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工作心得 >

曾仕强解读道德经第十三章视频,道德经第十二章曾仕强

《道德经》第十一章讲的是一无所有的大用:三十根辐条,共一个轮毂,一无所有时,有车。大家应该清楚,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其实是轮子。如果我们没有发现轮子的功能,人类可能很难取得进步。到现在,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与旋转的功能有关。

所以老子用轮子启发我们去想象。三十根辐条,但是轮子里有很多辐条,当然不一定是三十根。但是,再多的辐条,如果中间没有空 hole的轴,就无法形成轮子。这个空孔的轴叫做轮毂(gū)。三十根辐条,累积在a 空 hole的轴上。“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车就有用武之地”,正是因为这个空 hole的轴,车才能转动。

Shān zhí认为它是一个装置,当它不是时,它是有用的。“砰”是泥土。“炯”就是揉捏的意思。“球杆”是捏土的意思。众所周知,陶工要做陶器,首先要把黏土拿来,把里面的碎东西捡起来,然后揉成泥球,才开始做器皿。但还是要做。如果没有加载东西的空 room,那就没用了。比如一个正方形的东西,什么都装不下。所以“当它什么都不是”,就是因为它看起来很空 virtual 空,所以才“当容器用”,有装东西和当器皿的功能。

凿户(yǒu)为室,无有则室。工匠切割门窗是因为有这么大的内饰空房间,可以装人和东西,可以来来去去,这个房间才有用。如果这个房间所有的地方都堆满了东西,连人都进不去,那么就没有功能可用。所以老子告诉我们,看心房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有它的空间。”看房间大小空。可以放一张床,也可以放两张床。能不能分出来一半用来见客人?“有房可用”,房室的功能就是没有房的部分。但大多数人只重视“有”的作用,却完全忽视了“无”的价值。

所以老子提醒我们:所以,想是有益的,想是无益的。“有”,只是给了我们方便,真正给我们用的是“没有”。所以当代人借鉴老子的教训是可取的。当我们看到存在的东西时,我们应该想到不存在的部分。我们必须深入思考,才知道使用的本质是“无”,而不是“有”。这是无心插柳成荫,有心栽花不发。

古人之所以能够领略这种博大精深的哲学,是因为有了《道德经》。它告诉我们“你”和“无”是一起生,一起出的。它们是同一类东西,不能分开。是的,如果没有“无”,那就没用;什么都没有,如果没有“是”,就不能用。所以无意大用,物不能用。“无心大用”就是当一个人无心的时候,那颗心的功能会被极大的发挥出来。所以,不管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真的需要好好了解一下。如果你用心去想,你想的大部分都是偏的。没有心的人会顺应自然规律。无心善待他人,就是真心善待他人。用心叫做心机,心机多半是偏的。“事物与上帝没有联系”。人在拥有了东西之后,就无法与神连接。因为我每天都看到东西,怎么能注意到上帝呢?这个神不一定是我们现在崇拜的神,而是人们看不清楚的部分,恍惚的,不可思议的。

这样看来,老子是在告诉我们,从现在开始,不仅要看到“是”的部分,还要注意“不是”的部分,这才是真正有用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我告诉过我们。要从外部培养中国。“度外”就是杜绝一切来自外界的诱惑。“养中”就是养内在看不见却永恒的良知。我们问心无愧。但是,很奇怪的是,一受到外界的诱惑,我的良心就消失了。当我们看不到的时候,就觉得应该兢兢业业。但是我们看到钱,那四个字大家都很熟悉,叫做贪。我的眼睛一睁开,我的良心就跑到了我的背后。所以,“从国外养中国”才是我们培养自己最好的基础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