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优秀班主任心得体会,精选3篇

班主任培训心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琪悦馨安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优秀班主任心得体会1



经过几天的班主任培 训我收获很大,


以前只认识到班主任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没有认识到理论支撑 的作用,要想成为一 个合格的班主任,只重 视实践就行了,而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卓越的班主任还要 有理论支撑,要多读教育 教学书籍。阅读, 是走向优秀的必经之 路。为此我首先阅 读李辉主 编的《班主任的真情与智慧》这 本书。收获如下:

一、为弱势儿重培养信心

由于多种原因,弱势儿童的心理状态、

生活状态以及学习情况等都表现出自 己的特点,他们本该拥 有孩童的天 真烂漫。却可能因为缺少 一份温暖 而冷漠的独 行,他们本该

拥有孩童的幸福生活,却可能因为缺少 一份关爱而失去生活的希望, 他们要的并不多,哪怕只是给 予他们多一次真情的交流、多一份 爱心与关怀, 就足 以促生他们一 份新的希望.

二、信念与责任

一一帮问题学 生拔正航向

中小学生正处于品德形成时期,问 题学生身上表 现出来的问题 主要是行为或心 理面的问 题,并在某一 方面或某些方面存 在着严重 缺陷与不足。也许这些学 生在思想上有 了偏差,但我们不能 给其贴上" 坏品德"的 标签。如呆放任自流,缺 乏教育与引导,则极易导致其 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 、尊重与宽 容

一一为学生成长呵护心灵

未成年人的心灵是稚嫩的,需要教 师的细心呵护。 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要犯错的。对 于这些犯错的 孩子,教 师应该本着尊重其人格的原则,用 宽容的态度悦纳他们己有在的不足和缺点, 用发展的目光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用换位思考的 爱心体察他们特殊的 心情与言行,高举教鞭,轻轻放下,才能 达到帮助、引导和教育的目的,引领他们健 康成长。

四、实践与智 慧

一一为教育生涯创造精彩

教育智慧、源于 实践智慧,是在个体

经验感悟,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仅靠一己之力, 教育智慧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通过学习与借鉴同 伴的经验与方法,无疑会大大缩 短这个过程,真正实现让 智慧回归教 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 慧引领教师专业 成长。带看梦想出发 ,梦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想成功先发疯, 勤学习,让思想腾飞,真正的教育生涯 从今 天开始!做学生锤炼品质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 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做学生 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




优秀班主任心得体会2

通过学习二十大,感受颇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将学生培养成自觉且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为祖国强大奉献终身的优秀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教书育人使命,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将以二十大为新起点,继续用真爱与真情诠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真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优秀班主任心得体会3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全国各地高校都在第一时间组织青年师生收看开幕会现场直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重要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不负“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书写上下一心、实干兴邦的青春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围绕国家需求,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让不少高校青年师生备受鼓舞,他们表示,要围绕国家重点需求,攻克科研难题,埋头苦干、奋勇前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陈鹏这样总结他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一感受。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考察,陈鹏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向总书记作工作汇报,至今记忆犹新。8年来,从毅然归国的青年教师到攻坚克难的科研带头人,陈鹏带领科研团队围绕国家重点需求,攻克科研难题。

面向未来,他激动地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论述,极大地鼓舞了我的热情和斗志!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排头兵,一定要立足本职工作,走出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自主之路,千方百计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创造有利条件。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嘱托,为创建世界顶尖学科和一流前列高校埋头苦干、奋勇前进!”

作为电气领域的专家,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胡建林在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重要途径。“输变电装备是电力变换与传输的核心,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石。重大电气人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特色,围绕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所需要的输变电装备技术,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成为输变电装备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胡建林说。

马金禹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硕士在读期间,他投身军营,退役后重回校园,如今已签约一所航天领域的研究院。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他表示:“我将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使命担当,投身到航天强国建设中去。未来,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嘱托,继续秉承哈工大光荣传统,将个人发展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雷诺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工科大学生,要珍惜时光、踏实学习、潜心科研,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做到胸怀祖国、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努力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智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就读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窦冠婷表示,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党员,自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高校与师生交流,也多次给学生们回信,给青年学子指明了奋斗方向,这让我深受鼓舞。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作为网安专业的一名学生,我们要坚守使命担当,努力学习本领,服务人民,报效国家”。

“‘自豪、责任、奋斗’是我观看二十大开幕会后的真切感受。”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2018级中医4班的张家恺表示,“作为一名青马班学员,同时作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者,我深深感受到使命在心,责任在肩。我立志要迎难而上,做新时代有担当的中医药人,为让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驱动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少高校青年师生表示,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为我们上了一堂思想深邃的党领导下的中国不断发展的公开课,一堂深刻难忘的中国人民敢闯敢干、倾情奉献的思政课,一堂生动形象的赓续红色血脉的初心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分团委书记程万昕说。

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程万昕表示,要在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多下功夫,引领学生以问题为导向,锐意进取,带领青年团员做好政治建设,将支部建设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战斗堡垒。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宋燕与学生一起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她表示:“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在工作理念上,我们要学习、传承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在工作方法上,我们要开阔工作思路,运用好新媒体平台,在‘云端’传递高校好声音,参与网上网下‘同心圆’的建设。作为辅导员,我更要结合专业特色,助力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教师董超芳表示:“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时刻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坚持特色、争创一流,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能为国家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熊国锦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大二学生,他的家乡贵州岑巩县曾是深度贫困地区。一路走来,是老师点亮了他的梦想。去年,他报考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就业师范生。前不久,他和另外6名同学一起写信,向习近平总书记表达了扎根中西部的决心。教师节前夕,他们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党的二十大胜利开幕,我的内心无比激动与自豪!10年来,我既是祖国事业蓬勃发展的见证者,更是祖国稳步向前的受益者。这10年,我的祖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迈入了新时代。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我实现心中的教师梦想来到我国最高师范学府求学,我的家乡成功脱贫摘帽,我的家庭也过上了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很荣幸我能成为未来教师的一分子,为祖国教育事业壮阔的征程贡献力量。”熊国锦说。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本科生孙雪蓉作为学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入选志愿者,将在不久的将来奔赴西部参加支教接力。她表示,总书记的讲话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我会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根基层一线,感悟国情民生,施展才华抱负,矢志建功立业,用爱心和知识推动当地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

扎根基层一线,绽放青春之花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选择扎根基层,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党的二十大报告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不少高校青年师生表示,要牢记党对青年群体的谆谆教诲、殷切期望,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10月16日上午,在山东淄博临淄考古基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教师党支部书记邓振华带领考古队临时党支部在考古工作现场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邓振华说,在田野考古一线经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具有特殊的意义。过去10年,我国文物考古事业奋进发展,自己也从考古专业的学生成长为一名青年教师。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一程的关键节点,我们要更好地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从基础研究做起,努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2019级本科生杨茹珺来自祖国的西南边陲,是对口支援、助学贷款等政策的受益者之一。杨茹珺说:“我亲眼见证和亲身体会了10年来教育改革带给边疆学子的大好机遇。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作为新时代学子,我们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享受着优质的高等教育,更应该有所作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这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王曦婧感触颇深。王曦婧曾作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山东济宁站的实践支队队长,前后组织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近百名学子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中。她说:“我将秉持钉钉子精神,扎根济宁持续推进地方实践服务,一张蓝图画到底,为国家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不断奋斗。”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硕士生赵天阳曾在2021年赴祖国西南边陲的县城支教,那里也是全国最后一批脱贫摘帽的贫困区。10年间,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易地搬迁,从山腰上不稳的土房搬进了县城新建的楼房,学校教学楼焕然一新、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全覆盖。

“一个县城的发展,是全国千千万城镇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缩影。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创造新的更大奇迹。”赵天阳说。

今年刚上大学的韩佳茵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在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她表示,广大青年生逢其时,发展空间无比广阔,成长未来一片光明。“作为一名农科大学生,未来4年的大学时光里,我一定按照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农业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服务‘三农’事业的本领,学农爱农、强农兴农,力争为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业现代化贡献青春智慧。”韩佳茵说。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钟天旸曾在2020年夏天作为院支教队的队长前往四川省康定市甲根坝村,近距离感受到川西乡村帮扶和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钟天旸表示,自己能切身感受到这10年来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作为成电的学生,应该怀抱梦想,在更广阔的舞台展示自己的风采,不忘初心跟党走,建功立业新时代”。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戴韵萱的家乡是江西红土地上的革命老区县。她亲眼见证在党的带领下老区焕发新颜,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越过越好。

认真聆听大会报告后,戴韵萱深刻感受到信仰的感召、方向的指引、前进的力量和胜利的信心,“我们这一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一定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刻苦学习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筑牢成为优秀艺术家的坚实基础,用手中画笔努力创作出能激发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描绘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和壮美画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