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水厂参观心得体会,最新合集

社区居民走进乳山市第三水厂体验“水之源”,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掌上威海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水厂参观心得体会1

威海网讯(记者 侯洪超 通讯员 赵伶俐 马传栋)“我们每天饮用的自来水安全吗?从哪里来?怎样生产出来的?”5月16日,乳山市委群众工作部、市水务集团联合组织了“体验滴水旅行 提升节约意识”活动。来自城区16个社区居民代表以及14名“爱心同行”志愿者一起走进乳山市第三水厂,目睹了自来水生产的全过程。

当天,在水厂讲解员的引领下,大家先来到了水厂的展示厅。厅内的平面模型展示了水厂的总体布局、水的来源、水净化的工序等。随后,讲解人员带大家实地参观了解水净化、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让大家目睹了原水如何经过一次次净化、一次次过滤,变得清澈透明,最终变成人们常用的自来水的过程。市第三水厂厂长任书强告诉大家,乳山的自来水水源地是龙角山水库,经过一道道生产工序,生产出的自来水水质非常好,大家可以放心饮用。

通过此次实地参观,居民对日常的饮用水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强化了“人人保护水环境”的一份责任。“通过这次参观,我了解了我们喝的每一滴水,竟然要经过这么多道复杂的程序,让我真正体会到‘节约每一滴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西馨园小区居民宋文菊深有感触。市民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节水意识,爱惜每一滴水,为乳山“五城联创”尽自己的一份力。

水厂参观心得体会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梁海溶

拧开水龙头,就会流出洁净的自来水,这洁净的自来水就像城市的血液一样,保障着市民的生产生活。为了让市民更加直观地了解自来水的来之不易,激发市民节水爱水惜水意识。日前,威海市水务集团举办了水厂开放日活动,邀请鲸园小学的部分学生和家长参加,实地探访崮山净水厂制水工艺全流程。

“崮山净水厂始建于1980年,1983年正式投产,是威海市第一座净水厂,目前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106项标准,日制水能力5万立方米……”在崮山净水厂平面示意图前,工作人员为20多名学生和家长介绍了水厂的建成历史和处理工艺,使大家对净水工艺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原水中的杂质与药剂发生絮凝反应,经过2.25小时的絮凝沉淀,浑浊的原水逐渐变为清澈,汇集流入集水槽中……”在平流沉淀池车间,工作人员向小学生们详细介绍了制水工艺中的沉淀工序,并逐一解答了大家的提问。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学生们走进了V型砂滤池车间,参观了过滤工序,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净水工艺,深刻体会到水资源的珍贵。当小学生们看到滤池中清澈的滤后水时,惊叹不已,纷纷表示家中的自来水来之不易,今后要节约用水,督促家人也不要浪费用水。

通过本次水厂开放日活动,让市民和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自来水生产的全过程,切身感受到了每一滴自来水的来之不易,进一步营造了节水、爱水、惜水的浓厚氛围。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水厂参观心得体会3

共青团上海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首设“代表通道”环节

9位来自科技、文艺等多个领域的
青年代表走上“代表通道”
最小的年仅14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是一场青春的盛会

“代表通道”更是在一问一答中

传递着青年之声

他们聚焦“牢记嘱托”

“上海高质量发展”

“青年发展型城市”

等9个主题

回答记者提问

分享青春故事





走稳就业第一步

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




今年,上海正全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打造年轻人的希望之城

各级共青团组织全力以赴

把这张宏伟蓝图

从“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作为“施工队”中的一员

走上“代表通道”的

团静安区委书记吴佳妮

手上拿着一件“宝贝”






“这是我的施工工具包,是给科技青年人才的‘青春+U包’。”吴佳妮介绍,“+U包”里有折页、指南等,包括了城市地图、政策图解、就业指南等,让青年感受到切实的就业民生服务。他们为大学生提供“安聚人才——大学生基层挂职实践计划”,打通青年就业创业的前置平台,来自上海8所高校135名优秀大学生走进静安的社区、机关、企业、社会组织等,找到心仪的岗位。



“让青年安心择业、积极就业、提升专业、无惧创业,共青团帮助青年走稳就业保障第一步。”





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也在加快形成引才聚才“强磁场”

上个月

《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实施方案》

正式发布

包括岗位发布、职位筛选、

简历投递、招聘活动等功能在内的

“临港新片区人才市集”正式启动


对青年而言

临港如何体现“新”和“特”?

临港新片区团工委书记孙筱和

在“代表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十年来,全国设立了22个自贸区

临港是唯一被命名为新片区的自贸区






“临港的‘新’和‘特’,就是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五个重要’指示要求为统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港和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发力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上海在长三角面向未来的综合性的节点滨海新城。”



“临港新片区是我国开放创新试验田,‘先行先试’和年轻人具备的朝气活力、想闯愿试的特质高度吻合,青年可以在机遇和挑战并存中找到无限可能。





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离不开城市规划建设青年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团委书记丁宇

在“代表通道”上接受采访时提到

依托“15分钟社区生活圈”平台

建设青年所需的学习、创新和交往空间

在他看来,青年是社区中

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

是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

重要服务对象和依靠力量





问诊把脉、摸清青年需求,激发青年全过程参与社区空间治理的热情,是他目前主要思考的方向。有些想法也已逐步落到实处,比如百禧公园、上生新所、武康大楼等网红打卡空间的诞生,将社区打造成了对青年来说有吸引力和归属感的‘青年之家’。又比如,通过整合各类资源,精心开展空间营造,推动“一江一河”开放贯通,使得滨水空间的品质和活力得到提升。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就是想做饭时,出门左转是熙熙攘攘的菜场,不想做饭时,出门右转有热气腾腾的汤面。”







以青春之声

传播红色、传统文化




中共一大纪念馆团总支书记

团黄浦区委兼职副书记
孙宗珊成为党的诞生地的

党史教育工作者近6年

走上“代表通道”

介绍起这几年开展的教育活动:

《话说一大:听00后讲建党故事》

《百年芳华,初心绽放

——暑期旅行团重访博文女校》

……





让她印象最深的是《“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中共一大纪念馆百件文物藏品进课堂》活动,纪念馆精选100件文物进校园,打造不同的思政课程。当馆藏文物秦鸿钧烈士使用过的柯达照相机走进徐汇区第一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小秦与之奇妙相遇了。小秦的太爷爷就是电影《永不消逝电波》人物原型之一,解放前党的地下工作者秦鸿钧烈士,相机是他当年获取情报的得力助手。



“未来,我们将继续用真心、真情、真理和信史搭建一座桥梁,把中国共产党党史故事、中国共产党人初心故事、中国共产党奋斗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当珍贵文物走进校园时

沪剧也被送进校园

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院)

95后演员洪豆豆工作之余常进校园

此次“代表通道”上

她即兴演绎了自己的拿手曲目

“沪剧有很多经典的红色剧目,

用表演的方式和学生互动,

为戏曲培养未来的观众。”






洪豆豆觉得,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传承与创新,进校园能让青少年感受上海传统戏曲的魅力。她表示,作为青年演员,要不断钻研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努力在剧本创作、表演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沪剧承载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回音,洪豆豆和同事也在创新用沪语与现代歌曲融合。



“我们紧跟时代脚步,让更多人关注上海的声音,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是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

学生王雅潼最熟悉的地方

年仅14岁的她是“代表通道”上

年纪最小的青春代言人





王雅潼的实践舞台不仅在校园,还在社区。她提到所在的新江湾城社区提供了很多红领巾实践活动。她体验过非遗手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参观国歌展示馆、杨浦滨江上海水厂旧址等红色地标,体会先辈的革命精神。“后来我发现很多社区也为‘红领巾’们安排了特色活动,这是市少工委推动‘15分钟社区少先队幸福圈’建设的成果。”



“我们想深入了解生活的家园,为社区治理提‘金点子’,期待变成‘金果子’。”‍







在广阔舞台

书写青春奋斗故事




基层一线是青年奋斗的广阔舞台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95后电焊工王学宇

带来了两栖攻击舰(广西舰)模型

小模型代表着他的奋斗舞台





“我参与了广西舰的制造,军舰的焊缝有成千上万米,都是我们一分一毫烧出来的。”焊接是个埋头苦干的职业,戴着面罩工作十多个小时,焊接的熔池温度最高能达到几千摄氏度,而王学宇与之的距离只有不到半米。



“当看到一条条焊缝从我手中形成,一艘艘巨轮驶向深蓝,我深感自豪。”






科技领域舞台广阔

中国科学院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团委书记

团长宁区委兼职副书记郑理

从事硅基半导体的研究工作

他所在的团队首次实现了

国产商用300mm硅片零的突破

一举打破过去我国

该型号硅片依赖进口的局面





郑理的研究方向是一个不断挑战物理极限的过程,白天做实验,晚上读文献是常态。有时因为一些实验设备的特殊性和实验时机的“珍贵”,他会连续24小时进行实验测试。



“我会继续以‘硅’为始,以‘微’成大,不懈奋斗。”






普陀区桃浦镇圣都汇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桃浦镇居民区联合团支部书记俞浩泉

所在的社区中

中青年居民占比超过60%

如何让社区基层治理队伍年轻化

是这名90后书记思考的方向





俞浩泉分享说,他们坚持“党建带团建”,在普陀区第一批成立居民区联合团支部和“社区青年议事厅”,社区青年和团员找到了组织。扎根社区8年,俞浩泉逐渐懂得,激发和鼓励年轻人参与社区治理,除了多样的形式外,更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同时把握好一定的“距离感”。



“开展工作时,如果说和老人的距离是1厘米,和青年的距离就是1米,这是舒适的距离感,也是社区与青年‘双向奔赴’的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别走开!

一向主打“宠粉”的团团

带着福利来啦

欢迎在文末留下你的青春宣言

我们将为留言点赞前10的粉丝

每人送上限量版

共青团上海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首日纪念信封1套(含2个)


✦ ✦ ✦ ✦ ✦ ✦ ✦ ✦

✦ ✦ ✦ ✦ ✦ ✦ ✦ ✦


青春上海 奋斗有我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吴恺/图 常鑫、郭容、蒋文婕/摄影 徐易飞/剪辑

责任编辑:陈思焙

校审:沈蔚

终审:许晔婷


青春上海 奋斗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