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听课心得 >

学国学传家风心得体会 弘扬时代好家风心得体会

在儿时的饭桌上,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好家风这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助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父亲传给我们的是忠厚敦实的家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父亲教诲我们“为人要忠厚老实,做事要勤奋踏实”。父母在日常生活上舍不得花钱,但买书本笔墨却很大方。父亲要求我们从小读书练字,特别是临摹《道德经》碑帖,既能练字,又可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参加工作后,我谨记家训,干活做事从不偷懒耍滑,总是认真踏实、埋头苦干,当年为了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和小伙伴们一起义务劳动,早班连中班,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加油干……从进厂到退休,我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业余时间,我写写画画帮厂里搞宣传工作,那时没有电脑刻字,横幅、会标、宣传栏都手工书写,常常忙得忘记吃饭。

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以勤俭持家获得街坊邻居的称赞。她传给我们的家训是“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朱子家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家的家规是平时吃饭不准剩饭,碗底的米粒也必须吃光。由此,我也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不抽烟、不喝酒,能省则省,决不奢侈浪费,简单、节俭的生活挺好。

好家风是传家宝,应该代代相传。每次吃饭,看到小孙子用稚嫩的小手抓起掉在饭桌上的米粒往嘴里送,总是那样令人欣慰。

众所周知,好家风浓缩着华夏子孙几千年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是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更是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陪树良好家风,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对凝魂聚气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汇聚实现“中国梦”精神动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和意义。

一.好家风是中华名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家风是指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是家族最核心的价值。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的中国家庭非常注重门楣家风,重视庭训家教,讲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遵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同的家庭,家风的呈现形式不尽相同,有的是有形的文字、成型的为人处世格言,更多的是无形的言传身教、隐含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古人关于家风的名言、警句汗牛充栋,据统计,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就有一百二十多种。自古至今,为世人尊崇而广为流传的有:孔子对儿子孔鲤的庭训、诸葛亮的《诫子书》、陶渊明的《贵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熹家训》、周怡的《勉谕儿辈》、吴麟征的《家诫要言》、古训《增广贤文》、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被誉为20世纪中国“三大家书”的《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陈毅《示女儿》诗等等,不一而足,无不体现良好家风关于修身、治家、立世的思想光芒。细品中国传统家风,其思想渊源主要是儒家精髓的聚集,其核心内容归结起来不外乎“五常八德”,即“仁、义、礼、智、信”、“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不管是耕读传家、家国天下,还是积德行善、仁孝清廉,好家风浓缩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家风是传承道德的重要载体,对良好家风的传承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传承。

二.家风传承务须博采众长、与时俱进

有言道:“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各家有各家的规矩,各家有各家的传统。尽管家风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却能形成交集,这个交集形成中华优秀道德观念,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家风既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又有彰显家庭本色的鲜明个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中国传统家风的共性。孔家严谨治学、杨家满门忠烈、岳家精忠报国等,是世人所熟知、景仰的家风个性。

家风具有时代特点。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家风典范:封建社会的家风与民国时期的家风有区别,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家风与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家风会不同。如:诸葛亮《戒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陆游《示子孙》“富贵苟求终近祸,汝曹切勿坠家风”;

《朱柏庐治家格言》要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曾国藩留给家人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郭德纲教子“吃亏无妨,但当防欺诈”等等。既各具特色,又被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家风有积极的、先进的、开放的、可以直接保留传承,也有消极的、落后的、封闭的、需要改进改造的。所以传承家风,应该坚持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来拿。”运用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做到人为我用、推陈出新。我们应该礼敬传统,让勤劳守信、俭朴持家、睦邻友善、耕读孝义、诗书礼法、厚道正直等良好家风薪火相传。更应与时俱进,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联系。惟有如此,家风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才能汇聚成传承中华文明的正能量,为改革开放宏业添砖加瓦,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推波助澜。

见景生情,随时随地,教孩子诗词歌赋。

我是个八岁孩子的母亲,现在日本生活。孩子周围会说汉语的就我们夫妻二人,通常情况下,就我们母子二人。我想分享一下我们在没有语言的环境下是怎么教孩子中国传统文化的。

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跟孩子讲汉语,我负责教孩子小学汉语课程,给孩子打基础。孩子的爸爸负责教中国文化典籍。

爸爸在教孩子的时候,基本不是坐在课桌前教,而是遇到什么情况,应情应景的教。比如吃饭了,孩子没把米粒吃干净,就可以教孩子《悯农》。比如看到秋天的风景,就可以教,《沁园春·长沙》。如果看到瀑布,就教《望庐山瀑布》、《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等这些诗词。很多时候我们是一边出去游玩,在行程的车中教孩子。这样结合实际景象或情景教孩子,孩子很快就理解了,记得还特别牢固。

再比如教孩子背诵,《大学》、《中庸》……等在快背诵下来时,开始一句句给孩子讲什么意思。背下来了,也理解意思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时不时再让孩子背诵。当然了,孩子背下来,大人自己也得背下来。

就这样我们坚持八年,我的儿子可以背诵长篇的,《心经》、《大学》、《中庸》、《离骚》、《孙子兵法》等等十几篇。其他较长的诗词《春江花月夜》《水调歌头》……

虽然在没有语言的环境中,孩子的汉语与中国孩子没什么区别。回国时跟任何人都可以无障碍交谈。我们自己的努力,只是不想孩子忘记中国优良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学习的不只是这些先人给我们的经典,还有更重要的中华美德,需要我们一代代去传承,去坚守。

简单说了说,自己教孩子方法,希望能有一点点提供参考的价值。

图为:父亲教孩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学国学传家风心得体会和弘扬时代好家风心得体会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