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鸟网 > 心得体会 >

水污染的心得体会.,最新合集

攻坚,为了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污染防治纪实,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民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水污染的心得体会.1

2月26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热烈进行中,听取审议国务院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议等情况的专项报告。

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举国关注,举世瞩目。

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同时,这场战役仍面临多重挑战,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复,要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全力攻坚。

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全面小康,为了子孙后代的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鏖战正酣。

这是令人纠结的选择题:生态家底薄,工业化任务重,在发展和污染的左冲右突中,我们背负的环境枷锁日益沉重

6个多月前的一天,山西省临汾市市长刘予强又一次坐在生态环境部的约谈席上。

一年中,临汾市6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被近百次人为干扰,导致53次监测数据严重失真。时任市环保局局长张文清锒铛入狱。

因为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两年前,刘予强已被约谈过一次。

临汾曾脏成什么样?

PM2.5多次爆表!二氧化硫多次爆表!空气质量长期徘徊在全国重点城市的后几位,临汾人头上常年顶着一个“灰锅盖”。

20多年前,临汾人还以家乡是“黄土高原花果城”而自豪。但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工业经济近九成是煤、焦、冶、电,从原材料到能源、产业都围着一个“煤”字。

临汾之困,是汾渭平原之困,也深刻折射着中国生态环境之困。

2013年新年刚过,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空气质量数据纷纷爆表。那一周,从京津冀到长三角,雾霾盘踞在上百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上空。

那一月,4次雾霾轮番来袭。航班大面积延误,高速公路封闭,中小学校停课,工厂限产停产,口罩和空气净化器脱销。

那一年,中国东部平均雾霾天数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陷入“十面霾伏”。

心肺之患,病在天上,根在地上。

只有回到历史深处,才能体会积贫积弱的中国,工业化的梦想是何等迫切。

一个个资源型城市,一片片重工业聚集区,高耸入云的烟囱,直上青天的浓烟……

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更是我们曾经的自豪。

只用了半个多世纪,中国就走过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工业化历程。然而,在历史性的发展跨越中,环境问题也集中暴发。

聚焦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会发现,中国经济“第一阵营”里的这三个板块,也曾是污染最集中的三个区域——

只占国土总面积的8%,却消耗了全国42%的煤、52%的汽柴油,生产了全国55%的钢铁、40%的水泥,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区5倍多。

伴随企业壮大、城市扩张的,是一条条黑水沟、一汪汪臭湖水。

2007年夏,太湖暴发水危机。大量污水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水华浓得化不开。无锡等地湖水恶臭、水厂关停、市民疯抢矿泉水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岂止太湖?

沿江南水乡溯长江而上,洞庭湿地、江汉平原、三峡库区、巴山蜀水,所经之处,生态系统千疮百孔——

近30%的重要湖库富营养化;

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

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43%、37%、43%;

干线港口危险化学品超过250种。

“我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2018年4月,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痛心地说。

又岂止长江?

本世纪初,全国重要河湖遭受不同程度污染,七大江河水系中,超过一半的监测断面为五类或劣五类水,约3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

几十年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与“大招商”“大开发”相伴的,常常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环境问题,最直观的是水,感受最突出的是大气,最不容易觉察的是土壤。

江西东北部的鹰潭市,有亚洲最大的铜产业基地。上个世纪80年代,大量铜加工厂兴起,2000多亩良田成了不毛之地,甚至一些村民体内重金属超标。30年后,重度污染区域的3个村庄、558户村民不得不整村搬迁,离别世代居住的故土。

2016年,江苏常州“毒地”事件引发公众恐慌。常州外国语学校迁入新校区后,陆续有学生出现皮炎、流鼻血等症状。事后调查发现,这里曾是化工厂,土壤及周边环境已严重污染。

成为“世界工厂”时,中国也成为汞、铅、镉、砷、铬等生产、应用和排放大国,大多数污染排放物进入土壤。

危及粮食、危及健康、危及下一代……一起起污染事件曝光后,人们发现,脚下这片土地危机重重!

89岁的曲格平,原国家环保局第一任局长。他也许是中国环保界得奖最多的人,却从未因此开怀过。

从70年代起,中国就开始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伴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角力。治污,凝聚了几代人的奋斗。

“在中国找一件最困难的事干,可能就是环保!”

老人的声音微微颤抖。

一个刚刚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还有大量贫困人口的中国,一个人均自然资源大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中国,一个为“站起来”“富起来”而不得不在发展和环境中艰难选择的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

打开中国地图,一条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的“胡焕庸线”,展现了生态环境“家底”——

这条线东南方,生活着全国94%的人口,环境压力巨大;

这条线西北方,自然条件贫瘠,生态系统脆弱。

河西走廊,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通道,靠的是与之相依的祁连山滋养。半个世纪以来,祁连山先后经历过砍树、开矿、建水电站、搞旅游四轮大规模开发。90年代采金、挖砂高峰期时,仅张掖一市就有824家矿山企业,其中770家在保护区。

靠山吃山,山真的会被吃空。

先发展、后治理,这条常规道路发达国家走了上百年。其间,还向外部转嫁了大量污染。

而对中国,历史不再如此“仁慈”。脆弱的生态家底叠加巨大的发展体量,这条老路走不起,也不能走!

这是彰显使命担当的必答题:破解人与自然的亘古之问,以坚毅和果决向污染宣战

“中共施政纲领把生态文明建设单独成章,这在全世界执政党中罕见。”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的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引人注目。

大会刚结束,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莫里斯·斯特朗就捕捉到这一重要动向。

一个月后,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赴外地考察时发出告诫——

“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

这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作出振聋发聩的连续发问——

“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

“在现有基础上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总量增加一倍,产能继续过剩,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态环境?”

“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

一个月后,他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题正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是这次集体学习的授课老师之一。

他记忆犹新:就在那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身为中国环境科学的领军人物,郝吉明并不受一些人喜欢。有企业老板曾对他说,你一句话我就得追加上亿元投资预算,受不了。

“这是历史担当,也是庄严承诺。”郝吉明说。

历史担当彰显执政的情怀,兑现承诺考验智慧和谋略。

100多天后,“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系统治污的第一个行动计划,中国也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

随后,原环境保护部与31个省份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各地立下保卫蓝天的“军令状”。

2015年,“水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

2016年,“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

自此,气、水、土污染治理的立体作战图全面绘就。

2017年末,“大气十条”终考临近。为确保完成任务,河北对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石家庄、廊坊、邢台等10地下达“调度令”,要求重点行业错峰生产。

“调度令”就是命令。以往在抗洪抢险等危急时刻才用的手段,第一次用在了治污上。

这年冬天,“大气十条”任务圆满收官。蓝天成为许多人微信朋友圈的“常客”。大气污染防治第一仗,“干得漂亮”!

然而,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生态环境仍是最有可能“拖后腿”的短板之一。

2018年6月,一份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出炉,提出到2020年三场关键战役的作战目标: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克非常之役,须非常之举。只有断了旧发展模式的利益链,才能真正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天地。

2019年初春,陕西秦岭北麓,冬雪渐融,生机萌动。昔日违建别墅成片的大山,正在恢复曾经的容颜。

从西安出城往南几十公里就是这块重要的生态屏障。90年代以来,山林中不断冒出一栋栋别墅,好山好水成了私家风景,开发乱象屡禁不止。

这件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6次批示。2018年7月,中央派驻专项整治工作组与当地展开联合整治行动,上千栋别墅被陆续依法拆除。

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浙江千岛湖违规填湖、新疆卡拉麦里保护区“缩水”给煤矿让路、宁夏一企业向腾格里沙漠排污……每一件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中央都紧抓不放,不论多大的利益、多大的保护伞,一抓到底,决不手软。

既以雷霆手段追责,也铺就制度化轨道护航——

2018年7月,广东汕头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决定:班子成员轮流到练江流域汕头段的臭水边驻点抓整治。

练江是全广东污染最严重的河。当地纺织、印染、电子拆解等小企业遍布,大量生产、生活废水直排河道。此前一个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在这里看到,河水如墨、垃圾粪污漂浮。

“你们市领导可以在臭水边盖几间或租几间房,和老百姓住在一起,直到水不黑不臭。”督察组的尖锐批评让汕头市领导面红耳赤。

几个月后,沿河村民注意到,练江一天天在变化,臭水沟没那么臭了。

建立中央环保督察机制,以现职或近期退出领导岗位的省部级干部为各组牵头人,不仅督察企业,更督察党委政府,这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两年多时间,中央环保督察实现全覆盖,累计问责超过1.8万人。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开展“回头看”,又对20个省份杀了个“回马枪”。

直戳痛点!一大批地方党委政府不作为、乱作为被点名通报;

较真碰硬!一大批怠于履责、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受了处分;

严格执法!一大批无视环保法规的企业被下令整改、处以重罚。

几年来,从新修订“史上最严环保法”到制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生态环境的法治大网越织越密;从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到生态保护红线等,40多项改革让环保法规制度成“带电的高压线”,形成有力震慑。

承诺如山,使命必达。

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上的各层“链条”高速运转——

北京西直门南小街115号,生态环境部。

2018年9月,29封特殊信函从这栋灰色建筑“飞”往全国。

收信人是29个省区市的省长、主席、市长。给这么多地方领导密集写信,所为何事?

为了老百姓的“水缸”。

这29个省份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任务仍需快马加鞭——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都有不同程度的水污染隐患,如排污口、违法建设项目、违法网箱养殖等。

信中把当地整治进展和存在问题一一列出清单。截至2018年底,这项工作的当年任务已如期基本完成。

建立协作机制、出台配套政策、开展集中治理、强化专项执法、启动应急联动、动员群众参与……整个中国迅速行动,为碧水蓝天不再是奢侈品而拼搏。

“历史上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国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这样大幅减少污染的例子。”长期研究全球能源政策的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格林斯通这样评价。

道阻且长,行则必至。治污攻坚正在路上,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意志和担当。

这是上下同心、负重前行的攻坚战:每一地都是战场,每个人都是战士,每一份努力都是为了更加美丽的中国

“当时特别委屈。一分钱没装到自己口袋里,怎么说抓就抓了呢?”2017年,甘肃张掖市巨龙铁合金有限公司负责人闻斌,因为企业违法排污“进去了”。

刑事拘留了一个多月,闻斌出来后一度不愿见人。

痛,而后醒。企业开始一笔笔偿还欠下的“环保账”:投入1380多万元改造环保设施,新建扬尘控制和除尘净化设备,安装烟气排放在线监控系统……

厂区门口,竖起了两块大牌子:一块,介绍当初的污染和被罚情况,自曝家丑;另一块,是整改前后的对比。

痛定思痛的还有临汾人。这一年,1200多人的誓师大会上,人们发誓要“革煤的命”——

治!工业企业投资上环保设施、进行深度治理;

关!环保达标无望的企业关停;

拆!5000多台燃煤小锅炉结束了历史使命;

改!10多万户家庭烧散煤的土锅炉改气、改电。

关停禁烧可以立竿见影,经济转型却需苦练内功。外地投资者一听说这里污染动不动爆表,随时可能面临限产停工,往往会摇摇头放弃了想法。

再难,咬着牙也得干!

2018年1月,临汾市长刘予强让人把被约谈内容做成视频,在全市干部大会上播放。自揭伤疤、再戳痛点,就是为了“知耻而后勇”。

读懂临汾的重生之难,才能读懂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艰。

“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指明保护环境之道。

“必须脱胎换骨,此外无路可走!”这句话,已刻在临汾人心里。

清除大气中的雾霾,先要清除头脑里的“雾霾”,这是比经济转型更难的攻坚——

近40公顷沿海滩涂给了企业开发房地产,违法围填海项目被叫停,煮熟的鸭子眼看就要飞了。辽宁绥中县政府情急之下出昏招儿:编造假公文应对上级检查。

破除“唯GDP”的政绩观,“发展经济和治理污染是跷跷板两头”的发展观,环保“一刀切”的懒政、怠政、庸政,必须来一场思想上的自我革命!

2015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情况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2017年,第一份由绿色发展指数衡量出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出炉,北京、福建、浙江、上海、重庆位列前5名。

2018年,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面推开,任期内所在区域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资产是多还是少了、好还是坏了,离任时都要算清“责任账”。

“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要求,一步步成为硬约束、真激励。

有一种“断腕”,是必须舍弃唾手可得的利益“蛋糕”。

2016年,宁夏开始全力整治贺兰山,最让人头疼的是要关掉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86家采矿企业。

利益有多大,反扑就有多强。有干部抓治污被诬告,有公安局长被跟踪,有盗采者把头抵在执法车前威胁……

可是,不改不动,贺兰山不答应!

你看那山,表皮被露天采煤层层扒开、到处开膛破肚。山下的石嘴山市,常年笼罩在烟尘中,像硝烟弥漫、惊心动魄的战场。

公检法机关接连起诉几个“硬骨头”,形成整治的排山倒海之势。国有大矿炸掉了矿井,小规模盗采盗挖一个个被抓。

贺兰山里还有上亿吨煤,够躺着吃几十年的。宁夏人咬咬牙说:“不挖了!”

封堵矿洞、回填矿坑、拆除建筑、植树种草……两年后的夏天,人们播下的草籽已经长出两寸来高的小草,脆嫩的绿意宣示着新生。

有一种“断腕”,需要丢掉眼前的饭碗,舍弃习惯的岗位。

2017年4月26日,河北霸州新利钢铁有限公司,人们聚集在一起,静静等待着。

春风和煦,太阳明晃晃地照着。公司炼钢高炉停炉熄火那一刻,6800多名员工心痛不已。

“钢铁市场形势正旺,日进斗金啊!”副总经理侯振国哽咽了。

可是,只有放弃眼前的,才有未来更长远的生计。

当地政府通过企业分流、推荐就业、政府购买公益岗位、支持自主择业创业等方式尽力安置职工。

2016、2017两年间,全国化解了1.2亿吨钢铁过剩产能,“地条钢”被全部取缔。能源结构在改善、过剩产能在化解、落后产能被淘汰……以高质量发展为新的追求,中国经济正在发生蝶变。

有一种“断腕”,是要离开熟悉的家园,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距离。

2018年6月的一天,古渡缘客栈房主李龙担心的消息被证实——房子的一部分在洱海保护线内,必须拆除。

洱海是云南大理人的水源。1996年,洱海蓝藻大暴发。此后10多年,这里餐饮客栈“井喷”,建筑“围湖”,洱海深陷环境危机。

2016年,大理人开始抢救性保护母亲湖。

以洱海为中心,当地划出蓝、绿、红三个生态保护圈,分别代表湖区、湖滨带和保护区核心区。圈内,1800多户人家要搬离。面对拆迁通知,李龙沉默半晌,说:“小病不治会成大病,拆!”

尘埃落定后,这里将重归洱海。

攻坚的战场上,有汗,有泪,也有血。

2017年6月9日上午,四川资阳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刘应举胸闷不适,机关医务室的医生要求他马上去医院。

“能不能让我把事忙完,下午再去?”他请求医生先打一针。然而,由于大面积突发心肌梗死,刘应举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天。

2018年12月1日傍晚,浙江温岭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副大队长陈奔在调查环境违法案件时,被犯罪嫌疑人驾驶车辆冲撞拖行2公里多,不幸牺牲。再过6天,就是他30岁的生日。

倒在攻坚战场上的还有:

张敏,山东济南市长清区环境执法二中队队长,50岁;

吴建华,广东惠州市惠城区环保分局局长,56岁;

岳平,海南生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52岁;

史新宇,湖北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44岁;

……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019年新年第一天,汾渭平原多个城市又陷“霾”伏。此后,西安、咸阳、渭南、临汾等地重污染天气持续长达一周,7个城市再次拉响“红警”。

从1月10日开始,汾渭平原再遇重霾。这一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也加入进来。包括北京在内,多个城市空气质量爆表。

不是一次冲锋就能把红旗插到山顶——不少城市空气质量仍未达标,一些地方饮水安全仍有风险,土壤污染治理仍需破题。稍有松懈,攻坚的成果就有可能得而复失。

战斗正未有穷期——这是强起来的中国必须跨越的关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只有秉持新发展理念,我们才能蹚出生态与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60多年前,一曲《我的祖国》唱出这片土地的深沉辽阔之美。

今天,亿万中国人正以上下同心的执着和坚定,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美丽中国的明天前行。

(新华社记者陈二厚、董峻、高敬、王立彬、熊争艳、张辛欣、刘诗平、杨静、魏飚)

水污染的心得体会.2

来源:科技日报

图集

周少奇在田间调研受访者供图

人物档案

周少奇,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科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荣获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重要科研攻关与示范项目50多项,形成国内外专利120多项,发表期刊学术论文410余篇,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他突破国际上生物脱氮研究领域120余年无法逾越的难题,让自己的新技术推广应用于城市污水、炼油废水、垃圾渗滤液和农村污水等领域的污水治理工程。

正是微生物催生了奇妙的反应,中华民族的祖先酿造了美酒琼浆,古埃及人做出了美味的面包。而他,则从中破解了水污染的治理密码。9月3日,在2019年度贵州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从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手中接过了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证书。从台下走上颁奖台,只有几米之遥,但他的科研之路,却整整走了20多年。

突破国际上生物脱氮研究领域120余年无法逾越的难题,让自己的新技术推广应用于城市污水、炼油废水、垃圾渗滤液和农村污水等领域的污水治理工程,他以科技之手,描摹美丽中国。

他就是周少奇,贵州科学院副院长。

“跨界”科研让他灵光一闪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晚年提及创新人才培养时,曾回忆起自己年少时既学理科又学绘画和音乐的经历,他认为艺术上的修养对他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开拓了他的科学创新思维。

这就是“跨界”的妙处,对此周少奇深有体会。作为理工男的他,从中学时代就对哲学、历史比较感兴趣。从本科到博士后,周少奇横跨了化工机械、工程力学、发酵工程和生物化工等几大专业,成为我国发酵工程学科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后。

之后,周少奇将研究方向锁定在环境工程上。1996年,周少奇到香港大学从事环境生物技术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在导师方汉平教授的指导下,从未涉足过环境专业的他,从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基本概念学起,一边看教科书,一边做实验,很快就入了门。

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开始新一轮的工业化进程,周少奇就注意到了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让城市污水的排放量迅速增加,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50%左右,由氮磷超标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日益突出,而传统工艺同步脱氮除磷效率严重偏低,往往还需辅以化学药剂,容易造成水体污染。

面对污水中氮磷处理这一技术瓶颈,有没有可能另辟蹊径?这时候,跨学科研究让周少奇灵光一闪。

周少奇说,只要环境适当,一个细菌在昼夜间可以繁殖出数十亿个。微生物和人一样,维持生命也需要消耗营养物质,包括有机物、氮、磷和其他营养元素,甚至微量元素。如果能从微生物中找到氮磷克星,一切便迎刃而解了。他坚信,将之前所学的生物技术应用到环境工程上,一定会找到一个突破口。

翻越一座百年科技高峰

周少奇的跨学科背景,果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通过脱氮微生物,周少奇率先在高氨氮垃圾渗滤液里看到了神奇的功效,然而,传统理论和教科书并不能完全解释他看到的现象,即有微生物能以氨氮为电子供体、硝氮为电子受体实现生物脱氮转变为氮气,他将其命名为“硝反硝”反应。周少奇不知道的是,他无意间发现的,正是近20多年来风靡学术界的厌氧氨氧化反应,遗憾的是,当时找不到相关参考文献,导致他未能及时发表论文。

1998年,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实验和分析,周少奇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理论——生物脱氮电子计量学。此后10年间,他不断研究和摸索,相继获得了生物脱氮过程的一系列电子计量方程和系统计量模型,解决了国际上生物脱氮研究领域120余年无法逾越的难题,为环境污染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控制与生物脱氮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由于周少奇的研究太超前,在相当长时间里,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不过即便到了拿工资倒贴科研的份上,周少奇也从未有过丝毫退缩的念头。来自外界的质疑之声,也并没有中断。从理论到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周少奇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证明自己。

不怕吃闭门羹,周少奇主动找设计院和企业合作。这样,理论很快变成了图纸,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新工艺和实用技术,被应用于全国20余个省区的实际工程中,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009年,周少奇主持研发的“含氮有机废水生物脱氮新技术与工程化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去年,周少奇问鼎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成为继宋宝安院士之后的贵州第二人。

“被逼上梁山”的周少奇无意间打通了科技创新的全链条,这也是他特别看重创新链条和创新生态的原因所在。他眼中的“技术创新链”或“链式科技创新”,涵盖了科学理论创新、技术原理创新、工艺创新、设备研制、装备研发、工程示范、产业化应用等诸多环节。“很多的科研成果之所以走不出实验室,就是因为没有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创新链中的‘堵点’。”周少奇说,对于工程学科而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要先实现“六化”(即工艺化、设备化、装备化、工程化、产业化、社会化),才能最终实现实用化。

大地才是真正的实验室

周少奇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在他看来,科研成果如果不能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就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着眼于实际应用的科研成果,往往更有生命力。像牛顿的经典力学与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质能公式等,最终都实现了成果转化和实际应用。”

要服务社会,就要敢于走出书斋和实验室,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02年,周少奇由中组部选派到贵州省环境保护局挂职,任局长助理。当时,贵州省的城市污水处理建设刚刚起步,周少奇踏遍了贵州85个县市区,在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示范和产业化应用上,大展拳脚。

2012年6月,周少奇成为贵州“成龙配套”引进的紧缺高层次人才,从广东来到贵州工作。针对困扰西部地区60多年的农村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难题,他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衔提出技术创新方案,获得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支持,而他和团队取得的重要突破和创新成果,为西部农村污水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贵州,“大生态”是三大战略行动之一,周少奇接连打了不少漂亮仗,其中包括威宁草海之役。

9月的威宁草海,烟波浩渺,天水一色,鸟儿在水面上欢唱翱翔。这个藏在贵州高原上的湖泊,是与青海湖、滇池齐名的全国三大高原淡水湖之一,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人口增多、人类活动频繁,威宁草海一度濒临消失。为此,“抢救威宁草海”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经过几年的综合治理,如今,威宁草海再现碧波荡漾,这让周少奇很是欣慰。

擦亮这颗高原明珠,截污净湖功不可没。可一开始,截污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周少奇带领团队提出创新方案,获得国家有关专项支持,通过工程实施促进了威宁草海周边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有趣的是,城市污水处理也好,农村污水处理也罢,周少奇都喜欢把自己的博士生或硕士生派驻到工程现场,以便开展针对性的实验和研究。20多年来,周少奇指导培养了150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他们超过80%的研究课题是在工程现场进行或具有工程实际应用背景。

“这样获得的科研成果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能指导工程实践,易于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周少奇说,对于一个环境科学家来说,用生物技术手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责任编辑: 张世祥

水污染的心得体会.3

新华网记者 张芮绮 吴涛

【学习进行时】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省湛江市,考察了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了解当地优化水资源配置等情况。对于水,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看得很重。在他心中,“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与您一起学习感悟。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省湛江市,考察了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了解当地优化水资源配置情况。

水,在总书记心中一直有着特殊的分量。

惜水如金——“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水,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之源。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对于水,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珍视。

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总书记曾拿空气类比水,强调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他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多年来一直密切关注水情,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多次就水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国内考察调研中,我们也总能看到他频频看水的身影。他关心水资源、水安全,“水安全是生存的基础性问题,要高度重视水安全风险,不能觉得水危机还很遥远”;他重视水环境、水生态,“要强化源头保护,下功夫推进水污染防治,保护重点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他珍视水文化、水文明,“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水润华夏,泽被万物。

老百姓要过上高质量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水的滋养浸润;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水是基础性要素;我们要生存要发展,都离不开珍贵的水资源。

水润万物——“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

这次调研期间,总书记考察了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重点了解当地优化水资源配置等情况。

对如何用好水资源、优化水资源配置这个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明确要求: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

一切发展,水是基础性资源。规划统筹引领,精确精准调水,城市发展就有了基础性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

南水北调、引洮工程、引江济淮……一个个重大引调水工程,大大缓解了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滋养了沿线的百姓生活,推进了当地的发展。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造福沿线城市百姓的生动例证。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广东省迄今为止引水流量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建设条件最复杂、总投资最高的重大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可解决粤西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发展布局不匹配问题,大幅提高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造福逾千万粤西人民。

从南水北调东线江都水利枢纽到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从长江三峡大坝到淮河王家坝闸,总书记多次考察国家水网重点水利工程。他强调,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十四五”时期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人水和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原因在于尊重规律。”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实现人水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一宏伟目标的应有之义。

山川秀美,水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诠释治水之道。

在长江岸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黄河沿岸,总书记指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在漓江之上,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祖国的山山水水映照出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情怀,也映照出他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不变初心。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做好后续工程筹划,使之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峡大坝,登上坝顶,极目远眺长江上下游,详细了解三峡工程建设、发电、水利、通航、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他对工程技术人员说:“今天到三峡大坝来看一看,感到很高兴、很激动。国家取得这么伟大的成绩,这也是你们作出的贡献。”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实地察看引水闸运行情况,随后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库。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要求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划出硬杠杠,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守好这一库碧水。

来源: 新华网