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工作心得 >

“决赛圈”医院护士的自述:身边同事都“阳”了,有的人发烧了还在坚持上班

极受欢迎的记者杨。

一线医务人员面临严峻考验。

医护人员正在为患者输液(图片来源:杨光。com)

“就像洪水开闸放水一样。”吴红(化名)描述了这波新冠肺炎感染。38岁的吴红是广西一家三甲医院手术室的护士。

因为每天要接触很多被新冠肺炎感染的病人,从12月13日开始,她身边的同事一个个“崩溃”了。由于医院人手不足,很多医护人员在被感染时不得不坚持工作。

因为新冠肺炎的感染者越来越多,医院手术室分为感染手术室和非感染手术室。

吴红从未被感染,被称为“牧羊犬”。吴红说,我曾经害怕“阳”,但在所有人都成为“阳”后,我的心灵变得更加平静。

以下是吴红的自述:

不发烧就马上来上班

我们每天都要接触患者,患者中“阳”多,防不胜防。

由于无法拒绝阳性患者,外科医生成了医院的第一批感染者,其他科室紧随其后。

外科医生被感染后,把病毒带到了手术室。随后,手术室的麻醉医生和手术护士也被感染。

一般一出现咽干、发痒、咳嗽的症状,就知道身体不好了。工作后经常自己做抗原或者去医院做核酸。初诊第一天很难检测出抗原,所以主任让大家重视起来,一旦高烧不舒服就发信息到组里,以便随时调动和安排工作。

身边的同事和亲戚陆续感染发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休息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因为医院感染的人太多,又要做手术,人力安排不了,那些被感染的同事也没有太多时间休息。他们都发烧在家休息,退烧后马上来上班。

有一次,一个普通班的同事很冷淡,很难支持她,整个部门没有人代替她。主任只好一个个问大家是不是退烧了。这时,同事小乐说,她感觉烧已经慢慢退了,现在可以来上班了。其实前一天晚上小乐在岗位上低烧,当天早上也发烧了。结果她半天没休息,正要来上班。

那天她来上班,我问她感觉怎么样。她说她感觉自己就像踩在棉花上,一脚下去一脚高,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有的被“阳”的同事,症状严重,连续4天高烧;有的人症状较轻,只有喉咙痛,没有发烧;有的人第一次感染症状较轻,后来“复阳”,症状就更严重了。

过去几周,科室群里谈论最多的就是感染后的症状。大家在群里交流用什么药,哪些药效果好,去哪里买药等等。谁没有药,谁有,就去拿。

一个同事的孩子发烧了,没有美林。另一个同事正好有,就叫了个跑腿的,马上给她送去了。那一刻我觉得特别温暖。

小组现在正在讨论新冠肺炎的症状(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很多人以为护士可以随意吃药,不会缺药,其实不然。和大家一样,生病了也要在诊所排队,根据症状开药。好在医院每天都会给科室发中药给大家服用,有预防中药,也有治疗中药,孕妇也有预防和治疗中药。大家都说管用。

科室设置感染手术室和非感染手术室。

因为很多要做手术的病人也是“阳”,为了尽可能隔离感染,科室设置了感染手术室和非感染手术室。

有时候要做的手术太多,不能严格按照手术室的划分来操作。只能先给阴性病人做手术,再给阳性病人做手术,最后做终末消毒。

但在不确定手术对象是阴性还是阳性时,插管和吸痰都有感染的风险。每当做完一次毫无结果的手术,我们都会换好衣服,洗个澡。

除了同事,我在南宁的亲戚也陆续“阳”了。本来亲戚们会一起聚餐庆祝冬至,但是因为生病,聚会取消了。

症状最轻的是我哥的孩子,发烧了很久才恢复,后期除了有点咳嗽没有其他症状。症状最严重的是我叔叔。由于新冠肺炎的感染,他的眼睑突然肿胀,视力模糊。

12月29日,他买了血氧仪,测量了一下。血氧值波动较大,最低值仅为89。我们都劝他去医院治疗,但他认为自己能挺过去,坚持不去。

亲人感染后血氧偏低(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照顾不了他们,却一直给他们发各种护理知识,医药知识,防护知识。

成了全日照环境下的“牧羊犬”。

我从来没有被感染过,被部门同事称为“牧羊犬”。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形象,觉得很幸运。

我想我有一些经验。首先是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有时吃维生素C片。各种肉、蛋、鱼等。平时会吃补充蛋白质。家里有人感染了,我连碰都不会碰。因为我一个人住在外面,所以窝在自己家里。我在家打开窗户稀释室内病毒,让被子和衣服晒太阳。

医院里感染的人很多,所以吃饭的时候我会刻意避开,在一些人少的房间里一个人吃饭,然后开窗通风,和大家保持距离。出门一定会穿N95。回来就把口罩解开,不要碰口罩外层,不要把口罩带进屋。手、钥匙、包等。应该用酒精消毒。如果要送快递,我总是戴着薄膜手套去联系。也按电梯。快递上门,喷酒精,两天拆包。这几天“阳光”的人太多了,我尽量不在外面吃饭,不逛街,不吃饭,不在人多的地方走动。骑电动车上班,不要坐公交、地铁。

作为部门里唯一一个没有“杨”的人,我常常觉得可能是“杨”,就像网上杨的错觉一样。12月23日下班回家,感觉喉咙有点紧,后背有点疼。结果24号去做核酸,还是阴性。

现在,我越来越淡定了,因为我的同事和亲戚基本上都把“阳”变成了“阴”。我也是心态平和,就是做好个人防护,好好锻炼。就算是“阳”,治标就好。

还是对未来充满期待

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医院做护士,到现在已经16年了。可以说,疫情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和工作节奏。

疫情爆发前,我们部门的同事都是当面交接的。换班的时候不用戴口罩也不用保持距离。吃饭的时候大家会互相交流八卦,感觉很亲近。南宁的亲戚朋友逢年过节经常见面聚会。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医院成为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后来,所有进出医院的人都必须出示健康代码和旅行代码。对于医护人员,医院的要求更为严格。通常,每个员工每周都要检查两次,并带着48小时核酸检查和绿色代码进入医院。疫情严重时,检查一天,凭24小时核酸检测结果绿码进医院。

在我们科室,做手术的时候,每个病人和家属都要做核酸检测,只有阴性的才能安排手术。换班时,大家分组换班或者隔一段距离换班。每天都要戴上外科无菌口罩,吃饭的时候保持距离。

三年来,在南宁和家人见面的次数也减少了很多。医院要求我们不要聚会,不要走亲访友。所以几乎每天两点一线上班,去年春节连老家都没回。我的性格也变得更加沉稳。有时候想想2019年之前的自己,感觉像两个人。

政策放开后,一方面为不用堵控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担心放开后会更不安全。

但是我总觉得大家离原来的生活越来越近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大家可以无所顾忌地逛街、旅游,可以回家过年团聚,以前的热闹场面又回来了。想想都觉得很美好!

(来源:吉姆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吉姆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举报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