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工作心得 >

寻根端午:东方浪漫里的文化内涵

又是一年的时序变化。自春秋战国以来,历经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正在迎来一个新时代的洗礼与交汇。以节日为载体的端午节,是几千年历史的传承,是民族精神的积淀,是家国情怀的认同。

传承——“梅林先歇,海榴莲开,争时节。”说起季节之美,端午节是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是儒家思想渗透的分支,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延续。从“前门青天苍鸢舞”到“粽子香叶飘十里”,从“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到“五月沅江平堤流,城中人将飘彩船”,中华民族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表达着对端午节的祝福。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述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虽然历史发生在过去,但它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植于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情感风格的集中体现”;2018年8月21日-22日,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其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核心,而且对解决人类问题具有重要价值。”这些论述从历史的高度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宝贵价值,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高度的文化根基。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延续了数千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积淀了“美与美的共勉”的传统仁厚价值观,丰富了温柔和谐传承的核心理念。

积累——“节分端午,古往今来盛传是屈原。”端午节的由来一般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密切相关。“长吸一口气难掩泪”,诗人爱民。“修远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坚持探索;“诚实是勇敢无畏,但最终是坚强不屈。”有志之士,无怨无悔。屈原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正是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爱国精神。2014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引用屈原的诗句“真诚是勇敢无畏的,但最终是坚强不屈的。他高度评价了一批抗日将领和英雄的爱国精神。端午节起源于屈原,但不仅限于屈原。历久弥新的民俗蕴含着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交融。端午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深刻诠释,是忧国忧民的共同记忆。

认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兴,文化强,民族强。”端午节带给我们的是历史的传承,家国之思,情感的认同。中国人的价值观凝聚着与命运抗争的终极东方浪漫主义。不是慈悲心的听天由命,而是认知基础上的挣扎和改变。这种把一切都放在心里的气度和气魄,包含着家国情怀和个体悲喜的情感交流。我们在端午节纪念先贤,属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对传承千年的民族精神的情感认同,是我们对文化自信的坚定遵循。总书记曾说,“坚定文化自信,是关系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的重大问题。”只有以节日为载体,从传统文化的根源中寻求价值认同,树立文化自信,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才能更好地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节日期间多思考,过端午节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文化自信的塑造。以节日为载体,我相信文化和精神最终会聚集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