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听完课心得体会,最新合集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这样上《城南旧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教育点灯人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听完课心得体会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指出: "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只是看课内和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部编版教材也把课外阅读纳入了教学计划。课外阅读如何课程化?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快乐读书吧”,上好“快乐读书吧”。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认为落实课外阅读要重视整本书导读。

他提出整本书导读的基本策略有:

一、功能定位:一本书锁定一个语文要素。

二、文体导向;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

三、要素迭进:整本书和语文书相辅相成。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认为课型不同,目标不同,他把阅读课分成三类:

一、导读课

二、推进课

三、整理课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王老师上的《城南旧事》这节课属于整理课课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会怎么设计教学流程来进行整本书的指导阅读。

一、歌曲导入

1. 我们先来听一首歌《送别》,介绍词作者是李叔同,曲作者是J.P.Ordway。

2. 你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受?(离别、淡淡的忧伤)

3. 我为什么要放这首歌给你们听?(这首歌在《城南故事》出现了两次,而且整本书的故事都跟离别有关)

二、走进文本,了解离别

1. 出示文中第一处跟《送别》有关的内容:我们唱欢送毕业同学离别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我还不懂这歌词的意思,但是我唱时很想哭的,我不喜欢离别,虽然六年级的毕业同学我一个都不认识。(师生合作读,初步感知小英子不喜欢离别)

2. 出示文中第二处跟《送别》有关的内容: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别离就是离别,歌曲的主题是离别,歌曲的情绪是离愁,整本书的故事都跟离别有关。板书:离别)


3. 出示《城南旧事》后记,作者是这么说的:读者有没有注意,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作者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每一个故事的结尾,都有一个主角离我而去。)

4. 回顾故事,完成表格一。(此处王崧舟老师设计了第一个整本书导读策略——简化:梳理整本书的结构。通过表格内容的呈现,学生可以快速地回顾故事内容,理清整本书的框架结构。选择表格的方式呈现,设计巧妙)

5. 通过表格梳理可以得知书中每一个故事的结尾不是生离就是死别,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的分别方式都是死亡,我相信这不是巧合。跟英子生离死别的这些人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我们一起来回顾。

6. 看关键词,猜人物。出示三个词:心地善良、苦命、爱孩子(学生猜可能是秀贞、父亲、宋妈、“小偷”、兰姨娘)

7. 我再加一个特点,你们马上就能猜出来了。

(1)心地善良、苦命、爱孩子、像个“疯子”(秀贞。学生说理由)

(2)心地善良、苦命、爱孩子、想要看海去(“小偷”。学生说理由)

(3)心地善良、苦命、爱孩子、追求自由(兰姨娘。学生说理由)

(4)心地善良、苦命、爱孩子、勤劳质朴(宋妈。特点明显,不用解释)

(5)心地善良、苦命、爱孩子、表面严厉(爸爸。学生说理由)

8. 出示表格二,发现人物性格特征。(都是好人,都是苦命之人)五次离别,哪一次让你印象最深?(学生畅谈自己体会)

9. 出示第一次离别的片段:英子与秀贞、妞儿的离别。(请一个学生朗读片段)你们读了这一片段的感触是什么?(舍不得、无助、纠结)

找一找文中的细节,哪些地方给了你这样的感触?(环境描写、英子支持着自己不倒下去……)带着你们刚才的感触,我们合作朗读这一段,老师读旁白、学生读对话。

10. 这是第一次离别,特别地让我们难忘。而这样的离别不止一次。

第二次“我们看海去”,跟心地善良、苦命、爱孩子的“小偷”离别了;

第三次跟心地善良、苦命、爱孩子的兰姨娘和德先叔离别了;

第四次跟心地善良、苦命、爱孩子的宋妈离别了;

而最后一次是跟自己最最亲爱的爸爸离别了。

一次一次的离别让英子渐渐失去了自己的同年,直到爸爸离她而去,再也回不来的时候,英子知道自己的同年永远失去了。(板书:永别实际童年)

11. 就像那首歌唱的“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再次播放《送别》歌曲。

12. 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离别吗?经历过离别的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发生了一些变化呢?(学生谈自己的经历)

13. 人生谁没有经历过离别呢,我们再来看看英子的最后一次离别:和爸爸的离别。(请一个学生朗读片段)英子这里面对离别的表现跟第一次有什么区别?

(第一次:恐惧、害怕、不肯接受、情绪激动、内心承受能力差;最后一次:镇定、安静、接受了现实、没有哭、内心更成熟)

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遇到自己爸爸“走了”,本能的反应应该是怎样的?(泪流满面、嚎啕大哭、痛哭流涕……)

然而,英子的表现确实从来没有过的镇定,是谁在影响她?(跟她离别的那些人,可能是秀贞、父亲、宋妈、“小偷”、兰姨娘)

三、升华主旨,悦纳离别

1.去书中找到每个人影响她的证据。(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2.想想当爸爸离她而去时,留下了什么在她身上?(勇气、希望、坚持不懈、责任……)

3.文中的主角离去了,故事离去了,但是似乎有什么留在了英子的心上。

(1)出示:第一次跟秀贞、小桂子离别的片段。这一切,英子会忘记吗?(不会,她记住了她和他们之间的那份情谊)

(2)出示:第二次跟“小偷”离别的片段。这个人在英子心中是什么人?(好人)他被抓后,留下了什么在英子心上?(快乐的时光、惭愧、知道了这个社会很复杂)

(3)出示:第三次跟兰姨娘离别的片段。那时候的英子想哭也想笑,她为什么想哭?(舍不得兰姨娘)为什么又想笑呢?(打消爸爸和兰姨娘之间的暧昧)他们离开的那一刻,英子心上留下了什么?(珍贵的情谊、舍不得、自豪)


(4)出示:第四次跟宋妈离别的片段。这一次离别的情绪和前三次都不同,这一次英子显得比以前成熟多了,情绪是(开心的)。为什么?(宋妈的离去对宋妈意味着希望)

不要以为所有的离别都只有不舍、难过,有的离别还意味着希望。英子一天天长大了,所有的一切都留在了英子的心上。她的纯真、善良、勇气,以及对所有这些人们的情谊。(板书:永存心灵的童年)

在离别当中,英子一次一次失去了她实际的童年,然而,也是在离别当中,英子却永远留存了她美好的纯真的心灵的童年,这就叫(板书:成长)。

4.揭示主旨,教授方法。(板书:深化:把握整本书主旨)

5.代入角色,任选书中的一个人物,想象自己是现在的“英子”,把你想对他说的话写下来。(播放《送别》纯音乐,学生汇报)

6.你们替英子写下的所有话,我感受到的是善良、是纯真、是守望,虽然这些人离“你”而去了,但是这些人永远留在“你”的心上。

读完小说,你们也在读自己。你们不知不觉当中把小说里最美好的东西,化作了自己的东西。这也是我们读整本书当中最重要的策略(板书:内化:接受整本书滋养)

你们写的那些话,那些角色能听到吗?(不能)其实那些话都是写给你们自己的。

7.作者林海音也是这样认为的,出示:序言片段。重临我心头的不可能是实际的童年,只能是心灵的童年。留在她心中的有纯真、有善良、有勇气、有责任、有担当、有爱。

英子就在一次一次的离别当中实现了她生命的拔节。不光是英子,你们谁没有属于自己的离别呢?你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城南旧事》。

实际的童年会永远离你而去,而美好、善良、纯真的心灵童年会永存你的心中,这就是成长的忧伤,也是成长的幸福!

板书:

城南旧事

成长

永别实际童年 离别 永存心灵童年

内化:梳理整本书结构

深化:把握整本书主旨

内化:接受整本书滋养

(初次尝试写文,一个一个地敲打,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如果你能坚持看到这里,不妨给点鼓励,点个赞,关注一下吧!我会继续努力的!谢谢啦![耶])

听完课心得体会2

青年律师强,则法治强;

青年律师进步,则法治进步;

青春力量已经觉醒,奋进精神已经传播。


-青春之声-


壹-不畏过往 不惧将来
张志强 (专职律师)

初为执业律师,心里忐忑,作为一个从房地产行业从业者转型的青年律师,没有背景,没有人脉资源,以前跟着指导老师,还有些案子可以做,现在前路都得靠自己。也去自主拓展过一个月左右,签单了6-7个,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案子质量很差,客户的付费意愿及付费能力很低,忽然间又陷入迷茫了。听了曹书记的分享,突然茅塞顿开,如沐春风。

曹书记分享了年轻时下乡的经历,从一个默默无为的知识青年,经过一步步地努力奋斗,从事了木匠、教师、会计等各种职业,最终才进入法律行业,一路奋斗过来,不畏辛苦,硕果累累,可谓行行出状元。

曹书记执业做的第一个案子令我尤为印象深刻。一个行业内知名法律专家都认为肯定败诉的案子,在曹书记的带领下通过几个日夜通过深挖细节,从海量的案涉资料中终于找到翻盘点实现翻盘。这股逆风翻盘永不放弃的拼劲着实让我们这些青年律师钦佩,也让我们感到汗颜。都说律师行业需要贵人相助,能执着地拼到这个程度,自己就是命中注定的贵人。

曹书记说,其他武汉市内的顶尖律师大咖们也是如此,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和地位。虽然道路各不相同,有经营朋友圈的,有打高尔夫的,但最终少不了专业性的提高,专业性是我们自己最好的名片。

案源的拓展,形形色色,每个人的背景、阅历各不相同,也确实不能简单地复制,于是我也不再困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前人的经验,结合个人的实际,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来走自己的路。我们不住在罗马,但是条条大道通罗马,有明灯,终将到达。

分享会上,涛姐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优秀青年律师代表的经历,让我们认识到了差距,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个榜样、标杆,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涛姐的谆谆教导,让我们这些青年律师幡然醒悟,在我们四处勤恳、辛劳拓展客户的时候,其实最大的客户就在我们身边,律所的家人们才是我们值得珍惜的、最大的客户资源。是的,在京师,家人们才是我们值得依赖的后背。

分享会后,我们知道我们不再形单影只,前行路上,我们有京师的家人们,有涛姐、曹书记这样的引路人,有这些前辈的无私分享,我们将不畏过往!!涛姐、曹书记对我们来说均是一座座耸立的灯塔,给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我们又何惧将来!!!

正青春,奋斗正当时。



贰-学习前辈精神,不畏前路艰辛
夏娟娟 (房地产法律金融中心)

“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心脑开阔,腰杆挺直而又声如洪钟”这是我对曹书记的第一印象,同时这一印象也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曹书记回顾了近40年的法律生涯,这其中有太多地方触动到我,也激励着我,其中有两处地方让我记忆犹新:

其一:曹书记讲到在准备司法考试的时候,每天的复习只能是下班后挑班夜战,尤其是在准备最后一门民法考试之前只有6天的时间,曹书记用三天时间整体搭框架,找重点,整理出100多页的重点,然后用后三天时间就只背诵这100多页而且全都背下来了,最后以高分通过,而当时一位武汉大学的经济法教授曾备考过两届司法考试,一次差一分,一次差两分,也曾劝说过曹书记不要报太大希望。

其二:曹书记讲到从事法律行业打的第一起案件是武汉市无线电二厂诉红霞村的联营纠纷,联营分家是非常复杂的,而且曹书记在多方咨询专家而都被告知是败诉官司的情况下,依然不灰心不放弃,啃了近半米厚的财税法律法规,质证时提出64个问题,从气势上压制对方,讲事实,讲证据、讲法律,最终赢得对方和法官的尊重,调解结案。

曹书记的这种刻苦的学习精神,这种不服输、不放弃的韧劲,以及这种对生疏知识领域的钻研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青年律师好好学习的。



叁-青春奋进正当时,不负韶华争朝夕
董庆阳(风控部门)

作为一名刚刚加入京师大家庭的实习生,我有幸参加了曹书记的分享会。曹书记已深耕法律行业40余年,不仅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更是具备法律人的诸多优秀品质。曹书记从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说起,向我们讲述了他艰苦奋斗的历程,其中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拼搏与奋进,鼓舞着在会的青年律师。之后,曹书记又列举了诸多律界大咖的成长经历,给大家以启发和激励。胡主任也借此机会,讲述了她与曹书记的合作经历,并且与在场的青年律师分享了她从业以来的心得与感悟。

这场分享会,对我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从老一辈法律人的奋斗历史中,我发现,生活绝不缺乏机遇与挑战,而对于青年律师来说,艰苦奋斗、不断学习才是把握机会、创造机会的唯一方式。青年律师不仅要脚踏实地,用心做好手中的每一个案子,更要不断学习、展望未来,提高自身跨专业、跨领域的知识与能力。胡主任与曹书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诠释了“奋斗者,正青春”,为青年律师树立了榜样!

年轻,不仅是年龄,更是态度。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同时青春也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这一代青年律师,是将来法律行业的中流砥柱,要肩负起法律行业的重任。青年律师在工作与学习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与专业能力,也要保持年轻的态度,不断学习钻研,做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肆-珍惜分秒光阴,脚踏实地学习
胡永菊(大数据客户管理中心)

首先,很荣幸来律所一个月后第一次参加律所举办的这么一次分享会活动。我要感谢律所举办这么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感谢为这次活动辛勤付出的同事们。

在分享会上,曹书记掷地有声的慷慨激昂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他讲述的他的考试经历,拓展案源的经历,行业大咖的成功经验,也大大拓展了我的眼界。从他的分享里,看到了他老人家对我们小辈的关爱和乐于分享、大爱无私的心胸情怀。分享前,听完大家的自我介绍,分享中,听完律所主任涛姐的分享和总结。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一名实习律师,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不仅要学习法律专业知识,还要跨专业学习行业知识,还要学习如何跟当事人沟通,把我们的法言法语说得通俗易懂,当事人听得懂,喜欢听。还要多跟所里的同伴学习,还要学习办案子的方法论,检索案例,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党的政策,学习未来发展的行业动态数字经济等等。总之,过完法考仅仅是踏入律师行业的一小步,而终身学习才是成为一名好律师的必修课。一个优秀的人一定是一个学习能力超强的人。像我这种资质平平的人,更要加倍努力时时刻刻保持学习的心态和状态,并付诸行动。那些比我年龄大比我优秀比我成功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的人都还在那么努力看书学习,我有什么理由不学习不努力呢?在此我得感谢律所给我们实习律师提供了一个特别好的平台,每天让我们在《京师最高院判例研读小组》群分享,还得感谢我的部门领导刘亚飞主任以身作则,他不断自己每天看书学习,还对我提出严格要求让我每天学习判例等。

总之,能加入京师(武汉)律所这个平台我感到很荣幸。律所的学习氛围很浓厚,行政团队的服务也很细致周到,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的前辈也很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唯有踏实勤奋,做好每一件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学起来,希望一起都不晚。


伍-攻坚克难,终身学习
向绮萌(破产与投行并购中心)

有幸参加曹书记的经验分享,收获良多。曹书记讲座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青年律师的案源拓展与职业规划。曹书记结合自己从业几十年的亲身经历和数十个武汉市优秀律师的职业经历进行讲座,深深启发了我对律师职业的规划。首先,曹书记讲自己年轻时候自学司法考试的经历,曹书记说自己在6天夜以继日地背完几百页的民法考试并顺利通过司法考试,我深深佩服曹书记的意志力。曹书记说律师行业是终生学习的行业,即使过了门槛,也要在办案实践中不能落下学习,要学习各行各业的知识,把法律融会贯通,树立起专业的律师形象。其次,曹书记说到自己执业的第一个大案子是如何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逆风翻盘的。曹书记在这个医院纠纷的案件中自学医学方面的知识,与全国医学博导权威过招,坚持走医学鉴定的方式,最后赢得了官司。第一场有影响力官司为曹书记树立了个人形象名片,案源也接踵而至。我收获很多,作为青年律师,我应该要具有攻克难关的坚强意志,认真对待手头的案子,一场案子的胜利就是自己职业生涯开启与案源开拓的契机。最后曹书记讲了武汉市数十位极为出色的律师案源开拓的方式。每个人有每个人各具特色的案源开拓方式。其中有教授专业利用学校资源,有把握机遇利用贵人相助的,有坚持做公益案件积累案源的。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抓住了机遇,而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因此一定要增强自身实力,抓住每一次机遇,学会积少成多慢慢沉淀强大自己。

正如涛姐对会议的完美总结,“奋斗者正青春”,这次会议是指引青年律师职业规划的宝贵一课,我在现在的职业起步阶段要认真踏实地对待每一个案子、走好每一步。


陆-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陶朵(破产与投行并购中心)

青年律师应该如何成长?昨天曹书记、胡涛主任的讲话令我们被受启发。在曹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共同回顾了他过去四十年蹉跎岁月的光荣“长征”,从一名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到一名被受尊重的优秀律师,曹书记排除万难自修法律的事迹,令人感到震撼,同时也是在提醒我们:青年人,就是要坚韧不拔,就是要艰苦奋斗,就是要不负韶华!而后,曹书记又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执业事迹与其他数位传奇律师的执业经历。想要做好一名律师,无非要在两个地方下功夫:专业和人脉。没有过硬的专业本领,再好的机会来了也无法把握,没有广阔的资源人脉,就难以遇到好的机会。机会稍纵即逝,青年律师要懂得发现机会、把握机会,用好身边的每一个资源,办好自己的每一个案子,打出口碑打出标签,争做一个标杆律师!同时,在胡涛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又展望了青年律师的未来发展方向。数字经济、双碳经济、企业合规、执行事务都正处于如今法律行业的发展风口,青年律师不要只顾着研究法律本身,更要开拓视野,把握好政策纲领,以适应市场为客户提供真正高端的法律服务,要走在其他律师的前面,才能做这个行业的领头羊!


柒-奋斗者,正青春
朱思丽(破产与投行并购中心)

作为一名刚加入京师大家庭的实习律师,十分有幸参加了由曹书记主讲的讲座,这次讲座我备受启发。曹书记首先给我们分享了他过去四十年的执业经验,详细讲述了他如何实现从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到优秀律师的完美蜕变,其事迹令人感到震撼,同时也启发我们:青年律师需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曹书记还介绍了几位行业内相当成功的优秀律师,为大家认真分析了别人成功的原因,每个人的成功之路不尽相同,但仔细思考发现成功的人都具备了一些共同的特质,而这些特质正是我们成为一名优秀律师需要具备的。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律师,无非要在两个地方下功夫:专业和人脉。在专业上,我们需要加强学习,每天阅读最高人民法院判例及公报,同时,广泛阅读专业之外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眼界;在人脉上,要懂得把握机会,用好身边的每一个资源,办好自己的每一个案子,争做一个口碑律师和标杆律师!同时,在胡涛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又展望了青年律师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党的政策,学习和了解数字经济、双碳经济、企业合规、执行事务等等。胡主任与曹书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诠释了“奋斗者,正青春”,为青年律师树立了榜样!


捌-虚怀若谷,辛勤付出
张聪(刑事法律事务部)

曹书记的讲座让人受益匪浅。从曹书记的人生履历中,我发现曹书记无论从事哪一种工作,都能将工作完成到极致。我发现:只有将工作做到极致的律师,才能将案件办出效果,得到当事人的认可。我还能感受到,办理案件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律师不是为了办简单的案件而生的,而是为了为当事人排忧解难而存在的。即使案件办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阻碍,律师也应当苦心孤诣的思考应对策略,从各方面把能够办到的事做到极致,多磨一磨,多想一想,尽到自己的全部力量。

从曹书记讲述的武汉市名律师的成功的轨迹和经验。我也感觉有着很大的感触。具体有以下几点:1广交朋友,虚怀若谷。一木不成林,一人不成事。想要在律师业内成就事业,离不开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帮助。想要多交朋友,必须要学会放低自己的姿态,深谙礼敬之道,成功凝聚共识,成为朋友圈里的“最大公约数”

2学会付出,很多名律师获得成长的机会,成事,都离不开辛勤的付出,如数十年如一日的在周六免费接受咨询等等做法,都让我眼前一亮,思路打开。想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能干大事而栖身,见小利而忘义。学会付出,不仅是对自身道德水平的升华,也最终能带来盛大的成果。

最后,感谢曹书记的精彩分享和对我们后生晚辈的拳拳提携之心,我们京师年轻一代律师,一定可以在所内各位领导和前辈的帮助下,成为律师届新一代的中坚力量!


玖-唐多令·听曹书记讲座有感
董婷(党政办)

书记入座楚私塾,回顾传亲知。四十年峥嵘岁月。老骥伏枥兴尤高,奋斗者,正青春。

青律共齐首,前路何所惧?快迈步朝夕必争。欲将豪情做壮志,建功业,在我辈。


拾-热爱工作,挑战自我
吴俣菲(主任办公室)

在大咖讲座中,曹书记为我们分享了他执业四十多年以来的心路历程,听完后备受鼓舞,其中印象最深刻就是曹书记超强的学习能力,通过下班后自学律师资格考试(如今的司法考试)内容,凭借着极强的意志力在六天内梳理并记忆完民法的内容,最终顺利通过,成功转型成为一名律师。在执业的过程中,曹书记也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专门做别人不能做、不敢做的案子,秉持着“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寻找突破点,一步一个脚印,打出了名气,在法庭上质证“64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实务届的“奇迹”。

“奋斗者,正青春”,听着曹书记向我们意气风发的介绍曾经的辉煌事迹,这其中离不开曹书记对律师这个职业的热爱,更在于曹书记肯于钻研的精神,这对于我们后辈更是一种鞭策和鼓舞,要有一种信念感,有志者,事竞成。

在讲座的最后,曹书记为我们毫无保留地分享武汉市排名前列的律师们的创收经验,为后辈提供了新的思路,曹书记对于律师行业的热情、对于新鲜事物的激情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在今后成为一名法律人的道路上,我将铭记曹书记对我们的教诲,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用跨界的思维,突破传统的惯性思维,在奋斗的征程上不断开拓进取!

听完课心得体会3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9月7日,在第三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向建校120周年的北师大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示祝贺和问候,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

给自己的初中语文老师、给保定学院支教的青年老师、给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多年来,总书记给老师们写了很多封回信,叮嘱牵挂,流淌笔尖。

纸短情长,见字如面。

这是陈秋影老师珍藏的一封回信。

1960年,陈秋影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进入北京市八一学校中学部。1965年9月,作为初中一年级四班语文老师的陈秋影迎来了新一届学生,其中就有习近平。

沉稳好学、遇事礼让的习近平让陈老师印象深刻。那时的他,喜欢读文史类书籍,尤其喜欢杜甫的诗。一次听完杜甫的《绝句》后,习近平找到陈老师,说十分喜爱杜甫,希望老师多推荐一些作品。陈老师说:“悲天悯人、充满人民性、怀抱苍生的诗歌,习近平能读懂。”

从八一学校毕业后,习近平来到陕西延安梁家河村插队。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同为八一学校学生、和习近平一起在梁家河插队的雷平生回忆说:“近平在窑洞里也几次讲给我听过,陈秋影和齐荣先两位老师都曾多次语重心长地嘱咐近平:要相信党,要守纪律,不要对老师做不恰当的事。这些提醒和告诫,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1999年,已退休的陈秋影笔耕不辍,创作出版了十余万字的童话集。她将自己的新书寄给了习近平。不久,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就寄来了回信。习近平深情写道:“老师的恩情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这封回信,饱含着习近平对恩师深沉而炽热的情感,对教师群体的由衷敬重。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北京市八一学校,同陈秋影等几位老师握手交谈。

2016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到八一学校,和陈秋影等老师再次相见。陈秋影激动地竖起大拇指说:“你是我们的骄傲!”

镜头定格了这动人的瞬间。

“我当过总书记的语文老师,那时候我扎着两个大辫子,年轻得很。现在头发也白了,环境、样貌都变了,但师生情谊丝毫没有改变。今天总书记一句话,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他说,来到母校有‘近乡情更怯’的心情。这里有他的根、他的情。”陈老师说。

岁月流逝,情意不渝。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言语谆谆。

黄大年,战略科学家、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教授。2009年,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归国,带领团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中国拉开“深地时代”大门。

2017年1月,黄大年同志溘然长逝。无数的黄大年式教师接过接力棒,继续前行。

2021年教师节前夕,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坚守教育报国理想、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大家,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等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黄建平,首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2003年,黄建平留学归来,回到母校兰州大学。在大西北广袤无垠的土地上,他一手创立大气科学学院,带领团队在荒漠中崛起。

与沙尘、寒雪作伴,以“土炕旅馆”为家……历经十余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终于建成。

多年以后,黄建平与他的学生组建兰大激光雷达实验室和雷达智造团队。团队自主研发出的技术改变了我国依赖国外进口的情况,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师父就是桥,传递出柔软而有力量的东西。当我们踏入人迹罕至的河流,彼岸不再迢迢。”这是学生眼中的黄建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位优秀人民教师,蹒跚着走上授勋台,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几度哽咽。

总书记望着她,目光温暖而亲切。

她是张桂梅,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级中学,让近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倾心帮助民族地区师生、困难群众,将积蓄全部用于兴教办学、扶贫济困。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会议,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时,叮嘱他们“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在新疆且末县,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们坚守三尺讲台22年,为且末这个沙漠小城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十年来,22.1万余名教师到农村和中西部学校支教讲学,为孩子们带去爱和希望。

百廿京师,木铎金声。

2021年起,国家启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优师计划”),由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入学以来的学习收获,表达了毕业后扎根基层教书育人的决心。

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大家深受鼓舞,表示一定不负总书记嘱托,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总书记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做“四有”好老师,成为全国广大人民教师的不懈追求——

石兰松,全国最美乡村教师。37年时间里,他在广西南宁上林县偏僻石山库区摆渡了14000多次,接送不同村庄的孩子上下学,被亲切地称为“摆渡教师”。

钟扬,复旦大学教授。在生命的最后16年,他扎根青藏高原,带领团队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盘点了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

顾明远,著名教育学家、北师大资深教授,荣获“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今年暑假,年过九旬的他,依然坚持给学生上了一整堂课。在黑板上,他郑重地写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放眼未来,总书记思量长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总监制丨钱蔚 王姗姗

监制丨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杨彩云

视觉丨江雨航

校对丨程昱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