身障蔽的面衣,到渐为浅露的帷帽,再到胡帽,是开放的大唐社会在妇女装束上的具体反映,也是妇女妆饰史上的进步。强盛的大唐帝国,近悦远来,五方杂处,社会以一种极为开放的态势,吞吐吸纳,极尽雍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妇女们,为了头上一束青丝的美丽,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精神羁绊,大胆继承与创新,为我们塑造了一簇簇形态万千的头饰式样。

宋代虽然国力远不及唐朝,但物质生活的繁华却不逊色于唐。当时,由于有不少的士大夫阶层和世俗地主的参与,社会文化旨趣渗透出更多的文人气质,较之大唐奢华之风,平添了几分儒雅的色彩。加之受到程朱理学"存天理,去人欲"等思想的影响,妇女装束由华丽开放走向了清雅、内敛,人们的衣冠服饰逐渐走向保守、拘谨,不仅式样变化少,且色彩也趋于单调,给人以质朴、洁净和自然之感。

宋代男子,上至帝王下至百官,除祭祀典礼、隆重朝会须戴冠冕之外,在一般的朝会和公座之间都戴幞头。不过,与隋唐相比,宋代的幞头已经完全脱离了巾帕的形式,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帽子,且幞头的脚也多富于变化。并于幞头上饰金银、罗绢制成的花朵。

由于受到程朱理学思想的禁锢,"外检束,内静修"成为当时社会对女子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的衡量尺度,妇女的妆饰开始向内敛方向发展。尽管如此,宋代妇女的高冠帽、发髻以及冠梳、簪花的习俗,还是颇有特色的。宋代妇女,上至王妃下至普通百姓都喜戴冠,常见的有角冠、龙凤、发钗冠、垂肩冠等。宋代妇女,发髻上喜插钗、钿、簪珥(珥是一种用珠子或玉做的耳环)、簪 花、梳篦,头上喜戴珠翠、闹蛾等头饰。

辽金元时期

辽、金、元是中国历史上分别以契丹族、女真族和蒙古族为主建立的政权。这些政权建立之后,虽然以本民族的服饰为主,但亦曾参酌古今,远法汉唐确定衣冠制度;同时,为了加强对汉区的有效统治,在生活习俗乃至衣冠服饰等方面,对汉人多有限制,并且随着政权的屡番更替以及禁令的宽紧张弛,传统的汉族服饰亦时有变化。

辽代汉族男子仍袭晚唐五代之制,头戴各式幞头。只有少量级别较高的官员可戴巾帽。中小官员和平民百姓只能科头露顶,冬天亦然。契丹族男子崇尚髡发,喜欢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全部剃光,于两鬓和前额处留少许余发作装饰,有的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有的在耳边披散着鬓发,有的将左右两绺头发修剪成各利形状,下垂至肩。妇女裹巾戴帽,发式简单,多挽高髻、螺髻和双髻也有少数披发的。

金代女真族男子,春秋常戴毡笠,冬天戴貂帽。男子发式是剃头顶发,留颅后发,系以有色的丝绳,作辫发垂肩,也有的两旁垂辫发的,与契丹族不同。妇女多辫发盘髻,裹逍遥巾或头巾,冬天戴羔皮帽。

元代蒙古族男子喜欢戴暖帽、棕帽、檐帽以及斗笠、等各种笠帽。妇女头饰种类繁多,有钗、梳、步摇、簪花等,仅钗的形制就有凤钗、合欢钗、蝴蝶钗等多种。元代妇女首服中最负盛名者当推顾姑冠。"顾姑"蒙古语,译为汉语有"罟罟"、"罟姑"、"姑姑"、等多种写法,取其同音。冠细而高,外形如同一个大花瓶,最高者有五尺多。冠顶饰物,其材料视冠者的身份而定,或为翠花,或为五彩帛,或为野鸡毛。由于顾姑冠冠体过长,插上翎枝等冠顶饰物后,长度又有所增加,所以妇女戴此冠出入营帐,只能将头低下。这种礼冠,仅在蒙古贵族妇中流行,汉族妇女尤其是南方妇女无权冠戴。

明清时期

明代男子巾帽,式样繁多。其中,像乌纱帽、四方平定巾、六合一统帽等暗含有吉祥、统一、平安意思的冠帽,大都是由朱元璋亲自推荐,并诏令颁行而流行开来的。其中最富盛名的是"乌纱帽"。

乌纱帽是一种圆顶官帽,分土下两层,制作时先用铁丝编织成框,然后在外表蒙以黑色纱巾,质感挺实而轻快。其形制,类似晚唐五代的硬脚幞头,前低后高,分别呈圆筒形和半圆形。两旁的展角长五寸多,宽一寸多。帽后有两根飘带,戴帽时另用网巾束发。这种帽子,作为百官朝服中的首服,是官位的象征。直到今天,怕丢了乌纱帽,仍是怕丢了官位的同义词。

明代妇女喜以钗、簪、梳为饰,钗的形制有雀钗、金蝉钗、凤凰钗等多种,到了明代,无论是头饰的造型水平还是制作工艺水平已经非常之高。

清初强令推行的满族发式是半剃半留的。因为满族人崇尚骑射,这种发式可免骑马驰骋时散发遮住视线,颅后所留粗辫又是行军宿营时借以安眠的枕头。清代男子首服中,职官礼冠颇为繁缛,有朝冠、吉服冠、行冠、常服冠、雨冠等五种,每种又分冬夏两式。按清制,官员冬春戴暖帽,夏秋戴凉帽,凉帽与暖帽的更换,由礼部奏请,一般三月始戴凉帽,八月换暖帽。暖帽多呈圆形,周围有一圈朝上翻卷的檐边。帽顶装有红色帽纬,帽纬之中装有顶珠,并以顶珠的颜色和材料来区别戴冠者的品级。凉帽形如斗笠,呈喇叭状,与暖帽相同,在帽的顶部也装顶珠及红纬。在清代的官员首服中,最具特色的是以顶戴花翎作为官员品级和地位的标志。顶戴花翎作为清代官员的显赫标志,按品级戴用,不得乱用,几品顶带就是看他帽上是什么顶子。官员如果被革职或降职,就要革去他原有应该带的顶子。

清代妇女头饰以簪、钗为主,造型多为有吉祥寓意的牡丹、凤、鹤、蝙蝠等。发式分为满汉二式,初期基本上保持着各自的风格,后在相互影响之下,两族妇女的发式都有明显的变化。满汉妇女发髻相互影响,流行的发髻式样颇为繁多。已婚满族妇女发式,以两把头最为典型。两把头,又称"叉子头"或"把儿头"。梳掠时将头发拢于头顶,分两绺梳成一个横长式的发髻,将一种称为"扁方"的长簪贯于其中,再将脑后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扁髻,让它长长地、扁扁地压在后颈上,前戴大红花,侧垂流苏。咸丰以后,这种发髻式样逐渐增高,渐渐地发展成为一种高如"牌楼式"的固定装饰,上面不用头发,纯粹以绸缎为之,戴时只要套在头上,再加插一些绢制的花朵即可,无须梳掠,时人称之为"旗头"或"大拉翅",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假髻,并且多为上层满足妇女所戴。

结语:

有人说中国汉字中的"美"字,其实就是一个戴着头饰的人。从生理上讲,头部是人体中最重要部位,是视线焦距的中心。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有佩戴头饰的历史,而且都以不同的形式流传至今。在我国,头饰几乎贯穿了整个历史,它像镜子一样映射着时代的变迁。通过追寻头饰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

纵观历史上的不同朝代、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地位的人,他们的头饰也完全不同。这是因为,头饰隐藏着极其丰富的社会人文属性,它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内容,曾被认为是权利、地位与财富的象征。世事变迁,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无论头饰使用的材质,还是表现形式,都与以往有所差异。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头饰还会继续改变。

隋唐头饰心得体会2


前段时间,电视剧《风起洛阳》频频上热搜,许多网友表示都被剧中服化道惊艳了,纷纷举手认同这是近几年较为精良的古装剧了!剧中的唐代元素无不彰显了盛唐时期,男女爱美之心。在我国古代,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独有的服装特色,也受其统治思想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如魏晋时期的豪放飘逸,就造就了它在思想文化上玄学的盛行,使得魏晋时期的服装必须具备轻薄透气的特点。又比如明清时期,由于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其统治思想是僵化的儒家和理学,因此那个时代的服装特点又走向保守和死板。

在唐朝,由于国力的强盛以及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的头饰,都与前朝相比,有了显著的进步。可能大家浮现在脑海中的,是现在充斥在荧幕上各大唐宫廷剧的华丽的珠翠,是白居易的“云鬓花颜金步摇”,是他的“钿头银篦击节碎”,又或者是李白的“春风拂槛露华浓”。本期漫谈古礼,将从《风起洛阳》的服化道,来看唐代男子头饰文化的发展。

幞头。《隋书·礼仪志十二》载“用全幅皂而向后襆发,俗人谓之襆头。”即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一种男子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因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也称“乌纱”,俗称为“乌纱帽”。幞头系在脑后的两根带子,称为幞头脚,开始称为“垂脚”或“软脚”。后来两根垂在脑后的带子加长,打结后可作装饰,称为“长脚罗幞头”。

幞头始于秦汉时期,兴盛于隋唐时期。《隋书·礼仪志七》“自周武帝裁四脚,今通于贵贱矣。”周武帝时期,将幅巾巾角裁制成带状,成为四角。将前面两脚裹住前额,绕系在脑后,后面两脚自下而上系于前额,从背后看似有两个飘带。幞头是中国隋唐时期男子的普遍服饰。在唐朝全境,无论平民、官员,不分民族,不分性别皆可扎幞头。唐长安城男子的礼服为高冠革履、褒衣博带,常服则多由幞头、袍衫、革带和长靿靴组成,服饰中吸收了胡服特色,同时严格遵循服色、配饰的等级制度,体现礼仪尊卑。

幞头系在脑后的两带有丰富的变化。初唐至中唐,幞头后两带自然下垂,因此称为“软脚幞头”。软脚幞头有“长款”、“短款”之分,两脚有长至脖子、肩膀的,亦有短到直接插在脑后发髻内的。

中唐后,幞头两脚以丝弦、铜丝或铁丝作骨,内衬纸绢可以调整成形状以及上翘程度,因此称之为“硬脚幞头”。晚唐时期,为了方便佩戴,在木巾子上衬纸绢,并包裹幞头固定,作为一种固定搭配的“帽子”存在,亦称“乌纱帽”。

帽。“帽”向来是“野人之服”,因而形制记载并不多。但在隋唐五代时期,上自皇帝下至百官士庶,帽是非常流行的。帽子中记载较多、流行时间较长的是席帽。席帽本是西北少数民族的服饰,最初叫帷(围)帽,用藤织成,有檐,四周下垂网以障尘土。到唐宪宗前后,改用罽或毡织成,还是有帽檐,因此又叫毡笠。

关于这种帽子还有一件轶事,是说元和十年(794年)宰相武元衡被刺,御史大夫裴度不小心也中招了,但作为一个潮男,他坚持戴一顶毡席帽出席,说时迟那时快!刺客一刀砍来“刃不及及而帽折其簷”,结果不死,“既脱其货,朝贵乃尚之。近者布素之士亦皆戴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潮男不是罪,遇刺不流泪。能救命的帽子才是好产品。顺带一提,此事过后,帽子店老板们喊起口号“二两银子你买不了吃亏!二两银子你买不了上当!二两银子你什么也买不到,买顶帽子去救命!”赚了一笔又一笔。

进贤冠

进贤冠也是中华服饰艺术史上重要的冠式,在汉代已颇流行,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戴进贤冠,魏晋南北朝继之,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但其形式也在变化之中,到明朝演变为梁冠。东汉时期在冠帽下面加平上帻,等于在冠下加了帽座。帻在古时本是劳动人民用来扎裹头发不使散乱所用,两端有带子可以从头上系于颌下。秦时武士用赤帕裹头,从前额向后脑包裹时叠出一条装饰边,称为“颜题”。西汉时戴帻并不把头顶全包住,因为帻也常是空顶的。

据《续汉书·舆服志》记载,公元前48年皇帝(即汉元帝),因他的额上有壮发,常戴帻以为掩护,群臣仿之。这时的帻质料和做工当然就讲究起来。到公元9年王莽篡汉,他头顶秃发,故把软帻衬裱使之硬挺,将顶部升高作成介字形的帽“屋”,这样可以把秃顶掩住,这种有介字形帽屋的帻就是“介帻”。《续汉书·五行志》说延熹年间(公元158年至166年),“京师帻颜短耳长”,就是前低后高的式样。《续汉书·舆服志》又说魏孝文帝(公元471年至500年)时,又把颜题增高、颜题延长到后脑部位时再升高立起,使两边缝接处竖立成三角形尖耳状,称之为“耳”,在耳的下方即帽圈的后面缝上披幅,名为“收”。

东汉的进贤冠可说是展筒与介帻结合的冠式。唐代,冠耳逐渐扩大并由尖角形变成圆弧形,而展筒则逐渐降低缩小,把介帻的屋与进贤冠的展筒融成一体,形成一种由颜题、帽屋及帽耳组合的新冠帽,即唐代的平巾帻。

抹额。马球队头饰是在幞头上加红、绿色的抹额。其实这种抹额在唐代使用较为广泛,如章怀太子墓壁画中的随从。

头巾。在唐朝,并非所有男子都扎幞头,尤其是地位低一些的仆役,或者是胡人,则扎头巾。剧中曹破延多扎头巾。

《七类修稿》:“近世士夫私居,多用巾易帽,以为古雅,而贫贱者则以易办,亦皆载巾,以为可笑。不知古者士夫冠,庶人巾也……今人戴冠而不复加以巾,人反为亵,此尤可笑也。”无论帝王冕服的“威严庄重”,品官朝服的“秩序井然”,普通百姓衣冠的“纯朴 清新”,都表达了不同的涵义,从各式各样头饰中可以读出唐代的政治、文化、 民俗民风和信仰元素。

隋唐头饰心得体会3

绘画是一门想象力与创造力相结合的艺术,当然,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对社会生活实践的再创造,因此,绘画也是一门记录社会生活的艺术。尤其是古代的人物画,在生动形象记录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向当今的人们展示了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而在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则是头饰文化。中国古代的人们,无论男女,都留有长发,并且秉持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观念,因此,古时候的人们对头发的护理与装饰都十分看重,古时的头饰文化传承至今,也成为了中国特有的服饰艺术。

今天,我们则从各种绘画作品出发,并且结合不管是古代诗词的记录,来了解古时的头饰文化。在古代早期,头饰的风格较为粗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们,上至贵族下至平民,都喜欢用头巾裹头发,这也成为了当时的时代特色之一。

唐朝时期,头饰文化呈现出来了兼收并蓄的特点,唐朝高度开放的社会总体氛围和政策,给汉族传统头饰文化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相结合创造了契机,也由此,唐朝时期的头饰装扮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情。时间发展到宋朝时,随着文人政治的和科举制度的日渐成熟,整个社会尚学风气十分高涨,与唐朝时期相比,宋朝头饰文化是儒雅的,带有明显的文人气质。

头饰文化历经数千年发展,在后世的传承中,随着时代的变革也呈现出与之对应的时代特色,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产物。接下来,我们便近距离走近中国古代头饰文化,了解这其中蕴藏着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内涵。

二 古时男女所用的头上饰品

头饰,顾名思义,是一种可以戴在头上的装饰品。与手链,项链,戒指等装饰物相比较,头饰往往能给人们带来更明显和更直观的视觉冲击,具有十分强烈的装饰效果。头饰有男子头饰也有女子头饰,其中,以女子头饰为主。头饰的内容包括发饰,耳饰,帽子。而古代女子的发饰往往种类繁多,制作工艺精美。头饰只是一个统称的概念,并不具体指某种饰品。

1、头与饰

中国古代女子的头饰在中国传统服装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位女子,无论是出身贵族,还是出身于普通平民家庭,自及笄年华开始,在不同时期都会配备有相应的头饰,以符合不同时期的身份特征需要。同时,在不同的场合,对妇女佩戴的头饰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繁琐的礼仪规则,造就了古代妇女头饰种类丰富,花样繁多,大致可分类为:笄,簪,钗,花绳,花钿,步摇,梳篦。而古代的男子头饰,一般是头巾或者诸葛帽,相较于女子头饰,则简洁很多。

时代传承至今,中国古代的头饰文化已经在快时代的洪流发展中,被大大阔斧地简化了。但是,这些传统的头饰文化并没有彻底消失,依旧会以其简化后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今的我们也常常能够在街上看见女子用简单的簪子进行馆发。

2、簪与笄

古代的男子和女子都会进行相应的成年礼,在成年礼中,头饰也往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参与了成年礼中关键的程序。在《礼记·内则》中有记载:"女子十有五而笄。笄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常见的固定发髻的馆发工具,而在古代,女子在十五岁成年礼中,需要由一位女性长辈帮忙用笄盘起长发,以示成年。成年也就是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了,因此,盘起头发的女子也意味着到了可以为人妇的年纪。

古代的男子成年时间相当于女子说较晚,二十而弱冠。这是的男子会加以冠礼,弱冠之礼的程序较为复杂,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要把男子的头发盘成发髻,再为她们戴上表示成年的帽子。从古代男女的成年礼来看,古人对头饰文化的重视程度是十分之高的,为此也衍生出来相应的各式各样的礼节,将其与其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头饰文化,并且在中国服饰文化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三 从洛神赋图等传统绘画中看历朝历代的头饰

文化作品是记录社会生活的一种良好载体,不同特点的头饰文化反映了不同时代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1接下来,我们便从各幅名画,各篇名诗词中记载的中国古代头饰,来了解历朝历代的头饰特点。

1、魏晋南北朝

在中国古代早期,头巾是十分受到男子欢迎的头饰。从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东坡先生用“羽扇纶巾,弹指间灰飞烟灭’描绘出了周瑜儒雅潇洒的谋士形象,侧面也反映出了,在三国时期,头巾在社会上层阶级的男子间的盛行。 当时的男子头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幅巾一种是葛巾。

纶巾也是幅巾的一种,幅巾由丝带制作而成,制作成本较为昂贵。而葛巾是由蔓草茎纤维制成,制作原料的成本就比较低,并且其材质也十分适合和布衣进行搭配,是平民百姓的首要选择。葛巾据说是由诸葛亮创制的,因此在很长的时间内,葛巾又称作诸葛巾。除了这两种头巾,还有一种名为角巾的头巾。角巾得名于郭林宗,由普通的头巾演变而来。

相传,有一天郭林宗外出办事,回来时天降大雨,他却没有带伞,只有头上佩戴了角巾。滂沱的大雨从天空中一泻而下,郭林宗佩戴的头巾其中一角下陷,路人看见后纷纷感到新奇,并对此进行模仿,后来也形成了一股故意将头巾折一角的风气,因此,角巾又称作折角巾。这股佩戴头巾的风气后来在整个社会中都是十分流行,并且流传到后世的魏晋时期,对唐朝时期男子头巾的佩戴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无需置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头巾束发的人十分多。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有人将头巾与帽子相结合,创造出来了在巾帻上面加笼巾制作成的“笼冠”。

笼冠是一种男子女子都可以佩戴的头饰,独具特色。它的形象也出现在了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 , 图中的洛神,穿着打扮都是东晋时期十分流行推崇的服饰。而图中的侍者们,则都佩戴着笼冠,从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笼冠作为一种头饰的受欢迎程度。

女性的头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显现出来了独到的特色,这时候的女性们喜爱夸大的发髻,喜爱营造出一种大气庞然的气势。因此这时候的女子往往会借助假髻来让自己的发髻看起来十分髙耸。制作假髻的方法步骤比较复杂,第一步首先需要人们在头发中镶嵌进一定的填充物,填充物通常会由木板和头发做成,然后再在上面装饰有各种各种的首饰,如发簪,步摇等。除此之外,也会有人用铁丝在头上围成一个圈,再在铁圈上进行编发。

总之,制作假髻的形式和方法各式各样,古代女子们为了美丽特可谓是发挥了伟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隋唐时期

在隋唐时期男子的主要头饰依旧是头巾,只是这时,流行的头巾主要是幞头,幞头出现于东汉时期,经历了漫长时间的传承,在魏晋时期获得了很大的普及。后来,时间发展到隋唐时期,男子佩戴头巾的风气更为盛行,幞头也由此成为了隋唐时期男子的主要头饰在阎立本的《步辇图》中,记载着吐蕃使者来到长安,迎接文成公主,受到唐太宗接见时的场景。

在这一幅画中,一位男子头戴毡帽,身穿锦袍,无疑,这人便是吐蕃使者了。除此之外,画面中站立着的还有两位唐朝官吏,他们的头上都包裹着幞头。更为直观体现幞头在唐朝时期的流行程度的是,画面中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也戴着幞头。

隋唐强盛时期女子的头饰也呈现出来独有的时代特色,此时的社会风气相比较前朝来说,较为开放,妇女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种时代背景最终反映在头饰文化上,也带来了相应的效果,女子们开始大胆追求全新的审美,敢于冲破封建礼制的束缚,创造出来了隋唐时期独具特色且极具艺术价值的头饰文化。也正是因为这一时期女子们大胆追去美的精神和工匠们在继承中的勇于创新,隋唐时期为中国的头饰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头饰式样,如钗、簪 、步摇、梳、金钿、银细等。并且在唐王朝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开发的民族政策和经济政策,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往来都得以加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头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因此这一时期的头饰文化也体现出了异域风情的特色。

3 宋朝时期

宋朝时期的头饰文化相对于开放恢弘的唐王朝时期,是含蓄的。这时的社会,重文轻武风气盛行,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同时,宋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步完善。文化政策宽松,整个社会会具有浓郁的尚学尚文风气。这一切最终促使了宋明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并且成为整个社会,国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程朱理学思想也由此,成为了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并且影响后世七百年之久的官方哲学。

程朱理学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强调节制物欲。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社会整体氛围趋向于内敛,人们的服饰风格也一改唐朝时期的豪华艳丽,而趋向于选择更加自然清雅的服饰,给人以质朴纯洁之感。宋朝时期的文人们,大多数喜欢头戴头巾,这时候主要流行的头巾是幅巾,由纱罗布葛缝制而成。此时的幅巾和古代早期的头巾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头巾的样式繁多,有东坡巾、程子巾、逍遥巾、山谷巾、高士巾、云巾、软巾、胡桃结巾、仙桃巾、华阳巾等等,其中,最为出名且受欢迎的头巾莫过于东坡巾,而这受到了苏东坡先生的个人魅力的影响。

宋朝时期的女子服饰文化也受到了社会整体氛围的影响,头饰不再追求富丽,而是转而追求淡雅朴素的头饰装扮。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的妇女们也流行着戴冠的风气,颇显文人气质,

这时候妇女间流行的冠的种类有很多种,如山口冠、团冠、珠冠、短冠、角冠、垂肩冠等等

并且,此时的宋朝妇女们的头饰的审美标准是看冠的高度,宋朝盛行高冠,女子佩戴的高冠更是日益奇特,有的可以高达三尺。这种高冠风气虽然代表了一个时代特定的审美,只是随着高冠风气的盛行,有些人甚至因为冠的高度过高而影响了日常生活,使得政府后来不得不颁布相关的法令对这一风气进行限制

四小结

中国古人的头饰文化,在历史的漫长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如今,我们所理解的头饰一般指女性头饰,一切用来固定发髻并且起到装饰作用的饰品都可以称作头饰。只不过,在古代,头饰文化具有着丰富的内涵。

首先,头饰一词不再是女子的专有名词,从某种意义来说,在中国古代早期,男子头饰在中国服饰文化史中的重要地位要大于女子头饰。这些受到了国家政治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后来的中国古代,男子头饰的发展和女子头饰的发展逐渐呈现出齐驱并进的趋势,共同促进中国古代头饰文化的繁荣。

头饰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史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头饰所具备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美观观赏了。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的头饰文化更是潜入了深层的社会历史意义,体现了古代时期,华夏民族的整体价值观,更反应着华夏民族传承千年的礼仪秩序。传承中国古代传统头饰文化,当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