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读论语心得体会1000字,通用3篇

活动报名 | 读了《论语》就能过好一生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华书局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读论语心得体会1000字1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过巨⼤的影响。⾄今,⼈们仍然能够从中获益良多。


9⽉11⽇(周⽇)16:30,网络大V艾弥儿就“读了《论语》就能过好一生吗?”主题访谈国学名家薛仁明。中华书局新近出版的《乐以忘忧》是薛仁明近年来读《论语》形成的最新心得体会,语言鲜活,出入自由,以平行视角透说经典和我们自身,充满生命意味。


活动时间
9⽉11⽇(周⽇)16:30

活动地点
北京东四地铁站附近某四合院
(报名成功后短信通知具体地点)

活动报名


支持方

百度百科


嘉宾


薛仁明,台湾知名⽂化学者,畅销书作家。陆续出版《孔⼦随喜》《⼈间随喜》《这世界,原该天清地宁》《其⼈如天》《天⼈之际》《我们太缺⼀⻔叫⽣命的学问》《回家》《养出元气满满的孩子》等。2017年12⽉获得“2017海峡两岸年度作家”称号。


艾弥儿,知名文化博主 ,多家平台签约作者,全网粉丝1000万+。著有《恋爱中你必须知道的100个秘密》《爱是人生的必修课》等畅销书。


拉家常一般,带你读出《论语》的光明和喜气

活出心中无事,活到乐以忘忧

点书影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乐以忘忧——薛仁明读〈论语〉》

薛仁明 著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5375-0

45.00元



【签名钤印】《乐以忘忧 薛仁明读〈论语〉》(作者薛仁明先生签名钤印本)


(统筹:一北;编辑:白昕惠)

读论语心得体会1000字2

#头号周刊#

2022年7月4日 仁的本质:孔子的心理学研究之应用(之十二) ——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起 ——《论语》学习心得(小乐)

一、今日更新《论语·卫灵公》 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我试断句如下: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我试理解如下:

理解一:

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孔子悲天悯人的情怀:

一个人,为什么没有更远的打算?我推测他必有近忧要面对! 比如去年的极端天气,多少家庭突然遭难,比如公司裁员致使失业,比如感情危机遭遇失恋……。 孔子并不是鼓励大家都要远虑,他只是从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推测他肯定近期遇到了让其忧心的事情,他必须要去面对,所以就无暇去考虑长远了。

在生存面前,保命要紧,理想也得暂付阙如就是这个道理。

这句话中,我读出了孔子的“由己而由人”的理解和感叹,仁在其中矣。

理解二:

我以为,孔子说的并不是“如果人无远虑,眼前就会出现很多的麻烦和困难。”如果这样的话,就相当于孔子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这不是孔子一贯的主张,仁也荡然无存。

孔子更不是算命,由“人无远虑”,算出其“必有近忧”。

理解三:

此句话横空出世,石破天惊。没有人问,系孔子的自问自答。由远而近,由己而由人,由无到有,由虑到忧。由理想到现实……

理解四:

孔子在下面,从自己出发,一发而不可收,详细阐述这句温暖而有力的话:

二、今日更新《论语·卫灵公》 15.13: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罢了罢了!我没见过喜欢美德如同喜欢美色一样的人。”

1、我试断句如下: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我试理解如下:

理解一:

孔子说,我有近忧也:

“到此为止了!找了好久,也不再找了,我没有发现“如好色一般好德”的人。

理解二:

好色,孔子有九思,其中,“色思温”,我浅见:好色,渴望别人给自己温馨的脸色,这是求诸于外界,求诸于他人。

好德。孔子有九思,其中,“见得思义”,我浅见:好德,渴望将自己拥有的分享给他人,由己而由人,源于内心的渴求,期望达到心地的泰和平静,求诸己也。

理解三:

由此引出下一句论语中柳下惠的出场:(由现实到理想)

视线一下拉得好远,孔子远虑也:

柳下惠正是“好德如好色”之古之贤者也。

三、今日更新《论语·卫灵公》 15.14: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大概是个窃据官位而不称职(德不配位)的人吧!他知道柳下惠贤良,却不给他官位。”

1、我试断句如下: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2、我试理解如下:

理解一:

孔子之远虑也。

孔子并不要求别人远虑,他自己可以远虑。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

理解二:

孔子自问自答也:

孔子先是提出了普通人的一个疑问,然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认为并不是这样。

他认为臧文仲作为臧武仲的祖父,都是知者,他不在朝堂之上给予柳下惠更高的位子,应该是成人之美,充分尊重贤者自己的选择。 臧文仲在这件事上有更长远的考虑,那就是“立也”。

理解三:

详见下一句论语:

四、今日更新《论语·卫灵公》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严厉地责备自己而宽容地对待别人,就可以远离别人的怨恨了。”

1、我试断句如下: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我试理解如下:

理解一:

孔子说:“躬身入局。自己做得更多,承担更多责任(所谓‘厚责’也),同时让他人做得少一些,承担更少的责任(所谓‘薄责’也)。则自己离怨气就更远了。”

理解二:

这句话,是孔子对第一句他假设的他人的“近忧”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柳下惠是这么做的;

臧文仲也是怎么做的;

孔子自己更是怎么做的:

这句话既可用于臧文仲对柳下惠,也可用于孔子在这件事上对臧文仲,也可用于我们在这件事上对孔子的认识:

既有“近忧”,忧的是现在看不到“好德如好色者”了,又有远虑,虑的是“好德如好色的柳下惠”经由藏文仲而立下好榜样,成为后世追求的标杆。

理解三:

下一句论语针对自己的这个莫名其妙,横空出世的自问自答做出了如绕口令一般的自圆其说的解读。本句论语也是孔子“如之何”的第一个具体应用:

假如人们这么做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结果显而易见,就是自己“远怨矣。”

妙不可言也!

敬请期待!

感叹一下:

孔子真乃我华夏心理学鼻祖也!

读论语心得体会1000字3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语录体的体裁决定了论语的篇章短小,这很符合高中生利用短时间阅读并学习的特点,所以我带领学生从学而篇开始,学习孔子智慧,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短短六句话,却从三个方面表达了夫子的通达的智慧。首先从学习这个角度切入,学习知识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温习旧知识,这和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基本相似,但是夫子要谈的温习旧知识不仅局限于记忆,他更多是倾向于温故而知新,即通过反思来实现知识的更新理解和感触,其实是提到了知识的反思和运用,这正是夫子高明的地方,他主张的教学是动态的过程,不仅注重学,更注重思,其实和现代的教育理念亦是不谋而合,夫子被后世尊为万世之师确实实至名归。


其次从交友的角度来谈,自古以来交友之道是贤者非常重视的问题,夫子也在很多场合谈交友之道,也表达了自己的择友观, “无友不如己者”,可谓是卓尔不群,细思之下,其实正是符合 “人以群分”的理念,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说法是,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择友必须慎重。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交友不慎导致走上歧途的事例屡见不鲜,所以青少年学习论语极有必要,夫子在文中提到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这其实就是给青少年指引交友的方向,当今社会盛传的“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其实就是给夫子给择友的定的标准:正直、宽容、博闻强识,集美好品德于一身的人谁不喜欢呢?像这样的朋友,得一个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鲁迅先生尚且发出如是感叹,其实道出的正是友谊的可贵,青年时期,如能有志同道合且三观正的朋友一起拼搏奋进,确实是人生一大幸事。但是反观现在部分学生学好不易、学坏分分钟上道,交友不慎带来的严重后果屡屡见诸报端,究其原因是青少年缺乏判断力,在为人处事方面尚不成熟所致,首先认识的缺位让他们无法分辨好坏,夫子提出的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也是一条为人处事的底线,花言巧语、阿谀奉承、行事奸诈,这就是奸邪小人的常见行为,满口仁义道德、朋友满天下的人绝对不值得深交,正如真正的友谊不是靠言语来获得一样,高品质的友谊是心与心的沟通,是非善恶评判标准互相认同,是处于低谷时能互相扶助、辉煌时能共同分享的好伙伴,这才是正确的交友之道。借用

圣.奥古斯丁的一句话“人与人的友谊,把多数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由于这种可贵的联系,是温柔甜蜜的。”愿贤者的智慧照亮当今社会青年择友的道路,寻找到心灵契合的友人,感受到甜蜜温柔的友谊。


最后一个层次,则是讲自我修养,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会自己,如何看待?夫子的回答是平常心对待,不怒不急,让生命温润如玉,不必过多地在意别人的眼光和世俗的评价,这种超脱的态度不正和庄子的态度相符“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是非之而不加沮”,学派的不同并没有阻碍真知的交融,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这就是大智慧。自我修养永远是自己的事,和任何人无关,不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不被世俗的观点所影响,这是需要极大的定力和淡定从容的内心才能做到,夫子的“不愠”名为评价君子,实则教导弟子提升修养。完善自我,不要迷失在世俗的纷繁复杂中,让时间这个最公平的评判者去判断,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论语的价值,赵普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则读论语开眼界,无论学习、择友还是自我修养,在论语中找到方向,在哲人的指引下追寻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