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工作心得 >

【红色记忆·最初的承诺——讲讲我的入党故事】系列主题征文展播《一句誓言 一生作答——讲讲我的入党故事》

编辑评论/注释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入党初心,牢记使命责任,书写了永远跟党走的动人故事。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落实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要求,加强全市法院队伍思想纪律作风建设,坚守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吉林中院面向全市法官、干警组织开展了以“红色记忆,初心承诺——讲好我的入党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把个人成长融入党的事业和祖国发展,表现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的忠诚。 本次共征集到67篇散文,现展出优秀作品。

一个用一生来回答的誓言——讲述我的入党故事

刘春,1965年12月出生,1997年6月2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学校、国企、报社等地工作过。1998年1月调任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现任研究室四级研究员,《松花江审判》主编。

1997年6月24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我的夙愿。这一天是我的政治生日。

培养对党的深厚感情

我从刚懂事开始就关心时事政治。我每天早上六点半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了解国家大事,关心党和国家的命运。印象最深的是小学时走了十几里的土路看电影《闪闪的红星》,还有经常看的地雷战、地道战等露天电影。我一举感受到了来之不易的新中国,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坚定信念。1976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年。共和国的缔造者周恩来、朱德和毛泽东相继去世。年纪轻轻,我就像成年人一样,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担忧。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我感到在党的领导下,社会生活正在慢慢恢复正常。1977年夏天,恢复高考的消息为正在上小学的我点燃了希望之灯,从此我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

1983年高考失利后,我并没有气馁。我边工作边自学。1991年6月,我通过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证书。参加科目“中国革命史”考试时,吉林省通过率只有5%左右。很多人没能按时拿到自学考试的毕业证书,大部分都是这门课反复不及格。因为我学习中共党史基础扎实,所以一次考试就通过了,让当时组织考试的工作人员大吃一惊,也让我多次交流备考经验。唯一的经验就是带着敬意和感情去学习中国的革命历史,真学真信真懂。此时,我已经工作8年了。在这8年里,我先后在舒兰二中和吉林省糖酒公司工作,结婚生子。期间,我克服了各种困难,坚持自己的梦想,坚信学好技能可以更好地为党工作。正是在这期间,我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忠于党的新闻事业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就最向往记者这个职业。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把我的爱好变成一种职业。感谢这个时代,让我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能因为现实的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为理想的遥远而放弃追求。”1994年1月的一天,江城日报的一条招聘信息改变了我的命运。江城日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辑记者。这些信息再次点燃了我的记者梦。第二天上午,先来到位于松江路69号的江城日报社报名,随后是现场面试、笔试、面试、体检、政审。三个月的考试考核过程中,我一路过关斩将。1994年4月,我正式到江城日报社工作,开始了我的记者生涯。我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这份申请书中,我写道:保证对党忠诚,言行一致。

江城日报是中共吉林市委机关报,也是党报。首先,它要求新闻工作者讲党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记者的严格要求还体现在学科风格上,对写作技巧和文章细节的要求更是一丝不苟。我注重面试中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面试还是写作都力求完美。我在报社工作的四年里,有30多部作品获得了各种奖项。“我们什么时候能和平相处?系列报道获1997年吉林省新闻奖一等奖,《企业高息债难还成市民敏感话题》获1997年中国都市报内参作品一等奖,《囊虫病不能再害我们了》获1995年中国都市报集团行业研究会优秀作品一等奖,《我市地方法规执行不力》获吉林市第三届宣传人大好新闻三等奖。

一个又一个作品,一个又一个获奖证书,见证了我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也见证了我对新闻采访的执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6周年前夕和中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前一天,党组织通知我,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经过两个单位党组织近10年的严格考察,我终于成为党员候选人。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上践行党员责任

1996年,吉林中院与吉林电视台合办了中国第一档法治电视节目《江城审判纪实》,在社会上很受欢迎。节目的编写、制作、最终成品都要在法院完成,法院需要增加节目编导。正是因为我在江城日报四年的记者工作经历,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这个职位。1998年,经市人大推荐,市委组织部批准,法院党组决定,调入法院担任法治下电视节目《江城审判纪实》编导兼记者,继续我的记者工作。入党准备期间,我从江城日报社调到吉林中院。由于我一贯的良好表现,我于1998年6月如期成为中共党员。

成为正式党员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为党更加努力工作。在我做电视节目编导和记者的八年里,除了笔,我还加了麦克风和镜头。我把自己当记者养成的好习惯带到了电视节目编导那里,认真写好每一期节目的解说词,认真剪辑编辑好每一帧电视画面。编导播出的一系列电视节目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普法作用,节目收视率在市级电视台自办节目中一直名列前茅,佳作频出。因为对我市普法的贡献,节目组多次被评为吉林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我也多次获得社会综合治理先进个人。2000年,专题节目《造福427农民》获吉林省新闻电视节目综合管理一等奖,部分节目素材被中央电视台采用。

2010年起担任法院期刊《松花江审判》主编。该刊创刊于1984年,承担着吉林地区两级法院法官之间业务交流的重要任务。政法机关是党的政治机关,法院的刊物也是党的刊物。党刊应该明确陈述政治。我深知责任重大。十几年来,在院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严把编辑校对、印刷出版和刊物质量关,精心编辑出版每一期刊物。我努力学习业务,提高编辑水平,在枯燥的文字间努力工作,为刊物的每一期付出心血。2018年,《松花江审判》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百强期刊,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期刊。应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法院优秀期刊编辑座谈会,并作为获奖期刊代表上台领奖。2020年,我编辑出版了两期《松花江审判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刊,因其史料价值被吉林省档案馆永久收藏并颁发收藏证书。《松花江审判》从过去默默无闻的内部刊物,发展成为吉林省的连续出版物,在省新闻出版局注册,业务上受省市委宣传部领导。每期投稿的样本都要经过专家审核,如果有一项达不到出版要求,就要停刊。在思想和内容日益规范的今天,我严格执行省市党委宣传部的思想要求,严格执行修改制度,严格规范内容和文字,不允许出现任何错误。在省内多家刊物停刊的情况下,《松花江审判》一直正常出版,没有任何差错。

在我50多年的人生中,深深铭刻着我对党的忠诚和感激。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我不会有今天。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回报党组织的培养。我连续8年资助贫困生,直到2020年她考上大学。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被高新区园艺社区党委授予“防疫先锋”荣誉称号。“一句誓言,一生回答”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党的事业做贡献,这就是我存在的价值。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欣慰地实现了我的入党誓词:对党忠诚,言行一致。我会继续为党工作,站在最后的岗位上,为我一生追求的党的事业奉献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