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工作心得 >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书法作品内容

防震减灾小手拉大手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的平安与和谐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同时,家庭的平安也是家庭幸福生活的基石。作为家庭安全常识的重要一节课,为应对破坏性地震的发生,各家庭成员能有序地进行地震应急,保证家庭成员平安,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家庭为单位具体应在震前采取哪些措施,震时如何避震,震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学校专门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向家庭、社会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情况。

震前措施

目前,地震预报技术在全世界范围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做好震前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震前预防措施的内容主要有:平时学习防震避震、医疗救护、抢险救援等地震科普知识;了解居住房子的结构,确定梁、柱位置;设计和掌握好疏散路线,确保家门口和楼道等主要出口和通道畅通。适时开展家庭地震应急模拟演练。

平时储备好应急用品,比如矿泉水、方便食品、防护品、药品、手电筒、哨子、收音机、绳子等,并做成应急包,放在固定、方便拿到的地方。发现地震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注意收听政府发布的地震信息,不听信地震谣传。

震时避震

遇到一般破坏性以上地震时,一定要保持镇静,并就近躲避。震时躲避地震的主要内容有:居住在一楼的人,假如处在门口或有时间逃出,且室外较开阔、没有高空坠落物砸压的情况下,应迅速跑出室外。居住在二楼以上的,应迅速远离阳台、外墙及门窗旁,快速躲到坚实的家具旁、内墙角处,或躲到开间小的地方(如卫生间)。

?

注意事项

1.迅速关闭电源或气源,以免引发火灾和次生灾害。

2.如遇燃气泄,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如遇火灾,可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震后向安全地方撤离,要逆风匍匐而进。

3.如果自己被埋压,可用衣物捂住口、鼻,防止泥尘吸入,引起窒息。

4.同时应保持精力、体力、耐心等待救援。若听到人声,用敲击、呼喊等方法求救。

?

震后做法

破坏性地震停止后,室内人员应快速撤离至户外安全地方,以防余震发生。撤离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如下:

1.撤离时不能使用电梯。

2.撤离时,用双手或其他防护物体护头,以防掉下的物体砸伤;撤离途中,应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也应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杆等。

3.撤离户外后,若房屋受损造成危房时,不要急于返回屋内,以免发生余震使房屋倒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

安全是我们从事学习、生活、工作的必要保障,没有安全,任何事情无从谈起。让我们警钟长鸣,时刻学习防灾减灾知识,用科学的避灾技能把我们遇到的危害降到最低,共同建设我们平安美好的家园。安全无小事,时刻记心间!

防灾减灾学习心得或心得体会

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类的敌人.

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办?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拓展资料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地震能不能准确预测

不能。

目前还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构造活动引起的地震波震动所产生的,这些构造活动通常是不可预测的。虽然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地震的发生机制,并且通过观察地球的构造变化来预测地震的可能性,但是这些预测方法都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因此,地震无法被完全预测,但是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提高预测的准确度,以便更好地减少地震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关于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心得体会,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书法作品内容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