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幼小衔接老师心得体会,最新精选

米德优教学心得:幼小衔接如何上好一节拼音课?,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MEEDYOU米德优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幼小衔接老师心得体会1

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要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会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和常用的170多个音节,并能准确拼读音节,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这就要求教师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汉语拼音。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好拼音呢?米德优课后服务中心今天就和大家讨论一下~

米德优幼小衔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始教学汉语拼音时,利用讲故事,教儿歌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字母都会编一句儿歌,便于学生记住它们的音和形。如:“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 aaa ” ,“清晨公鸡要打鸣,圆圆嘴巴 ooo ”。


后来的汉语拼音学习,基本上是学生自己编儿歌记字母,我只是稍加指点。如“小棍儿赶猪lll,两个门洞 mmm ”,“椰子树上椰子多,左 i 右 e ie ie ie ”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

米德优幼小衔接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富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孩子是具有巨大的潜能的生命体。尽管是幼小衔接的孩子,但对于汉语拼音,他们并非都是白纸一张。


让孩子自己尝试,在尝试中合作,就能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欢乐,同时也树立起学好拼音的信心。幼小衔接老师也同时也通过自己的摸索,展开了在课堂上有效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研究的坚定的步伐,我们有信心在实践中锤炼自己,在总结中提升自己,从而使研究得以持续而有效的开展,并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

米德优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老师心得体会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基础教育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作出应有贡献。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基础教育的重大决策,进一步加强党对中小学(幼儿园)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持续巩固提高学校“双减”工作水平,积极落实基础教育“十四五”重要部署,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强化引领,始终坚持正确方向

1.稳妥实施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落实中办《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推动各地认真分析研判中小学党组织书记配备情况,坚持“一校一案”、积极稳妥调整实施;研究制订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议事规则示范文本等配套制度文件,着力健全学校领导体制机制;加强宣传解读,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入开展中小学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进一步提高学校党建工作水平。

2.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以喜迎党的二十大和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为主题,在中小学持续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活动。研究制订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有关意见,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专职化专业化水平,宣传展示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基本功活动优秀成果,切实增强中小学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总结各地“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经验和成效,宣传推广一批典型案例。进一步充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资源,强化专家指导,宣传推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继续开展德育骨干、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示范培训。研究制订关于加强专门教育工作的有关实施意见。

3.深入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各地各校制订劳动教育清单,落实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切实保障劳动教育时间,创新劳动教育载体,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作用。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分片区召开工作研讨交流会,宣传推广一批劳动教育典型经验和做法。

二、突出重点,巩固提高学校“双减”水平

4.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在坚持做好“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调结构、提质量”。推动各地各校通过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完善分学科作业设计指南、开展优质作业展示交流、举办作业设计大赛等,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

5.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在坚持做好“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上水平、强保障”。广泛遴选推介优质课后服务资源,持续宣传一批课后服务典型经验。推动各地各校进一步挖掘校内潜力,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社会资源,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有效性。推动各地进一步健全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逐县逐校落实到位。

6.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推动各省出台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指导各地各校加强教学规范管理,强化教研工作,召开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组织评选第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开展“精品课”遴选。健全基础教育教指委工作机制,加大教育教学指导力度。完善中小学装备配备标准,做好中小学图书馆书目推荐工作。

7.提高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出台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导各省制订实施方案,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各地认真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工作,召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以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重点,研制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落实控辍保学联控联保长效机制,推进控辍保学从动态清零转向常态清零。

三、统筹推进,全面提升发展质量

8.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落实《“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导各省制订实施方案,做好入园需求预测,推动以县为单位完善普惠性资源布局规划,加强城镇新增人口、流动人口集中地区和乡村幼儿园建设,补齐普惠性资源短板,进一步提高普及普惠水平。指导各地做好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回头看”工作。分片召开幼小衔接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继续推广“安吉游戏”典型经验,提高科学保教水平。

9.促进县域高中整体提升。落实《“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导各省制订实施方案,推动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启动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明确帮扶重点任务。积极落实普通高中“公民同招”和属地招生政策,切实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推动各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开展国家级示范培训,加强示范区示范校建设。研究制定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南、学生发展指导实施指南,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10.促进特殊教育拓展融合。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导各省制订实施方案,推动特殊教育拓展融合发展,加快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两端延伸,完善特殊教育体系。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开展融合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建设,推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的融合。加强特殊教育新课程新教材培训,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十四五”重大项目计划实施部署视频会,全面推动各项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落实。

四、创新突破,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11.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总结交流第一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成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做好第二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遴选工作。举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质量评价指南专题培训班,积极推进落实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成果,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深入开展“双减”背景下中考命题评估工作,加快推进省级统一命题,推动考学有效衔接。规范基础教育领域实验区、实验校等管理。

12.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改革。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注重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应用,赋能提质增效。整合建设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教育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优化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严格规范学籍管理。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进一步丰富数字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拓展服务功能,推动各地各校常态化应用。召开融合信息技术深化教学改革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验区经验成效,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

13.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改革。会同相关部门研制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推广使用《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切实履行相应职责。统筹利用社会资源支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继续组织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活动项目。

14.深化学生安全管理改革。研究制订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工作有关意见,建立健全学生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工作台账,召开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安全工作视频会议,指导各地做好校园安全事件预防、管控和事故处理、风险化解等工作。督促各地加大整改力度,全面落实校园安全防范建设“四个100%”。遴选开发安全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安全教育示范培训。

来源: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小衔接老师心得体会3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在6年的学前教育经验中,带过两届大班,常带的是中小班。写这篇文章是想和大家聊聊,疫情下大部分幼儿园还没开学,下半年孩子要上小学了,应如做好幼小衔接相关话题。

学习小学知识不等于做好幼小衔接

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低风险地区的中小学错峰开学正在有序的进行中。四川,江苏也已有幼儿园开学,5月6日后会更多的幼儿园开始筹备开学工作。

幼儿园开学时间一直家长们热聊的话题,因为幼儿园小孩较小,自控能力薄弱,特别喜欢凑热闹,和不分彼此成群结队的玩耍。


在网上看到很多家长都不支持幼儿园孩子过早开学,但也知道有很多家长,是希望幼儿园早点开学。尤其是家里没有人帮助看孩子的家长,和下学期孩子就上小学的家长们,就会很希望幼儿园能早点开学。


幼儿园迟迟不开学,中小班家长觉得孩子在家也是可以的。但大班的家长想法就会多一点,因为想着孩子下学期就要上小学了,担心孩子没有提前做好知识储备,会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

大班家长普遍都会担心这个问题,就像我们幼儿园有几名大班的家长就说,幼儿园再不开学,他们已经想找熟人给小孩补习幼小衔接课程了。

无独有偶这几天在一问答平台,也看到有幼儿园大班家长的提问;表示他自己很纠结,幼儿园还没开学,不知要不要送孩子去补习班?


想把孩子送到补习班的家长,普遍会认为提前学习小学内容就等于做好幼小衔接,但实际上提前学≠幼小衔接,反而是对幼小衔接狭义的认知。

因为幼小衔接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需要的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学习小学内容就可以了,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孩子反会因为不正当学习方式而出现厌学情绪。


为什么说提前学习小学内容不等于孩子具备适应小学的能力呢?


第一,适应小学,孩子学习的品质比学习小学内容的更重要

什么是孩子学习的品质呢?简单来说是孩子的学习力,一种较为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若单纯填鸭式教授小学内容,忽略孩子学习品德的培养。孩子很容易出现厌学,不自信的情绪。记得上学期朋友杨红,多次因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不愿意写作业这件事,而跟孩子闹情绪。


杨红孩子在读私立幼儿园大班,老师有时会布置写字和计算题的作业回家写。杨红孩子也是提前过上了小学,每天晚上写作业的生活。因孩子的作业,杨红常常会因为孩子写得慢和不够专注,与孩子产生冲突。

每次听朋友抱怨他在读幼儿园的孩子,因为写作业而哭,或因作业跟幼儿园孩子吵架时,我都为这着急的爸爸妈妈感到担心。因为孩子的学习需要的是兴趣和后续学习的信心。


急着给孩子储备知识小学习知识,忽略孩子学习品质的培养,单纯追求知识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即使孩子把一年级的内容全学,如果他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兴趣,那么他后续学习的信心就会在没有踏进小学之前一被埋没。

反之,如果一个孩子,他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在初上小学在不会的知识面前,他也不会惧怕困难,而是勇于尝试和面对,这样宝贵的学习品质比知识更重要,更可以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第二,适应小学,孩子的自我评价比学习小学内容更重要

曾带过一名大班的孩子叫小展,在数学活动课堂上,每次请他上来给其他小朋友数数,他都会说:老师我不会做!


私底下找小展聊天,才知道小展的自我评价很低:

“小展,为什么老师请你上去给同学们做示范,你都说自己不会呢?”

“我妈妈说我老是数错,我怕自己又数错,所以才说不会”

原来小展不愿上来是怕数错,听到小展的回答后,觉得一个孩子的自我评价太重要了。其实我是请小展帮忙,数6个对应的积木,也知道他早就会的。但他却不相信自己是可以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曾说过:孩子小,他们对自我的评价更多来源亲近人的评价。也就是孩子怎样看待自己来源于我们怎么看待他。


像小展因为妈妈认为他数数老出错,导致他对自己数数没有信心,甚至不敢尝试,因为他非常相信妈妈的判断。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是消极的,那么这将是适应小学的一个障碍。反之孩子积极的自我评价则是孩子跨入小学大门的信心之步伐。

第三,适应小学,孩子学习兴趣比学习小学内容更重要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孩子自身的经验对孩子的后续学习信心起有关键作用。但如果不注意教学的方式和授课时间,很容易给孩子有学习不好的体验。

好比幼儿园的课堂时间,是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孩子心理专注力时间而定,来保持孩子对学习知识的欲望和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小班孩子最佳专注力时间为15分钟左右,所以小班孩子上一节课时间就在15分钟左右,而大班的孩子则是25~30分钟之内。


但若把大班课堂调为40分钟一节课,上课时间完全超出孩子能够高度专注的时间段,那孩子将在课堂上表现出没兴趣,没耐心,不能集中听讲的现象。

其实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的,若过早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送进补习班,孩子会因补习班上课时间过长或上课方式,会出现对学习厌倦,欲望低,情绪不高等等影响孩子后续学习的发展动力。


五六岁的孩子合适的教学方式是从学中玩,玩中学的方式来内化知识的,只有合适的学习方式才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不应只以追求知识就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导致孩子丢失学习动力而难以适应小学生活。

第四,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社交能力比学习小学内容更重要

我们先来说理解能力,孩子在幼儿园时,老师上课会通过直观的物体展示,来便于孩子,更容易理解课堂内容。但小学后基本上是靠孩子听,看,想来理解课堂内容,有一节课40分钟,老师讲了很多内容,理解能力好的孩子,可能他吸收课堂内容的90%,但理解能力不好的孩子,他理解内容少,知识点吸收的就处在模糊状态。其实孩子的理解能力就是知识转换能力,是幼小衔接必备能力。

再来说说孩子的社交能力,进入小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在一个全新环境里,他需要较强的社交信心。幼儿园的孩子交朋友,可以通过一起玩玩具,分享食物的方式,但是小学不一样,要在小学适应群体生活,那必须要学会表达自己。


就像孩子在幼儿园,他要交朋友,或许拉一下别人或跟着跑就能交到朋友了。但在小学,孩子必须要学会说出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交到朋友。

对孩子来说幼儿园和小学是不一样的环境,幼儿园孩子有许多被动社交机会(吃饭,喝酸奶时间或老师组织)。而在小学,孩子必须拥有主动社交能力,像自信,自主并愿意与人交往,能与朋友友好相处,也会尊重他人,这样良好的社交能力会让孩子更容易适应小学生活。

看这里大家或许有疑问,上面所说的能力的确很重要,也是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部分。但孩子入小学就不用提前先学习小学知识吗?

答案是:要学。要适量的学并注意教学方式。


那应如何培养孩子适应小学的能力呢?

如我们所见单纯学习小学内容,并不能帮助孩子全方位的适应小学生活。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书中写到: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相互掺透和整合,促进幼儿学习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简单来说,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就要培养孩子,各方位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单纯的追求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而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所以孩子的发展从开始到以后,都应是一致整的,虽然今年疫情下孩子不能如期的上幼儿园,但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家长也是可以成为帮助孩子适应小学小学的主力军。不管是疫情下还是平常,孩子的教育都是一致性整体发展而不是单方发展。任何时候我们要帮助孩子更好的教育小学,都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用实际的行动让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

我们幼儿园是中小幼一体的学校,在幼儿园大班最后一个学期。我们会定期组织孩子去观摩小学哥哥姐姐上课的情景,还有去到小学的运动场去观摩看哥哥姐姐上体育课的情况。

印象很深刻的是当孩子去观摩小学哥哥姐姐的生活,他们表露出来对小学的向往是从脸上可以看到的。

记得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去和小学哥哥姐姐一起做操,以往组织半天都没站好的队,一去到小学部孩子一站队,表现出特强的纪律性,做操的动作也非常积极,从孩子脸上看到站在小学队伍中他们很自豪感。


也许有的幼儿园没有为毕业生,组织观摩小学的上学活动,但这些我们家长是可以做到。

当自己孩子上大班后,或防疫情况下幼儿不开学,我们也是可以带着孩子到小学去走走,或与孩子聊聊自己小学的有趣的经历,这些行动都可以帮助孩子增加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好奇。

这样的经历对孩子来说是宝贵的,这孩子没有踏入小学之前,让他了解小学生活。当我们带着开心和意犹未尽的语言来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孩子会为他马上成为小学生而感到自豪,因为这是他又长大的“证据”。


其次,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教授小学内容相关知识,保证孩子后续学习兴趣的发展。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幼儿园大班所学相关小学内容。孩子在大班时,已经可以掌握十以内的加减运算和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物体的大小,空间关系,这是数学的相关的知识。

而往往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应先从孩子熟悉的生活中具体的事物入手。例如十以内的数与量对应,可以通过开展“开超市”活动来教会孩子先数数再来买对应数量的物体。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又会用数学问题解决生活问题。对周围环境的事物,数量,形状等等,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再来看一下幼儿园大班能到语文相关的知识是,喜欢与他人交流,能专注阅读图书,对文字符号感兴趣,会正确坐姿,书写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笔画,有的幼儿园会添加拼音认读教学。

而可以激发孩子对语文感兴趣的活动,是通过讲故事形式,引发孩子对文字符号认识的渴望和探知欲。鼓励孩子用写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孩子对书写文字的兴趣。

最后来了解一下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的教材内容,数学是20以内的加减和图形的认识,语文主要是拼音的拼读写以及运用,还有简单的识字。


结合上面所说的幼儿园大班所学的知识和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的教材的内容一比较,可以看出,其实我们孩子在幼儿园大班,已经储备了与小学一年级内容相关一定量的知识。家长不应担心,孩子没有储备过多的小学知识就无法适应小学生活而急于送孩子去补习班,反而对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不利。

再次,营造家庭学习阅读氛围,形成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识字欲望

学龄前的孩子都特别爱听故事,这就是可以让孩子爱上阅读和识字的突破点。阅读习惯和识字即将上小学的孩子来说,非常的重要。


幼儿园的孩子阅读,是通过简单的文字或者图片去推测和理解书本内容。因为不断的阅读孩子就拥有良好的理解能力,良好的理解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在课堂上通过听来理解并转化课文知识点的。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也正处在阅读敏感期,特别喜欢模仿假装读书,因为识字量不多也非常依赖别人给他念书。这个时候是孩子识字最好的时机。

因为喜欢阅读,孩子自然对识字感兴趣,父母一定要抓住这时期。多开展一些亲子共读活动,用手指点读故事,让孩子一边阅读一边无意识的在增加识字量,这样的知识氛围是轻松的。多识字可以让孩子孩子不用依赖大人给他读题目,增加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营造家庭阅读和学习氛围,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上课坐得住的习惯。


最后,常用正面的语言交流,帮助孩子形成积极主动,不怕困难,勇于尝试探究的品格。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自己孩子的真实经历,我小孩以前在读的是公立幼儿园。在上小学前,他几乎没有正式学习过小学内容,拼音拼读也是不会的。

他们当时班也有多同学都在外面上幼小衔接课程,但我没有给他报名。幸运的他很爱读书,那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坚持用手指与他点读故事,所以他的识字量还是挺大的。

当时考虑到数学幼儿园已经教会他们十以内的运算,根据一年级第一册数学材料,数学孩子没问题的了。孩子不会拼音,关于这一点,我也曾经有点担心。


所以在我小孩刚上一年级学拼音的时候,的确有十天左右的困难期,因为不认识,所以他觉得拼音很难,经常出现忘记这个拼音怎么读或忘记怎么写?但是通过我们积极语言的鼓励,让他看到他自己有学习能力,让他看到他是一个可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孩子,让他对自已有信心而不是责备他。

并且每天都帮助他把老师当天所教的拼音一一消化。一段时间后孩子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效,他在面对自己不懂的问题上,他不再觉难,而是去想方设去解决的。后来他很快就可以稳定的跟上老师的节奏,当孩子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不怕困难,相信自己是一个有学力的孩子这就后续一切学习和发展的基石。


写在最后:这篇文章有点长,但这都是有关可以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相关话题。因为疫情原因,影响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迟迟没开学,家长急着想把孩子送去补习班,担心家长太急,反而弄巧成拙,所以在这里我把有关幼小衔接的内容写的详细一点,仅供家长的参考,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