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新字心得体会范文,最新精选

趣味语文之认识汉字授课心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逐梦追希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新字心得体会范文1


在热情似火的七月,我们“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平石学校进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克服种种困难,经过集体试讲,共同讨论不断修改完善课件、谨记上课注意事项。7月8日下午,我开始了下乡支教的第一节课。

这节课主要给五年级的学生上关于认识汉字的课,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由来、发展演变、汉字的组成。开设这一门课主要是因为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热爱自己国家的文字,弘扬文化自信,而这一份热爱和自信离不开从小的培养。为了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讲解的时候会穿插一些汉字演变的小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让学生更加直观感受汉字的魅力所在。在课堂的结尾设置“给字加部首组成新字”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有所获。

“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趣味语文课之认识汉字 陈梦如 摄


在课堂上,首先让我非常意外的是在谈到汉字演变的时候,同学们能够异口同声准确无误地说出汉字的五大发展阶段。这表明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是比较扎实,平石学校对于语文的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小游戏的积极性,同学们积极开动大脑,设置一对一PK和团队合作。从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和认真思考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们对汉字的热爱,同时也实现了当时开设这一门课的目的。

“追希”党员社会实践队趣味语文课之认识汉字 陈梦如 摄


课后,我也进行了反思,教学的语言的贴切和自身的亲和力、课堂组织的能力,课堂变得更生动。但是也存在一些小瑕疵,如对学情的了解不够,教学设计比较简单。同时也发现自己的语文功底还不够深厚,有些地方讲得比较粗浅,学生的获得感没有很强。针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虚心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撰文|梁思敏

摄影|陈梦茹

新字心得体会范文2

本文首发“观雨大神经”,作者授权推送


|差点完蛋的汉字

中国的汉字从起源算起,有7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件很值得我们自豪的事情,不过就是这么一个让我们自豪的文字,在一百多年前差点就跪了


清末民初的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古代国家,被一群早早跨入现代国家门槛的西方列强揍得满地找牙,怀疑人生。


中国人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就落后了。


这是我们民族坚韧的一面,虽然被揍得满地找牙,但是总有人不放弃翻盘的希望。而要翻盘,首先就要反思。


但是有个问题,反思这个事,一不小心就会矫枉过正,尤其是在输得特别惨的时候。


在当时看来,我们和西方的差距已经大到令人绝望的地步。


这是1908年的纽约:


这是同时期的北京:


没错,就是这么绝望


所以当时的反思有一种认为整个中华文明都已经落后的倾向。


而汉字,也被包括在内。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九世纪初,中国就出现了汉字拉丁化运动


这个运动设想以拉丁字母代替汉字,最终废除汉字。将汉字改造为字母文字。


改成什么样呢,就改成下面这个样子:


著名学者钱玄同写于1922年的《注音字母与现代国音》一文交代了这种态度产生的源起。:


1894年,中国给日本打了一次败仗,于是国中有识之士,知道非改革政治、普及教育,不足以自存于世界。但是提到普及教育,即有一个问题发生,则汉字形体之难识难写是也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非另制拼音新字不可。


这就是汉字拉丁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的逻辑:


汉字太难学,导致中国文盲率太高,国家就落后,所以要改成简单的拉丁文字


这个逻辑也不是没有道理。拉丁文字20多个字母就搞定了,看起来确实很容易。中国的文盲率确实也很高,汉字学起来一笔一划,令人头疼。


于是就有了汉字拉丁化运动,但是来回扑腾了几次后,最终还是遗(幸)憾(运)的失败了。


看起来“迂腐老旧”的汉字太顽固,“高效先进”的字母文字无法撼动。


后来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大规模脱盲的,是简体字。而且中华文明海纳百川,拉丁文居然也在汉字系统里派上了用场,新中国研究出了应用拉丁文的汉语拼音。


简体字+汉语拼音,成为了脱盲大杀器


新中国成立仅仅用了15年,全国15岁以上的文盲率就从80%下降到了52%,到了2000年,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的文盲率已经下降到6.72%。


在汉字的帮助下,中国拥有了数亿脱盲的劳动人口,为接入现代工业系统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虽然后来汉字拉丁化(拼音化)的潮流时有反复,但是总体来说,扛过了清末民初生死存亡,汉字算是逃过灭顶之灾活了下来,并且在世界上和字母文字坐到了同一张桌子前。



|字母的软肋


当今世界,汉字、彝文、东巴文、格巴文、水书等文字被归为表意文字,其他大部分文字为表音文字。


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世界会呈现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长期共存的局面。


汉语和英语则是这两类语言系统的代表。


那么问题来了,汉语和英语,哪种语言更优秀?

一般我们讨论这类问题,会得到一个和稀泥的答案,两种语言各有优缺点巴拉巴拉。


然而我不喜欢这样的和稀泥式答案


总有个强弱嘛,不可能那么凑巧就正好五五开,对吧。

有,因为资源总会向强者倾斜,优势会随着时间累积,时间一长,就会出现马太效应:强者通吃。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来展望,整个文明最终只保留一个语言系统才是最合理的。


纸面上比较起来,好像是各有千秋,也不容易量化分析去详细打分。


那怎么比呢?


其实哪个语言更强,并不是看谁的纸面优势多,而是看谁的优势更关键。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最关键的标准是什么


精确?优美?逻辑?


都不是。


人类文明在爆发式的发展,而语言,是整个文明的载体。语言要去承载不停扩张的文明。


什么意思呢?


文明的发展总会造出很多新事物,这些新事物需要语言去表现。

拉丁文起源于3000多年前(英语形成于公元7世纪左右),汉字起源于7000多年前。


几千年前语言文字系统要承载当下和未来爆炸式的文明发展,你说压力大不大。


所以对于语言来说,精确不精确,优美不优美,不是首要考虑的标准。


你首先得能够把东西描述出来,再去谈其他的。别等文明发展到某个阶段的时候,你突然没词了,这才是要命的


所以评价语言强弱的最关键的标准只要一条:

扩展性


那么这些古老的语言怎么来面对信息爆炸呢?


英文的基本单位是单词,所以英语的办法是造新词


你出一个新东西,我造一个新词出来与之应对。



所以我们看到英语的词汇量一直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充,现在每年至少以850个左右新词的速度增加。


莎士比亚时代英语总的词汇量是14万左右。


现在的英语如果将各学科的术语和俚语方言也包括在内,那么总词汇量已远远超出200万个。


目前最长的单词是由45个字母组成的,你们体会一下

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

(尘肺病)


随着现代文明的爆发式发展,英语单词数量几乎是以指数级的速度在增加。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局面:


莎士比亚的词汇量是1.5万到2万左右,在他的那个时代,他的词汇量占整个英语词汇量的百分之十以上。


毫无疑问是大文豪了


但是同样的词汇量,拿到现代的英语体系来看,只占整个英语词汇量的不到百分之一


现代普通英国人的词汇量水平大概能达到4万左右。莎士比亚还不如现代普通人的一半,半个文盲的水平。


所以英语系统虽然可以通过不断的创造新词来应对文明发展,但是新词越来越多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人的脑子是有限的。


只要人类文明还局限于人这个物种,还受到人在生物属性上的限制,那么英语的这种发展方式,瓶颈是巨大的。


这导致了一个什么情况呢?


导致现在大多数英语单词英国人自己都不认识


这么大的词汇量,普通人根本不可能记下来。刚才说了普通英国人的词汇量是4万左右


大概是英语总体词汇量的百分之二左右

当然这些都是常用的词汇,日常生活倒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普通英国人的文化水平也就只能日常生活了


你要跟他们聊一聊细分专业,科技前沿,星辰大海的话题,就不一定能听得懂了


如果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大量普通人的平均知识文化水平再提升一个台阶,靠这些使用字母语言的群体是很难做到的。


而且在这些文明体系里面,现代跨学科的交流变得十分困难。不同学科的思想很难直接发生碰撞,因为根本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交流之前得先把这个学科的词汇背一遍。


比如说动物学家A向物理学家B谈起一种有趣的动物:

Parastratiosphecomyiastratiosphecomyioides


然后B很可能会一脸茫然。

这很正常,你不深入研究这个学科,可能一辈子也接触不到这种复杂的动物名词,双方很难交流


那么汉语呢?能不能从容地应对文明爆发呢?



|汉字的逆袭


首先汉语的基本单位是字,字可以自由组合成词。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独立的意义,对应英语体系里的单词。


应对文明大爆炸,汉语体系不需要造新字,只需要拿原来的字进行排列组合成一些新的词就搞定了。

所以虽然汉字数量也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远远低于英语词汇量


从先秦到十一世纪,文字数量是4000多个,到了三国时期,达到18000余个,到北宋达到3万多,到现代,汉字总数也不过8万多


从商朝到现在,使用最频繁的核心汉字,不超过300个


学会这300个字,日常生活没问题了。


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则是有3500个汉字,这些汉字能够覆盖现代主流文本的99.48%的篇幅。


也就是说,学会3500个常用字你已经可以在不同的学科之间遨游了。


3500个汉字有这么厉害吗?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


3500个字,仅仅两两配对来组词,就可以组成1000万个以上的词语。如果再加上3个字出词,4个字的词,那么排列组合可以达千亿之巨。


比如上上文提到的那个复杂无比的动物名词

Parastratiosphecomyiastratiosphecomyioides


那么这种动物到底是什么呢,翻译成汉语就是:水虻(meng 第二声)


但凡一个中国的中学生,看着字面意思猜猜就能大致猜到是个什么动物。

所以在汉语体系下的学者,即使分属不同学科,也可以愉快的进行无障碍交流。


可以说汉语的扩展能力是非常变态的。


汉语本身,就是星辰大海


变态的扩展能力+占用较少的大脑资源(不用去背几万个单词),使得汉语在应对新事物的发展方面手到擒来。


19世纪的日本,就最先利用各种汉字组合,对来自西方的新兴事物进行了描述。


比如说“市场”,“哲学”,“服务”,“心理学”。。。。。等等,《汉语外来词词典》里面就收录了800多个来自日本的外来词。


这些词都创造于日本从古代国家迈向现代国家,大量接触西方事物的过渡时期。


我们发现,描述这些从来没有在东方世界里出现过的事物,根本不需要创造新的汉字,你只要重新组合一下现有的汉字就可以了。


这里面甚至有很多词语本来就出自中国的古汉语,连重新组合都不需要,只是被日本人重新赋予了新的含义而已。


就在清末民初的中国精英们还在怀疑汉语的前途的时候,日本人早已率先体会到了汉语的美妙与强大。


所以在扩展性的对比上,汉语对英语的优势是压倒性的。


这本来已经足以决定人类统一语言的选择


然而汉语的优势还不止于此


除了扩展性,汉语的第二大优势是思维速度快


普通话有21个声母、35个韵母和四声,总共可以组成2900个声音。


英语与普通话相比则不同,国际音标中,英语有20个元音和20个辅音,所以英语的声音种类不会超过20×20=400个。


描述一个事物,因为汉语读音丰富,可能只需要发一次音就解决问题,而英语因为读音缺乏,需要重复发几次音才能描述清楚。

所以汉字只需要设计成单音节文字就搞定了,极其简练。而表达一个相同意思的英文单词,可能就要包含好几个音节。


用汉字思考问题,思维速度极快。一个汉字读出来仅仅是一个音节,而这个汉字本身又包含了完整的意义,甚至不用读就能看出来


季羡林先生就说过一个观点:一句话用英语表达经常需要一分钟,而汉字则只需要5秒。


所以用汉语交流,沟通效率更高,更利于人类活动中的互相协作。


汉语的第三大优势是传承稳定。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其意义从古到今一脉相承,使得普通中国人稍加学习就可以理解古文,博古通今。


于是文明不容易出现断层,文明的成果可以得到更好的积累。


而今天的普通英国人,面对古英语只能一筹莫展。


正是这些压倒性的优势,使得汉语具备了强大的韧性,在其背后文明几乎坍塌的黑暗时代依然能够坚持下来。


那么汉语为什么会具备这些优势?



|汉字的真正实力


汉字曾经被很多外国人认为是一种单纯的象形文字,汉语也一度被称为婴儿语言。意思就是汉语非常原始,简单,缺乏内涵,这个文字系统是婴儿水平。

象形字确实很原始,单纯的靠象形字去描述事物,就和靠画画描述事物差不多,很容易出现词汇不足的情况。


结果大多数原始的表意文字,都逐渐进化成了表音文字(拉丁文的源头就是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抽象的字母进行排列组合,才能提供足够多的词汇来描述事物。


所以拼音文字相对于单纯的表意文字来说,确实可以说是先进的,也确实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过非常杰出的贡献。


而我们习惯把汉字归为表意文字这一类。


这样看起来,说汉语是婴儿语言在逻辑上似乎是对的。


实际上汉字根本就不是单纯的表意文字


汉字体系里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形声字。他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


形声字是汉字里面最重要的造字方式,大部分的汉字既表意又表音。



我们看到一个汉字,可以通过形旁的形态推测他的意义,又可以通过声旁来推测他的读音


比如这几个字:


抓、骑、闻、材、斧


所以一个汉字里面就可以承载三类信息:

  • 一维的声音;
  • 二维的形态;
  • 以及从形态推测出来的意义;


而一个字母单词只能承载一类信息:声音。这个声音所代表的意义,是靠死记硬背强行联系起来的。


因此,汉语是三维语言,每个汉字反应出来的信息是立体的,以英语为代表的拼音语言只是一维语言,每个单词只能反应单调的线性信息。所以:


汉语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形音语文,领先其他拼音语言两个维度


这就是为什么英语需要通过增加词汇这种呆板的方式来应对文明发展,而汉语只需稍作调整,就足以承载文明的爆发。


只要我们稍作了解就会发现,汉语根本就不是什么婴儿语言,而是历经七千年进化出来的人类语言的最高形态。


以前我们为了学好英语,往往建议去习惯英语思维。从学习语言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但是从思维模式的角度来说,汉语思维转变为英语思维是一个巨大的倒退。

可以这么说:汉字没有被稀里糊涂的丢进垃圾桶,既是中华文明之幸,亦是人类文明之幸。


人类文明想要再进一步,就需要大幅度提升全人类的平均文化水平,需要更广泛的跨界深度协作,同时迎接更剧烈文明爆发。


只有汉语能承担这样的任务,所以把文明汉语化是人类唯一的选择


遗憾的是语言本身的优秀程度并不能在短期内改变人类文明的走势,字母垃圾们不会承认自己的落后与低效。


我们只能靠中华文明自身的复苏和发展,一步一步的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不过这一天是值得期待的,因为今天中华文明的背后,是一个强大的中国,不再需要面对百年前的风雨飘摇的局面。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将有机会领教汉字的真正实力。

新字心得体会范文3

设计史研究在中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这个学科源自西方的“设计”一词,经历了从“图案学”到“工艺美术”再到“设计艺术”的学科发展历程。设计史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设计的历史”,同时还研究设计与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社会发展的各种关系的密切联系。因此,“一部设计史就是人类文明史、文化史”[1]。对设计史的研究要结合社会学、传播学、文化人类学、博物馆学、考古学和科学技术史等学科进行综合分析。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学术界虽然已经开始了对设计在现代概念意义上的本土化研究,但主要还处在概念引进阶段。国内有关设计史著作,大多是从国外引进后翻译的。目前国内虽然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主要研究时段局限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若干年。2021年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汉字设计史》一书,以3000年来汉字设计的发展历史脉络为线索,结合设计学、文字学、考古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美学等学科,挖掘汉字艺术审美与信息传播功能背后的思维与方法,站在“设计学”的维度对中国汉字进行了全面的审视。这部专著的出版,不仅填补了国内汉字设计史研究的空白,而且对汉字设计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湖北美术出版社2021年出版


一、总结汉字进化发展的规律,找出汉字四条并行发展的主线,构建了汉字设计研究的史学范式,拓展了汉字研究的场域。


如果从甲骨文算起,中国的汉字已经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到数字化时代变化无穷的字体,汉字在变化中展现出其绚烂多彩的丰姿,彰显出其独特的文化个性。这些不同形体的汉字依靠岩石、甲骨、钟鼎、简牍、纸墨、印刷机械、计算机、互联网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样貌与风格,在变化中保持着自身的魅力。关于汉字的变化规律,书体法度的审美特点,汉字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古往今来已经有不少著作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或者从书法的角度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很多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时期或者某一特定人物事件、书体、单字的训诂与考证上,或者在书法、美术字的审美判断上。至于汉字运用到设计上的研究,也多局限于标志设计、书籍排版设计、实用字体设计等。相反,对汉字设计思想与方法论的研究较少,将科学技术与传播媒体等纳入汉字设计史视野的实践与研究则更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楠教授在多年的汉字研究基础上,溯古及今,从汉字设计史的角度,总结汉字设计规律,形成了自己的设计史观。



陈楠对中国汉字的演变有过深入的分析,曾经出版过《汉字的诱惑》一书。现在,他在过去汉字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对古今汉字字形设计的演化以及实践做了科学的归纳与总结,提出了汉字发展“四线论”。他认为,中国汉字的演化,觅其轨迹,可概括为“正、草、音、饰”四条发展路线。所谓“正”,指汉字设计的规模化、标准化之路。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正体字”。如和相对用手刻出的甲骨文比,铸刻的金文是非常“郑重、严谨”的设计,金文就是当时的正体字。再如秦统一六国后,小篆成了当时的正体字。到了汉代,隶书又晋级成为正体字。到了明代,宋体成为标准的官方字体。第二条线索“草”,则指适应快速书写而不断变化的字体。如简化、草书与标准规范的字体并行发展的历程。如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大篆时代的简牍字体、古隶字体可以看作是快速书写的字体。后来从隶书到隶草到草书,形成了汉字书写的一条独立的线索。以至到汉代,对草书的简化、替代进行了规范,出现了“章草”。汉字演化的第三线索是“音”。作者认为,汉字是兼有表意和表音双重功能的文字,从最早用一个字为另一个字注音的“读若法”到用两个汉字为一个汉字注音的“反切法”,再到用汉字或者汉字笔画为音乐曲谱注音,到朝鲜谚文、日本假名借用中国汉字注音,少数民族文字、地方民间文字与汉字相关的注音符号运用,都体现了汉字注音设计的影响。第四条线索是“饰”。指几千年来汉字在政治生活、宗教艺术、日常生活中用以装饰的发展历程。应当说,陈楠总结出的中国汉字演化发展的四条线索,是他多年来对汉字设计研究独具匠心的观察与思考的结果,在汉字设计研究的历史上,既是对传统理论的传承,也是一种创新。


二、将汉字与中国少数民族及东亚汉字文化圈的文字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少数民族与东亚文化圈借用汉字的现象、规律、造字原理,以及蕴含其中的设计思维与艺术设计表现语言,既拓宽了思维视阈,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汉字设计拥有巨大的拓展空间。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契丹文字、西夏文字、女真文字、彝族文字、东巴文字、古壮字、布依方块字、水族文字等的比较,探讨这些少数民族文字与汉字的关系,字体构造的规律,可以找到“这些文字从创立到使用背后的文化链接,可以探寻不同文化间的影响和传播轨迹”[2]。其实,这些古老的文字体系不仅可以成为当下重要的设计符号,而更多是为汉字艺术设计创作提供借鉴和启发。如从出土文物中发现的契丹文字,分为大字和小字两种。其大字保留了汉字的方块字形,有的直接借用汉字的字义,有的借用汉字的字形,有的通过改造汉字的笔画而成。西夏文字与汉字在字形、构字方法、书体以及表意系统上,都有共同之处,但西夏文笔画多、撇捺多,会意字较多,借用反切的方法合成文字等。除此之外,由于受到汉字的影响,其它少数民族的文字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汉字的造字规律而形成本民族的文字。



中国的汉字作为承载文化的符号,也成为许多与中国毗邻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字的最初“祖本”。如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历史上属于儒家文化圈或者称为汉字文化圈,他们的历史上都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使用汉字,后来借鉴汉字的造字原理创造出本民族的文字。如日本文字中既有汉字,也有运用汉字草书和楷书偏旁形成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注音符号以及罗马字。日本在汉字的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对汉字进行简化和笔画的增减,形成了一些新字。如“学”“习”“国”等字,最后与中国的简化字不谋而同。同时,日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通过对汉字增减笔画创造了一些新字。这些新创造的文字,日本称为“和制文字”和“国字”。明治维新后,日本用汉字通过音译的方式,引进很多西方的概念,如“干部”“科学”“图案”等,这些词汇又相继传回中国。再如朝鲜半岛通过创制标音字母的方式,与汉字组合使用,形成汉字与谚文合体的朝鲜文字,同时借鉴汉字的造字原理,造出一些称为“国字”的新汉字。越南也是在汉字的基础上,设计出特殊的“喃字”,从13世纪一直使用到19世纪。作者通过详细的对比分析,总结这些国家在创造本民族文字中是如何使用汉字元素进行创新的,这些思维方式和方法,对于丰富汉字的设计也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史料。


三、从汉字的书写材料与书写工具对汉字设计的影响来看双方的对应关系,探讨科技与社会发展对汉字设计的促进作用。


作者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汉字书写的变化分析,认为书体的发展,除了书写者的主体因素外,也与书写工具和材料的改变有关,它们共同影响着汉字设计与其艺术表现风格。如甲骨文因为是手工雕刻,甲骨坚硬,雕刻不易,甲骨文与同时代的金文和朱墨文比较,就形成了特有的刀锋刚劲的用笔特点。金文由于是通过制作泥范浇铸而成,所以笔画圆润肥粗,在局部出现一些并笔和团块的效果。与甲骨文比较,金文字形更加规则严谨。所以,金文的装饰性设计处理说明我国进入了强调自身艺术价值的“自觉阶段”。简牍上的文字表现出毛笔书写的特点,笔画都具有一定的弹性,“起笔较粗而中间偏后变细,虽仍有大篆、金文的痕迹,但已出现初期隶书的风格”[3]。在谈到石刻上的汉字时,作者认为由于刻写者希望刻在石材上的内容能够达到“隆重、正式以至不朽的精神效果”,一般都会选取当时的正体字。如出土于唐代、刻写于先秦的“石鼓文”,字体是一种介于大篆与小篆之间的过渡文字。字形方正圆润、厚重饱满,并且对后世的大篆书法影响很大。纸张普及后,毛笔的灵动和书家的发挥成就了楷书和草书这两种字体。


通过对不同时期,包括对数字化时代汉字艺术表现的分析,作者认为,汉字书写字体字形的变化,与一定时期的材料与工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桌椅未有发明之前,书写者要左手执卷,右手书写,因而要纵向书写,类似于简牍的书写范式。不同的纸笔墨砚,除了书写者的主观意志外,材料与工具的不同导致书写的效果也有细微的差别。雕版技术与活字印刷技术的诞生,促使汉字走向规范化。计算机时代,王永民根据“永字八法”将汉字简化为五个代表性的笔画代码而发明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让汉字这种古老的字体在数字化时代重放光彩。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文化传播的影响,汉字及图形混合使用成了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到来,使汉字的个性化设计成为新的趋势。虽然人工智能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人类的智能和创造性还不可比拟,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汉字的设计史将会翻开新的一页。


四、从理论高度概括汉字设计的规律,从中找出其内在的思维模式与设计方法,以便为汉字设计史的建构提供理论涵养与实践指导。


本书的一个重大突破或者说重要的理论创新,即无论对汉字发展史的研究,还是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对汉字设计的促进,或是从汉字对少数民族文字和异域文字的影响来看,都是为了从中找出汉字设计的思维模式与方法。陈楠借用了韵文创作时所遵循的格式与韵律这个“格律”概念,提出了“格律设计”这个设计方法论上的新观点。他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有对声韵、对仗、平仄,以及字数等的预先设计,英文十四行诗也包括句数与押韵的要求。韵文的格律是作品建立内在秩序的框架,设计从设计史的角度来看,也需要建构一个隐于形式背后的运行规律与游戏规则。这个规则,是由“格、格局、格律”组成三个层级的阶梯式设计规则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方法论。而达到这个境界,必须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来找到汉字设计的“道”。即“穷究细分设计对象主题的基本单位,寻找构成系统的基本单位元素,研究由此构成的系统格局,以及这些格局是按照何种格律有效运行的”[4]。


为此,他通过分析梳理中国历代发明的汉字检字法、拆字法、输入法、书写顺序中的模件思维等,来总结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规律。如许慎的《说文解字》,通过部首的分类使汉字的检索成为可能。宋代司马光的《类编》和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对许慎的检字方法进行了完善。明代万历年间都俞编写的《类纂古文字考》,在部首检字的基础上增加了笔画的检索方法,将许慎的540多个部首简化到314个,而《康熙字典》又将部首进一步简化到215个。除此之外,他还分析了《四角号码字典》及“五笔字型输入法”“永字八法”等的拆字原理,来分析构成汉字基本模件的逻辑思维。陈楠分析部首检字法的目的,主要是“用设计思维与方法论的视角看待可以将其概括为提取复杂系统中相同部件与有规律的组合构成模件的方法,这不仅对汉字设计本身大有裨益,对于系统设计也有很大启发”[5]。为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汉字检索发展历程,他专门制作了一张图表,将中国汉字检索的主要工具书罗列出来,供研究者从中看出中国汉字检索的发展历程。


五、左图右史、以图证史,图文并茂的设计除了能帮助读者理解正文的内容外,还直观呈现了汉字设计发展的历史,图片直接成为本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作者本人多年来从事美术设计的教学并参与实践工作,本书的整体设计到局部安排,都是陈楠本人创造性发挥的结晶。无论是材质、色调,还是内容的编排,每一页每一幅图片,每一个细节,都可以说是精心雕琢,无懈可击的。封面“中国汉字设计史”七个字,既有甲骨文、金文,也有隶书、草书、楷体、宋体、黑体,仅仅一个书名,就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汉字发展的轨迹。黑色的封面与银色的字体,红色与黑色相间的扉页,稳重而又有古意。120克涂布特种纸加上彩色印刷,整本书本身无疑是一件艺术精品,也是汉字设计的范本。书中的1000多幅插图,除了对正文是一种补充说明外,有些是作者总结归纳的研究成果。如插图1的“中国汉字发展历史”,从岩画、甲骨文、籀文、金文、秦隶、小篆到草书、楷书、宋体以及近代的字体。有时间轴,还有不同时期的特殊文字说明。如图腾文字、合文、虎符文、鸟虫书、飞白书、古琴谱、工尺谱等。插图2的“历代汉字规范性文献”,从西周的《史籀篇》到宋代的《类篇》再到《康熙字典》,用对开的篇幅,通过一条线索,串连起中国古代19种汉字规范性文献。并且在下面交代这些文献的历史地位、作用、编排方式,有些还说明写作时的历史背景。插图3是“历代汉字书写法度文献书籍”。从《石鼓文》到《书谱》再到邵瑛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将古代汉字书写主要法度文献一并呈现。插图4将历代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品及特点一并开列,共48家63部作品。因此,这些插图具有资料性、文献性,除了让读者直观了解所要论述的内容,加深对文字部分的理解外,还能拓展读者的阅读视野,帮助打开思维的大门,进入汉字设计的殿堂。



总之,这部呈现中国汉字设计发展轨迹,总结汉字设计思维范式与实践方法的著作,既是中国智慧的呈现,也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它的出版不仅丰富了中国汉字设计领域的理论宝库,对于世界设计史研究,也是极大的中国贡献。凡是从事中国汉字设计史研究的学者,都将会从中获得启发。

参考文献:


[1]董占军.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4.
[2]陈楠.中国汉字设计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21:277.
[3]陈楠.中国汉字设计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21:353.
[4]陈楠.中国汉字设计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21:411.
[5]陈楠.中国汉字设计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21:413.


责任编辑:龙亚莉


作者简介

周百义 出版人、作家。曾任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长江出版集团总编辑、长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现主持编纂出版1600册《荆楚文库》大型文化丛书。在出版社期间,主持策划的有《二月河文集》《历史小说大系》《九头鸟长篇小说文库》《新时期报告文学大系》等。责任编辑系列长篇历史小说《雍正皇帝》《张居正》等。本人写作并结集出版的有:小说集《竹溪上的笋叶船》《山野的呼唤》《黑月亮》,历史小说《她从魔窟来》(与人合作),报告文学《步履艰难的中国》《中国反黑行动》(与人合作),古籍整理《五经七书译注》《白话劝忍百箴》《预知.预兆.预见》,出版研究专著《出版的文化守望》《书旅留痕》《书业行知录》等。有《周百义文存》3卷。最新出版的有《长江十年》《劝忍百箴》(修订版)《我的出版实践与观察》《岁月绵长》《出版的艺术》等书。


出版六家

出版人的小家

出版六家公众号的所有内容,均为原创。

未经许可,请勿使用。

欢迎合作、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