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名师工作室成员送教下乡(地理学科)听课心得体会,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宋来名师工作室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听公开课后的心得体会12021年5月20日,麻城名师工作室成员送教下乡活动(地理学科)在松鹤中学如期举行,来自全市的50多名地理老师积极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讲课环节由宋来名师工作室三位老师讲授三节精彩的优质课,分别是思源学校蔡雷蕾老师讲授《台湾省》、罗铺中学吴晓海老师讲授《首都北京》和城东中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宋来书记讲授复习课《综合题答题训练》。三位名师的优质课水平很高,教学方法新颖,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现将听课后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的情境导入是一堂课良好的开端,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能迅速、主动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蔡雷蕾老师由华晨宇翻唱的《阿里山的姑娘》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对宝岛台湾学习的兴趣;吴晓海老师由北京和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再让去过北京的学生说说北京的大致位置,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印象中的北京,活跃了课堂气氛。宋来书记以“一辆公交车进站”的文字材料小游戏导入,学生参与积极,引出对纷繁复杂信息如何收集整理的思考。
二、灵活处理教材,有效整合教学内容,课件制作精妙,充分体现工作室“活·地理”的“活化教材”理念。
三位名师制作的课件很精美,灵活处理教材,有效整合教学内容。蔡雷蕾老师打乱教材顺序,课堂以寻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的证据引入,通过“地缘关系”、“血缘关系”、“文化渊源”等方面入手,学生自主阐述所发现的依据,入情入理,自然而然进入到“台湾”的课本知识学习之中,然后设置台湾旅游线路来介绍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旅游回来带什么特产巧妙进入对台湾的物产及美称介绍,教学环节安排合理,环环相扣,紧凑、自然。罗铺中学吴晓海讲授的《首都北京》,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气候等重点、难点、考点内容紧扣教材,后面利用热点、利用乡土知识进行课外延伸、拓展,活化了教材。工作室主持人宋来老师主讲的是中考专题复习课《综合题答题训练》,更是活化教材的典范,课件设计精妙,结合中考的重点、难点、热点、考点,采取游戏、探究、情景设置等灵活的教学手段,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地理事物景观,看图探讨地理相关信息,总结综合题答题思路和模板。
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充分体现工作室“活·地理”的“活跃思维”的教学理念。
三位名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计了很多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灵活开放,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老师讲解为辅,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发言积极,老师及时引导、鼓励学生思考,师生互动良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探索欲,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较充分发挥,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四、教学活动设计合理、丰富多彩,在活动中提升学生能力,体现工作室“活·地理”的“活动实践”的理念。
三位名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呈现了大量的地图,指导学生看图读图,畅所欲言,从地图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并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如吴老师的课堂中让学生分析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有利条件,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分析麻城为什么不适宜开展冰雪运动等等。宋书记的课堂中更是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有用性、适用性、重要性。
三位名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去学习、去探索、去理解地理知识,取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如蔡老师讲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时,设计一系列的旅游活动,在活动中一步一步深入学习探讨,学生参与度极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吴老师在讲北京时,联系实际设计问题“麻城市为什么不能开展滑雪比赛?”学生发言踊跃,思维非常活跃,课堂效果很好。
六、课堂中时刻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师生关系和谐,让学生很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很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位名师在课堂教学中时时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适时鼓励学生,毫不吝啬的赞美学生。如“你真棒!回答很准确!你真聪明!说的很好啊!地理语言很准确!哇,不错!你说的我还没有想到呢!那个可爱的小男生!”等等之类的话随时都能听到,学生时时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愿意参与到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中来,课堂氛围轻松和谐,课堂效果很好!
七、加强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课堂教学中时时不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了德育渗透。如蔡老师在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时,通过“地缘关系”、“血缘关系”、“文化渊源”等方面入手,让学生自主阐述所发现的依据,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如吴老师课堂导入播放视频时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中学生而感到骄傲,让学生说说北京的大致位置时说“北京在我心中!”,学生回答问题后奖励小国旗时,让学生爱护小国旗,心怀祖国,学生说麻城的经济落后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麻城的建设作贡献,加强了德育渗透。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听课活动的学习,我感觉受益匪浅,发现了自己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的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以名师为榜样,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使自己更优秀!
撰稿:田禹朝
图片:夏天 张柳 甘先凯
审核:宋来
听公开课后的心得体会210月19日星期三,区教研室送课下乡活动,由曾佳绒老师和我校余媛如老师对《合并同类项》进行同课异构。这次听课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听课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虽然这两位老师的课风格各异,但是两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借鉴的地方。其中佳绒老师的课让我为之震撼,老师上课的亲和力,感染力深深的吸引着我。
接下来我谈一谈我听这两节课的学习心得。
第一.我觉得佳绒老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教室”变为“学室”,把课堂时间更多地倾向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时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两位老师的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组织方面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采取螺旋式的方式。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吃透了教材,通观全局,提纲挈领,为学生准备既精细又简单可行的导学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任务。
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学习。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
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老师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曾老师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老师时刻牢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整堂课中老师一直都在用鼓励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种真正处于乐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课堂上适当的激励机制。媛如老师的抢红包环节,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适当的激励,能全体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更大面积高效。
总而言之,这次听课活动,不仅让我享受到了优质课的丰富营养,真正体会到数学核心素养目标即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课堂如何落实。更让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和以往的教学设计。在今后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设计好课堂的各个环节,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努力使真正实现“课堂高效”。
听公开课后的心得体会3这个学期先后在校内外共听了32节课,一种比较直接的感性的学习,对我很有启发,很有收获。现在的青年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多媒体运用熟练,师生关系和谐,理念、方法也是比较科学有效的,后生可畏,学到不少。
学期即将结束,双休日无事,现把听课后的几点收获小结如下:
1.注重任务导向。老师发指令,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目标明确。有的课发一张讲学稿,学习任务一目了然,笔头训练得到落实,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考为主线”的思路,效果好。
2.注意答案的反馈,比如一组题目,学生答问结束后,老师要求学生再把答案齐读一遍,加深了印象,活跃了气氛。有的老师,一组题目做完后,注意举手形式统计学生的正确率,以此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节奏,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对学生观察的敏锐及以生为本的理念。
3.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听说读写,板演讨论,想一想,做一做等,经常变化学习的形式,课堂气氛活跃一点,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较好的效果。初中学生一种状态下的注意力不会超过15分钟,所以,尽量不要一讲到底,也不要不练到底,一堂课至少要有三种组织形式的变化。
4.课堂的规则意识。开始怎么样,结束时怎么做,课后干什么,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井然有序,条理清晰,体现出课堂教学平时的训练有素。课堂的组织形式,每个老师的风格不一样,但一定要有自已的规矩,有了规矩,就用不着每堂课都强调,学生看到老师来了,就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也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规则造就学风!
5.利用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来进行教学。口答、板演、练习实物投影中出现的典型性错误,老师抓住不放,有错必纠,进行分析小结,效果较好。以前看到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说:“教3+2=5的教师是合格的教师,教3+2=?的教师是好教师,而用“3+2=6”这个错误来教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我们要用好这些资源,不要去追求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完美无缺,公开课也是这样。
下一篇:小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