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李民钢琴教学法》的体会与感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南都视界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钢琴反思心得体会1李民教授 研讨群学员
吴昊 从事钢琴教育十三年。是“李民钢琴教学法”的追随者和受益者。在学习“李民钢琴教学法”的过程中,梳理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完善了自己的教学规划,调整了钢琴教学的目标。
“弹”《李民钢琴教学法》的体会与感悟
吴昊/文
李民教授:钢琴家、钢琴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创始人及首任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钢琴+」钢琴集体课教学体系创始人,教学法专家。
感谢互联网,在偶然中,遇到了我国钢琴教育的领军人:李民教授。当看到李老师的钢琴教学法课程《李民钢琴教学系列合集》和《拾级而上——钢琴教学分阶段案例详解套课》时,我深感庆幸如获至宝,从中受益匪浅。
李老师的这套钢琴教学法以现代钢琴弹奏技法为核心,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以声音为目的、以运动为基础、以重量为核心、以形态为辅助的四项原则,包括了12个基本要素以及10个技术基本类型,构成了这套钢琴技法弹奏的基本原理。
在课程中详细阐述了现代钢琴技法形成的条件和历史原因、总结了入门奏法选择的原因、各种弹奏技法之间的联系以及每种技术的训练要点、标准和方法以及训练强度,同时也分析了各种教材以及使用技巧,还有训练技巧,音乐分析以及表达等等。
这套课程是一套系统性的、立体的、多维度的并对钢琴教师有指导和实践意义的钢琴教学法。是李老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反思、积累和教学理念及教育思想的浓缩。
展示了李老师清晰的教学脉络、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精准的文学语言,以及对教育心理学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等。同时感叹作为一位钢琴教学法专家所沉淀的广博深厚的知识储备以及为中国钢琴教育事业奋斗的高度责任心。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跟教学进行对比和总结,从学习和理解到的内容来浅谈一下我的收获。
一、系统性
在李老师的钢琴教学法体系中,每种钢琴奏法和技巧都有着清晰的脉络,从采用某种奏法的原因和历史沿袭,到教师指导学生训练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都十分具体,还细致的编了许多五字经,让我们在弹奏、讲解和分析某种奏法或者技术类型时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以落奏到连奏的过渡为例,要怎样让学生平稳的找到重量的转移,在掌握弹奏技巧的同时又怎样弹好听?
如下图:
李老师分了很多步骤,贯穿了整个三季内容。首先在第一季中:以落奏为原点,逐步过渡到跳奏、二音连线,三音连线,四音连线,短乐句;接下来在第二季中接着强化了要求,开始进入跑动的要求以及音阶和复杂长乐句的训练方法;在第三季中:在掌握技术的同时,逐步深入的加入训练强度、音色的分析与选择、表演和比赛的心理状态的调试等等。这三季的内容虽然不同,但每一步都是在前面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且都可以找回到最初的原点。作为教师,能够让你面对学生的技术问题时,可以追根溯源,能够清晰准确的找到技术问题的原因所在并逐个击破。
二、指导性
学习这套课程,就像是有了一本钢琴教学的工具书,当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寻找答案,查缺补漏。无论是奏法的要求、训练的强度、教材的使用、音乐的分析、比赛的准备等,都能迅速的解答你的疑惑。
以“应该选择什么教材作为启蒙教材”这个问题为例,在课程中老师没有直接推荐哪本入门教材,而是首先讲解钢琴入门教育由两部分组成:建立认知和掌握操作,再结合着“想用什么奏法入门”这个问题,开始逐个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教材的优点和不足,最后让教师自己去思考,面对不同的学生,教授不同的奏法、用什么样的教材才是最适合学生的。
通过李老师对教材的讲解,学完这部分内容的老师们不仅掌握了分析钢琴启蒙教材的方法和使用范围,而且也会用这套方法去分析其他教材并灵活使用,能够做到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来补充学生的需要的内容,合理的安排教学进度,给了老师们指导性的作用,能够指导老师更准确的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
如下图:
三、开放性
李老师不仅深入浅出的讲授了钢琴教学法原理《李民钢琴教学系列合集》,为了让学员更加理解和准确运用这套钢琴教学法理论,还讲授了更重实践的《拾级而上——钢琴教学分阶段案例详解套课》,正如李老师所说的“隧道是从两面打通的”。这两套课程相辅相成,让学员们能够更加立体的理解和掌握李老师的钢琴教学法。
以《“小巴赫”要学习什么》这课为例,在学习以后不仅知道了学生学习巴赫不仅仅是学了音符和节奏,而是通过学习曲目,学生能了解巴洛克时期的舞曲由来、宫廷礼仪以及组曲的组成,学会弹这些作品的触键以及规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了解到学习巴洛克时期的作品,都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自己在给学生讲解巴洛克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时,还知道了应该让学生重点掌握了哪些内容。作为教师可以更加有的放矢的给学生选择曲目。
作为教师的我在听课过程中,能够总结提炼出方法和原则,而这种方法适用于分析每种奏法、教材教法等方面,就像你掌握了一套规则,可以用这套规则,去探索、求证,形成自己的判断,不会被乱象丛生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现象所迷惑。我想这也正是李老师讲授“钢琴教学法原理”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我们处在中国的钢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虽然有不尽人意的部分,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前行。这条路很长,作为钢琴老师更应该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李老师作为中国钢琴教育的领军人物,有着更加高远的目标,我衷心希望我们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可以不断激励自己,为中国的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为共同的目标奋斗。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来源:中国音乐网)
钢琴反思心得体会2也许是受到从小到大上学的影响,总是有一个错觉,就是当我们掌握了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就会做相关的题型。
自然而然我们的大脑皮层,就会有传递到我们的潜意识,以为我们只要知道了理论,就意味着做到了一半,但是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信号。所以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总是处于一种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最佳模范代表。
就像我们都知道保持体重的重要性,也知道少吃肉,多吃蔬菜,对身体有好处,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早睡早起,可以重新激发人的大脑重启,但在床上的时候还是选择总是刷手机;
明明一开始还热情满满的做一件事,但是做着做着就会放弃呢?
明明知道抱怨吸引更多的负能量来到我们的身边,会吸引负能量到你的身边,但是你还是会在遇到一些令人无解的问题,还是忍不住先说一句,为啥我这么倒霉?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生枚举!
这个时候真正的领会到一句话:这个世界最远的距离不是马丽亚纳海沟到珠穆朗玛峰,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道和做到。
因为自己喜欢钢琴,从去年开始自学钢琴,到现在练习了3首曲子,接着准备练习第4首的时候突然觉得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觉得自己知道了原理,但是并没有达到了自己悦耳大的那个地步。我转念一想,凭借着自己想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想要超越练习好几年的钢琴手,真的还是差很远。
其实我过后反思才知道, 原来我学习钢琴的五线谱和简谱,以及自己记下每个钢琴的键,只是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真正要把一首曲子弹奏的悦耳,更加重要的是,在以后的一年又一年的时间里面,重复的训练自己知道的理论知识。这十几年的时间,每一次的训练,都是让自己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达到熟练的应用,不断的迭代,不断的深入化。
重复是伟大的力量,重复才能够诞生伟大的创造。
看看爱迪生尝试了多少次才会发明了电灯!爱迪生尝试了6000多次才成功!
所以从知道到做到,是一辈子的修行,是极为奥妙的修行,是我们一辈子的功课。比如保持情绪的稳定,保持自己持续感恩,正念的吃饭走路,练习某一个技能等等。
就像孔子练习乐器的时候,他早年分别演奏了琴瑟,萧,管,笙等,但是他并不满足,在他十五岁的时候,还曾特地像当地的著名音乐家学琴。
这一天,孔子像师襄学的一首琴曲,规定练习十天后再学新曲。十天过后,因此来到孔子练琴的地方,提醒孔子说:
“这首曲子已经弹熟,可以学新曲了。”
孔子忙站起来,认真地说:“我刚学会了曲调,但演奏而技法还很生呢!”说完继续练习下去。
过了几天,师襄对孔子说:“你的技法已经熟练,可以弹新曲了。”
孔子却说:“不行啦,我还没明白他的内容呢!没有弄明白新曲所表达的内容,就不能算是真会。”于是又埋头练起来。
再过几天,师襄说:“你不仅熟悉了曲调、技法,也明白了琴曲所表达的内容,可以弹新曲子了!”
这次孔子却说:“我尽管熟悉了曲调和技法,也知道了其中的内容,但我却不知道这首琴曲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作者的为人,这怎能表现其中的思想和感情呢!"
师襄觉得有理,从此就不在催孔子学新曲了。
时间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这一天师襄来到孔子练琴的地方,坐在孔子身边,闭目静心聆听孔子练琴。琴曲结束,只见孔子对师说:“我已经知道琴曲作者是怎样一个人了!他身躯魁梧,脸膛黝黑,两眼炯炯有神,直射远方,是个具有王者风范的人。这除了周文王,我看别的人是很难写出来的。”
师襄不禁大惊,连说:“是啊!我的老师就是这样告诉我的,这首琴曲就叫《文王操》,作者正是周正王。”
师襄对孔子精益求精的精神佩服不已,接连躬身几拜。孔子连忙回礼说道:“我可以学新曲了!”
所以你看看一个曲子,光知道怎么弹奏,只是第一层意思,学会顺利弹奏下来,你还得知道这首曲子的调子。
就算知道了这首曲子的调子,你弹奏出来的也是没有情感的旋律,所以你还得知道背后的情感是什么!
由此看来,你从知道到做到,何止隔着一条路,如果说知道是1的话,0就是后面的零。
愿我们都成为行动的巨人,知道一个点就去做,做才是硬道理!
钢琴反思心得体会3文/ 韩 冰
从教钢琴到谈教育
教育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是把关注的焦点从“物”转移到“人”身上,从“外部空间”的开拓转向对“内部空间”的探索。
在日常钢琴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习惯将更多的关注放在训练学生的演奏技术,以及如何提升钢琴技巧上,而常常忽略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演奏乐器的这个人。我们很少关注这个学生是谁?他(她)有着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心态如何?能力怎样?其自身的行为模式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何种影响?
学生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成长烦恼,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疏解,会形成瓶颈,导致无法在专业上取得突破。很多学生复制着这样一条人生轨迹:从五六岁开始接触钢琴,每天投入多于普通孩子一倍的练琴时间,经过多年努力,日复一日,考入专业附中,最终进入专业音乐学院。
这其中,有些学生最后会获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不乏有一些学生会背离父母设定的成长路线,最终掉队,令人惋惜。他们在练琴中都走过各式各样的弯路,都有过相似的人生彷徨和迷茫。作为教师,如果我们漠视学生在成长中的变化和问题,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地上课,那么无论上多少节钢琴课、教授多少演奏技巧,最终结果都将苍白无力。当看着这些从小带大的学生,出现问题却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们时,我总是怅然若失。教不出好成绩,也使我距离成为一名出色教师的梦想越来越远。
直到儿子的出生,我成为一名父亲,为了学生,也为了将来能够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我又踏上了漫漫求学路,但这次学习的却不再是钢琴。也就是从那以后,我的教学思路开始有了些改变,把更多的聚焦点放在演奏钢琴的这个人身上。在我的钢琴课上,不再只是解决学生如何清晰快速地演奏、如何处理乐曲细节等这些专业上的问题,而是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去更深入地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不同,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战胜内心的懦弱,继而帮助他们摆脱束缚展翅而飞。
随着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我慢慢领悟到教育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我又希望自己是一面镜子,能真正折射到学生们的内心深处,让他们看清自己的短板与盲点,洞察自身的行为模式,排除内心的干扰,从而激发潜力去完成他们的钢琴梦想。
在此我写下教学中的一些感想和反思,也希望借此文,与关心钢琴教育的朋友们一起分享教学经验。
视频加载中...
暗示的“魔力”
钢琴课前,我时常会听到父母提醒孩子的话语“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说什么”;课后也会经常听到家长们的嘶吼回荡在走廊里“你怎么又没有动脑子,你怎么又那么马虎”。每当这时,我都很想跳起来大喊两声:“别指责孩子了!”
实际上对孩子反复提醒“认真、别马虎”往往起不到警示作用,甚至隐晦着负面的暗示“你是一个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的人”“你是一个很笨的学生”“你是一个很不认真的孩子”……当这样的暗示慢慢渗透进孩子们的潜意识深处时,他也许就真的会成为父母所提醒的那类人群了,这就是暗示的“魔力”。可惜的是,大多数父母、老师在与孩子的互动中,都没有意识到这种负面暗示对孩子的心理伤害。
此情此景让我回想起十几年前我教的一个学生D,我听到她妈妈说得最多的几句话就是“别练了!你学不好!”学生D从7岁起跟随我学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8岁开始就已经在全国范围的比赛中陆续获奖,和我们预期的一样,她顺利地进入了音乐学院附中开始了更为专业的学习。原本我们都想着乖巧的她上学后会更顺风顺水,但是后面的故事却那么的出乎意料,令人大失所望。进入附中学习后,D练琴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开始厌烦钢琴。无论是我与她每节课后的肺腑之谈,还是父母的各种引导,始终无法让她提起对钢琴的兴趣,就这样进行了三年的拉锯战,直到最后这个孩子无奈地离开了附中。
一个自幼为学琴付出巨大努力的孩子,最后走向这样的结局,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尤其是对教师而言,看到一个自己灌注了多年心血培养出的学生最终放弃了钢琴,每每回想,我心中都不胜惋惜。但是,剥开现实的背后,是什么让她真正产生了对钢琴的抵触心理?这点更值得我深思。后来,从她妈妈的话中我才了解到,实际上D从小学六年级就进入了“叛逆”状态,那时年龄小,没有力量“反抗”,借着考上音乐学院附中这个目标,也就这么僵持着学下去了。
D的妈妈有句话触动了我,也成了一个警示:“要是知道后来这样,我就不每天强逼着她没完没了地练琴了,也不会每天那样唠叨她了!”琴童的父母是伟大无私的,他们不仅给孩子创造了学琴的机会,甚至还有些为了孩子能够进入专业学校而辞去原有工作,举家来到外地租房陪读。这种付出让人在心态上自然而然地期待着孩子能获得更为瞩目的成绩。当孩子们稍有些不尽如人意时,父母就“理所当然”地怀疑他们、质疑他们。事实上,人很容易会在强烈的愿望前迷失自我,更何况是在拥有着高期待回报的父母面前呢?
古人云:伤人之言,深于矛戟。家长们在束手无策、愤怒至极时的脱口而出的暗示语录,不知道伤害了多少孩子,让他们开始怀疑,甚至否定自己,认为付出努力毫无意义,更甚者会慢慢用叛逆的行为证明自己“我就是一个不用功的孩子”“我就是一个不优秀的人”。
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扼杀天性和本性,就是扼杀成长的活力和动力,而保护和信任才是建立父母和孩子之间有效沟通的保障。
有种伤害叫无微不至
最近面试了一个小学生,小小年纪琴龄却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了,父母也一直陪伴学习。第一节课刚进琴房后,还没说两句话,妈妈就帮他把书拿出来,随手拿出的还有铅笔、橡皮外加一个大大的节拍器。最后还不忘补充一句:“自己在书上画老师说的要求啊!”直到一切都安排妥当了才安心地回到座位上开始听课。看到这些举动,我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今天可能是要面对一个“马虎粗心”的小孩子了。一曲结束,果然不出所料,和我预判的丝毫不差。那些该错的和容易错的音毫无意外的都弹错了,指法也是原始随意的“拿来主义”。当我来到钢琴前,更是被那迎面扑来和天书一样的标记震惊了,谱面上密密麻麻地爬着歪歪扭扭的标记,甚至连下笔的地方都没有了。接下的谈话也证实了我的预判,他妈妈抱怨道:“孩子从小就马虎、不上心,文化课也有这样的问题。”
但是,当问及为何想让孩子开始专业钢琴学习时,妈妈说“担心他的文化课将来跟不上,就想让他试试”。我瞬间无言以对,心里一阵惊呼。学习钢琴何时沦落到这种地步了,日常学习都有问题,那面对专业性要求更高的钢琴又怎么能有所进益呢?
我直白地对家长说:“从你开始帮孩子的瞬间,我大概就知道了他的问题。我建议练琴可以先缓缓,你们先帮助孩子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建立一个自理的好习惯更为重要。您的‘狠心不管’或许能改变他。”妈妈也喃喃地说道:“这个问题我们也认识到了,就是一直没办法改变。”
社会上的很多问题都从侧面映射出一个现象“勤快的妈妈,大多有着懒惰的孩子;而那些‘不靠谱’的爹妈反而无心插柳柳成荫”,教育是有边界感的,浅水留不住大鱼,笼里养不出雄鹰。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帮”是天经地义的,很多父母认为这就是“爱”。但是还有一种更智慧的“爱”、更尊重的“爱”,那就是放手和距离,或许适当的“无为而治”才是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有效方法。
成为合格的父母是需要思考和抉择的,作为教师更应该去思考因人施教的方式,对年龄很小的孩子,老师一个音一个音地教导、一个手指一个指法地监管,这种“保姆式的教学”确实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时间保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滋生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还会大大降低学生的自学能力。
能适时地选择放任学生的老师是智慧的。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教育真正点燃一把火,激发他自身的理解力,提高其自学和摸索实践的能力,才能真正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
一个音乐家的长成是靠他(她)自身慢慢成长起来的,不是依靠外力催化成的。就像文中的父母“帮”一样,何时帮、如何帮、怎么帮考验着我们的智慧,需要我们去思考去选择。
如何改变消极怠工
我的学生W是个文弱听话的孩子,从6岁开始跟我学琴,在国内的各项比赛中频繁获奖,取得了很多荣誉,之后也顺利考入音乐学院附中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当时孩子年龄小,为了能让她更好地学习、生活,她的妈妈辞去了原本还不错的工作,陪女儿一起来到了北京,成为众多陪读家长中的一员。
至此,她妈妈每日的主要工作就变成:监督、辅导、纠正、检查,甚至听到不满意的地方还会唠叨几句。到附中学习了一段时间的W,专业能力反而停滞不前,昔日的光环也慢慢褪去。她的演奏越来越平淡无味,无论我在课上如何激情地带动她的情绪,也得不到她一丁点儿的反馈,更不要提音乐理解等更高层次的要求了。
无力的琴声中隐藏着她内心无声的抱怨,平淡的曲调里折射出她在练琴这件事上的一百个不情愿!我对W的妈妈建议:“孩子如果真的不想练琴了,可以出去走走放松下,换个心情再回到钢琴前,或许有些新鲜感……”还没等我说完,她妈妈就焦急地回道:“那哪儿行,多浪费时间啊!”我说:“她的问题就是有些疲惫,这样坚持下去不会有效果的,练得越多甚至越适得其反。”但是她妈妈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瞬间瞠目结舌,她说:“起码,她的手指在动啊!”
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W问题的症结所在。也能体会到W在练琴时,总有人站在她的背后时刻盯着、监督着所带来的压迫感和恐惧感。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面对每天监督自己干活儿的人,肯定会拿起“叛逆的武器”默默对抗。而这个对抗的结果,就是“消极怠工”,琴艺止步不前。从那以后,我把她妈妈彻彻底底“赶”出了琴房。希望可以帮她重新找回主动练琴的那份动机和热情。
在音乐学院附中的周围,住着很多这样陪伴孩子学琴的家长。他们的目标简单明确,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钢琴家,在舞台上光彩夺目,实现音乐梦想。他们为着这个远大的目标时刻坚持和努力着,因为这里一度有着成功的范例。但成功的模式并不可以简单地复制粘贴,教育是个持久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放手的过程。请多给孩子一些信任和理解吧!让他们放下消极怠工的“武器”。也请我们放下焦虑和担忧,静待花开。
父母们,请放下你们的标准
学生B的父母都是从欧洲留学回来的律师,或许因为他们自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并且都热爱音乐,所以就把孩子送来学琴,希望他能成为一名音乐家。但是自从B进入附中后,似乎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困境:在一次登台失误后,开始次次上台失误,那似乎是个旋涡,怎么也绕不出来,以至于之后他每次登台或者比赛,发挥的都不是很理想。我也开始困惑,并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各种背谱练习都用来指导他尝试,但丝毫没有解决问题。
直到学期中的一次上台,我发现他在上下台时的谢幕都表现得非常仓促和窘迫,这让我很诧异。之后通过他身边的同学了解到,B平时话不多,在人多的场合更像是空气般的存在,上课发言的时候还有少许的结巴……看来他不仅仅是上台时严重缺乏自信心,甚至在生活中也表现得无所适从和极度自卑。我意识到这一切都和练琴的方法没什么关系了,如何提高自信、战胜焦虑、摆脱自卑,才是他应该意识到并要敢于面对和挑战的。
在此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和他在课堂中探讨最多的不是改进弹琴的方法,而是怎么让他认识自己、欣赏自己。他也说道:“我总是担心弹错,登台前就开始想弹错会怎样?因为失败得怕了!也怕父母老师的责备和失望!”听到B的这些话时我很后悔,自己没有在他初次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帮他找到原因、走出困境,只给了他一堆无用的背谱练习。
其实,他说的这些问题也曾在我人生中出现过,这种无力的心情我也感同身受。当时自己是如何走出来的,我已有些遗忘。但是我始终记得一句话,它让我在台上出现失误时很快调整状态,摆脱阴影。这句话就是:不要害怕犯错!允许自己出错!这是源自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到的“生活的不确定性正是我们希望的来源!”的最佳诠释。
在B谈及自己为何那么不自信时,他说:“我也不清楚,爸妈对我总是不满意,觉得我可以做得更好!”他的这番话让我回想起曾经的一幕,那是一次全国性的青少年钢琴比赛颁奖音乐会,一名获奖学生家长失望地对孩子说:“你应该拿第一名,怎么才第二呢!你还是不够努力!”
父母们,请放下你们的标准!教育应该是给予孩子正向发展的“催化剂”,而不是让孩子对标父母的成功标准,让他们感到难以企及的“压力剂”。当父母们以贬低和打压的言语激励孩子转变,去努力实现他们设定的目标时,很多孩子反而因为父母失望的神态而意气消沉,找不到前进的勇气,而开始否定自己。一个始终不能被父母认可的孩子是可悲的,难道我们看见他们的付出,承认他们的努力真的有那么难吗?
愿所有的父母都克制住自己内心深处不自知的冲动,放弃那些为了不留遗憾让孩子代替自己去实现梦想的愿望,期望自以为是地认为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划可以少走弯路,躲避坑洼。我们作为父母不是孩子的前传,孩子也不是我们的续篇!希望父母的“完美标准”永远不要成为孩子心中一个不可逾越的山峰,一个人生路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每一朵花都有它盛开的时节,每一条河都有它奔腾的方向。教育学家陶行知有这样一段话:“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拥有自由天性的树苗,绝不是我们手中精致的盆栽,给予他们信任,让他们有自我欣赏的能力和成长的勇气,终有一天他们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有种平衡叫“夸奖和批评”
在回国教书的二十年中,我碰到了很多“问题学生”,他们的问题大多相似。
比如,当回答问题时,他们都会迅速、干脆、简单,有时嗓门洪亮到吓我一跳。但是,之后却又什么都没有改变,嘱咐多次的事情不是忘记就是没有做到。这样不假思索地回答让我感到“应付”和“敷衍”,这就像小孩子在惹大人生气后,会通过马上承认错误而躲避惩罚。作为老师,迅速地回应、道歉之类的话,并不是我想听到的,思考及之后的改正和进步才是我更期待的。但从这样的口头应付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内心的恐惧和逃避。他们害怕正视问题,找各种理由搪塞,仿佛选择逃避或者暂时性忘记,就能得到解脱。
在钢琴的演奏上,这些学生还有相似性:有着良好扎实的基本功,在童年或少年时,演奏水准都属于同龄中的佼佼者。但是成绩的背后是父母的严管,甚至是粗暴高压、批评惩罚。很显然,随着年龄和心智的增长,幼时这种在强压下才能练琴的方式开始显露弊端。比如,当他们面临更高的挑战目标,需要更成熟的音乐理解和个性彰显时,却只能停留在技术表面化的程度。演奏出的音乐无法让人感受到内心的热情,逃避和懦弱的性格也使他们在挑战更高演奏水准前止步。
粗暴教育是具有毁灭性的,在孩子达不到标准和预期值时,批评惩罚随之降临,其中最可怕的就是父母的情绪不稳定和粗暴打骂。不可否认大多时候父母的目的是好的,但采用的引导方式是错误的。在处理孩子问题时选择了粗暴的方式,既伤害了孩子和家庭的关系,也给他们的身心留下无法抚平的创伤。
我记得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在给他儿子的一封信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古人云“为人父,止于慈”,严慈相济是家庭教育的奥秘。“爱”从来都不是情绪宣泄和粗暴打压的借口,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由和自主的基底。当我们选择用仁慈之心关爱子女时,也同样会收到孩子给予我们的馈赠,感悟到有孩子的参与,才使得我们的生命更完整。
我在国外留学十几年最大的感触就是—夸奖是有力量的。我经常感叹国外孩子们的自信,高度自我认可和优越感,这与他们的夸奖文化息息相关。
但在回国多年后,我越来越吝啬在教学中使用夸奖的词语,挑“刺儿”仿佛成了我的职责,别无其二。不知道是自己的欣赏水准提高了,还是上课的态度太认真,我逐渐忘记表扬我的学生(尤其是我熟悉的学生或教得很久的学生)。
说到最熟悉的学生莫过于自己的孩子,教自己的孩子不仅仅需要耐心,更需要勇气。几年下来,我已经褪去了开始时那份纯粹的快乐和轻松,那时我们弹着简易好听的歌曲,不想练琴时关上琴盖就去玩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乐曲难度的增加,我们常常在练琴的斗争中不分胜负,这一度让我陷入内耗和担忧,直到我无法克制强压的怒火大吼孩子。
回忆当时的情境,我有着无数次的后悔和反思。我深知以这样的气氛和状态继续弹下去,会伤害他练琴的主动性和对钢琴的热爱,但我又无法降低自己作为一个专业教师的水准而违心地表扬他。那段时间,我经常忐忑不安,很担心哪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爸,我不想练琴了!”
有次在和朋友聊天时,谈到了我和儿子练琴时的一些烦恼。朋友听后说道:“你太多虑了!对待孩子不要吝啬你的夸奖,发现并找出他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去夸奖他做的值得肯定的具体事情,这样孩子才知道下次应该怎么去做!”最后他说了一句话更让我恍然大悟:“多夸夸孩子的努力吧,这样其实比说什么都值。”
朋友的话让我回想起去美国求学的第一次专业课。课后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很棒,或许这样改会更好些!”接下来的课上,老师每次都会非常真诚地肯定我的练习和付出,让我忐忑的心情慢慢平复。他的每句话都让我感到温暖、受到鼓舞,也让我初到美国身处陌生环境的每一天不再迷茫。回想起来,或许也正是这样的夸奖和鼓励才使我不舍寸功,坚定前行。
而如今,我却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这么苛刻!竟然忘记了导师给予我的宽容和耐心所带来的力量!我开始尝试转换父亲和老师的角色,不再拿他去和其他孩子比较,当他达不到要求时,我选择离开,给他时间去摸索试错;当他表现得烦躁不想练琴时,我鼓励他干点别的事情,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总是吝啬那点儿时间……
我记得最让我感慨的是有一天,儿子终于把一首很难的作品演奏下来,我就惊奇地说道:“哇!你是如何做到的?那些很难的技术片段你是怎么练的?”也许就是我这样真诚好奇的询问(一种似乎小白丁嘴里的语气),激起了儿子热情表述的愿望,他讲述了自己是怎么一个个音符识谱下来,再怎么一个个小节地刻苦练习,还讲到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以及摸索出练好那些难点的小技巧!我感受到儿子一番话中不经意流露出的自豪和喜悦,更感受到了那份来自夸奖的力量!
不要吝惜对孩子的赞美,因为赞美可以改变一个人。赞美和肯定,如同抚慰人心的目光,会让孩子们充满感恩和动力,并会朝着父母期待的方向努力!
烦恼其实是机会
教育不是单一影响的结果。“以家庭教育为圆心,以学校教育为半径,家庭与学校教育共同协作,才能画出世界上最美的圆”。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弹琴弹得好的孩子,学习也会很好!
我的学生L没有进入附中学习专业,而是始终坚持文化课学习,最终考入全国最著名的大学。他给我的印象就是学习认真独立,每次回课都准备得很充分。虽说每天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练琴,但是很少有错音和乱用指法等那些让人头疼的问题。我一直很好奇,就向他妈妈讨教了L是如何练琴的。她的答案或许能解惑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如何做到文化课和弹琴两者不冲突的?
按照L妈妈的话,就是:“千万不要让孩子看到‘困难就是困难’。在L小时候,我告诉他就把难题看成你最爱玩的电子游戏中的那些怪兽。当它来的时候,不要怕,你需要用力击败它,如果失败了就重新来过,之后总结上次所遇到的问题和‘陷阱’,避开它或者绕过去再开始。从心理学上分析,这个就是心态的转变,称之为‘迁善’。把你所注意的重点和难点转移,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困难,烦恼反而迎刃而解。事实上,没有烦恼就没有解决的方案和进步。每次失败都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所处的现状,反思和总结也正是提升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
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是一朵花。我想到孩子们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面临着枯燥的识谱、力量的练习,以及挑战性的上台演奏等实际“困难”。但是,无论是烦恼、困难还是失败,如何战胜它最关键的就是家长和教师以什么方式去引导孩子,让他们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它。
佛家说:“烦恼即菩提。”回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次这样的场景:每当我们解决完难题再回头去看时就会发现,那些曾经困扰你的烦恼,原来都那么不值得一提—就像“可爱的怪兽”。
一个让我们敬佩的钢琴家,他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无懈可击的技术,更是能支撑他在舞台绽放自我的强大心态。这个不是天赋,是自身、家长、教师共同教育的成果,是一个人从童年、少年到青年时期历经千帆举重若轻的沉淀,更应该让我们爱护和珍惜!
父母和孩子
在学琴中,陪同和监督一直是大多数父母们遵守的工作。一个原生家庭的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更直接,从出生开始,孩子的思想、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是由父母注入的。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子女的思想和认识,父母提供的视角决定了子女的见识和行为。
当今社会教育领域中流行着这样的名词:亲子教育。但“亲子”的核心并不只是陪着,更体现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家长的行动、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和引导。一个父母都爱读书的家庭,孩子也爱读书;父母喜欢运动,那么孩子通常也有良好的锻炼习惯;一个有着自律健康生活习惯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必然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就像当我准备音乐会练琴或者备课练琴时,孩子那边的琴声自然也多起来了。
这些都是通过父母行为,即“潜教育”自然而然地流进孩子的血肉里的。父母用“以身示教”的方式代替监督和责罚,潜移默化中带着孩子一起进步、一起学习,才是教育的正解和真谛,才是家庭和父母对于孩子的正向引导。
很多人喜欢问学习音乐的益处,听到最多的回答无外乎“音乐美化了人的心灵”“通过学琴可以增加孩子的智力”“学到一门技艺”。但是我觉得最大的益处在于收获了人生的一种体验,这个过程磨炼着人的毅力和韧性,勇毅而笃行。
谈到此时,我想分享给大家这句话—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
对于父母来说,真正的教育是一场修行。
因为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父母能有多高,孩子就能有多高!
视频加载中...
作者信息: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
上一篇:影视基础心得体会,最新合集
下一篇:录入岗心得体会,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