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演江姐心得体会,最新精选

江姐,我一生的榜样,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民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演江姐心得体会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江姐的艺术形象,大家都很熟悉,蓝布旗袍、红色毛衣、洁白围巾。她也是我一生的榜样。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是我心中的经典,我最爱唱的是《红梅赞》。

1957年,我出生在东北,那个年代,物质上匮乏,精神上富足。到了读书的年纪,我自个跑回家,翻出户口本,去学校报名。穿上姐姐买回来的红色皮鞋、天蓝色裤子,我忙不迭地跑到左右邻居家跟前,让大家都知道我要上学了。

读书塑造了我的性格,给了我看待人生更广阔的视野。读小学时,我是班长,学会的第一首歌是《东方红》。我成了少先队员,戴上了红领巾。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我们一路哼唱的歌是:“翻过小山岗,走过青草坪,烈士的墓前来了红领巾……”

读中学时,学校排练歌剧《江姐》,选了我做主演,我别提多高兴了。我们的首场演出在一家俱乐部,观众是附近的学生、老师、农民和工人。观众席上,父亲得意地向身边人介绍我这个“江姐”:“这是我的姑娘!这是我的姑娘!”演出结束后,掌声很热烈。有的观众说:“要看看这些小演员的真样子!”他们不敢相信,一群中学生会把这个歌剧演得这么好。

江姐的形象,又美又忠诚纯粹,我很佩服。她的唱段和台词,我倒背如流。阎肃老师的词写得多好啊!一开始孙明霞送江姐上船时,江姐唱的是:“看长江、看长江,战歌掀起千层浪,望山城、望山城,红灯闪闪雾茫茫,一颗心似江水奔腾激荡,乘江风破浓雾飞向远方。”孙明霞唱:“祝你像江上的白帆乘风破浪,祝你像山间青松傲雪凌霜!”

演江姐、学江姐,她的坚强,她的忠诚,她的坚定信仰,她的无畏,成了我一生的楷模。当时,我便暗下决心,要以她为榜样,做她那样的人。

18岁那年,我追随姐姐来云南支边,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市)林业系统工作,一头扎进了大山里。我被分配到青年队,参加林场建设,做炊事员。过了几个月,又去做团支部书记。我到工段熟悉工作,记得那里满山都是松树,郁郁葱葱,高耸入云。我参加了养路段的大会战,任务是保证运木材的便道畅通。一天山坡塌方,把我整个人埋了起来,幸亏工人们手脚麻利,从土里救出我一条命……

后来,我阴差阳错地成了林业局子弟学校的老师。我当时没读过师范,也没进过大学,中学出来教中学,心里真有点发怵。这所学校在一个小平坝子上,学生家长大多数是来自云南各地州的少数民族职工,还接收了附近村子里的藏族孩子。登上讲台,我激动又兴奋,竟然热泪盈眶,有一种崇高、神圣的感觉:我在教孩子们知识,甚至将影响他们的命运!

我性格要强,刚参加工作时的条件艰苦,初为人师的种种不适应,并没有压倒我,也没觉得多苦多累。我在工段和年轻的工友们结下深厚感情,后来一步步调到林业局机关;又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给他们洗衣服、缝扣子,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再去丽江教育学院读书。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一直激励着我,革命精神始终滋养着我。与“江姐”们比,我差得远呢!我心里一直想着歌剧《江姐》中的经典形象和情节,下决心把工作干好,默默向他们看齐。那时流行唱卡拉OK,我最经常唱的,就是《红梅赞》。

再后来,我从大理调到丽江华坪工作,健康出了问题,又遭遇家庭变故。在同事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走出了人生低谷。2001年起,我兼任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工作中,我体会到教育对山区女性的重要性,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了免费的女子高中,为此吃了些苦。在持续家访中,我更加坚定了办好女子高中的信念。

仔细想想,为什么做这些?这其中有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恩和感情,更多的,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因为受革命先烈的影响,我将党的声誉看得很重。我到山里家访,帮助了不少人。我内心觉得,学习江姐,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

每周一,我们女子高中全体师生在大操场上宣誓,面对着“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的红色大字。每周六上午,我们全体上思想政治课,讲革命前辈、红色故事。课间操,学生们一起跳“南泥湾”。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有学生和我说:“我上大学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入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我们在学生心中深埋一颗颗红色种子,帮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在山沟沟里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来。我年纪越来越大了,但我希望孩子们记住江姐,也记住在女子高中的那“一抹红”,这将是她们终生受用的财富。

(作者为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本报记者徐元锋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03日 20 版)

演江姐心得体会2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如果是第一次在舞台下观看《红梅花开》的排练,你不一定分得清台上谁是学生、谁是专业演员。这部讲述青年江姐故事的音乐剧的第一幕,发生在校园里,江姐的扮演者蒋倩如扎着小辫,朝气蓬勃的样子,一问才得知她已经从学校毕业很多年,并且刚刚当上了母亲。

巧合的是,剧中的重要场景之一,也有革命主角江竹筠当上了母亲的片段,这也是令蒋倩如最动容的部分。6月21日,这部以江姐被捕入狱前为主要情节展开的大型原创音乐剧《红梅花开》,将在成都大运村艺术中心进行首演。

蒋倩如正在排练《红梅花开》

8个月大女儿跟着“跑剧组”

“本色出演”初为人母的江姐

在《红梅花开》之前,女主演蒋倩如已经和导演周映辰合作了两部剧。5月6日,两人的上一部剧《汉家公主》刚刚在无锡表演结束,便又匆匆赶来了成都进行《红梅花开》的排练。

8个月大的女儿一直跟在蒋倩如身边,还是婴儿的年纪已经“跑”其了剧组。孩子长期在音乐剧的氛围里,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听音乐。也正是对孩子带来的这份喜悦,让蒋倩如对剧中江姐的形象表达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因为剧中也讲到了她当妈妈,却又不得不和孩子分别的事。”

《红梅花开》有一场戏,是讲年轻的江竹筠得知自己怀了孩子。正常的表演下,得知自己身怀有孕可以是惊喜的、激动的甚至诧异的,但在《红梅花开》中,导演却告诉蒋倩如,“你不能高兴,在革命的年代,可能有了孩子会变成一种牵挂,对你而言应该有更纠结的心情。”

蒋倩如提到,正是因为她初为人母,她一下就理解到了导演的意思,所以在第三幕生下孩子后,江竹筠的一段唱词表现了她温柔不舍又坚定不移的情感:“自从有了你,妈妈就想要好好的活……可是妈妈要上战场了,为了那些和你一样的宝贝们。”

每每演到此处,蒋倩如总是止不住泪水,甚至在采访中谈及这段台词,她也难抑心情、数度哽咽。“如果没有当妈妈,我可能真的很难体会这种心情。作为一个母亲,得有多大的决心才能离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啊?那种革命信仰真的是至高无上的,太令人尊重和动容。”蒋倩如激动地说道。

作为专业演员,她也时刻对自己进行情绪管理。但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英雄已经通过戏剧触动了每一个演绎她的人,在蒋倩如看来,这是一部十分令人动容的音乐剧,一个伟大女性的内心,温柔却又坚定。

蒋倩如正在排练《红梅花开》

最难的点是在

方寸舞台上演绎她的一生

蒋倩如是一名专业音乐剧演员,已经有多年演艺经验,她同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第一届毕业生,圈内人称“大师姐”。

对于蒋倩如来说,《红梅花开》最难的点,在于要在短短两小时且狭窄的舞台上,展示江姐三个成长阶段的变化。在上一台戏《汉家公主》中,她也从16岁演到了主人公70岁。

蒋倩如《汉家公主》定妆照

“舞台只有这么大,时间只有这么长,如何让观众看到人物的成长和变化,并且还不至于突兀,是需要掌握分寸的。”在《红梅花开》中,江姐有三个成长阶段,分别是学生时代、与彭梧桐假扮夫妻执行任务、再到决心付出生命,每一个变化都是人物内心巨大的成长。

也是在出演江姐之后,这个女人在她心中的形象一下丰满了起来,也真正体会到了革命英雄的伟大之处,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刻板印象”。

另一个对蒋倩如的全新尝试是,首次与学院师生进行搭档演出。在看到同学们一天天进步的同时,她也十分羡慕现在的青年学生,“当时我们念书时都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并鼓励大家应该多珍惜与好好学习。

6月21日,《红梅花开》将在成都大运村艺术中心首演,随后还将去往江姐故里自贡巡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演江姐心得体会3

【一线讲述】

让江姐精神代代相传

讲述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20级博士生、江姐纪念馆讲解员林丽

7年前,我离开家乡重庆,来到成都上学,现在是四川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77年前,有个女孩江竹筠和我一样,从重庆来到成都,考入了当时的国立四川大学,住进了学校的女生院。为了纪念这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学校特别在女生院原址建立了江姐纪念馆。

还记得大一刚入学时,我收到了学校发给每个新生的《四川大学校史读本》,其中“校友介绍”内容里的一个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江竹筠。作为一个重庆人,我对江竹筠并不陌生。看到书上印着的那张入学登记表,我也很好奇,作为川大学子的江竹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我了解到,江竹筠当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时被特务跟踪,于是化名江志炜考入了川大。在川大的这段日子,她不仅要做好自身的隐蔽工作,还悄然肩负起引领同学的使命。她在给代号为“妈妈”的党组织写信时表示要“读好书,取得优良的成绩”,还在课余时间主动去《新华日报》营业处翻看进步书刊,并主动去同学家里学习俄语,这种求知求真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的。

后来,我成了江姐纪念馆的讲解员。江姐纪念馆展陈着一张江竹筠和何理立小时候的合影。为了更好地讲好江姐故事,我拜访了江竹筠的好友何理立。从她女儿那里,我也了解到很多她与江竹筠相处的细节。从江竹筠与何理立两人的故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革命友谊的纯粹。

今年6月,我参观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那里陈列着一封江竹筠留下的“托孤遗书”。这封遗书写于江姐牺牲前三个月,当时,江姐的丈夫、中共地下党员彭咏梧已在川东武装起义中不幸牺牲,而她自己又身陷囹圄。面对死亡,江姐是无所畏惧的,但对寄养在亲友家中的娇儿却无比牵挂。于是,带着酷刑留下的累累伤痕,江姐在一张简陋的毛边纸上写下了这封信,将自己三岁的儿子彭云托付给彭咏梧的第一任妻子谭正伦(幺姐)及其弟弟谭竹安。这封巴掌大的托孤遗书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字里行间饱含着一位侠骨柔肠的母亲对孩子的深切厚爱和殷切期望,也浸透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我认为,只有当我们讲解员自己对这个人物有了充分了解,才能够带着参观者去走近一个真实的江竹筠。

江姐纪念馆的展陈和我们志愿者的讲解,就是要带领参观者们重新认识江姐形象,去走近她作为川大学子、作为年轻母亲的一面,从而更深入理解江姐、学习江姐,将江姐精神代代相传。

(光明日报记者周洪双、李晓东光明日报通讯员陈晨整理)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9日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