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胡氏“家风馆”:被授予全国“优秀家风家教传承指导基地”,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千秋万朝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弘德馆心得体会1家族文化又是中华文明与文化的精髓。作为天长市名门望族胡氏宗亲联谊会创设的“胡家桥胡氏家风家教文化馆”,立家规、传家训、扬家风,打造出了天长文明的新名片。日前,被中华文化促进会家族文化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家风家教传承指导基地”。
胡氏“家风馆”设在天长市张铺镇魏桥村胡氏三间老宅,占地80多平方米。家风馆以良好家风传承、勤以开源、俭以节流、仁善之德、孝悌之爱、建设书香之家等内容组成。
“孝悌为本,仁爱友善”是胡氏宗族家风家训的核心。近年来,天长胡氏宗亲家风家教文化联谊会十分重视胡氏宗亲家风家教建设。去年5月,建立“家风馆”,编辑出版5期胡氏宗亲内部交流刊物《最美胡家人故事》,开展好家训、好家规介绍、古诗词欣赏、长老讲家训等,引导胡氏族人多角度、多层面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好故事。通过每年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子女”和奖学助学等活动,促进家风家教向上向善向好。
天长市千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支明拎着一个铁桶,拿着一把瓦刀走南闯北,从小泥瓦匠做起,一直做到身价超亿元的大老板,在皖苏两省建筑界赫赫有名。胡志明虽然富了,但他怀揣慈善,先后拿出上百万元,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安徽金盾涂料有限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兰,在家庭中,尊老敬孝,照顾生病的公婆;在企业里,弘德扬善,传播孝道,营造孝文化环境;在社会上,乐善好施,崇孝重教,每年拿出企业利润的1.5%做公益、行孝道,资助困难老人,开展奖助学活动,成为孝文化的践行者。她先后荣获全国第二届“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当代中华十大慈孝人物(故事)”提名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安徽省首届“十大孝星”等荣誉。胡晓伟等数十位胡氏族人不仅是商界精英,还是乐于公益事业的典范。
“好家风、好家训的传递,让孩子们在接受家庭教育过程中体会其中的内涵。”胡氏宗亲91岁长老胡金萱说。孩子们能从优秀家风中的要求来约束和打造自己,追求好学上进,彬彬有礼,举止有度的谦逊之风。目前,胡氏后人在国内外攻读硕士以上研究生并学成归来的就有20多名。其中,在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的胡世兵已成为知名的桥梁专家。胡氏每年有近20名后人考上各类大学,他们不但学习用功,还在节假日做公益,捡垃圾、做义工。
“家风正则作风正,家风正则行得正。”曾在四川省委办公厅工作的退休老干部胡席贤说。其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谦逊朴实,明理诚信和勤俭持家对他影响很大。家中传承的好家风让他在工作中受益匪浅。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胡氏‘家风馆’通过开展弘扬‘孝悌为本,仁爱友善’精神’的实践活动,以最美家训活动为载体,使胡氏家训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并转化为事业发展的动力,成就传统文化进一步兴旺发达。”胡氏长老胡金萱不无感慨地说。(王万朝)
弘德馆心得体会2去年,无意中听到一个广播剧《大魔术师》,开始并没怎么听进去,真正吸引我的是其中的神奇魔术——魔术师张贤在天桥表演魔术时,在大家的眼皮底下凭空消失。这可比春晚走红的刘谦的“见证神奇的时刻”的魔术精彩多了。于是一路听到结尾,却原来这所有的种种,只不过是大魔术师张贤历经十年、辗转国内外、精心筹划的一场关于命运的惊天逆转。
整体来说,《大魔术师》的故事情节并不出彩,甚至可以说是很平淡无奇的。不过,吸引人注意的是贯穿其中的魔术,有张贤初亮相天桥的“消失”魔术,让他一炮而红;有在魔术馆表演的魔术;有在“万国魔术大会”上表演的“火球”魔术;最最精彩的,是为逃离段士章而表演的障眼法:隐山术,巧借天时、地利,以假乱真,惊奇无比;最后,张贤和他历尽坎坷磨难终于救出的爱人柳荫一起在段士章眼前上演了一出“火炉惊魂”,让人唏嘘,以为有情人最终无奈殉情,谁知峰回路转,这仍然是一场魔术,一个让段士章彻底死心的表演——其中惊险、紧张、刺激、叹息、惊讶、欣喜……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令人感叹。在生离死别面前,强权丑恶和忠贞挚爱被放在天平的两端,最终善战胜了恶。
听完整部小说,再回头看,让人不得不深深佩服张贤或者说是作者的用心良苦,整个情节原来从一开始就围绕一个目的展开——解救爱人,张贤的魔术表演、收李易为徒、与陈国的矛盾、与流氓地痞豁牙金之流的化敌为友直至参加“万国魔术大会”、弘德馆脱困等等等等,都是在张贤的谋划算计中步步为营,机关算尽。这其中某一个小环节发生意外,不按“牌理”走的话,都可能会以小失大、功亏一篑,而这,莫不让人感叹张贤的神机妙算和运筹帷幄。怎样一颗玲珑剔透心,才能巧设这瞒天过海计?而这种种的算计,无疑是在那个弱肉强食的社会的被逼无奈的隐忍的反抗和爆发。张贤赌的是人心、命运,赢得的是自由、爱情。
《大魔术师》,是一曲反抗命运的交响乐。它暴露了军阀恶霸的丑恶嘴脸,也折射了小人物的良善和智慧。而这种反抗,绝不是一种不屈从命运的、不管不顾的抗争,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布局、攻于“算计”的大智,是在对人性的善恶贪婪、情感的追求、世俗的名利权势甚至是自然气候的变化等都一一洞察先知后的一场营救。在这种背景下,爱情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或者说沦为附属品,它充其量不过是支持主人公实施计谋的一种信念和执著。其真正呈现的无疑是隐藏在种种表相后的、巧妙的“连环计”。而这个巧施连环计的人——大魔术师张贤,值得拥有掌声和钦佩!因为他不止有出神入化的魔术技艺,更重要的是还传承了一种沉默、隐忍、坚韧、多智的精神力量。
弘德馆心得体会3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李 洁 光明日报通讯员 熊荣军
采莲船、烧狮子、弦子戏、民间游龙……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从贺新春、庆元宵到二月二“龙抬头”,一出出非遗民俗新戏、一支支和美生活舞蹈、一曲曲太平盛世说唱,都演绎着平利百姓的新故事、新生活。“好的节目,就是让百姓喜闻乐见、百看不厌。”2月21日,平利县文化馆干部孙义权在城关镇龙头村“二月二”农耕民俗文化艺术节活动现场说,平利人正在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中欢庆传统节日。
农历二月初二在民间被称为“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祈祷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多年来,平利县充分利用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通过民间文艺传承民俗文化,并将其融入地方文化、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不断探索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让群众不误手中活的同时,思想得到洗礼,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新”更走心。
文明理念让文明实践“亮”起来
从正月初一开始,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就游人如织,游客游茶山、赏美景、品香茗。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蒋家坪村离任老支书罗显平也跟着忙碌起来,在茶园为各地考察团和游客讲述“五级书记”同框的故事,细数着蒋家坪茶山变金山的故事。
“从茶山脚下到观景台,宣讲一次要花30分钟以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后,蒋家坪成为网红打卡地,慕名而来的人日益增多,茶山成了我宣讲的主阵地。”罗显平说,我现在用乡音传递“党音”,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书面语”变成“家常话”,讲述蒋家坪人兴茶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茶香平利,如诗如画。现在的平利正在用绿色发展拓宽乡村振兴的阳关大道,用‘两山’理论打造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在绿水青山间写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篇章。”新时代理论宣讲员王鑫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对村民进行理论宣讲,让“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美好理念根植人心。
“讲得生动,唱得好听,看得过瘾!”当时在现场的平利县兴隆镇冠汝社区居民胡荣平不住地鼓掌。《筑生态文明绘山水宏图》宣讲句句入心,《笑看平利展新颜》快板声声入耳……平利县文艺团队以创作出的小品快板、民歌舞蹈、国宝非遗弦子腔等文艺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通过“小节目”诠释“大道理”。刚刚过去的2022年,平利县宣讲团以“理论+曲艺”的形式在各镇巡回宣讲88场次,把新思想的种子播撒到群众心坎里。
志愿服务让群众心里“暖”起来
“做好生态猪的入栏前准备、注意饲料搭配和处理、定期对猪和圈舍进行驱虫和除虫工作……”2月14日,在兴隆镇启动的苏陕协作常州经开区援助平利县的生态猪养殖项目上,“科技兴农”志愿者、平利县畜牧兽医中心高级畜牧师周松玲,正在给百姓详细讲解养殖生态猪的各注意事项及常见病防治,将技术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无论严寒酷暑,平利县志愿者坚持深入城乡,用“志愿红”守护“大地绿、天空蓝、平利美”。从畜牧养殖到采茶修剪,从产业发展培训到和美乡村建设,平利处处活跃着“志愿红”,吹拂着文明风。
平利县建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队长的县级志愿服务总队,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康、科学普及、巾帼和青年等10支专业志愿服务大队,成立多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支队,形成覆盖各行各业各系统、贯通县镇村三级的志愿服务大网络。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平利县230支志愿服务队6000余名志愿者,经常开展“科技兴农”“医路有爱”“五美庭院”“志愿护河”等文明实践活动,让“志愿红”成为平利城乡最温暖的色彩。2022年11月,平利县“新社区工厂儿童空间”志愿服务项目获得陕西省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
好人效应让榜样形象“火”起来
易志春是平利县兴隆镇冠河口村人,25年来,她无怨无悔地坚守着夫妻间的诺言,不离不弃地照顾瘫痪的丈夫,支撑全家生活的小卖部坚持文明经营、童叟无欺,用诚信和爱心赢得邻里称赞,并登上2022年度“中国好人榜”。
“中国好人”易志春在平利不是个例。近年来,平利县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道德模范——80岁樊文来老人,一辈子做好事从未间断;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付官军,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中国好人”吴祥义诚信致富回报家乡。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座城,道德的力量在增长,文明的力量在传递。平利县以“厚德陕西·弘德安康”为指引,常态化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推荐评选,源源不断地将群众认可、影响力广、感染力强的身边典型挖出来,分级宣传、逐级推送,把身边榜样一步一步从平利推向陕西乃至全国。全县先后产生中国好人、陕西好人、陕西省道德模范等92人。
平利县还高标准建设了好人路、好人馆、好人广场、好人城,全方位宣传、立体性展示每一位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用先进典型不断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激励带动更多平利人共同书写新时代文明平利的新故事。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27日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