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黄炎培事迹心得体会,通用3篇

黄炎培先生的“立言、立功、立德”,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团结报党派e家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黄炎培事迹心得体会1

黄炎培先生一生抱一而式,成就“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成为我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革命家和国家领导人,垂范后世。

立言

立职业教育之言。1913年,黄炎培针对当时中国旧教育空洞和远离现实生活的弊端,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文章《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提出学校教育采用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的“实用主义”,为倡导和实践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打下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1916年1月,继“实用主义”之后,黄炎培在我国提出“职业教育”,相继提出了一系列职业教育理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理论以“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最终达到“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最终目标;以“手脑并用、做学合一”,“工学结合、注重实训”,“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等为教学原则;以“敬业乐群”为职业教育道德理念,建立了完整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1925年底,在办职业教育9年时间以后,黄炎培从办职业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反思,提出:“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职业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的“大职业教育主义”。“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思想主张突破了早期职业教育运动的狭隘思路,适时调整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把兴办职业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整体结构框架和整个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中,使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开放的、全方位的、对整个社会具有强大辐射力的教育,使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得以完善。

立参政之言。黄炎培的参政之言也大多以改良劝谏为主,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著名而影响深远的参政名言。1913年,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卸脱政权,请黄炎培帮助撰写《孙文学说》。《孙文学说》是黄炎培第一次在政治上参与的重要立言,吸取了西方机械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进化论的自然发展观,同时,提出并系统论证了“知难行易”的认识论学说,把中国唯物主义的知行观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奠定了三民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进化论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1945年7月,为了推动国共谈判,黄炎培等6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访问延安。其间,黄炎培与毛泽东多次促膝长谈。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段“周期率”谈话,成为参政之千古名谈。

立著述之言。黄炎培终其一生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他把每日所作之要事及心得,乃至教育考察及教学成果等付诸笔端,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笔墨。主要著作有:《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新大陆之教育》《东南洋之新教育》《中国关税史料》等等。

立功

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辛亥革命失败后,黄炎培立志“教育救国”,提出“教育救国乃是唯一的途径”。黄炎培深入研究了西方近代的各种教育学说,在多次考察反复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引发了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化。1916年,黄炎培提出了一种融教育与职业为一体的新教育形式,即“职业教育”。1917年5月6日,黄炎培联合马相伯、蔡元培等48名教育界、实业界人士在上海正式发起并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署名发表《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及章程,成立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以研究、提倡、实验、推广职业教育为职志的全国性机构。7月,成立了议事部,黄炎培被推为办事部主任。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后,吸引了文教界、工商界的众多知名人士和上层代表人士,当年就发展普通社员545人,特别社员204人,永久特别社员37人。1918年,黄炎培等多方辛苦奔走,建立了中华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实践场所。与此同时,还创办了职业教育的理论刊物《教育与职业》月刊。

创建中国民主建国会。1945年,抗日战争刚结束,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和平、民主、统一,建设新中国的愿望空前强烈,黄炎培全力以赴投入到中国民主建国会的筹建活动中。1945年12月16日,黄炎培与胡厥文、杨卫玉等民主人士在重庆西南实业大厦举行“民主建国会”成立大会,通过了政纲、组织原则、章程和成立宣言。

参与创建新中国。1949年2月,黄炎培在地下党的帮助下,从上海经香港转赴解放区到达北平。到达北平的当天下午,就和沈钧儒等民主人士一起赴西郊机场迎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中央领导人。随后,毛泽东几次邀集黄炎培等民主建国会的领导人,商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民建的前途和革命分工问题,希望黄炎培多在民族工商界中做工作,为解放上海出力。1949年6月2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正式开幕,黄炎培被推选为第四组的副组长,负责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方案。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正式开幕,黄炎培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并在大会上发言。会上,黄炎培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后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

立德

黄炎培一生高度重视个人品德修养,终其一生崇尚简朴。他回家乡办川沙小学堂,因为学堂经费极其困难,他不取分文薪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后,为了使中华职教社按照计划开展工作,他多方奔走,筹集经费。他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长期住在上海南市一所小楼的厢房里,后来他虽然用筹募来的经费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建造了公用大楼,自己仍然住在那所小楼里。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

抗战开始后,中华职业教育社迁到重庆。国难当头,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一度电一滴水都不能浪费,甚至对用过的信封也要翻过来再用。抗战胜利后,他和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

黄炎培常说,“做人最小限度,必须让我做一世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黄炎培坚持“为公不为私”的伦理原则,不但自己坚持,而且教育子女,并且在包括所谓“资产阶级”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宣传为公不为私,为国家社会服务的原则。(林 勇 陈永松)

黄炎培事迹心得体会2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韩亚栋 薛鹏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图为北京市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一隅。 侯鹏志 摄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浙江省杭州市集中开展“会所中的歪风”专项整治,依法依规关停风景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内开设的会所等高档经营场所,切实做到“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景于民”。图为由高档餐饮经营场所“西湖会”转型改造的“开心茶馆”,不少游客和市民在此喝茶、聊天、赏景。 (资料图片)

十年磨一剑!

许多人至今深刻记得,2012年12月4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出访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8个方面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小切口、大作为,吹响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号角。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十个年头,十年磨一剑。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

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前进。

党中央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系统完备的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一些领域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不力、偏离党的初心使命宗旨的状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党和国家全局高度加强顶层设计,贯穿于管党治党、治国理政全过程各方面。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出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制定并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以一系列重要制度性安排保证经常对表看齐……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纠正弱化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

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党的建设,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对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出规定,到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要求,到中办印发《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共同努力,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从理念思路、方式方法到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从高级干部严起,形成系统完备的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抓思想从严、监督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向善向上。

“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的关键布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董振华认为,党在刮骨疗毒中解决了自身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激浊扬清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在革故鼎新中重塑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优势,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严厉惩治腐败,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十个年头,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全面从严治党,百年大党充满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中央领导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层层落实,正风肃纪、纠正“四风”。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2013年3月19日,中央纪委首次公开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9月3日,中央纪委等发出“月饼禁令”,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2014年4月8日,中央纪委网站开通纠“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

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列入纪律审查重点”“越往后执纪越严、处分越重”……2016年9月5日,中央纪委通报了5起执纪审查中发现的中管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纠正“四风”再出新招数。

言出纪随、寸步不让。2021年12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当年1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这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第99个月公布月报数据。

正风肃纪毫不停歇,“打虎拍蝇”决不手软。

2012年12月6日,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被公布接受调查,成为十八大后首个落马的“老虎”。

2015年11月11日,北京市委副书记吕锡文被公布接受调查,31个省区市“打虎”全覆盖,仅用不到三年时间。

2017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鲁炜被公布接受审查,十九大后“首虎”落马。

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07.8万件、437.9万人,其中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484人,共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99.8万人。随着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人落马,人们看到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体会到了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翻开受处分中管干部通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始终注重发现其在践行“两个维护”、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消除政治隐患、维护政治安全。

“违背新发展理念,滥用职权引进和支持企业从事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违规举债上项目、搞建设,造成恶劣影响。”2021年11月13日,江西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肖毅被公布“双开”,通报中相关表述引发关注。

虚拟货币“挖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对经济贡献度低,其盲目无序发展与党中央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背道而驰。对领导干部支持企业从事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严肃查处,是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以优良的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构建起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取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

从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到如今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世界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1945年,抗战胜利前夜,在延安的窑洞里,面对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率之问”,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那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到“窑洞对”:“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成功实践:“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守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新时代党的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中央坚持不懈从政治上建党强党,从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政治监督,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开展政治巡视,再到查办案件首先从政治问题查起、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在解决党内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净化纯洁。

必须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淬炼自我革命锐利思想武器。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党中央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和党内的实际状况,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党内教育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必须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丰富自我革命有效途径。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党的十八大后,全面从严治党从中央政治局立规矩开始,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党言出纪随、久久为功,扭转了多年形成的“四风”惯性。党的十九大后,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必须坚持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腐败是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经过全党不懈努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必须坚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锻造敢于善于斗争、勇于自我革命的干部队伍。全面从严治党,本质是通过严管严治,确保全体党员信念坚、初心固、作风正、动力足、能力强,确保各级党组织成为领导核心和坚强战斗堡垒。我们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党中央做起,从高级干部严起,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制度,推动党的组织体系有效运转、促进党员干部自身过硬。党的先锋队作用充分发挥、政治本色充分彰显。

必须坚持构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为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提供制度保障。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我们党以自我净化革除自身毒瘤、以自我完善提升整体形象、以自我革新培育创造活力、以自我提高增强担当本领,形成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形成了一整套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体系,实现了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能力的整体性提升。

深入推进管党治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开辟了管党治党规律性认识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管党治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入回答“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重大课题,开辟了管党治党规律性认识的新境界。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管党治党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党将“两个维护”作为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越来越完备,保障了党中央令出如山、令行禁止、定于一尊。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实践表明,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力度抓,形成了鲜明的政治导向,消除了党内严重政治隐患,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要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就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毅然决然和“宜将剩勇追穷寇”“斗罢艰险又出发”的使命情怀管党治党,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再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严的主基调一以贯之。实践证明,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是实现管党治党常态化长效化的有力支柱。

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必须提高党员干部坚持优良作风、抵制不良作风的自觉性。党中央把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切入点,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开局,锲而不舍整治“四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正是通过不断改进作风,党得以抵制一切腐朽没落思想的侵蚀,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

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腐败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同党的性质宗旨水火不容,必须始终同党内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坚决斗争。反腐败斗争从两军对垒到形成压倒性态势,再到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在党史、新中国史和中华民族史上写下光辉一页。建党百年,党对廉洁政治的追求从未改变,成功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实现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良性循环。

坚持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人民立场是管党治党的根本立场。党中央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坚决纠正,使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把党建设好,必须抓住“关键少数”。抓住“关键少数”才能管好“绝大多数”。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既对广大党员提出普遍性要求,又对“关键少数”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进行更严的管理和监督。把“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与“绝大多数”的规模效应结合起来,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提供不竭动力。

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形成全面覆盖、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加强监督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实现自我革命的重要路径和基础。党中央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党和国家监督从理论突破到实践创新、从重点监督到全面覆盖、从做强单体到系统集成,搭建起“四梁八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逐步成熟定型,统筹贯通、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正在形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促进治理功能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前进

“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岁末年初,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留言板上,网民纷纷就此留言:“全方位、多角度,管全党、治全党,覆盖各领域、各部门、各层级,9500多万名党员上无禁区、下无死角、外无空白”“力度之大、成效之巨,中国历史未有、世界历史罕见”……

这是我们党以全面从严治党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信心、信任和信赖的生动缩影。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20年95.8%的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遏制腐败充满信心,比党的十八大前2012年的调查提高了16.5个百分点。

2022年1月8日,新年伊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连续发布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张永泽,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滨接受审查调查消息,再次释放出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信号。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全党同志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的厌倦情绪。”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警示全党:“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并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还任重道远,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还任重道远,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

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必须总结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纠正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坚持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黄炎培事迹心得体会3


获奖论文展示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秀区举办理论研讨会,并评选出获奖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共27篇。《革命烈士黄齐生的家教家风及当代价值研究》获一等奖。


革命烈士黄齐生的家教家风及当代价值研究


余炳江 王武文 唐志英

摘要:黄齐生,作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爱国民主战士、“四八烈士”之一。他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教化子女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他立足中国革命、建设实际,用“情”系家、以“俭”持家、务“时”立家,是他家教家风的主要核心内涵;为人与处世之“正”、于大家小家之“忠”、将知行集之于“合”,是他家教家风的突出鲜明特点;育人之“魂”、筑人之“梦”、固邦之“基”,则是他家教家风的基本价值所在。

关键词:黄齐生 家教 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建设良好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比如,“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所以,深入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传下来的优良家教家风,对我们养成良好的家庭美德具有重大作用。黄齐生非常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并以身示范培育了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特点鲜明的崇高家风,为我们开展家风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黄齐生家教家风的主要核心内涵


(一)用“情”系家


李光斗在《回忆外公黄齐生与表舅王若飞》一文中指出:“我外祖父非常看重这个外甥,把他当作亲儿子一样疼爱,非常支持他的革命活动。”其实,王若飞小时候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然受制于家里艰难的生计而无力给他请医生诊治。但自舅舅黄齐生把他接到贵阳后人生就发生了改变,从给王若飞治耳聋的身体残缺到培养他读书学习筑牢革命思想根基都是亲力亲为,悉心关照。即使他们不是父子关系,却胜似父子关系,王若飞一生的成长成才,无不是受益于黄齐生这位伟大“父亲”的关爱与呵护。当然,他与妻子王守瑜历来视黄干夫的孩子们如同己出,尤其是对黄受骧。黄受骧尚在襁褓之中,便是王守瑜以母乳喂养大的,黄齐生亦有诗专记此事:“阿嫂多儿苦乏乳,尔苦多乳儿不留;两乳三年供侄用,算来福气数骧优”。从诗句中,我们看到了黄齐生夫妇不只是对自己的儿女黄寿光、黄素昭两人慈爱有加,同样对黄寿萱、袁荣先等也均视为义子。如同王若飞一样,黄齐生将他们一直带在身边,将他们领出交通闭塞的贵州,送他们到一个更为丰盈广阔的世界,在革命的道路上一起奋力奔跑。


(二)以“俭”持家


黄齐生一生生活节俭,为了他心中的教育理想,放弃每月数十两银子高薪的群明社总经理不当,甘愿辞职到达德学校当穷教员。要知道,当时在达德教学的社员们,非但没有薪金,除了义务教学外,还得时不时倒补或是捐赠一些钱财,甚至黄齐生自己搬到达德学校居住,兼管每天早晚看守校门的工作。即使后来学校发展壮大了,达德的教习们领到了一份薪资,不过黄齐生的月薪也仅十二元不到。但在这样的艰难情况下,黄齐生还接济自己的姐姐黄固贞母女二人,并把二人接到贵阳一起居住。当然,也可以说,黄齐生一生从未羡慕高官俸禄,贵州辛亥革命成功后,大汉军政府改组时屡次邀请他就任要职部门,如邀请他担任交通部长等,为大汉军政府效力,但他坚持初心,始终不愿就任,依然选择当自己的穷先生。正如他当年所讲:“辛亥功成竞做官,发财纳宠一班班;寻思我却无斯命,且守学堂当灌园。”又如,他到川东时,聂凤笳、彭公武二位旧人千方百计的邀请他出任夔州县长,甚至带来了任命文书,可他毅然拒绝,带着王若飞和黄寿萱悄然的离开了。


(三)务“时”立家


黄齐生的一生都在用身体力行推动现代教育和革命事业向善向好发展。他从文庙先生到参与创办达德学校,到东渡日本考察,再到西渡英法等国取经,以及回国后为教育和革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均受到社会众人的敬仰。董必武曾诗云:“黔中教育茁新芽,人道先生第一家”,正说明了这一点,不仅写出了黄齐生在贵州现代教育界上的历史地位,也是对黄齐生一生为学生、为人民奔走的认可。黄齐生到“达德”后以时代精神严谨治校,以进步思想培育学生。接开办女学,属贵州女子学校新学教育之首,等等。当然,在参与革命活动中,他也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比如,在反对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时,黄齐生带领全校师生,用高亢的达德校歌和澎湃的“反对签订二十一条”等口号参加贵阳各界的示威游行,并亲自大书“勿忘五月七日”,镌碑立于校园,以警示后进不忘国耻。为反对袁世凯妄图复辟称帝的胡作非为,他领导开办通俗教育会,编撰并公演“韩国帝制之末路”的《亡国恨》,以警示教育贵州民众,等等。


二、黄齐生家教家风的突出鲜明特点


(一)为人与处世之“正”


黄齐生一生刚正不阿,始终坚守自己的中正之道。他还没有离开安顺时,所从事的事情亦能体现出来了,往后他的人生,无处不是在诠释“中正”二字。在安顺时,他除了在“义兴恒”这个经营绸缎、鸦片和烟酒的店铺打工外,还时不时利用空闲时间到文庙教那些读不起私塾的孩子们学习《三字经》等课程,讲授完了再回铺面做生意。如果说“义兴恒”的老板陈萃五是个无商不奸的商贩,那黄齐生一定是个公平合理讲诚信的商人。陈萃五总是给黄齐生灌输“奸商理论”,不时指使他在酒水等商品上动手脚,以“泡泡提”之法,使酒水短斤少两坑蒙顾客,或掺水勾兑,使酒水能多卖些斤两。但黄齐生始终以信誉做买卖,并偷空读书,把闲暇时光也充分利用起来,加强阅读增长自己的知识。其所读的书中,有《四书》《五经》《楚辞》《老子》等诗词篇,有《史记》《汉书》《三国志》等二十四史书,也有《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小说传奇,均寻求窥览。此外,还认真阅读了《民约论》《天演论》等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哲学书籍,以及意大利、日本维新的历史和国内维新派的《时务报》等等。总之,在安顺的时日里所做的一切,为他打下了早年的文化思想之基,以及为他以后的人生征程铺下了刚正之根,并终身坚持。


(二)于大家小家之“忠”


黄齐生的一生是忠义的一生,忠于自己,忠于家人,忠于祖国和人民。首先,忠于自己,就是一生以教育兴邦为志。黄齐生到达德学校后,于1905年提议开办女子教育,结束了贵州无女学的历史。办女学后,为进一步解放女学教育思想,他力排众议,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挠,倡导“女足”运动,达德办女学将不接收缠足女子,还让严竹书劝来了董德莹担任达德学校的女教员,使之成为贵州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教师。之后黄齐生还在达德女生部大讲《红楼梦》《醒世恒言》等禁书,要扫除封建社会专制,鼓励婚姻自由等。其实,他在达德所付出的这些努力,不仅击碎了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毒瘤,更开了贵州教育学界之时代风气。此后,带领贵州30余名官费、半自费和自费的学生,东渡日本求学、考察。归国后,又于民国十年带着贵州学子奔赴法、英等国留学,并在此次留学中,结识了蔡和森、徐特立等同志,也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侄子王若飞在这一时期思想的巨大进步,更让他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是为广大劳苦大众而革命,为建立新中国而革命。从外国回来后,应陶行知先生邀请,一起创办晓庄学院,后又与黄炎培先生等推行乡村教育;其次,忠于家人,就是支持鼓励家人要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勇当时代先锋,走革命救国之道。在提倡达德把女学办起之后,达德是召来不少人的嘲笑和责骂的。但黄齐生迎难而上,干脆一做到底。于是在师生中大讲缠足对女子身心健康的危害,并从家里人做起,让侄女儿黄淑蕖放了足,然后动员董德莹老师放足,开起时代先锋。在培养王若飞中,更是一手从小带大,培养他读书学习,支持鼓励他走正确的革命道路。比如,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达德学校积极拥护,并极力支持贵州恢复光明之日,且为了避免不良事态发生,他还让王若飞召集了20余名高年级同学,做好了守护学校的准备,等等;最后,忠于祖国和人民,就是以身作则一生为民奔走,为复兴中华民族革命事业献身。正如黄齐生赞成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目标一样,以“为民族独立与繁荣”作为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的目标,并愿意与大家一道,艰苦奋斗,精诚团结,共同为复兴中华民族而尽职尽责。又如,王若飞在包头被捕后,黄齐生不顾天寒地冻也要想办法营救他,即使在尽了自己的全力后也没办法营救时,也在监狱中支持他的革命活动。正如他在狱中对王若飞所说的:“孩子,我知道,你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百姓的事。”“你们都是为了人民,才遭害的。二舅一向嫉恶如仇,只要不做亏心事,宁可失去自由,也决不丢掉真理。我说的,可对?”的确,正如王若飞所回答:“活着便奋斗,死了当歇气!我们所谋求的事业,会有千千万万的人去做。它将是壮丽的,永远芬芳,万古长青!”此后,为支持“重庆谈判”取得的成果,他乘机飞赴重庆参与谈判活动,不幸在返回延安时遇难,成为“四八烈士”之一。


(三)将知行集之于“合”


黄齐生踏遍中国大地,到过国外学习考察,总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他参与创办达德学校,去日本考察,到法国勤工俭学,率王景仁等外出参加革命,在南京营救袁咨桐,到绥远营救人王若飞,奔赴延安支持革命,直到成为烈士,总是随着时代前进的。可以说,他不论是从事教育,还是从事革命活动,都是一个理论家,更是一个实践家,将自己的知行统一起来,以为世人之模范。正如,朱德在《悼黄齐生先生》的题辞中指出:“贵州老教育家黄齐生先生是远自戊戌政变起即抱着争取中国民主改革的信念,多年来为此奔走努力不懈。我党成立至今多年中,始终是一个亲密的朋友。此次遇难,同样是民主事业的大损失,同样使我们感到深切的悲痛!”朱德的悼词,正肯定了黄齐生一生的知行合一,即一生身体力行教育引导众多仁人志士,支持各项进步革命事业,始终不渝。


三、黄齐生家教家风的当代价值所在


黄齐生的家教家风有他特有的当代价值。从敦敦教诲到润物无声无一不体现家教家风的循循善诱,作为一位父亲,他言传身教、育子有方、慈爱有加;作为一个学生导师,他热爱科学、热爱教育、热爱祖国;作为一名烈士,他追求民主、坚持真理、捍卫正义。一生积极投身中国近代革命,探索教育救国,教育兴邦真理,为我们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民主革命的革命者、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这些正是离不开他良好的家教家风。


(一)育人之“魂”


黄齐生一生以教育事业为志,数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兴学救国,走出一条漫长的教育救国道路。在他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和全心全意的帮助下,促使贵州的许多青年到海外求学或参加到民主革命斗争中。他成为当时贵州青年人追求进步的指路人和贵州教育界、思想界的一面进步旗帜。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每天为了生计而奔波却忘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追求,物质生活的充裕代替不了精神生活的需求,生活的忙碌掩饰不了内心的空虚。所以,作为社会的 “关键少数”,家风不是个人的小事,也非家庭的私事,而是其作风的重要反映,承载着广大人民的殷切期望,关系着社会的整体形象。黄齐生自己非常注重个人修养,不仅博览群书,还亲自参与实践,且在黄齐生的教育引导下,王若飞、黄寿萱、袁咨桐等都投入到了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事业当中,用生命书写了一曲曲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凯歌,用热血书写了一部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壮烈革命史诗。这是一个家庭得以稳固的基础,同样也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当今社会最难能可贵的便是静下心来,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觉悟,不能只把眼光放在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上,要在道德上给予自身更高的要求,时刻用道德规范审视自己,反省自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去抱怨他人和社会,而是要从自身寻找原因,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毕竟道德品质的获得需要的是个人努力而非他人强迫,要在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实际行动中去认识和完善自我。


(二)筑人之“梦”


每个人梦想的形成离不开社会这个大家庭,都希望社会和谐稳定,治理有效,生活美好。而家风对社会风气的重要影响力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在全社会打造良好家风,通过推广典型事例,将典型家庭、典型人物、典型品质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典型的和谐氛围,让其中内含的优良风气能够深入家庭,感染个人,进而促使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与兴盛。黄齐生为新中国的缔造和建设、现代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并处处以身作则塑造和发扬好的传统和作风,为家人、学生、社会树立了榜样。他一生崇尚节俭,追求教育兴旺,追求民族解放,讲求艰苦奋斗。尽管他多次担任各个地方学校的重要领导人,但是他始终要求亲人和学生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而他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以身示范。比如,黄齐生在负责徐公桥乡村教育实验区时,为了帮助学友们加强个人立身处世品德修养的锻炼,黄齐生将崔瑗的“座右铭”加以改造,剔除其消极内容,并用其韵仿写了另一首座右铭供学友们作学习的参照。而且还改进了讲习所的工作,要求学友们除了参加笔试外,还要通过劳动考试和口试,体现出职教社“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良好精神。其实,柳湜后来在《挥泪悼死者》一文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讲黄齐生的,他说:“在延安,我们有了约一年的相聚,先生对文化教育之热心与呼吁和平民主之努力,常为青年一代所景仰,先生之风采,健谈,实具惊人的力量,在我的心中,他是前辈,是我的先生”。笔者认为,这惊人的力量正是来自于黄齐生所坚持的初心和通过实践把自己心中的梦想付诸于行动。所以,黄齐生无论是在哪里,都关心每一个学友,每一个群众,赢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今天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乡村振新征程,黄齐生的这些行为作风,对我们把它当作典型的优秀家教家风文化进行宣传展示有着重大意义,通过宣传他的优秀家教家风文化,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村民的道德素质,从而推进农村地区的家庭建设。


(三)固邦之“基”


毛泽东曾赞许“黄齐生是共产党最艰难的时候党外人士同情、爱护共产党最早的一人”。虽然,他不是共产党员,但却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革命烈士。我们之所以要挖掘黄齐生的家教家风,就是为了给广大人民的行为规范提供参考与借鉴,强化人民群众对传统家教家风文化的认同并引导大众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树立中国典范,形成经典事迹口口相传、人人为荣的良好氛围,促使学习经典、效仿经典日渐常态化和可持续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所以,只有优秀的传统家教家风文化资源才具有现代价值,只有在我们党指导下的传统资源才能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传播先进的观念,改善社会风气,帮助国家顺利开展对广大人民的说服教育,引导民众感知文化、领悟经典、践行规范,真正将传统家教家风资源用到实处,并不端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刘杰诚 秦红编.四八烈士[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

[2]陈林.黄齐生 以学校为阵地[J].贵阳文史,2011(04):12.

[3]韦士宾. 黄齐生先生印象[N]. 人民政协报,2002-03-15(B03).

[4]王鸿儒.“四八烈士”黄齐生(连载1-18)[J].文史天地,2012(01):83-87.

[5]陈泽渊.从档案看王若飞和他的舅父黄齐生[J].档案工作,1992(03):45.

[6]李光斗.回忆外公黄齐生和表舅王若飞[J].江淮文史,1994(05):75-80.

[7]何小英,罗鸿染.黄齐生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系统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20,28(03):122-126.

作 者:

1.余炳江(中共西秀区委党校教师)

2.王武文(中共西秀区委党校教师)

3.唐志英(西秀区七眼桥镇办公室工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