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南疆会议心得体会,最新合集

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广州日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南疆会议心得体会1

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李克强主持会议。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汪洋作总结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经过各方面艰辛努力,新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一是经济发展持续向好。2014年至2019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由9195.9亿元增长到13597.1亿元,年均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282.3亿元增长到1577.6亿元,年均增长5.7%。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所有地州市迈入高速公路时代。二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14年至2019年,新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1%。建成农村安居工程169万余套、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56万余套,1000多万群众喜迁新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实施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农牧区医疗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率均达100%,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7%。三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2014年,新疆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7.9万户、308.9万人,贫困村3666个,贫困县32个。截至2019年,全疆累计脱贫292.32万人、退出3107个贫困村、摘帽22个贫困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9.4%降至1.24%。其中,南疆4地州累计脱贫251.16万人、退出2683个贫困村、摘帽16个贫困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9.1%降至2.21%。“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因贫失学辍学实现动态清零,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参保率均达100%,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四是中央支持和全国对口援疆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至2019年,中央财政对新疆自治区和兵团转移支付从2636.9亿元增长到4224.8亿元,年均增长10.4%,6年合计支持新疆2万多亿元。19个援疆省市全面加强全方位对口支援,累计投入援疆资金(含兵团)964亿元,实施援疆项目1万余个,引进援疆省市企业到位资金16840亿元,中央企业投资超过7000亿元。总的看,新疆呈现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为迈向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事实充分证明,我国民族工作做得是成功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凝聚着新疆2500多万各族儿女的智慧和汗水。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参与和支持新疆工作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向新疆各族群众,向在基层一线辛勤工作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领导。实践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完全正确,必须长期坚持。全党要把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在完整准确贯彻上下功夫,确保新疆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指出,保持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要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把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落实到新疆工作各个领域。要全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习近平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要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实现宗教健康发展。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

习近平指出,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要发挥新疆区位优势,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把新疆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丰富对外开放载体,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要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要科学规划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开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护工作,让大美新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习近平强调,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持之以恒抓好脱贫攻坚和促进就业两件大事。要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制度机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着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确保脱贫后能发展、可持续。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就近就地就业和有序转移输出就业有机结合。要大力推动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要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新疆故事,理直气壮宣传新疆社会稳定的大好局势、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谋复兴。各级党委要对标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不懈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突出政治训练,常态化识别干部政治素质,确保各级领导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要加大培养培训力度,研究制定新疆干部队伍培养培训规划,着力培养一支理论功底扎实、政策把握到位、实践能力强的干部队伍。(下转2版) (紧接1版)要把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要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信任、坚定团结、大胆选拔、放手使用,表现突出的可以直接破格提拔使用。

习近平强调,新疆各族干部是值得信任、有战斗力的。对他们要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怀,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新疆干部人才队伍。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习近平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完善党中央统一领导、中央部门支持指导、各省市支援配合、新疆发挥主体作用的工作机制。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要在党中央领导下,加强对新疆工作的形势研判、政策研究、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对重大问题及时提出工作意见。中央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深入调研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困难。新疆自治区党委站在一线,要履行好主体责任,抓好工作落实。内地各省区市要切实做好涉疆工作,支持新疆稳定和发展。各援疆省市要加强同新疆协调配合,长期坚持对口援疆,提升对口援疆综合效益。要持续深化改革,加强维稳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兵团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更好发挥特殊作用。

李克强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新疆工作面临的形势,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全面部署了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点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代新疆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思考,研究贯彻落实措施。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汪洋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指导新时代新疆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引领新疆工作守正创新、胜利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真正掌握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把学习的过程变成提高认识、改进工作的过程。要完整准确理解和长期坚持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新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牢牢把握新疆工作总目标,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在事关长治久安的深层次问题上聚焦发力。新疆和中央各部门要制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实施意见,对重点任务逐条逐项细化分解,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变为实际工作成效。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督促检查。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宣讲活动,推动会议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等出席会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政负责同志和各地州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负责同志和各师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其他各省区市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关人民团体、金融机构、中央企业负责同志,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出席会议。

南疆会议心得体会2

今天行程准备去参观唐代遗存古迹—石头城,和风靡全网的盘龙古道,鉴于之前的经验,经过塔县游客中心大厅,我们进去询问了一下,此举还真是明智:由于疫情原因已关闭石头城,冬雪的原因关闭了盘龙古道,听到消息,感觉蒙了。现如今游客基本没有,一位女工作人员见我们大老远来诚心可嘉,很热情地介绍我们去杏花村和石头城脚下的阿拉尔草滩,简单商量后,我们决定去75公里之外的杏花村

两辆车一前一后从塔县小城出发,出城不多远,看到右方一大片开阔的湿地,随即下车,俯瞰远方,只见大片褐色接近金黄的水草丰美,纵横交错的小溪蜿蜒,无数的牛羊散落遍地,和远处的雪山白云蓝天交融在一起,风光极度优美,记忆在电视纪录片里才能看到过这种影像,但现在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景观,那种叹为观止的兴奋是无法言表,原来这就是金草滩国家湿地公园

除了明媚的阳光,塔什库尔干河与其支流纵横交错流淌着,清冽的涌泉跳动着晶莹的水珠,离离的水草尽情吸纳了昆仑山的豪情,顽强地厮守着这片草滩,还有数不胜数悠闲自在,自由奔跑的牛羊。

金草滩湿地旁的村落叫阿拉尔,湿地因此也叫阿拉尔湿地公园。走进村里,村道干净,不远处牧人白色的毡房,掩映在草木从中,袅袅地升起炊烟,有惠牧政策,牧民基本已经定居,平缓开阔的河滩都设有定居的牧业队。牧民盖起了漂亮的砖木结构房子,保暖、舒适。这些房子看起来简单其实价值不菲,光秃秃的高原上没有木材,也不出产砖瓦等建筑材料,全是从喀什运过来,成本很高。碰到一个塔吉克大叔,身材高大,体格强健,非常热情好客,但只会说几句普通话,我这个久居广州酷热天气的南方人最关心问这里夏天最高温度是多少?他回复说:二十五度左右,把我羡慕到了。

流连了好一段时间,两位金牌摄影师终于在我们的催促下鸣金收兵,收起了摄影器材,继续沿着613县道向杏花村开去。

613县道,塔县到莎车的一条县道。这是一条至今都很少人敢走的南疆密境。山高路险,走过这条路会有深刻体会。开过这条路后,再也没有什么路不敢走的了,这里千年前曾是玄奘东归所经之地,所处昆仑山深处,玄奘法师曾这样描述这条古道:“东下葱岭东冈,登危岭越洞谷;溪径险阻风雪相继,行八百余里出葱岭至乌铩国。”这一路,盘山、过桥、甚至从悬崖上穿行而过。有的路段几乎只是一辆车的宽度,靠山的一侧经常见到塌下来的一堆堆碎石,有时是巨大的石山,岩石悬在头顶,另一边就是湍急的叶尔羌河。

“身在地狱,眼在天堂”,形容的就是这条塔莎古道,沿途道路险峻,风景随势而变,美景瞬间如约而至,只见远处雪山,近处碧蓝湖水,高原特有的山貌,蓝天白云,浮云在天空悠游,轻轻地舒展,慢慢地移动,那么的悠然自在。这就是下坂地水库,高峡平湖,蓝蓝湖水,在群山环抱中如同蓝宝石般。

此时已是下午的五点多,离杏花村还有30多公里,由于山路颠簸,已经有高反的一位朋友感觉更加难受,头晕呕吐,看到她的难受劲,我们感同身受,决定原路返回塔县小城,不再前去。美景虽美,但朋友更重要。

10月27日,在塔县小城再续住一晚的翌日早餐后,我们启程前往莎车,莎车属于喀什地区,由于防控我们不走塔莎古道去莎车,因为其中有段路不属于喀什地区,只能走回喀什方向的314国道一段,再转入吐和高速到莎车,行程420公里,一切都顺利加上检查站逗留时间走了将近10小时,在晚上9点多经过重重的关卡终于到达莎车。


(未完待续...)


注意:原创图文,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载任何图片、文字段落不得用于商业目的,违反必究。

南疆会议心得体会3

2020年12月28日,冬日暖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掷地有声地宣告——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这是一个党百年奋斗的心声,这是一个民族近代二百年艰难求索的呐喊,这是五千年中华历史最深沉的回响,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农民最激越的希冀交响。短短10个字,涵盖了历史、现实和未来,融汇了党、国家和民族,交织了梦想、奋进与征途。这是动员令,这是冲锋号,这是浩浩荡荡的时代春潮。

这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个重要时刻。在这一重大论断烛照下,中国的三农,书写下了新的开局、新的精彩、新的磅礴篇章——

这一年,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千年小康,一朝梦圆。这一年,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这一年,粮食和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年,大国乡村,向着“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境界稳步前行。

新的历史节点,变局中如何开新局?

——先要回答好乡村的新命题

“转身”,有人用这个词形容中国在世界上位置的变化。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世界变局的被动“看客”,正“转身”成为变局的重要变量。而在国内,2021年,恰逢“两个百年”交汇点,是极为重要的开局起步之年。

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互相影响,变局中开新局,中国的命题该如何开题——

“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

开局决定全局,起势决定后势。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切洞察全局、深刻把握大局、深远谋划新局,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个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命题。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年的调研足迹,总书记行一处,走一地,进一村,到一户,总是惦记着农民,时刻关注着振兴——

2月,贵州扶贫车间,点赞苗绣,强调产业振兴;3月,福建茶园,关心科特派,谋划创新支撑;4月,广西葡萄园,思考共同富裕;5月,河南麦田,查看小麦长势;6月,青海牧民新村,看望脱贫农户;7月,西藏嘎拉村,关注民生实事;8月,河北城郊乡村,分析城乡关系;9月,黄土高原山沟沟,看生态和产业有机结合;10月,黄河岸边盐碱地改良田,剥出一粒大豆细细咀嚼:“豆子长得很好”……

不仅有体贴入微的民生关切,更有高屋建瓴的统筹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念兹在兹,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引路子,为民族复兴指方向——

处于什么阶段?“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大国三农平稳转舵,已经取得的成果要巩固住,新的任务和举措要衔接好,着力点和目标要因时因势而转。

该向哪里发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要一体设计、统筹推进,既要实现农业高质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又要做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

瞄准什么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跳出乡村看乡村,跳出三农抓三农,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让亿万农民和广大农村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所在,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不变的方向。

中国为什么有突破“悖论”、避开“陷阱”的自信?

——读读乡村振兴的新答卷

2021年11月6日,澜沧河谷,汽笛嘹亮,动车驶入云南南涧县小湾东站,标志着这座为乡村振兴而专门设立的火车站正式开通,30多万群众将因此受益;一天之后,南疆口岸,汽笛又响起,首列库尔勒-土耳其中欧班列满载新疆核桃,驶向土耳其,新疆特色农产品搭乘“专列”出国,平均可节约15天时间和40%成本。

一南一北,一列进山,一列出海,映照出开局这一年,三农内循环的新活力、双循环的新气象。

如果这样的画面还过于简单,我们不妨把视野再拉远一些,就能更清楚地看到,在这一年,三农稳住了什么、做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看基础,底盘更稳——全年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3657亿斤,生猪生产提前半年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看发展,动力更足——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农民从三产融合获得的收入已占总收入的43%,前三季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比城镇居民快2.5个百分点;

看转型,生态更美——明确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施工图,乡村休闲旅游加速恢复,预计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000亿元,成为旅游业恢复性增长最突出的领域;

看乡村,建设更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开启,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等创新做法亮点纷呈,自治、德治、法治有效结合,乡村正在成为农民的美好家园。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这是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的著名悖论,过去不少国家都曾跌入类似的“现代化陷阱”。但今日的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什么始终有突破“悖论”、避开“陷阱”的自信?为什么能保持稳健前行的英姿?认真读读中国三农的新答卷,或许就能明白个中缘由。

大历史的进程中,这一年给未来留下了什么?

——打开三农工作的新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有过高速增长,有过发展的“黄金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创下了辉煌的“钻石期”。在这一历史脉络中,2021年的三农发展经纬,与以往有何不同?

只有以大历史观来看这一年,才能懂得“看似平凡最奇崛”,也才能体会“成如容易却艰辛”。只有着眼民族复兴的整个进程,这之中的内涵之新、视野之大、应变之妙、谋划之深,才显出浓墨重彩、力透纸背。

年年抓粮食,年年夺丰收,成绩固然来之不易。但更为不易的是,从“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到“党政同责”,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重农抓粮被提升到新的政治高度。实施“辅之以利,辅之以义”,首次向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200亿元,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实施范围。

又何止是粮食!

不久前,我国自主培育的三个白羽肉鸡新品种通过审定——这背后,是白羽肉鸡自主育种“零的突破”,更是推动种业振兴、攻破“卡脖子”技术的坚定决心。

今年夏季,高温少雨导致甘肃部分县区秋粮受灾,但农业保险让5万多户农户今年“不白干”——这背后,是农业保险的优化升级,更是多举措惠农强农的思考践行。

回望这一年,我们在干中思、思中谋,既砍柴,又磨刀;既打渔,又织网;既有术的实践,又有道的谋划。一路走来,收获满满:

这一年,乡村振兴促进法出台,这是首部以“乡村振兴”命名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此有法可依。这一年,《“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印发,这是首部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推进的规划,迈向2035年的乡村,我们有了路线图。这一年,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规划……从中央到地方,几十项三农长期规划和行动方案密集出台,搭起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扎根、起势、转向、架梁,构图、布线、清障、通途。偶有颠簸,却能一路向前;重心转向,不变蹄疾步稳;风险叠加,终得拨云见日;负山戴岳,始终无畏跋涉。这一年里,我们明确了干什么的内涵、怎么干的路径,勾勒振兴的画卷,建筑复兴的大厦,撸起袖子大干了一场。

成如容易却艰辛,如何实现危机中育新机?

——找准历史中三农的新坐标

万物流变,无物常驻。元宇宙、量子科学、共享经济……如今的世界,几乎每一天都有新概念,似乎一睁眼就有改变世界的大新闻,让人常有“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感慨。

变局之中,危和机往往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就是机。认识变化,才能适应变化。看清挑战,才能危中寻机。

从世界维度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大国博弈日趋白热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激烈竞争,我们在很多领域都可能遭遇短兵相接、针锋相对。三农一旦出了问题,就可能推动更多敏感系统越过临界点,对国家整体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变局中求发展,三农“压舱石”是最大的底气。

从中国维度看。中国当前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但还面临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还在攻关期。实现由全面小康向全面现代化、由大国向强国的成功飞跃,需要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扩大内需、畅通循环。

从三农自身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踏步赶上来,但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生产投入边际报酬下降,资源环境制约趋紧,国际竞争加剧。村庄空心化、农业兼业化依然突出,流动人口给乡村治理带来新问题,移风易俗给乡村文化建设带来新挑战。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还在扩大,叠加疫情散发冲击,农民增收后劲减弱,农村老龄化人口快速增长,养老压力增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些都是不容回避、必须攻克的难题。

中国怎么办,一个重要的支点是三农怎么办。通过振兴乡村破题全面现代化,此刻才是起点。

复兴之路上怎样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稳中求进迈上新征程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新的一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迎来从谋篇布局到具体施工的关键一程。怎样求新求变,抓住机遇?怎样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要坚持以大历史观来看待三农。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百年变局风云激荡,靠什么回答时代之问?是未来,也是历史。粮食安全、乡村治理、城镇化建设……这些现实的课题,其实都在历史中埋下了伏笔。民族复兴、乡村振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漫漫征途,道阻且长,三农的发展也不会是一帆风顺。未来,我们要在惊涛骇浪之下把稳船舵、迷雾重重之中拨云见日,只有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洪流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找准三农坐标,尊重历史的判断、坚定历史的自信、保持历史的耐心,不为急流所阻,不被险滩所困,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始终牢牢把握三农发展的主动权。

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来指导三农。新发展理念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理念,更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日益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未来,三农工作中一些棘手问题、两难多难矛盾会越来越多,如何取舍,怎样突破?就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三农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

要坚持在“上下结合”中谋划三农。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三农工作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绩,就是因为我们的顶层设计呼应了基层群众的意愿,对接了基层的探索,实现了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现在,党中央已经明确了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在实践发展中,我们要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在“上下结合”上做文章,既要完整落实顶层设计,也要鼓励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尤其是在一些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事情上,要进一步畅通“自下而上”的渠道,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厕所怎么盖,马路怎么通,庭院怎么建,村务怎么管,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

要坚持以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推进三农。三农稳,大局才能稳。与此同时,三农自身也要稳字当头。要稳住已有的好成绩,稳住发展的好势头,稳住祥和的好局面,稳住人们的精气神。这“稳”还是“平稳”,不能“坐过山车”。当然,稳的同时,还要求进。乡村振兴是构建双循环格局的突破口,农业农村是全面现代化的短板和短腿,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先得把“蛋糕”做大。要通过三农的“进”,迎来一个全面、全域、全员的大发展,为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筑牢基石。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天的中国,已踏上振兴与复兴互促共进的新征途,进入赶考路上新一程。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旗,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书写更亮眼的振兴答卷,描绘更精彩的三农新局,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


原标题:赶考路上新一程——写在“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重大论断提出一周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