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人自动化股UiPath的优势,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金融界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uipath实验心得体会1关键点
RPA现在是一个热门的科技主题,因为许多组织正在寻找自动化冗余工作的方法。
UiPath基于软件的机器人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但它们在RPA世界中并不孤单。
有时,最好的竞争优势是大量现金,而UiPath38亿美元的流动性当然符合这一条件。
特斯拉在AI日的活动引起震动,展示了其人形机器人,有朝一日可以充当物理任务的助手。这个工作原型最早可能在2022年问世。
可以说,Elon Musk和公司听起来很科幻的梦想,要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成为现实,至少还需要几年的时间。然而,一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已经面世,它悄悄地在全球各地的办公室漫游,并自动执行我们大多数人所鄙视的冗余任务。这些基于软体的机器人被称为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目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根据技术研究员Gartner的说法,UiPath(PATH)是该行业的领导者。五年后,这支顶级机器人股票将何去何从?
软件机器人简介
当说机器人时,也许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像特斯拉正在建造的像人一般的图像。但是,RPA从任何物理形式或身体中移除,并仅限于电脑或网络。不过,这并不一定会降低这种机器人形式的实用性。
UiPath等平台提供的RPA具有一些关键功能。它们是可训练的,这意味开发人员可以嵌入「教」他们执行任务的代码。它们还与其他软体集成,例如Microsoft(MSFT)Word文档或其他一些商业工具,它们还需要易于部署,允许工作人员(包括那些几乎没有软体编码专业知识的人员)或开发人员将它们放在定义的工作中。一些平台,如UiPath,使用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使它们能够更好地完成更高级的任务。
RPA可以处理各种办公室工作,仅举几例,例如资料输入、填写表格、数位运算以及语音转录和翻译。将RPA视为驻留在您的电脑或设备上的虚拟办公室助手。
RPA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就像科技已经自动化了某些劳动者的工作一样,科技接下来会成为有思想的工作者(或白领工作者)。或许,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
与所有科技进步一样,我们将不得不经历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被取代的系统和那些被指派与之合作的系统,在经济中找到了新的位置。但是在疫情之后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许多企业报告说工人短缺,通常是需要高度冗余工作的职位。
关于原因的争论仍在激烈进行。有些人认为延长失业救济金是一个原因,但我认为大量自雇人士──由Shopify(NYSE:SHOP)、Fiverr(NYSE:FVRR)和Wix.com(NASDAQ:WIX)使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开始自己的业务,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作为证明,我引用美国普查局数据显示,自去年春天以来,每个月的新生意数量开始激增,每个月都有数万个。
图:2012年至2021年新生意统计
图片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
长话短说,既然工人拥有前所未有的新就业选择,我预计经济某些领域的劳动力短缺不会很快好转。像UiPath这样的RPA平台,可能成为许多组织越来越重要的「招聘机构」,帮助他们自动化那些没人想要做的不受欢迎工作,这样他们和他们的员工就可以专注于更高层次的批判性思维工作。
UiPath
如前所述,UiPath已被评为RPA的领导者,当它于2021年初首次上市时,它的估值与这种领导地位相匹配。不幸的是,即使是作为公众关注的出色首次收益报告也未能阻止股价较IPO价格下跌7%。尽管如此,UiPath的市值约300亿美元,是2021年全年预期收入的37倍。
在这个时刻,高昂的价格标签使UiPath成为一项只适合那些拥有超长前景的投资:五年,也许更长。诚然,这是一项快速扩张的业务。第一季度的收入比一年前增长了65%。然而,该公司目前对2021年全年销售增长47%的展望,意味放缓是有序的。
并不是说接近47%的年增长率是什么值得犹豫的,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RPA领域将出现一些显著的竞争,例如无处不在的软件巨头微软拥有自己的RPA平台。鉴于其庞大的规模和令人羡慕的分发自己的数字工具的能力(即使它们并不总是一流的),这家云计算巨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竞争对手。将UiPath命名为当前领导者的同一份Gartner报告也将Automation Anywhere列为顶级竞争者。该公司目前是私有的,但可能正在考虑IPO。无数其他软件同业也提供RPA产品。
但我们不要过多地远离UiPath的未来前景,RPA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幕后市场,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而且还在迅速扩张。上市后,UiPath于2021年4月,拥有18亿美元的现金和等价物,没有债务。在选择将所有资金部署到何处时,加强其销售管道和为其软件机器人创作新用途,无疑将是首要任务。RPA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UiPath的早期领先优势不容易复制。
就我个人而言,我现在并不急于购买UiPath股票(我经常等待一两份业绩报告,然后才涉足新的IPO股票)。然而,RPA和相关的自动化软件可能会在五年内成为一件大事。(对不起,特斯拉,你的人形机器人迟一些才会有它的一天)。UiPath有很大的机会保持领先地位,而且比目前的业务规模要大得多。至少,密切关注这位新兴的软件技术专家。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uipath实验心得体会2谈到 RPA,自然离不开 UiPath,虽然自上市后,市值已经从最高的 400 多亿美金回落到现在的 100 亿美金,但 UiPath 仍然是 RPA 行业的一面旗帜。
为了让自己的理念和业务有更好的拓展,UiPath 最近成立了投资部门 UiPath Ventures,且第一笔投资给了 AirSlate 这个同样做 RPA 的创业公司,估值超过了 10 亿美金,达到了 12.5 亿美金。
AirSlate 的这轮融了 5150 万美金,由 G Squared 领投,UiPath Ventures 跟投。加上之前的融资,AirSlate 总共融了 1.853 亿美金。
现在我们看 AirSlate,都把它当作文档工作流程自动化(Document Workflow Automation),从文件生成时的自动化内容填充,到文件的留存加工管理,再到文件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流转,整个过程都实现了自动化。在这里,文档成为了 AirSlate 构建整个生态的原子单位。
很简单举个例子,合同是所有企业非常重要的文档,但大部分合同基本上都是模版化的,在用的时候只需对某些特定内容做更改即可(比方说名字、日期等等),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 Nocode 拖拽自动化的方式来生成。
合同一旦生成,总是会在企业内部或者企业之间进行流转,这个时候可能还需要沟通更改,传统的方式基本上都通过邮件进行,并且由于商业合同对于格式这些也非常注重(特别是法律文件),这会导致整个流程非常的耗时,在一些大一点的企业内部走过类似流程的应该都深有体会。
AirSlate 就将所有这些流程进行了自动化,比方说一份需要多方沟通的文件,可以对那些绝大部分不需要更改的内容进行锁定,并且根据权限来进行管理接触文档的人员,无需求或者无权限的人是无法接触或者无法更改这些内容或者格式的,这样大大节省了沟通成本。
在这个过程中,AirSlate 通过自己的电子签名产品,将签名这个非常重要的动作也在线上完成了自动化,成为其整个流程的一部分。
我们知道,仅仅是电子签名这个功能,Docusign 已经做出了 120 亿美金的一个公司。所以从这里也能看出,有时候单个功能做到极致(又比如 Calendly),可能比你做全流程更有“价值”,这里的价值体现在更加快速的增长上。
不过要实现基于文档的全流程自动化并没那么简单,AirSlate 从 2008 年创立到现今已经做了 14 年,刚开始做的时候显然也不会想到这么多。
一开始 AirSlate 推出的是一款叫 pdfFiller 的 PDF 编辑器,主要是对 PDF 文件做编辑;到 2013 年推出其电子签名产品 eSignature (后演变为 signNow),直到 2018 年才推出文档工作流自动化平台。
2019 年 AirSlate 收购了 US Legal Form,这相当于美国最大的法律文档的在线图书馆;并且这个过程中还整合了大量第三方产品,到这个时候其整个产品体系才基本上完成布局。
整个发展过程应该说并不快,但是 AirSlate 的产品厚度确实不一样,并且随着疫情推动线上办公的加速,AirSlate 的发展后劲正在展现出来。
根据去年 7 月份公布的数据,AirSlate 的 ARR 在当时就已经超过了 1 亿美金,达到了 1.2 亿美金;目前其客户超过了 90 万,服务的用户则超过了 1 亿,增长率达到了 54%。
一旦一个企业用上了这种产品,那么后续替换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我想这应该也是 UiPath 看中它的地方,这次双方还达成了战略合作,UiPath 会给 AirSlate 带来不少客户资源。
严格来说,AirSlate 似乎并没有让人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地方,但是它将我们工作中复杂的流程简单化、自动化,这个价值在后续会越来越大。我一直以来的一个观点是,任何能分拆为某个原子单位的流程都能自动化,也应该被自动化。
uipath实验心得体会3作者 | TheBigPicture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Uipath是一家开发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平台的软件公司,创立于05年,21年4月上市后股价经历一波大涨,但其后是漫长的下跌。这家公司进入投资者们的视野,主要由于也是ARK基金掌门人“木头姐”的心水股之一。截止4月1日数据显示,Uipath在ARK的5大基金中均占有较高比例,如在ARKQ占比6.54%,在ARKF中占比5.16%。
3月30日盘后,UiPATH发布了2022财年四季度财报,昨晚大跌25%。我们看看具体数据。
1)季度ARR:9.25亿美元,同比增59%,环比增13%,增速对比前两季度稳定,环比略有上升;ARR超过一致预期的9.02亿,同样高于第三季度时管理层指引;Dollar-based net retention rate:145%,维持在行业领先的水平。
2)全球客户数:10100+(环比增4.9%),超十万美元ARR的客户数:1493(环比增9.5%,环比增速仍超一般客户数),超百万美元ARR的大客户数:158(环比增17%,环比增速超10万+客户数和一般客户数)。
3)Non-GAAP经营利润4190万美元,经营利润率14.5%,四个季度内最高(环比扭亏(vs. -9.2%))。对比公司指引1000~2000万美元,对比一致预期1910万美元(大幅双超指引和一致预期)。
4) Non-GAAP自由现金流率3.4%,对比去年同期7.7%,同比下滑4.3pp;(环比提升14.2pp(vs.-3.5%))。
5)ARR指引:1季度9.60-9.65亿美元(隐含同比47.5%,一致预期9.57亿美元,符合预期),财年12-12.1亿美元(隐含同比30.2%,一致预期12.55亿,不及预期)。
6)Non-GAAP经营利润指引:1季度-3000至-2500万美元(指引大逊一致预期的-1400万美元),全年0-1000万美元(指引大逊一致预期的2000万美元)。
可以直观看到,报出来的业绩基本全面超预期,但是指引大幅不及预期(几个季度下来验证管理层指引偏向保守)。其中公司欧洲业务占比30%左右(乌克兰有三十几人研发团队,已有应急预案,无销售;俄罗斯有十几人销售团队,无研发人员)。由于外汇的损失带来逆风(日元和欧元兑美金都大幅贬值),且由于宏观因素不明朗,公司调低了全年的ARR预测。
管理层预计2023财年全年俄罗斯业务影响1500万美元,汇兑损失影响2000-2500万美元。摊分到全年,这个数字对于12亿的ARR规模来说仅占3.3%。投资者缺的是3.3%吗?不是。资者缺的是增速从50-60%单年下滑至30%+吗?单单基于这个增速对比15倍市销率,虽说有点贵,但也不是。那是什么原因让投资者用脚投票呢?利润率。(你前几个季度不是说利润率不重要吗?)别急,等我慢慢分析。It’s all about the margin。
去年正当SaaS股票炒得火热的时候,投资者有一个很简单的筛选器来甄别大量崛起的软件股:40 over 40。就是收入(或者ARR)增速超过40%,同时non-GAAP经营利润率超过40%。
增速超过40%这个指标比较直接,能筛出很多很不错的软件公司(能有30%+的增速怎么也不算低)。40%的经营利润率呢?一般软件公司的毛利率都在75-90%之间,取个中间值80%来算,留给三大经营费用的额度就只有40%。在收入完成爬坡后的科技公司一般行政开支可以降到10%左右,研发费用由于是科技类,一般也要至少有10%,那么营销和销售开支就不能超过20%。
上图显示上市四个季度以来,销售与营销费用并没有显著降低(维持在45%左右的水平)。没有一家公司能长期负担如此高昂的营销费用占比还能奢望达到盈利。这就是为什么UiPath坐拥全行业顶尖的DBNRR(仅次于Snowflake)和行业领先的收入增速,却只能在其他SaaS公司交易在30-40-50倍市销率的时候(去年泡沫期),他只有20-30倍。现在更是只有十几倍(别的公司也下来了)。
如果说40/40这个指标中有一个40更重要,那就是经营利润率这个40%。因为几乎没有公司能一直维持40%的收入增速,但是能达到40%经营利润率的还是有一些的。UiPath上市之后的4个季度数据和包括2023财年的全年指引让大家至少在短期看不到哪怕轻微改善经营利润率的希望。
公司甚至表示,随着疫情过去经济重开,以往无法进行的营销活动会适当增加营销投入(展会,差旅等,毕竟软件公司大多是go-to-market的传统销售模式)。
公司这个季度公布Chief Business Officer换帅。还有分析员在电话上问换人的原因和展望。公司的解释“Chris更适合发展我们公司这个规模量级上的销售工作,过往也有丰富的相关经验”。这当然是场面话。潜台词就是,一家年收入在十亿美元级别的公司,还要维持40-50%的营销开支,着实效率低下,相关负责人交出人头。
2023财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和ARR降速也好,外汇和俄罗斯逆风也罢,全年ARR增速下降也罢,都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在于,收入增速下降的同时,三大费用率占收入比还要上升。甚至由于云端化推进顺利,毛利率也会轻微承压(传统卖License成本更低,不需要涉及带宽服务器成本),更进一步加大了经营利润改善的难度。
上面这张营销效率的图让我详细解释如下:
其中蓝色柱是公司每季度公布的non-GAAP销售与营销费用,红柱是每个季度公布的net new ARR(新增客户带来的ARR。每个报告期的ARR增量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net new ARR和老客户的增购)除以4,来估算每个季度的新增客户带来的ARR或是实际收入。
而后两组柱子是2023财年1季度和2023财年整年的公司管理层指引。其中红色柱新增获客收入明显下降,而蓝色柱却继续攀升,导致绿色线的获客效率持续创新低。
绿色线的百分比=新增ARR/当期销售营销费用。即从2022财年的1季度(上市后的第一个季度)的每5块钱营销费就能带来1块钱的新客户收入,下降至预计明年底的每8块钱才能带来1块钱的新客户收入。效率下滑明显。
当然,每个报告期的营销费用里,也有对已有客户的投入,而非全部用作拉新。尤其是对于UiPath这个单客户生涯价值LTV可以是初始价值的十几二十倍的公司来说,我们也要看营销费用与总ARR的关系,来判断效率。
如上图所示,我们用每个季度报告期和1季度指引,2023财年全年指引的总ARR数值,除以当期营销费用,得出了总营销效率。即现在200%这个数字的意义就是每个报告期花掉的营销费可以产生2倍的收入。换句话说就是营销费用率长期趋于50%。
可见4季度的效率和接下来1季度的效率会短暂下滑,但其后会恢复,这个问题并不特别大。问题在于2倍的效率,或者说50%的长期营销费用率根本无法改善长期的经营利润率呀。
那么,长期的经营利润驱动力变得很有限:比现在更高的客户生涯价值LTV倍数(且可以马上验证)。如果我们要让长期经营利润率达到40%,那么总ARR营销效率要从现在的200%达到500%。
二季度的季报评论中,我提到UiPath有一个特殊点,就是新增客户开始的购买量较低(1-3万美元的比比皆是:即从一个软件机器人开始买),所以客户生涯价值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我们简单的计算推断,一般的企业客户在成为PATH客户之后的第四年才会爆发式增加ARR。
前100大客户的生涯价值已经达到62倍,前25大更加达到233倍(且理论上还能增加) 。单客户收入显示出明显的J曲线,且大部分的客户都在这两年积累。4年20倍的ARR的隐含增速就是年化111%。这个增速是否可以让公司长期的经营效率实现飞跃式提升?我们量化粗略计算一下:
我们用两种途径来推导2028财年底(即2028年1月31日)的营收状况。途径一假设每年新增获客1亿美元,因为现在的经营费用已经太高,每年拉新规模无突破,但是客户生涯价值在第四年从4.5倍初始价值到20倍初始价值,其后两年达到25和30倍。这种方式计算出2028年的收入是78.75亿美元。
这种途径没有把2021财年及以前的ARR算进去,稍微少算了一些但是不影响大数。
用第二种途径即2023年公司指引的12.05亿ARR。如果按照现有DBNRR,每年改善一点,可以算出2028年的ARR可以达到82.7亿美元。在这个收入假设下,假设86%的毛利率,40%的经营利润率,2028财年底的估值倍数是4.3倍当年经营利润。用10%折现5年回到2023财年底,折现经营利润相当于7倍左右。
而且如果以2028财年当年的收入水平,即使拨出20%的营销费用也能有16亿多,拉新1亿美元当然没问题。
好的,这个估值贵肯定是不贵了。但是问题在哪里呢?信仰之跃。我在二季报提到过,公司说一般客户在第四年会增购爆发,达到初始ARR的20倍。问题是,现在甚至没有几个超过4年的一般客户。
也就是,你说啥就是啥。投资者不是没法验证,而是可能要等到2024年,2025年才能验证这个趋势。即使2024-2025年可以看出趋势,多久才能看到经营利润的改善?可能也是差不多的时间。
对于投资者,很现实的问题是,你今天没有竞争,我当你没有竞争,你就是最好的RPA产品,5年8年之后还是吗?我等待验证的期间,是否只有越来越便宜的股价?还有别的补偿吗?追求DBNRR我为什么不买基于用量的Snowflake和Datadog,追求利润率我为什么不买Zoominfo?这几个问题都很难回答。
所以,关于木头姐会不会加仓我不知道,我相对持中性偏空的判断。
注:本文由美股研习社团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