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寿明: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体会,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最高人民法院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观看十八大心得体会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方面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经验;审时度势,细心洞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高屋建瓴,明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面向未来,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特别重要的是,习近平同志从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高度,从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视野,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系统阐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高瞻远瞩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前,我们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要按照中央政治局的要求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的部署,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党的十九大的灵魂,作为推动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思想武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我们还要在全面学习、系统领会的基础上,结合审判工作,加强重点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人民司法工作的新要求上来,学以致用,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于党和国家总体布局和战略安排,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征程上,作出新贡献、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十九大报告中重点阐述的“8个明确”“14个坚持”的主体内容之一,论述精辟,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认识、新概括,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思想、新理论。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的核心是,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方略发生历史性变革和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以“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为题,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重要成就:“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同时又指出工作还存在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其中就有“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习近平深刻分析并指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主要矛盾的解决需要法治建设协同跟进,需要依法治国予以保障。法治的作用在于凡事都预设规则。法律作为稳定、明确的社会规则,能够为国家稳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为社会有序发展提供规范框架,为中华民族持续发展提供确定空间。由此也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深厚的实践基础和严密的逻辑思路,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执政使命的决心和担当。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个环节,涉及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各个层面。正因为法治内容丰富,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才更加重视法治的体系建设,“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14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有54处提到了“法治”,可以说是通篇融汇了深厚的法治精神,并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科技创新与产权保护、对外开放与合作、环保与生态建设、乡村治理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治理格局、人权保障乃至国家安全保障、军队建设、一国两制建设、从严治党、惩治腐败、国家监察等各方面推行“法治化”,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他要求全党同志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治素养”,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支持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为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提供“法治保障”。他还要求加强“法治理论”研究,提升全党的“法治理念”,在全社会培育“法治文化”,实现“法治中国”的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描绘了依法治国宏伟蓝图,还为我们制定了路线图,指明了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强调“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这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法治建设思路的总体阐述,可以概括为“一个必须、三个坚持”。习近平的论述极大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根本路径和努力方向。这个论述也完整地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大政方针和方法途径,并由此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总思路。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在“三个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三个一体建设”上用劲,做好结合文章,完善统一机制。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重要部署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基础深厚、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建设思路十分清晰。那么,具体工作如何落实、如何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深知推进之难、过程之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摆脱传统人治社会的影响,大踏步走向现代法治社会,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味着从中央到地方,从地区到行业,都要厉行法治,使国家治理方式发生整体变革。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并为此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七个方面重要和明确的工作部署。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进行了14个方面的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建设全方位的统一领导,可以更好地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统一全国人民在依法治国方面的认识、思想和意志,形成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强大合力,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必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6年第3个国家宪法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宪法的实施和监督,明确要求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这一重要部署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就是要让法治统一于宪法,一切权力行使都以宪法为依据,一切治理活动都在宪法框架内进行,没有任何超越宪法的特权。同时,一切公民权利都依宪法来保护,一切违宪现象和行为都应得到审查和追究。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部署表明,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为此必须着力提高立法质量。2015年全国人大修改了立法法,进一步完善了立法的体制、机制,为提高立法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方面,立法必须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坚持求真务实、有效管用,增强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必须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机制,全力做好立法评估工作。
“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因此,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和关键。法治政府由法律产生,行政权来源于法律并受制于法律,受法律监督,对法律负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政府在依法治国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并且是要通过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这也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中央确定的绝大多数司法改革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但这并不意味着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完全到位。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就是强调未来改革的重点是深化综合配套改革,注重协同性、协调性,重视衔接配套,推进各项制度之间、政策之间、措施之间的紧密相嵌,及时跟进,确保司法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落实,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加强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由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等构成的、有利于法律实施的社会心理倾向和社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出要求,目的就是在于巩固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的成果,增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提高宪法和法律权威,推进法律的顺利实施。
“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学法用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出发,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关键少数”做好了,对促进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七个方面的重大部署,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宏伟蓝图,全面体现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显示了高度的法治自信与法治自觉。坚定地贯彻落实好这七个方面的具体部署和措施,必将更好地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确立的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担负起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重大使命
公正司法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要环节。司法体制改革的目的就在于解决制约司法能力、影响司法公正的深层次、体制性问题,为公正司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和周强院长领导下,全国法院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作总体工作布局的同时,也为人民法院提出了下一步的改革任务、总体目标,确立了人民法院在新时代的重大使命。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核心的四项基础性改革任务已经形成基本制度,但相关的综合配套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唯有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才能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有力、有序地落到实处。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的另一个视角,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避免“单兵突进”式的改革。经过几轮渐进式的改革,我们已经向全面深化式的改革转变,这是水到渠成的结果。综合配套改革一定是全面的、系统的、多维度的。从宏观层面来说,司法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其核心内容大都涉及司法权与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中央事权与地方事权之间的调整。即使在司法机关内部,也存在权力再调整与再配置的问题。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就是要重视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把握全局,力争最大综合效益。司法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关联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种利益。特别重要的是,一些适应司法审查要求而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把握各项改革的内在联系,加强统筹谋划,确保相关改革举措在推进中能够相互促进、协调配合,取得最佳效果。党的十九大决定成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中央机构的统一协调,必将为司法改革破解不同权力部门之间的利益牵扯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已经公布实施。这是人民法院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规定法官审判责任及追究办法的规范性文件。这也是继实施法官员额制改革以来,中央有序推出的又一项重大司法改革措施。这项改革通过建立权责统一、权责明晰、权力制约的司法权运行机制,体现了“让审理者裁判”的精神;通过建立严密的司法责任认定与处理机制,体现了“由裁判者负责”的精神。这两个方面密切相关,互为依托,不可或缺,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和严密的顶层设计,在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各个项目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对于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促进严格公正司法具有重要意义。它再一次向全社会表明,人民法院将以严密的权力运行机制,推进公正司法;并将以严格的问责机制,重振和提升司法公信。所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必须注意到,对这项改革措施各方认识还不统一,理论和实务界还存有较为激烈的争论;法官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还有人对承担错案责任心存顾虑,个别地方显现出一些法官因担心出错,而不愿办案、不敢下判的苗头。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关注到责任制落实中的问题,提出了“全面落实”的要求。人民法院自当紧跟新时代前进步伐,增强改革定力,强化责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全面落实好司法责任制,真正使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落到行动中、取得实效上。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法院确定的工作目标,最早是在2013年2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放眼全局再次强调这一工作目标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基本动力、基本保障、基本支撑。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人民法院担负着执掌国家司法权的重要职责,居于依法治国这一战略布局中的要津。这就要求人民法官必须保持对司法工作永不衰竭的热情,坚定地捍卫法律的尊严,筑牢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从每年受理的千百万个案来讲,人民法院所面对的都是一个个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涉及当事人生命财产等重大权利,无论是刑事诉讼、民事纠纷还是行政争议,都是当事人无法自行解决,通过一般国家机关也不能最后解决的。人民法院必须以客观、中立、公正的立场,代表国家并依靠国家强制力,对各方当事人所争执的是非曲直给予一个最后的判决和裁定。这样的判决和裁定,其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作出足以说服当事人的正义判决和裁定,平息社会矛盾和纠纷,稳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通过作出足以对社会产生广泛公信力的判决和裁定,为公众提供行为规则,为社会提供价值判断。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现代信息传播更加便捷的情况下,第二个方面的意义更加不容忽视。因为,每一份判决和裁定所形成的价值判断都将融入社会价值体系,对社会公正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并作为社会制度的基本思想,发挥着构建社会主义制度大厦的作用。这就要求人民法官既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基本任务,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又要从每一个个案做起,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作风,通过热情服务,通过公开公正,让每一名当事人都能通过司法渠道获得公平正义的感受。
我们确信,司法是一项既严肃严谨又充满创造性的工作,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的司法都必然地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并为那个时代服务,在服务时代的过程中实现司法的进步。这就是时代与司法的发展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又一个新的进步。因此,我们的司法必须顺着新时代前进的足印,合上新时代前进的节拍。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告诉我们要担负的新的重大使命。
来源:人民法院报
观看十八大心得体会2文 / 许林军 水电九局党委工作部组织科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新时代也不是在某一天突然降临的。那么我们如何理解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呢?新时代到底新在哪里?通过学习和思考,个人认为可以从新矛盾、新核心、新思想、新成就、新部署五个方面来理解“新”的内涵。
一是新矛盾的研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这么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关于主要矛盾新变化的重大判断是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
二是新核心的形成。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新核心的逐步形成是众望所归,是党心、民心所向,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正是有了这个新核心才能开创这样一个新时代。“核心”一词在十九大报告中共出现12次,是名副其实的关键词和高频词。
三是新思想的产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并先后写入党章、载入宪法。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是新思想产生的深厚土壤,新思想是新时代前行的重要指引。
四是新成就的取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新成就是多方面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几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新成就是对新时代的一种很好诠释。
五是新未来的谋划。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机结合。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战略谋划和关于“两个阶段”的新安排。所以说新时代的新内涵也新在了新部署、新蓝图的谋划绘就上。
总之,新时代的“新”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只有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自觉维护好新核心,把握好新矛盾,领会好新思想,落实好新部署,站在新起点,立足本职岗位不断进行创新,我们才能再度取得一个又一个新成就,我们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才能不断呈现新气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开启新征程,更加深入人心,才能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日新月异的新局面,续写新篇章。
观看十八大心得体会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大局,是全党全国的大事。”
“党中央关于新疆各项工作的要求是十分明确的,关键是要完整准确理解、坚持不懈推动、不折不扣落实。”
“新疆保持长期稳定最重要的在于人心。”
盛夏的新疆,山河壮美,瓜果飘香,《我们新疆好地方》的悠扬旋律响彻四方。
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踏上这片深情牵挂的土地,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总书记先后来到乌鲁木齐、石河子、吐鲁番等地,深入学校、国际陆港区、社区、博物馆、农村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进行调研。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二次到新疆考察调研。
关切的驻足,殷切的嘱托,深邃的思考,暖人心田、催人奋进。
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谋划、部署新疆工作,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阳光洒满天山,奋斗书写新篇。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新疆各族儿女勠力同心、感恩奋进,对口援疆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推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地生根,新疆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天山南北一派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念兹在兹,形成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一个个定向领航的难忘时刻,一幕幕情真意切的温暖画面,成为新疆这片土地最珍贵的记忆、最持久的力量
“要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7月1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后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多次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新疆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新疆考察,主持召开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确定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进一步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疆的山山水水、新疆的各族人民,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新疆考察调研。当飞机进入新疆境内,总书记不时透过舷窗俯瞰这片绿洲点点、雪山连绵的辽阔土地……这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到新疆考察。4天的考察行程满满。
“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为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
社会稳定,长治久安。这是根据当时的新疆形势和全国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一个月之后,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总目标。
边疆稳,国家安。在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为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定向引航。
从战略高度把握发展大势,从全局视野指明发展路径,为了新疆的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时隔6年,2020年9月,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新疆工作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这次座谈会系统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八个坚持”,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拓展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文化润疆”,以增强认同为目标,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深入开展文化润疆,要求端正历史文化认知。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饶有兴致地观看儿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表演。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富民兴疆”,蕴含着党中央对新疆各族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郑重承诺。
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片区新城西门村,先后考察党群服务中心、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总书记祝愿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孩子们茁壮成长。
“这个事业很有意义,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举全国之力,解决一些重大任务。”在此次考察期间,总书记再一次强调援疆工作。
多年来,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援疆干部,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奉献智慧,为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注入动力。
新疆工作的实践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非常英明、完全正确,是指引新疆工作在错综复杂中守正创新、在矛盾风险中胜利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做好新疆工作的纲和魂。
人心所向,坚定不移。
一个个定向领航的难忘时刻,一幕幕情真意切的温暖画面,成为新疆这片土地最珍贵的记忆、最持久的力量。
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些年,党的好政策就像甜蜜的葡萄,一串接一串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硕果累累。”
7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听取有关情况介绍,通过实时画面察看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各功能区和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口岸现场作业情况,并同铁路货运窗口工作人员及现场办事人员亲切交流。
车轮滚滚向西,银翼畅联亚欧。
随着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深入推进,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
2014年4月新疆考察途中,总书记指出,“新疆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近一个月后,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着力打造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发挥新疆区位优势,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把新疆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丰富对外开放载体,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引,近年来,新疆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质量发展,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
——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2014年至2021年,新疆累计开行中欧班列5666列,开行23条线路,通达亚欧19个国家、26个城市,运载货物200多个品类,形成了多点始发、多地运行、多点到达班列开行格局。
——融合高水平开放政策。喀什综合保税区内,满载货物的车辆来回穿梭,毗邻的喀什国际航空货运区建设项目已初具雏形。未来,航空货运与综合保税将实现政策叠加相融。乌鲁木齐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喀什综保区进出口额达46.2亿元,同比增长612.6%。
——着力打造口岸经济带。新疆拥有经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20个,其中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是集铁路、公路、管道运输三位于一体的对外开放口岸,已成为中欧班列在新疆进出境的主要口岸。2021年新疆跨境电商进出口20.7亿元,增长152.4%;今年1—6月跨境电商进出口21.2亿元,同比增长247.5%,超去年全年规模。
铁轨张开双臂,环抱浩瀚大漠。6月16日,随着和若铁路的开通运营,长达2712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形成。作为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它便捷了交通,更拉近了人心。
一座座城镇拔地而起,一批批项目落地推进,一项项制度不断革新……新时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充分发挥安边固疆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大熔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的功能和作用。
今天的新疆大地,处处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天高地阔的戈壁旷野,清洁能源产业高奏绿色交响;在一望无际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一台台采棉机大显身手,实现棉花采收、压块、拉运一体化作业;在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种植区,“新疆大果盘”琳琅满目,捧出甜蜜……
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坚定不移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同时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争取人心来推动经济发展。
此次在新疆考察调研期间,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紧密联系,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
“现在我们家里除了瓜果蔬菜,又种上了鲜花。如果总书记再来,我要给他献上鲜花。鲜花象征着我们的幸福生活!”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说。
2014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阿亚格曼干村。总书记走进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戴上一顶小花帽,同乡亲们共话党中央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总书记说:“我来看你们,就是要验证党的惠民政策有没有深入人心、是否发挥了作用。凡是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事,就是我们党奋斗的目标。我祝愿你们在党的政策扶持下生活得更加幸福。”
8年前的祝愿,如今已变成现实。大家搞养殖、搞苗木种植,人人有事干、有钱挣,阿亚格曼干村由一个贫困村变成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乡风文明的“明星村”。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增长到100余万元,年人均收入增长了1万余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阿亚格曼干村的变化,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缩影。2012年至2021年,新疆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921元增长至37642元,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394元增长至15575元……一组组数字,见证了坚实的发展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持续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惠民工程,解决好各族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攻坚克难、尽锐出战,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306.4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6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新疆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进了全面小康社会。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些年,党的好政策就像甜蜜的葡萄,一串接一串。”阿卜都克尤木·肉孜说。
百川汇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全区120多万名干部职工与160多万户各族群众结对认亲,办实事好事2400多万件
“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保持定力、脚踏实地,同心协力、踔厉奋发,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斗”。7月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考察时指出。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马蹄踏雪,红旗如画。今年1月,一则“新疆牧民骑马举国旗送冬奥健儿出征”的短视频看得人热血沸腾。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牧民以这样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为运动健儿祝福、为祖国母亲自豪的朴素情感,这是根植心灵深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自然最生动的体现。
此次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并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
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心着新疆的民族团结工作,无论是到新疆考察,还是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无论是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回信,还是参加全国两会新疆代表团审议,各民族的团结和睦始终是总书记最深切的牵挂。
“兴疆稳疆,重在基层。希望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把生产搞得更好,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和全体村民激动万分。
早在2009年6月,习近平同志就曾深入达西村考察基层党建工作。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讲到了达西村的村训——“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消息传来,沙吾尔·芒力克和全体村民怀着激动的心情给总书记写信,汇报5年间村里的发展变化。
2010年起,达西村在全疆率先开展民族团结结对认亲活动。“我们达西村人要做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村民库尔班·艾依提动情地说。
刚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时,和田地区策勒县巴西玉吉买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明还不会讲国家通用语言,如今表达越来越流利了。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问我,‘你刚才发言中讲到结对认亲,你家里有没有结对的?’我回答说‘有’。”当时的情景,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明依然历历在目,“总书记当时说,结对认亲能够很认真、很讲实效地开展起来,对促进民族团结很有意义。”
近年来,新疆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迄今全区120多万名干部职工与160多万户各族群众结对认亲,办实事好事2400多万件。同时,深入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每年7万多名干部下沉到基层乡村社区,倾听群众意见,落实惠民政策,建强基层组织,促进民族团结。
“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一班教室。2个孩子分别用汉语念了一段《做客喀什》课文。“你家离学校远不远?”“长大想做什么?”……总书记关切询问。
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校长阿伊努尔·阿卜杜喀迪尔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文化人,让各民族孩子从小就在心里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他说:“8年来,总书记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总书记离开学校时,询问当地学生初中毕业后升高中的情况,嘱咐老师们:‘少数民族孩子双语教育要抓好,学好汉语将来找工作会方便些,更重要的是能为促进民族团结多作贡献。’”
从一栋老旧平房到气派的现代化教学大楼;从土操场到塑胶跑道;从破旧的食堂到拥有净化水设备的明亮学生餐厅、书法教室、科学实验室,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的教学设施焕然一新。教学班由原来的12个发展到26个,在校学生由原来的410人增加到1300余人。如今,该校已实现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
变化的不仅是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新疆已实现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就学全覆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认定。
7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大学参观校史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时指出:“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一定是有着光明未来的,我们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然会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到来。”
铿锵的话语,激励进取;
豪迈的宣示,昭示未来。
牢记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与殷殷嘱托,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汇聚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把历史性的变化变革写在天山南北,也把中国共产党的不朽功勋镌入人心深处。
上一篇:观看后心得体会,通用3篇
下一篇:学习监察法心得体会,最新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