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知行课程心得体会,最新精选

从明理知行到知行合一(《知行》读后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MR国度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知行课程心得体会1


《知行–工业基因的数字化演进》是一本关于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新书,由郭朝晖老师所著。读完这本书后掩卷沉思,尝试用自己的逻辑去理解书中的内容,以做到融会贯通,为己所用。其间过程也是小有波折,这篇读书笔记算是将自己对本书的理解阅读过程做一记录。主要内容包括:本书在个人知识体系中如何定位、自己对本书内容的理解、书中理念实践的技术思考和建议的关注点。

明“数字化转型”之道理,知“数字化转型”之行止。明理是要明白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目标、路径和方法,了解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标准、案例和趋势。知行是要知道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规划、业务设计、体系建设、关键任务和结果评估,以及如何解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风险。

合“数字化转型”知识和行为为一。知是要深入理解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价值和意义,掌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原则、方法论和工具;行是要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的各个环节,运用数字技术和数据来创新业务模式、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合一是要把知识和行为融为一体,不断反思、学习和进步,形成数字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以上两点是阅读完本书之后自己的一点体会,开头时提到读书过程小有波折,这里简单介绍过程并谈谈本书在我个人知识体系中的定位。拿到书后花了两天时间很快读完第一遍,过程中在很多点上也体会到作者的真知灼见(也有人认为只是简单的常识和道理)并深以为然,可是在之后的个人总结环节却感觉有点茫然和无从下手。我到底应该怎样在自己的工作中去应用书中的内容呢?好像缺乏一个抓手和桥梁能够将书中的内容和自身的知识体系之间进行融会贯通,导致总结时无从下笔。放下冷却两天后的某个时间点突然想到这种情形和我之前学习工程管理的课程内容时有点类似,当时很多课程都是涉及到项目管理中的范围、时间、进度、质量、人力、风险等具象的内容,可是里面有一门叫做工程哲学的课程有点与众不同,讲的不是具体的技能而是抽象的道理。

想通这一点后顿时豁然开朗,这本书就是数字化转型的哲学。科学是用来描述世界,技术是用来建构世界,而哲学却是用来解释世界,解答人总是要面对的为什么的问题,搞不清因果很多时候做事都不安心。有了这个认识,我专门去找了一本牟宗三先生所著的《中国哲学十九讲》来读,里面着重介绍了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以及西方的哲学,分别从纵向和横向进行了讲解。

其中个人最欣赏道家的哲学观点,“无为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有无合一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怎么理解呢?简单来说就是世界本质上是由简单的规则组合并运行后形成的。这一点倒是和国外很有名但不是太受学术界欢迎的物理学家、数学家Stephen Wolfram(Mathematica数学软件的设计者)一直倡导的元胞自动机理念类似,因为计算等价性原理,各种不同学科的复杂系统本质上相同,都是由简单的规则所驱动,颇有点当下正在流行的语言大模型的意思。但是没有被广泛认同接受,估计是与如果认同会砸自己的饭碗有关。

扯远了,还是回到《知行》的书上来,在个人的知识体系中,我把它定位成有关数字化转型的哲学。书中主要内容从数字转型的本源讲起,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本质上是一种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有其自身的逻辑,涉及技术创新的概念、机遇、用户需求、认知视野和管理机制;技术创新的出发点是工业基因的进化,包括效率、质量、成本、标准、管理,进化目标的评估需要考虑到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技术创新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会改变人机关系,在此基础上深入发展会进一步影响到人人关系,中间过程包括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过程演进;演进的目标不完全是干掉人,而是在少人化的同时实现强人化,用数据技术和工业知识赋能于人,让人更高效的进行生产过程维护与改进创新工作,完成根因分析、数据建模、工业应用开发等任务;数字化转型选择要做什么时需要考虑到时空视角、不同层级人员视角和事物过程的演进视角;最后是在破旧立新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固有观念和文化的阻力,在做到知难而进的同时还要学会知难而变和知难而退,去除执念方能成就全新的工业文化。

下面结合书中内容和自己的工作谈谈数字化转型落地的技术支撑。从人机关系的改变演进到人人关系的改变,进而产生新的企业动作模式。其间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过程主要涉及三方面的技术,分别是工业互联网(IoT)、人工智能(AI)和增强现实(AR)。IoT是基础,实现由实体维和资源维构成的物理世界的数字化;AI是支撑后端,实现数智维的升维重构和降维解构;AR是交付前端,让虚实融合技术赋能于人,三种技术合力支撑数字化转型的落地。其中有关IoT论述的书很多,包括本书所属的走向智能丛书系列中的前序书籍,这里不做展开,下面我们重点谈谈AI和AR。

AI对AR的助力,基于AI的识别算法,人机交互能够从图像用户界面 (GUI)过渡到语言用户界面(LUI),LUI(普通人能理解语言文本)不同于原来的DOS命令行(专业人员使用的精确指令))。在信息获取方式上,信息1.0时代的人找数据(搜索引擎)、信息2.0时代的数据找人(信息流和用户画像)两种场景都需要提前准备好场景消费的数据,而由于一线场景的碎片化,事无巨细全部场景都准备好数据也不现实,这时配合时下流行生成式大语言模型(LLM)和既有的系统数据、知识数据能够为即时内容生成(AIGC),实现类似相声表演中“现挂”的效果。

AI和AR都能为基于控制论的自动化和强人化带来助力。AI为自动化的感知(多模态编码交互)、决策(语言模型大脑)和执行(具身多模态机器人交互);AR为强人化的感知(见所未见,听所未听,触所未触)、决策(聊天室的主持人)和执行(减轻人的认知负荷-记忆力和注意力)。同时AR辅助人为AI指引前进方向、确定最终目标。自动化意味着确定性,但当自动化的工作场景网络化到一定规模后由于计算的不可化简性必然会变得不确定而需要做出选择-定义下一步要发生什么,这时就需要强人化赋能的人的介入。

结合对书中介绍的数字化转型哲学的理解,在这里对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推广上补充一点自己的小视角。一是技术创新的受益者应该从小众走向大众,事实上从1970年以来的五十年时间欧美国家的劳动生产力增长率幅度并没有象1970年之前100年那么大,尤其最近十年接近停滞,也是各种社会乱象背后的根源;虽然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等各种新技术轮番登场,但效果没有预期那么大,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些技术最终的受益面不象以前的机械化、电气化那样全民普及;中国虽然有着后发优势,但这种趋势的影响只是延后而不是避免,“十三五”(2016-2020)时期,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5.8%,“十四五”(2021-2025)时期,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GDP增长”,2021年是8.7%,2022年是4.2%,显示我们劳动生产力增长率的高峰期已过,下行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二是技术的落地要与实践流程做深度结合。技术不是生产力的根本原因,仅仅掌握最新和最好的工具不会带你进入生产力的最佳境界—尽管社交媒体上的许多头条新闻都承诺了这一点,这种洞察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计算机的引入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带来如此大而快的生产力繁荣。优化流程是深度生产力实现的基础,它具有最大的杠杆作用,但需要基于新技术IoT、AI、AR来重新思考整个生产过程,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新技术+使用未经优化的流程的生产力提高幅度有限,这就像给猪涂上口红一样,看起来很热闹,但我们的目的不是看热闹。



最后简而言之,作者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件事上是明白的。

知行课程心得体会2

你自己遇到或者身边发生过以下类似的情况:

你买了心仪已久的图书,赶紧拍张照片发到朋友圈:“想与书一起去诗和远方旅行”。一段时间后,这本书还很安静呆着书架上,未翻几页。

有点知识焦虑了,那么多东西需要学习,于是,在别人的推荐下买了一堆付费课程,茫然无措,不知道该从哪一部分开始?

了解到不少关于减肥知识,也明白了减肥重要性,赌咒发誓要与“肥肉”说拜拜,可总是坚持不下去。

……

全球1500万本畅销书《一分钟经理人》的作者肯•布兰佳也有类似困惑——作为一名享誉全球的世界级管理大师的大师,他的书、他的课有人给予反馈,或是觉得醍醐灌顶,或是觉得是经典之作,但是回访后,他发现结果并不如人意:

最令我困惑的是,我感觉自己的工作似乎并没 有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虽然很多人都读过我的书,但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 并没有将我所谈到的理念付诸实践,没有把它们持之以恒地应用到自己的日常工 作中。

让我担心的是,有些管理者似乎只是满足于口头上大谈领导行为,而不是真正地将其付诸实践。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人顶上诸葛亮。

于是,肯•布兰佳请教了保罗•梅耶和迪克•卢赫两位业界大咖。保罗•梅耶是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自我完善产业的著名先驱者和领导人,美国成功激励机构的创始人。迪克•卢赫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动机论演说家,著名的顾问和天才培训师。

他们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很多人知道却做不到?

三人经过反复研究和碰撞,终于找到了知道却做不到的三个真正原因,并在这本书中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知道做到》

第1个原因:信息过载,改进建议是应用少而精,这是改变认知,从而实现知识层面的转化

肯•布兰佳说,现在全球每年800万的新歌、200万部新书、1.6万部新电影,300亿博客和文章、4万件新商品。1820亿的维特和微博信息。信息泛滥越来越严重。

也就是说,当下我们一天中接触到的信息量,可能比过去几十年人们接触到的还要多。还有,我们手中的任何一台普通电脑可以装载的资料可能要超过一个城市大部分图书馆图书的总和。

图片来源网络

知识的海洋,看似美好,实则是淹没众生的噩梦。

李尚龙在一篇文章中介绍了朋友小刚被信息超载折腾的无所适从、一事无成的故事:

我的一个朋友小刚很喜欢接受新事物。于是,小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在学音乐,他就缠着父母让他们给自己报吉他班。 发现别人都在做微信,他又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 他经常跟我抱怨说,我一直在学习,怎么总学不好,每个变革的节骨眼,只要别人都在做的事情,我也都在做,该接收到的信息,我也都知道了,为什么我现在依旧一事无成?

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可以通过书籍、网课、分享会、培训班、互联网,就可以轻松获取任何想要的知识,而学习新的知识比努力将它们应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容易且有趣多了,比起行动起来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我们更愿意在朋友们面前展示“这我也知道,那我也知道“。

李尚龙认为,当信息开始爆炸,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全部阅读、照单全收,而是问自己需要什么,然后查阅需要的信息,看对自己有用的资讯。 其余的,你大可以不用关注。 信息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控制人的。

有选择的做,比毫无筛选更有力量,成效更好。

作者认为,知道却做不到第一个主要原因是信息超载 ,而消灭信息超载的办法是:少而精。要做好“少而精”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少即是多》

方法1:少而精而非多而浅地去学习。

心理学研究结果:人们会习惯性地不断获取新事物,而并不将其付诸于实践,从而导致信息超载。这是因为人的心理会认为获取新事物要比应用已有的知识有趣得多。但事实上,重复阅读或者练习过去已经学到的知识,带来的价值非常大。

所以,要想改变知识焦虑,必须做好知识筛选,精要地学习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多而浅地接触大量信息。要想掌握某个知识,必须让自己完全沉浸其中,通过间隔性重复,直到将其完全吸收。

方法2:以慢为快是真正的快。

成甲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提到这样问题:在这个时代太慢是要被淘汰的,可问题是,你怎么能快得起来?是更快的读书?如报名参加“十分钟讲透创业原理”、“半小时带你了解中国历史”、“21天高效写作培训班”。

成甲认为快是结果不是过程,越想快速提升能力,越需要在慢上下功夫,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的解决上。

我非常认可成甲的看法,建议适当屏蔽外界干扰、亲戚朋友的建议、单位同事随时散发的负能量、无效社交带来的时间浪费,宠儿回顾到你关注问题的本身,找到解决这个问题核心点,去攻克它。

坚持这样做,你一定可以体会到人生的另外一种喜悦,这种喜悦是来自认知提升和获得感。

方法3:间隔性重复。

肯•布兰佳认为,间隔性重复是解决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比如你看了一本书,受益匪浅,最好是隔段时间拿出来再看一次,通过间隔性的重复,你才获得更好的理解,并且把这些知识技能内化成自己的本事。

无独有偶,在《认知天性》书中也对“间隔性重复”的学习方法给予肯定,作者认为一直重复是愚蠢必须的,但是必须间隔重复,通过检视的方法检验学习的成果。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这本书,虽然写得内容比这本书复杂晦涩难懂,但是观点还是值得去消化和理解。

知行合一:少而精的哲学

总结下,肯•布兰佳认为要解决信息超载的问题,需要应用少而精的哲学,从“少而精而非多而浅地去学习”、“以慢为快是真正的快”、“间隔性重复”三个方面努力。要想真正了解一个领域,我们必须彻底的吸收一些重要信息,而不是盲目地接触大量信息,少而精,而非多而浅;将精力集中到少数几件事上,选择那些你真的想要实际应用的几个知识,沉浸其中,不断地咀嚼、消化、咀嚼、消化,直到它们被完全吸收,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爱因斯坦: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

第2个原因:消极过滤。改进建议是积极聆听、绿灯思维模式,这是改变态度,从而实现向积极思维的转化。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做正确的事情却没有人发现时,就会开始对自己 ( 以及其他人 ) 产生怀疑,并设立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从而大脑会逐渐产生出消极思维,变得封闭并对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进行过滤,用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会因为恐惧而对很多事情妄下断言。

肯•布兰佳认为,知道却做不到的第二个原因是消极过滤,而消极过滤产生的原因是在年少时并没有得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所以开始对自己和其他人产生怀疑。

换句话说,大脑学习知识的时候有个消极过滤系统,用消极心态建立防御机制,在无形中阻碍了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态度。

消极过滤有两种形式:一是看到一个观点,觉得这个不行,根本不可能。二是是当人们在听到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的声音时,第一反应就是反驳或者挑刺。这两种方式都在阻塞学习。

消极过滤的害处

肯•布兰佳认为,本可以 100%地听到自己身边的人在说些什么,听到自己身边出现了什么声音,可以 100%地通过阅读让那些书和文献中的理念进入大脑。但由于我们的大脑常常是封闭而消极的,所以,听到或读到的信息就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遭遇心理上的堵塞,我们正是通过它来接受、相信、理解和使用信息的,结果最终只有 10%的信息能够进入我们的潜意识。

这些都是消极过滤带来的魔咒。怎么办?书中给出的两个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1:积极聆听的六种技巧,大家可以尝试实践下:

1、带着积极的期待。

2、不要带有任何偏见或先入为主。

3、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对新的信息感到兴奋。

4、手里拿支笔,准备做记录。

5、带着强烈的欲望,不仅要仔细聆听对方的讲话内容,还要努力激发形象力。

6、带着一种“我该如何应用这些”的态度。

解决方案2:使用“绿灯思维”。

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在提出或者反驳一个观点前,先站在对方的立场看看有什么可取之处,不要过早地拒绝大部分信息。

肯•布兰佳建议,有消极过滤的人必须设法敞开自己的心胸。每次接触新信息时,不要总是琢磨这些信息错在哪里,而是成为绿灯思考者,积极发现其中的正确之处,并告诉自己, “我知道自己读到或听到的信息是有一定价值的,可它究竟在哪儿呢?”

图片来自网络

第3个原因:缺少跟进。改进建议是制定周密的跟进计划并实施,这是改变行为,从而实现行为系统的不断优化。

我们常说好主意一毛钱能买一打,但是有人好主意放在手里不值钱,还有人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究竟是什么人用一毛钱一打的主意,换取了非常可观的回报?

人们发现,收获满满的人,正是那些把想法记录下来,并认真制定了计划去实施的人。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非常经典:你需要掌握多少食谱才能真正减轻体重?答案是只要一个就可以了,就是你能「真正坚持」下来的那一个。

举个例子:

回想一下你现在记得最牢、最懂得如何去用的英语单词,是不是大部分都是学生时期老师隔三差五逼着你听写的那些?后来即使你每天勤奋地背30个单词,却只能混个脸熟,即使知道是什么意思也永远想不起来去用。

所以,肯•布兰佳说:知道却没有做到的第三个原因是缺少跟进,而这是所有障碍当中最难克服的。

肯•布兰佳给出的改进建议是:制定一份包含指导、支持和问责三个要素的跟进计划,并加以执行,再尽可能地争取相应的指导和支持,设定一个「反馈监督机制」来督促自己执行跟进计划。

也就是说,要想知道做到,必须要有人指导、支持和问责,这个人可能是老师、可能是职场的前辈、可能是身边的朋友、也可能是付费的教练、或者是其他任何可以提供支持的人。

肯•布兰佳的观点中除了自律,更看重他律,这也是大多数人缺乏的环节。

那么,如何将知识用到实际中呢?

肯•布兰佳设计五步骤——“告知、演示、尝试、观察我、表扬我的进步或进行纠正”,然后阶段性重复,它可以帮助那些潜在的赢家变成真正的赢家。

五步骤

是否感觉行动跟踪法类似闭环管理法,甚至较之更加高级实用。

此外,特别要强调的一点:在进行纠正之前,一定要对学习者的进步提出表扬,没有执行表扬的纠正很容易触发对抗。

总结

结语

这本书140页左右,静下心阅读一般约两个小时即可读完,间隔性读了多次,每次都有新收获,感觉这是一本特别有嚼头的经典之作,特别推荐给大家。

如何改变知道做不到的魔咒?总结分为三步骤:

第一步:从改变认知开始(少而精的精要主义)。

第二步:继而改变态度(积极聆听、绿灯思维)。

第三步:最终实现行为的改变(制定跟踪系统)。

其中每一个步骤都花时间重复,间隔性重复,这是肯•布兰佳反复强调一个关键点:如果想要让某条知识(知道的东西),产生预期的结果,我们必须学会间隔性地重复它。间隔性反复成效明显,是因为经过了思考和沉淀,每一次都会不一样,就如同一本书,隔一段时间去看,相信每次都会有新的感受。

韩寒在电影《后会无期》中有句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实际上,听说或知道是没有力量的,这是人生的第一阶段,大部分人止步于此知道后还能做到才有力量,这是人生的第二阶段。

许多失败的人,很多不是败在事情没做好,而是根本就不会开始!

希望这本书对困惑、焦虑的你有所启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知道后做到,过好这一生。

知道做到的人就是牛

——此为分隔符——

这是「蓝胖知行手记」精读文章系列文字,希望与你一起成长。

学了好多知识,常常一学就忘,别放弃,这4种方法让你记住90%……

-end-

知行课程心得体会3

青少年“学党史”心态知多少(九)

近期,配合青少年“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学习教育,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广东省团校志愿服务研究中心通过“社志会”微信公众号开展网络问卷调查,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6021名青少年参与调查,反馈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此,我们撰写十篇分析青少年“学党史”心态的文章,提供分享交流,今天发表第九篇,敬请继续期待——

第 九 篇

青少年“学党史”要做到“知行”结合

苏敏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1]:“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党史是中华人民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历史财富,其不仅是需要学习的智慧,更是需要践行的品德,对于青少年而言同样如此。

图一:

您认为下列哪些措施能更好增进青年对党史的了解?[1-3项]

在关于“哪些措施能更好增进对党史了解”的问题上,仅有两个答案是超半数以上青少年受访者选择的,分别是“设计针对性强的党史学习读物、课程”以及“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并且其选择占比均超七成。也就是说,与培育教育者、挖掘传播者、拓宽传播渠道及强制学习规定等措施相比,大部分青少年认为更重要的是学习内容的完善及实践。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设计针对性强的党史学习读物、课程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考虑受众群体的特性。例如:从年龄阶段考虑,年龄小的青少年适合“玩中学”,从娱乐、故事中体会浅显易懂的道理;而年龄大的青少年则更适合从“交流、探讨中学”,进而吸收书中的道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二是结合所处环境的特色文化。例如:校园的“党史”课堂可以结合学校的历史文化元素,让青少年对“学党史”有真实感,增强自己作为学校一员的文化自信等,达到学“党史”,明道理,增自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史”的宝贵,还体现在其背后所传承的优秀品德,在当今和平时代,大多数青少年可以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得到锻炼与发扬。志愿服务是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传承“党的精神”的重要载体,即: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青少年认为仅仅“知”党史是不够,还应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将“知行”结合,身体力行、传承优秀品德。

图二:

《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实践活动宣传单

团中央以组织化学习为基本形式,在各级团、队组织和青少年中大力推进针对性的“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诠释了“知行”结合的有益做法。例如:针对00后设计《听懂共产党——讲给00后的故事》,运用动漫卡通、趣味游戏、电影片段等形式,打造青少年“学党史”课程;依托“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在线申领“红领巾讲解员”身份认证卡,走进当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等成为“党史故事”讲解员,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让青少年爱看“党史”故事,愿学“党史”知识,并通过每一次的志愿服务“碎片”、拼凑“党史”知识蓝图。据统计[2],截至4月12日,全团共有164.4万个基层团组织开展了学习活动,3367.4万团员参与,52万多名少先队员在线申领“红领巾讲解员”身份认证卡,相关做法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欢与认可,值得借鉴。

作者信息:苏敏,中级社工师,厦门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在读研究生。

来源:社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